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

文登碼頭,這裡如今是大唐北方地區最繁華的港口。每天絡繹不絕的船隻進進出出。

有出海捕鯨的,有出海捕魚的,有前往南方地區的,有去倭國或者洛陽長安等地的。

單單在碼頭上討生活的苦力,人數就超過了一千人。

伴隨着朝陽從海平面上緩緩的升起,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最先進入文登碼頭的是一艏登州人民已經比較熟悉的飛剪船。

雖然不是最新的飛剪船,但是整個登州府,除了跟東海漁業關係密切的人,是買不到飛剪船的。

其他造船作坊雖然也有人在模仿製作,但是去到海面之後,穩定性卻是遠遠不如東海漁業的造船作坊生產的。

“大家手腳麻利一點,船上的人下來之後,立馬就送到馬車裡面。裝滿一輛馬車就出發一輛,不要在碼頭上等着。”

眼看着海上的那艏飛剪船即將靠着碼頭的角落,一幫明顯已經等候了好一會的人馬開始了動作。

“淳于管事,你放心,我們都不是第一次幹這事了,不會出什麼簍子的。”

“最好沒事,你們可別掉以輕心,要不然到時候捅出簍子來,誰也兜不住。”

說話的是淳于家的一個子弟,作爲登州府的土著,淳于家的影響力,哪怕是到了今時今日,也是非常大的。

當然,這根他們及時的向楚王李寬低頭有很大的關係。

目前,淳于家最大的一塊利潤,已經不是什麼販賣食鹽或者糧食,甚至都不是衣食住行任何一項,而是讓出乎意料的販奴。

更加準確的說,應該是捕奴。

作爲登州地區唯一一家從事捕奴的隊伍,淳于家的捕奴隊有東海漁業專門出售的兩艏飛剪船。

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船的奴隸被運到文登碼頭。

“下來了,下來了,大家手腳麻利點。”

淳于家的那個管事,招呼着衆人,將船上下來的一行人塞到了馬車上,然後立馬快速的離開了碼頭。

……

大唐新一輪的水泥路修建計劃,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了幾個月。

除了長安城到洛陽的這地段是南山建工負責,其餘洛陽到晉陽和洛陽到登州府的,都留給了其他勳貴世家。

戶部的膽子終究還是不夠大,在向大唐皇家錢莊借了五百萬貫錢之後,便停止了動作,要等明天初再借下一筆錢,增加其他幾條道路的修建。

“啪!都不要偷懶。”

在文登縣城門外的幾十裡處,一幫人正在熱火朝天的修建着水泥路。

工地上,不時的有監工揮舞着鞭子,敲打着手腳比較慢的奴隸。

沒錯,就是奴隸!

登州出發的這一段路,八成的人手都是奴隸。

淳于家的捕奴隊從高句麗、新羅和百濟等地捕捉回來的奴隸。

在此之前,淳于家的捕奴隊,主要是捕捉一些年輕的女子和青壯回來,販賣到登州及附近州府。

自從朝廷開始有風聲要修建洛陽到登州的水泥路,淳于家的捕奴隊就加大了出勤力度,每隔幾天就有一船的奴隸從海上而來。

如今,在道路施工現場,至少有超過一萬名奴隸。

淳于難看着眼前熱鬧的施工現場,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水泥路的修建,對於登州府有多大的好處,他還是知道的。

淳于家作爲登州土著,自然也能從中獲得大量好處。

水泥作坊、砂石作坊之類的直接獲利就不用提了,就是以後水泥路修建之後的隱形好處,他也是知道一二的。

所以,對於這條水泥路的修建,他還是很上心的。

甚至,都不用戶部和工部派人來監督,登州刺史府就有安排專門的人員每天在工地上監工。

這可是一大政績,誰敢拖自己後腿,淳于難是會發飆的。

“這些奴隸都還聽話吧?”

看着那些穿着短褂在拼命幹活的奴隸,淳于難問了問旁邊的淳于博。

“使君,這些奴隸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老實,除了剛開始有幾個逃跑偷懶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淳于博說出的這個結果,讓淳于難覺得有點意外。

“每天從天亮忙到天黑,又沒有工錢,他們居然沒有什麼意見?”

“確實如此。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奇怪,後面詳細的瞭解了一下,倒是基本明白了。”淳于博在一旁解釋了起來,“這些奴隸,不管是從新羅百濟還是高句麗捉過來的,之前基本上都是過着食不飽腹的日子。可是到了登州,不僅每天給吃飽飯,還有鯨魚肉吃,這種生活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淳于博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副驕傲的表情。

身爲大唐人,我感到驕傲!

“既然如此,那就再向東海漁業購買兩艘飛剪船,擴大捕奴的力度。聽說倭國那邊也有不少的人口,雖然距離稍微遠一些,但是海路已經很成熟了,捕捉難度如果更低的話,也是可以考慮的。”

淳于家的捕奴隊,已經在高句麗等地遇到了發展瓶頸。

沿海地區的村莊,現在的警惕性是越來越強了,並且最近一個月,已經接連碰到過幾次高句麗的官軍了。

適當的轉移一下捕捉目的地,也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使君,那個楚王府的主薄褚遂良最近不是在登州嘛,前幾天我去拜訪他,說到捕奴的事情,他給我提供了一個建議,倒是很特別。”

淳于博本來覺得褚遂良的建議挺不靠譜的,沒打算跟自家使君說,但是現在既然說到了捕奴難的問題,他想了想還是說一下的好。

“哦?他有什麼建議?”

褚遂良的才華,淳于難是見識過的,他還真是有點好奇。

“他讓我們從現在的奴隸之中,篩選一些有家室在一起的人,選擇一部分願意幫我們做事的,把他們送回原來的國家,許諾他們招募一個人就給五百文賞錢。”

“以利誘惑之,以質子制衡之,這個建議很好啊。”

淳于博覺得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可能就吃不回去了。

但是淳于難的眼光比淳于博自然要看的遠,這一招,也許能夠起到意外之喜。

“那……那我先試着安排一批?”

淳于博雖然之前不認爲這是個好主意,但是看到自家使君也覺得好,倒是很光棍的把自己當初的立場全部扔掉了。

……

千山之巔,萬水之源。

越過吐谷渾,就是危聳的皚皚雪峰,遼闊的高原牧地。

對於大唐來說,這是個充滿神秘,充滿野蠻的地方。

對於這一片野蠻的土地來說,邏些城(現在的拉薩)就是他們的中心。

這座城的周圍都是高山,一座座山像連綿不斷的長城。

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山上連一棵像樣的樹木也沒有,全是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

邏些城在這羣山之中,算是佔據了一塊好大好大的盆地。

而這個盆地的領袖,叫做松贊干布。

不得不說,松贊干布其實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贊普,貞觀三年,他才十二歲,就登上贊普寶座。

而那時候的吐蕃國,面臨的形勢也不比李世民剛剛登基的時候好到哪裡去。

舊貴族陰謀叛亂,羊同和蘇毗等國也藉機入侵吐蕃,形式一片危急。

可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他不僅平定了亂局,組建了忠於自己的軍隊,臣服了國內的各個部落,更是多種手段齊出,很快讓吐蕃國成爲這一片區域當之無愧的王者。

“贊普,如今唐人的捕奴隊,屢屢出現在原先吐谷渾與我們交接的部落,捕捉奴隸,依我看,不給唐人一個教訓,不足以顯示我吐蕃國的威嚴。”

宰相祿東贊義憤填膺的給松贊干布述說着吐蕃國邊疆面臨的局面。

歷史上,吐蕃國是因爲向大唐求親不成,認爲是吐谷渾在從中做鬼,所以出兵攻打吐谷渾,之後嘗試到了甜頭,便繼續出兵攻打鬆州,結果被大唐教訓了一番,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算是爲兩國爭取到了幾年的和平。

不過,因爲李寬這隻小翅膀,兩國之間的關係開始有了些許的變化。

最關鍵的就是橫在吐蕃國和大唐中間的吐谷渾已經不存在了。

而達飛率領的捕奴隊,在李寬的示意下,不斷的出入吐蕃國的部落,給他們帶來了切實的傷害。

這個時候的吐蕃國,說實在的,還是處於國力上升階段,遠遠沒有達到巔峰。

今年初,松贊干布剛剛派人去泥波羅(現在的尼泊爾地區)國求婚,解決吐蕃國工藝技術落後以及腹部安全問題。

這個時候的泥波羅,是比較特別的存在,是少數非常重視商業的國家,工藝品極爲精巧,其雕刻、繪畫、建築等都達到很高水平。

而吐蕃國卻還是處於奴隸社會階段。

松贊干布很聰明,藉着通婚的機會,既搞到了技術,又穩定了邊疆。

歷史上,他也是用這一招對付大唐的。

雖然第一次失敗了,但是第二次卻是順利的在貞觀十五年將文成公主迎娶回來,實現了吐蕃國各種技術的飛躍。

當然,現在有了李寬,松贊干布的這門好生意,註定是要落空了。

“給唐人教訓是必須的,但是從哪裡動手最合適呢?”

松贊干布雖然知道大唐是一個強國,但是對自己的吐蕃國也很有信心。

特別登基以來,松贊干布屢次親征,尚未有一敗績,這也讓他對大唐沒有什麼畏懼。

“北邊是吐谷渾的故地,那裡留下來的基本上是吐谷渾的窮苦牧民,沒有什麼油水。並且地勢險要,不利於大軍展開,一路行軍也多有不便。依我看來,我們可以從選擇攻打鬆州。”

祿東贊作爲一個番邦國家的宰相,能夠在青史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面,自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鬆州?”

松贊干布來到一副簡陋的輿圖面前,默默的注視了一會。

“鬆州離山南地區比較近,軍糧籌措也相對容易,攻打起來應該容易不少,確實是一個好選擇。”

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吐蕃國地處高原,糧食產出很少,是一個遊牧民族組成的國家。

其實不是。

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論贊本身是山南地區的一個部落首領,通過南征北戰,統一了大片土地,爲松贊干布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甚至在早些年,吐蕃國的都城都不是邏些城,而是山南瓊結城。

這山南,其實就是在後世被稱爲小江南的林芝地區。

這裡的海拔比邏些城要低很多,很是適合耕種。

這裡的農牧民種植了大量的青稞,同時也養殖一些牛羊。

哪怕是遷都邏些城之後,很多周邊的牧民,其實也是遊牧,而是在固定的地方放牧。

可以說,吐蕃國其實是一個半農半牧的奴隸制國家。

“要攻打鬆州的話,那就要儘快出兵,打完了勝仗,剛好可以回來趕上秋收。”

祿東贊也好,松贊干布也好,都不認爲吐蕃國攻打鬆州會失敗。

事實上,以一國之力,對付一個沒有準備的州府,成功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敢犯大唐者,後果自負。

“山南地區本來就有一些軍馬,我們再從邏些城帶幾萬大軍過去,同時讓羊同也出些人手,想必就夠了。”

伴隨着松贊干布和祿東讚的決議,大唐的邊疆又多了一些人在搞事。

與此同時,原突厥故地,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也意氣風發的騎着駿馬巡視着自己的部落。

沒有了最大的對手,薛延陀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快。

雖然在東突厥的故地,大唐興建了雲中都督府等衙門來管轄一些區域,但是更多的地盤卻是被薛延陀給接管了。

不客氣的說,真珠可汗麾下如今有控弦之士二十萬,連周邊的大唐各個軍鎮將領,心中也隱約感到了不安。

雖然薛延陀靠近涼州的部落,很多牧民都已經成爲了專職的養羊人,戰鬥力大減。

但是繼續往北的地方,涼州城對他們的影響卻是相對有限。

可以說,李寬的草原攻略,還遠遠沒有到完全成功的地步。

逐漸強大的薛延陀,雖然還沒有到和大唐翻臉的地步,但是邊疆不時的衝突,卻是時有發生。

西北貿易對此有着深刻的體會。

爲此,聽取了馬周的多次彙報之後,李寬讓王玄武把楚王府情報調查局的觸角,也開始深入到薛延陀腹地,以備不時之需。

貞觀十二年的大唐,整體來說是比較安靜的,對於這些邊疆的動靜,暫時還沒有大的動作。

不過,總有刁民在搞事,該收拾的時候,一定會有人去收拾的。

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1204章 鬱悶的松贊干布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828章 不要小看七品芝麻官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63章 動靜搞大了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麼?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731章 臨別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931章 熱情的有點受不了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514章 璀璨的煙花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446章 危機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334章 眼看他樓塌了(6000字大章)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292章 意外的實驗第271章 不服來幹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520章 煩惱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398章 這些人的態度變化的也太快了吧?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150章 備貨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584章 萬獸園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32章 鏡子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215章 曲轅犁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11章 荒山變寶山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894章 房價又漲了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140章 登州熱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
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1204章 鬱悶的松贊干布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828章 不要小看七品芝麻官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63章 動靜搞大了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麼?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731章 臨別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931章 熱情的有點受不了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514章 璀璨的煙花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446章 危機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334章 眼看他樓塌了(6000字大章)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292章 意外的實驗第271章 不服來幹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520章 煩惱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398章 這些人的態度變化的也太快了吧?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150章 備貨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584章 萬獸園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32章 鏡子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215章 曲轅犁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11章 荒山變寶山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894章 房價又漲了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140章 登州熱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