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國內城的變化

國內城。

從去年開始,一種以喝酒閒聊爲主的小酒館開始流行了起來。

特別是進入了冬天之後,這種小酒館的生意更是火爆。

作爲遼東道東北部的城池,國內城的冬天來得很早,去的很晚。

基本上每年十月下旬,這裡就開始下雪了,一直要等到第二年的三月纔會融化。

在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除了打獵之外,可以做的事情少。

而打獵這個事情,對於國內城的普遍百姓和商家來說,也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郎君,這小酒館的酒水,質量非常一般啊,不知道爲何還有這麼多人願意來這裡喝酒。”

在國內城靠近北城門的一間小酒館裡頭,朱彪跟程處亮坐在那裡,要了一壺酒,一疊炒黃豆,有樣學樣的跟着其他人一樣坐在那裡喝酒聊天。

“在這種小酒館,你就不要指望這裡的酒水能夠跟你平時喝的相比了。”

程處亮作爲國內城守將,算是親眼目睹了國內城這幾年的變化。

像是眼前的這個小酒館,有一半都是各色各樣的商家。

當然,經常在小酒館廝混的商家,一般都不是什麼大商家。

偏偏程處亮喜歡從這些小商家口中瞭解一下整個城池的變化。

當初李寬離開遼東道的時候,可是三番五次的叮囑他一些注意事項。

作爲最靠近大唐扶持起來的北高句麗王國和淵蓋蘇文殘餘勢力繼續支撐的所謂的高句麗王國的城池,國內城有着自己的特殊任務。

不管是半島上的幾個國家,還是遼東道東北部的靺鞨和室韋,都是國內城需要考慮平衡的力量。

與此同時,它也是一座吸引這幾個國家的百姓的磁鐵。

國內城越繁華,對這些國家百姓的吸引力就越強。

不說其他的,單單去年冬天,拖家帶口的從高句麗王國逃難到國內城的百姓,就不下五千人。

這些人口,當然不會被安置在國內城,而是會等開春之後,安排到鎮北道或者朔州道去。

不能讓國內城的外族人口占據過高的比例,這是李寬當初留給程處亮的指示之一。

這幾年他很好的執行了這個指示。

“郎君,您說的也對。雖然這些小酒館的酒水很一般,不少都是一些小的釀酒作坊出品的。而作爲國內城快速增加的酒水貿易,如今靺鞨、室韋的商家攜帶着皮草來到這裡,最喜歡的就是兌換成錢財之後去買酒水呢。”

朱彪作爲當初高句麗的將領,對國內城附近的情況都很熟悉。

投靠了大唐之後,爲了取得程處亮的信任,對付原來的高句麗人,那絕對是心狠手辣。

他全家老小都已經安排大長安城生活,就自己一個人跟幾個小妾在國內城,自然也是一心一意的爲大唐服務了。

“自從遼東道生產建設兵團開始在這片黑土地上大規模的種植水稻,遼東道的糧食產量就迎來了一個飛躍。

如今連我們國內城都不需要其他地方運輸糧食過來,可想而知整個遼東道的糧食產量有多高。

這個時候,釀酒這個事情,朝廷自然就不會怎麼去管控了。

朝廷不管控,釀酒又有比較高的利潤,各種各樣的釀酒作坊星羅棋佈,也就是一個必然了。”

大部分的封建王朝,都是不鼓勵釀酒,甚至是施加各種各樣的限制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釀酒太耗費糧食。

在溫飽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的年代,浪費糧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城內現在至少有五萬的番邦屬國商家、百姓,這些人的數量一年比一年高,也是一個問題啊。”

雖然朱彪不知道李寬給程處亮什麼指示,但是他卻是知道國內城現在的人口不斷增加,其實是有隱患的。

“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不過比我們更加擔心的,應該是室韋、靺鞨這些部落的首領。

原本他們的日子過的很困難,除了少量種植粟米之外,主要還是依靠放牧哈打獵爲生。

可是自從那些部落的普通牧民、獵手發現在國內城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一門營生,填飽肚子,呼朋引伴的來國內城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程處亮現在的自豪感絕對是慢慢的。

事實上,整個國內城中,大唐百姓的自豪感都是非常強列的。

“郎君,如果我是靺鞨這些部落的首領,肯定不會放任這種局面發展下去呢。”

朱彪這話,很顯然隱含着別樣的意思。

“你說的沒有錯!去年冬天的時候,我也把國內城的情況跟楚王殿下私下裡溝通過,他給出了一些建議。

等到開春之後,我準備安排人去到靺鞨、室韋的各個部落,拉一批,打一批。

對於願意依附在我們大唐身邊的部落,採取一定的支持態度,對於一心想要跟我們大唐過不去的部落,那就不好意思了。”

程處亮這幾年基本上都沒有怎麼打仗,早就心癢癢了。

如今得了李寬的建議,自然想要早點動手。

像是今天他專門帶着朱彪來到小酒館裡,聽着其他胡人商家的談話,其實就是想要印證一下自己收到的情報到底準確與否。

“早該如此了!這些胡人,留在那裡也是一個威脅,趁着我們現在沒有什麼事,把他們都給滅了。”

作爲國內城的將領,沒有軍功的情況下,是很難有升職的機會的。

特別是朱彪這樣的投降將領,更需要戰功來證明自己。

……

高句麗王國。

淵蓋蘇文跟淵男生站在一處粥棚之中,面色有點難看。

“阿耶,我們佔據的這些地方,實在是太過貧瘠了。百姓們除了上山挖一些人蔘,打打獵,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謀生手段。

這樣下去,北高句麗那些人很快就要把我們給吞併了。

淵男生作爲淵蓋蘇文的兒子,現在也算是高句麗王國的實權人物。

不過,自從高句麗被大唐打敗之後,原本遼東的地盤成爲了大唐的遼東道。

而半島上的地盤則是被分割成了三個國家。

北高句麗、南高句麗和高句麗王國。

其中前面兩個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大唐扶持起來的傀儡。

就連朝堂上的大政方針,都是按照大唐的意思在執行。

“男生,我想讓你去國內城走一趟,跟那裡的守將商討一下,就說我們高句麗王國願意跟他們合作。

只要他們願意給我們提供刀劍和箭矢,那麼我們就可以衝在前面跟靺鞨人作戰。打下來的戰利品,全部低價售賣給他們。”

淵蓋蘇文畢竟是高句麗曾經的大人物,還是有點眼光和本事的。

“阿耶,我們之前的對手不是一直都是北高句麗嗎?現在把矛頭轉向了北邊的話,戰鬥就更難打了。

那些靺鞨人,可是整天在山林裡廝混,比北高句麗那些人要難對付的多了。”

淵男生對自己阿耶的這個提議感到有點意外。

“北高句麗是比較好大,但是打了兩年了,哪怕是我們每次都能打贏,也沒有什麼用。北高句麗人背後有大唐支持,只要大唐不想他們滅國,我們就滅不掉他。

在鴨綠江的江口,可是駐紮着大唐的水師,他們水師可以背上,從我們背後給我們一個重大打擊。”

折騰了幾年,淵蓋蘇文也基本上看清了大唐在這一片區域實行的戰略了。

半島上的南北高句麗、高句麗王國、新羅、百濟和倭國的飛地,這些勢力誰也別想一家獨大。

之前新羅算是最厲害的,但是淵蓋蘇文知道他們去年遭受了一個重大打擊,而這個行動背後卻是明顯有着唐人的影子。

新羅可是大唐的盟友啊,當初一起對付高句麗,現在大唐對付起新羅人來,一樣一點也不客氣。

這讓淵蓋蘇文徹底的認清了局面。

“可是我去了國內城的話,唐人就會同意售賣兵器給我們嗎?要知道,這些年我們雖然跟他們也做生意,也有買賣兵器,但是雙方的合作談不上愉快呢。”

淵男生倒不是怕去國內城,只是對自己的行動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有點疑問。

“他們會的!”

淵蓋蘇文現在知道大唐是不希望周邊任何一個國家太過於強大。

如今高句麗王國在半島上佔據的地盤是最貧瘠的,資源是最匱乏的,國力也是最弱小的。

只要他願意對大唐表示臣服,有非常大的可能性獲得大唐的支持。

反正這種支持又不是無條件的。

唐人售賣軍械,賣給誰也是賣啊。

“那……那我明天就去一趟國內城,跟他們守將好好的談一談。聽說國內城守將程處亮是大唐國公之子,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主的。”

淵男生雖然心中還有疑慮,但是淵蓋蘇文既然已經做了決定,他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到時候你跟他們談的時候,儘量使用奴僕來兌換他們的刀劍,然後最好就是他們也能售賣一批糧食給我們。”

淵蓋蘇文想要擴張高句麗王國的勢力,就必然需要侵襲周邊的部落和國家。

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俘虜怎麼處理,就是一個問題了。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把這些俘虜換成物資。

畢竟高句麗王國現在最缺少的其實不是人,而是各種各樣的物資。

“我聽說遼東那裡這幾年種植了大量的水稻,糧食根本就吃不完。只要我們提供奴僕跟他們交換,應該是可以成功的。”

高句麗王國自然有不少的探子在遼東,所以對於那裡發生的變化也是很清楚的。

“遼東可以種植水稻,我們這裡也可以試一試。聽說大唐的水稻產量比粟米要高不少。”

淵蓋蘇文沒想遼東回到了大唐手中之後,居然煥發了這麼強大的活力。

原本他還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恢復高句麗巔峰時期的統治範圍,現在看來這個希望是越來越渺茫了。

“嗯,我們高句麗的商家最喜歡去國內城購買酒水,據說這些酒水都是在遼東本地釀造的。”

“這一次你先去國內城探探路,下一次我也去看一看國內城的變化。”

淵蓋蘇文顯然還是有點擔心自己去到國內城之後,會不會給扣下了。

真要是那樣,那可就倒了大黴了。

所以他覺得還是讓自己的兒子先去探探路吧。

……

“楊大哥,沒想到只是簡單的把遼東城那裡的貨物運輸到國內城,就能掙這麼多錢啊。”

在國內城的一處小酒館之中,鄭化很是激動的坐在那裡跟楊洋喝着小酒。

作爲遼東道生產建設兵團最早的成員,楊洋和鄭化是第一批嘗試經商的人員。

楚王府非常重視商業的發展,薛仁貴當了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都督之後,自然也不會忽略商業的發展。

除了鼓勵外面的商家來到生產建設兵團的駐地經商,他還鼓勵兵團成員在遼東站穩腳跟之後,同步做起了小買賣。

“把朔州運輸過來的棉布,還有我們兵團下屬的釀酒作坊生產的酒水運輸到國內城,就能獲得至少翻倍的收益。這幫胡人,比我們有錢啊。”

楊洋今天的心情也很不錯。

去年秋收以後,趁着還沒有下大雪,他跟楊洋組織了一個小商隊,直接攜帶着十幾輛馬車的貨物來到了國內城。

這麼一個冬天,就掙了他們這輩子都沒有掙到的錢財。

現在總算是不用擔心向大唐皇家錢莊借貸的錢財還不上了。

“不止翻一倍呢。我們把棉布和酒水過過來,再從胡人手中換各種皮草和特產回去,又能掙一筆。我估算了一下,單單這個冬天,我們就至少掙了一千貫錢呢。”

鄭化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府兵,從來沒有想象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掙這麼多的錢。

“等回到遼東城,我們就可以專門組建一個商隊,就在遼東道的範圍活動,就足以掙到超出大家想象的錢財了。”

楊洋心中也有了決定。

雖然在兵團裡種地也能過上好日子,但是見識了經商的利潤之後,他顯然已經沒有辦法安安分分的種地了。

作爲遼東道最繁華的三個城池之一,地處東北的國內城,是商機最多的城池。

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1480章 心結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966章 賣還是不賣?(繼續求月票)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017章 女王的末路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1168章 出軌了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72章 再相會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281章 關鍵時刻,結果……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796章 風波起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帶來的影響第856章 林然的瘋狂想法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353章 多花錢是好事嗎?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894章 房價又漲了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813章 一代皇后長孫氏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104章 高興地太早了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825章 風波起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536章 女人的錢,最好掙第1373章 忌憚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問問楚王殿下吧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41章 蝴蝶效應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1317章 快速的市場化第1141章 大遊行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489章 大唐皇家海軍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19章 主動入甕第1309章 賈比爾多治病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產搞不搞?第532章 威力如斯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586章 上市了第1032章 牛啊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
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1480章 心結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966章 賣還是不賣?(繼續求月票)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017章 女王的末路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1168章 出軌了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72章 再相會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281章 關鍵時刻,結果……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796章 風波起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帶來的影響第856章 林然的瘋狂想法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353章 多花錢是好事嗎?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894章 房價又漲了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813章 一代皇后長孫氏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104章 高興地太早了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825章 風波起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536章 女人的錢,最好掙第1373章 忌憚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問問楚王殿下吧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41章 蝴蝶效應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1317章 快速的市場化第1141章 大遊行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489章 大唐皇家海軍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19章 主動入甕第1309章 賈比爾多治病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產搞不搞?第532章 威力如斯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586章 上市了第1032章 牛啊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