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

移民河東道北部的事情,比大家預想的要快很多。

爲了在下大雪之前把第一撥移民送到目的地,首批移民在報名後五天就準備出發了。

“石明,這大唐運輸集團的馬車,真的免費送我們去河東道嗎?可別走到一半要跟我們收錢吧?”

石富有點忐忑的把最後一個包裹塞進了馬車。

雖說朝廷負責解決移民的出行問題,但是不可能那麼奢侈的給每戶人家配備一輛馬車。

基本上一輛四輪馬車裡頭,擠進了十幾號人,再加上各家的包裹,可謂是塞得滿滿的,根本就不要想着在馬車裡能夠休息。

不過,大家卻是沒有什麼怨言。

這總比走路要強多了吧?

真要自己有馬車的,就自己駕駛着馬車出發了。

“石富叔,你不用擔心,這大唐運輸集團,是楚王殿下親自奏請陛下之後成立的,人家背靠着戶部,根本就不差我們這點錢。你們就是信不過人家車伕,也要對陛下,對楚王殿下有信心呀。”

石明本來是可以跟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一起出發的,不過考慮到自己阿耶阿孃也要去河東道,他便跟過來擠一擠了。

這麼一來,倒是讓周圍其他的農戶心情放鬆了不少。

其他負責協助移民的胥吏,知道的東西並沒有石明多,解釋起來大家也不一定相信。

“這大唐運輸集團,聽說以後會開設從朔州到長安城的馬車路線,每天至少有一輛馬車從朔州前往長安?”

石養看了看四周一溜的四輪馬車,也是很好奇。

這大唐運輸集團的出現,很是突然。

聽說裡面的很多車伕,都還是臨時借用勞牛運輸隊和南山建工的運輸隊人手。

不過使用的馬車倒都是奔馳馬車行售賣的最新式四輪馬車,軸承都是精鋼製成,輪轂也是鑄鐵和軟木相結合,這種馬車,售價可不便宜。

“不止如此呢,除了長安城和朔州對開長途馬車,長安城到洛陽,洛陽到晉陽,晉陽到朔州,中間主要的州府之間都有大唐運輸集團的長途馬車在運行,爲了方便大家乘車,這些地方還專門建設了車站,所有上下車的乘客,原則上都是在車站進行,這樣也方便有些人換乘。”

石明這幾天也是忙得夠嗆。

一方面,觀獅山書院針對前往河東道和雲中都督府的學員,做了一系列的緊急培訓,佔用了不少時間。

另外一方面,自家也要移民,石養很多時候都有點手足無措,石明還得回去幫忙。

好在總算是熬過來了,一會馬車就啓程了。

石富:“這些車站,豈不是跟朝廷的驛站有點像?”

石明:“石富叔,你這麼理解倒也很貼切。據我說知,朝廷如今正準備把各地的驛站全部劃歸到大唐運輸集團旗下,到時候各個驛站就可以變成各個車站,各路長途馬車可以在車站裡頭落腳,旅客也可以在車站裡頭歇息呢。”

“這麼說,我們這乘坐的馬車,豈不是相當於是朝廷的馬車?這大唐運輸集團,豈不是朝廷的衙門?”

石明一下就對這一行的顧慮,降低了好多。

這年頭,大唐朝廷在民間的威信還是很高的,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也比較高。

各級官爺在面對百姓的時候,倒也不敢有太多的欺壓之舉,關係還算比較和諧。

“你這麼說也沒錯,不過這大唐運輸集團雖然是朝廷設立的,但是跟長安縣衙、戶部工部之類的衙門,還是有所不同。用我們楚王殿下的說法,這大唐運輸集團,就屬於大唐的國有企業,跟衙門還是有點不同的。”

四周的幾輛馬車,乘坐的人基本上都是石明相識的村民,所以他也不介意給大家都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信息。

正好,這樣似乎也能緩解一下大家緊張的情緒。

“國有企業?”

石富跟石養面面相覷的看了一眼。

這個詞,可是第一次聽說過。

看來,這在觀獅山書院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石養心裡莫名的有了幾分欣慰。

而石富卻是覺得,等自己孩子長大了,一定也要讓他去觀獅山書院讀書。

石明:“沒錯,這企業的意思,跟作坊差不多,而這國有企業,顧名思義就是屬於大唐的企業了,它背後的東家,就是朝廷六部之一的戶部。據說,爲了這國有企業的事情,戶部下面還專門增設了一個國有企業管理司呢。”

“這麼說來,這馬車也算是戶部的了,那我就不擔心了。當初我家石良和石文去襄陽的時候,也是戶部的人負責安排一路的行程,結果一切都是順順利利。”

石富鬆了一口氣,看了看馬車上的家人,心中稍微鬆了口氣。

作出這個決定,對他來說也挺不容易的。

石良和石文在襄陽已經打開了局面,作爲大哥的他,只要帶着家裡的其他人直接過去,就可以過上舒服的日子。

但是,種植棉花的收益,他也是很清楚的。

在聽了石明的勸說,當然,最主要是聽說石養一家居然也準備移民河東道去種植棉花,一晚上沒睡的石富,最終也選擇了去縣衙報名。

“大家都上馬車坐好了,車隊要出發了!”

很快的,有戶部的胥吏在車隊裡頭不斷的吆喝。

這一次,大唐運輸集團一次性出動了兩百輛四輪馬車,將兩千多人一次性的運輸到河東道。

在加上一些家境相對不錯的人家,自己駕駛着馬車跟着大部隊行走,差不多這一次就直接完成了三千人的移民任務。

這麼大的動靜,自然也在長安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

Www.тTk an.c ○

藍田縣劉家村,今天一大早,族長劉老頭就被從長安城趕回來的劉方給叫醒了。

小小的劉家村,四面環山,上千口人,就靠着小溪兩邊的一些田地生活。

所以,一旦碰到什麼天災人禍,就只有逃荒的份。

當初劉大郎,就是這麼成爲長安城的一名流民的。

不過,藉着楚王府作坊招工的機會,劉家村的不少人都去到了長安城討生活。

原本貧窮落後的劉家村,如今也成爲藍田縣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了。

每逢過年的時候,總有一些在長安城混的還不錯的村民回到劉家村,大擺宴席,讓周邊的村子的人羨慕不已。

“族長,這一次我回來的目的,就是建議大家儘量搬遷到河東道去種植棉花。這可是朝廷大力鼓勵和支持的事情,一路上的花費,基本上都由戶部解決,到了河東道,每個成人都可以分到一百畝的永業田。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去江南道和山南道的移民目的地,也可以分到這麼多水田。”

劉方簡單的跟族長寒暄之後,立馬就開始說起來自己回來的目的。

“那最重要的是什麼?”

劉老頭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但是頭腦卻是還非常的清醒。

“最重要的是種植棉花的收益比粟米要高十幾二十倍。要不是朝廷命令關中道各地不準種植棉花,哪裡還能輪到我們劉家村?我們就是連棉花的種子都別想買到。”

劉方回來,自然是勸說族人去河東道種植棉花的。

作爲南山建工的四級工,劉方如今也算是識文斷字,消息也算是比較靈通。

對於長安城最近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是耳熟能詳。

朝廷的政策一公佈,他就立馬感受到了這對劉家村來說,千載難尋的機會來了。

雖然他劉方如今在南山建工過的很好,劉家村其他一些農戶在長安城作幫工,日子也算不錯。

但是在老家,村子裡還是有幾百口人家沒有出來。

雖然日子過得比周邊村落要強不少,但是跟劉方從大唐日報中看到的那些移民們的美好日子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大唐日報創刊以來的每一份報紙,劉方都是看過的。

對於移民們的幸福生活,他也算是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這棉花是什麼東西,我們聽都沒有聽過,你說收益這麼高,怎麼讓大家相信呢?”

劉老頭這一生也算是經歷了不少事,雖然劉方說的東西很讓人心動,但他還是冷靜的問着各種問題。

“族長,不會種棉花,這很正常。事實上,關中道就沒有幾個人會種棉花,不過你完全不用擔心。觀獅山書院農學院專門安排了學員跟隨移民前往河東道,指導大家種植棉花。今年,長安城外也種了一萬來畝的棉花,聽說比種粟米還要簡單呢,大家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劉方,這河東道畢竟離藍田縣好遠,這貿然移民過去,人生地不熟的,到時候被人欺負了怎麼辦?”

就在劉老頭和劉方說話的時候,附近的一些村民也過來了。

劉方:“正因爲如此,我才建議族長將我們整個劉家村都搬遷到河東道去,連祖宗的靈位也一起請過去。我們幾百號人,周邊都是其他的移民,誰敢欺負我們呢?”

劉老頭:“去年聽劉大郎回鄉的時候說你們正忙着修建晉陽通往朔州的水泥路,這麼說來,去河東道,是有水泥路可以走嗎?”

劉方:“沒錯,這晉陽到朔州的水泥路已經修建好了。所有的移民,都可以乘坐四輪馬車,沿着水泥路去到河東道。並且啊,這早出發的移民,安排在河東道偏南的地方,晚出發的移民,就會往北安排,越往出發就越往北安置。族長,你也是知道的,這越是往北,就越荒涼,離胡人也越近呢。”

“這……你給我半天時間,我召集村裡的各個壯勞力,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呢願意去。”

聽劉方這麼一說,劉老頭有點着急了。

作爲劉家村的族長,他也是有點見識的,自然是知道這安置在北邊跟南邊,區別大了去了。

不客氣的說,河東道的南邊,那可就在關中道旁邊,算是繁華之地。

而北邊朔州那些地方,則算是邊疆了。

同樣的一百畝永業田,單單地價就差了不少呢。

……

杜府。

“大哥,你真要親自去朔州嗎?雖然朝廷賞賜了三萬畝地,但是這些地都是虛無縹緲的,壓根就是一片草原啊。要把它們開發成棉田,少說也要花上近萬貫,並且還要安排不少人手過去。”

杜如晦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二十四功臣裡面,仍然有他的位置。

作爲繼承了爵位的杜構,自然擁有朝廷賞賜的這三萬畝地。

“二弟,我知道你不喜歡楚王殿下,說實在的,我也不喜歡。但是,這棉花種植的收益有多大,你難不成真的不清楚嗎?今年要不是因爲你的阻止,我們家也至少會種個幾十畝的棉花,讓佃戶們掌握棉花種植的技術。如今錯過了一次,你還想再錯過第二次嗎?”

杜荷顯然是準備集中杜家的力量,把朝廷賞賜的三萬畝土地給經營起來。

除非你想錯過棉花的這一波收益,否則就只能去河東道或者雲中都督府。

“大哥,種植棉花雖然收益很大,但是一下子那麼多人去種植,到時候楚王府要是將收購價格壓低到一個很低的程度,豈不是大家都爲他做嫁衣裳了?”

杜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覺得要是自己的話,很可能就會這麼幹。

“呵呵,你太小看楚王殿下了。雖然棉花價格的走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楚王殿下絕對不會讓它在短時間內變成廉價無比,否則長安城那麼多勳貴,誰會放過他?就連陛下也會有意見。”

“可是……可是……”

杜荷一時不知道要怎麼反駁。

“不要可是了!這一次,我帶人去河東道,你再帶一部分人去嶺南道去買些地種植甘蔗。如今,棉花和甘蔗可是長安城勳貴們都緊盯着的東西,阿耶去世的早,我們杜家要是不把握這次機會,說不準諾大的家業,就會在我們手中衰敗,到時候你怎麼去見阿耶?”

“去嶺南?大哥……這……這嶺南,它根本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啊。”

杜荷看到自家大哥這說話的態度,立馬就知道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了。

“哼,楚王府、房家、程家都已經捷足先登了,你還在這糾結這個?二弟,你整天跟長孫衝混在一起,你睜大眼睛看看長孫家在幹什麼?人家去雲中都督府的車隊,昨天就已經出發了。去嶺南買地的掌櫃,更是上個月就出發了。”

杜荷:……

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93章 低調回歸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1465章 勸說第74章 假傳軍情?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980 李泰的禮物第1040章 又是一文錢第37章 珍寶閣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958章 國際通用的姿勢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1516章 火柴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1405章 陸戰隊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10章 誰是傻瓜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41章 蝴蝶效應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1250章 一書封神的節奏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880章 西明寺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943章 商機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1187章 德妃帶來的後續影響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1502章 選擇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1036章 海賊王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859章 橫掃倭國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1092章 刺殺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002章 冰火兩重天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1576章 洪益和賴遠弘碰撞出來的火花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
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93章 低調回歸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1465章 勸說第74章 假傳軍情?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980 李泰的禮物第1040章 又是一文錢第37章 珍寶閣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958章 國際通用的姿勢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1516章 火柴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1405章 陸戰隊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10章 誰是傻瓜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41章 蝴蝶效應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1250章 一書封神的節奏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880章 西明寺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943章 商機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1187章 德妃帶來的後續影響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1502章 選擇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1036章 海賊王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859章 橫掃倭國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1092章 刺殺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002章 冰火兩重天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1576章 洪益和賴遠弘碰撞出來的火花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