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故地重遊

登州、揚州、杭州、明州、泉州、廣州,這是大唐如今最大的對外貿易城市。

其中,杭州城這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

李寬的船隊從杭州灣直接順着錢塘江,進入了杭州城。

杭州是除了關中、登州和涼州之外,楚王府產業最多的一個州府了。

早在東方平來這裡擔任市舶郎中的時候,李寬就安排了人來這裡購買茶園。

如今,杭州的市舶稅是僅次於登州的,爲楚王府貢獻了不少收入。

基本上,到明年爲止,王府花在長安城到涼州的水泥路上的錢財,就全部收回來了,之後的都是利潤了。

武媚娘:“江南偏居一隅,沒想到接連幾個州府都還挺繁華的呢。”

從揚州到蘇州,再到杭州,雖然跟長安城比起來,繁華程度還有所不如。

但是,在一些具體的領域,卻是已經有超越長安的地方了。

“也就這幾個州府比較繁華,之後往西而去,就要差很多了。”

李寬的下一站,是洪州,那是後世南昌的所在地。

別看明清時分,江西已經很發達,但是在唐朝的時候,這裡還是很落後的。

李寬覺得有必要給武媚娘打一下預防針。

“王爺,啓程的時候,商隊給杭州市舶郎中陸全以及來掌櫃都打過了招呼,我們一會是直接去市舶司嗎?”

作爲市舶都督府大都督,李寬到了杭州這個重要的城市,肯定是要去視察一番的。

當初東方平帶着陸全一行來到杭州的時候,可着實興起了一股風浪,狠狠的打擊了當地海商的囂張氣焰,纔有了市舶司的安穩日子。

也不知道幾年以後,陸全重新回到杭州赴任,是否搞出了什麼新意呢。

至於來方,那是李寬安排他來杭州建立茶葉作坊的。

雖然爲了保密,茶葉作坊要儘量建設在長安。

但是新茶採摘下來之後,如果當天不炒制,製作出來的茶葉品級就會下降很多。

杭州離長安那麼遠,根本就不可能把新鮮的茶葉運輸到長安再炒制。

再加上關中也有了其他一些茶商搞出了炒茶,所以李寬才下定決心讓來方下杭州開設炒茶作坊。

“直接去市舶司吧,這蘇州的水稻推廣都那麼順利,杭州估計也沒什麼需要本王去操心的了,我們這一次過來,就當是遊山玩水了。”

杭州可是在今年試種了南洋水稻的,許多人家都親眼見識過早稻和晚稻,一年兩熟的情況出現。

再加上那產量……

根本就不用朝廷推廣,大家就自發的到處蒐羅南洋稻種。

甚至有幾家從占城回來的海商,還專門收到了運輸稻種的拜託。

……

陸全很激動,半個月前,他就收到了市舶都督府的公文,告知楚王殿下會來杭州巡視,左等右等,今天總算是等到了。

“王爺,整個貞觀十三年,預計杭州一地的市舶稅就可以達到三十萬貫,這個增長速度還在不斷的加快。”

好不容易有一個表現的機會,陸全自然要好好的展示一下。

“這些海商,願意乖乖的繳納市舶稅?”

大唐的商人,是不習慣繳稅的。

一直以來,大唐甚至都沒有正式的商稅。

也難怪李寬會關心收稅的難易情況。

說白了,收稅也是有成本的,如果很費勁,那麼這個稅收,終究不會是一個穩定的收入。

“剛開始還是有些人心存僥倖,不過市舶水師接連剿滅了幾艘未懸掛市舶司授予的令旗的船隻之後,大家慢慢的就老實了。再加上一路往南,明州、泉州、廣州這些主要的港口,都設有市舶司,哪怕是這些海商逃過了我們杭州市舶司的監管,也很難再躲過後面這一系列的關口。但凡是發現有了未經市舶司允許,私自出海貿易,船上的貨物全部罰沒。”

陸全對於自己的業務還是非常熟悉的。

“玻璃鏡子、水晶製品、瓷器、絲綢、羊毛線、茶葉,這些東西的出海貿易,市舶司要多鼓勵。對於從海外運輸糧食和礦石、糧食的船隻,可以免徵市舶稅。但是像運輸香料和珍寶的船隻,可以提高徵收的標準。具體的條陳,你牽頭跟幾個州府的市舶郎中商討一下,明年開始執行。”

不管是出口還是進口,市舶稅都是按照相同標準來徵收,顯然是不合理的。

當初是市舶司草創,爲了便於管理,讓徵稅變得簡單一些,才簡單粗暴的定下來十稅一的規矩。

如今,市舶司已經完全走入了正軌,是時候調整不同商品的進出口稅收了。

像是奢侈品,肯定是不鼓勵進口的,所以要多徵稅。

但是出口的話,雖然有些東西也是暴利,但是出於鼓勵外貿出口的目的,是可以適當的考慮降低市舶稅的。

要不然,市舶都督府一年就收個兩百來萬貫市舶稅,這些稅全部都沒有進入戶部。

雖然這是之前大家約定好的,但是終究會讓戶部的人眼紅。

李寬的本意也並非通過市舶司爲自己斂財,而是想要通過這麼一個機構來管理對外貿易,爲朝廷提供一條更加穩固的稅收來源。

不能老讓朝中的大佬把眼珠子盯着那幾畝地啊。

“王爺,屬下正有此意。什麼東西都按照一樣的標準徵稅,簡單是簡單了,但是總覺得會讓一些海商佔便宜,又會讓一些海商吃虧。”

陸全這幾年都在幾個市舶司裡頭任職,對於李寬說的這個情況自然是深有體會。

“市舶水師的發展情況怎麼樣了?”

水師是李寬佈下的一顆暗子,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用到了。

再加上,要大力發展海貿,必然需要有相對應的水師力量才行,要不然就成了別人眼中的肥羊了。

“王爺,如今登州、杭州、泉州三地都有專門的市舶水師長期駐紮,總共有大小不一的十二條飛剪船,訓練有素的官兵六百多人,有力的威懾了那些海商。”

陸全可是記得很清楚,當初就是靠着週二福帶領的船隊,將杭州海商馬彪的海船截殺在杭州灣,纔給了杭州海商一個沉重的教訓,杭州市舶司開始站穩腳跟。

所以,這幾年,他也是很支持市舶水師的發展的。

“太少了!”

李寬不滿的皺了皺眉頭。

“王爺,主要是現在船隻太緊俏了,雖然東海漁業在泉州也新設了一座造船作坊,但是船隻還是跟不上需求的步伐。”

陸全趕緊解釋了一下。

“船隻不夠就多建設幾座作坊。這杭州和廣州,都可以建設一座飛剪船的造船作坊,然後加大市舶水師的發展力度,等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水師至少要有三十艘船隻,兩千名官兵。”

李寬可是知道,後世那個大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每次都帶着兩三萬人。

如今大唐的水師規模,比起來可就差遠了。

如今東海漁業已經在大力建設蒲羅中,水師的力量,有必要進一步輻射到整個南洋。

蒲羅中和崖州,都有必要長期駐紮一批水師,甚至在占城和真臘,都可以考慮常駐水師。

大唐在南洋的利益,可不是依靠精美的商品就能維持的。

特別是大食國(基於特殊考慮,今後將使用唐史中的大食來代替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速度非常快,難保不會眼紅大唐的海商獲得的暴利。

“王爺請放心,造船作坊如今也算是培養了不少熟練的匠人,一旦開始建設新的飛剪船,很快就可以下水。”

李寬支持市舶水師的發展,陸全自然是樂見其成。

某種程度上來說,市舶水師的力量越強大,就意味這市舶司的影響力越大,那些海商就越不敢陽奉陰違。

……

在西湖的西面山麓之中,有一個村,也叫做龍井村。

楚王府最大的茶園,就在龍井村之中。

武媚娘:“王爺,這杭州出產的龍井香茶,往往都是梅蘭竹菊裡頭的梅子號或者蘭子號,品質比長安城的可是要好了不少。看來,這裡的氣候和土壤,應該是比較適合茶樹的生長呀。”

李寬到達杭州之後,應酬了幾天,就在來方的陪伴下,換了身便服,去到龍井村實地看看茶園的情況。

“武姑娘說的對,這杭州啊,還真是適合茶葉生長,特別是這龍井村,更是因爲我們這龍井香茶而得名,村子四面羣山環抱,呈北高南低的趨勢,我們在這裡有六百多畝的上等茶園。”

作爲楚王府茶葉作坊最主要的梅子號龍井香茶來源地,龍井村的情況,來方自然很是熟悉。

雖然這裡並不是楚王府最大的茶園,卻是品質最好的。

“還真是呢,這龍井村四周,山巒重疊,林木蔥鬱,地勢北高南低,既能阻擋北方冬天的寒冷,又能截住夏天南方而來的溼熱,看上去到處雲霧瀰漫,爲茶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李寬前世可是來過這龍井村遊玩過兩次的。

從九溪煙樹一路步行而上,隨處可見茶樹。

“王爺,前方村子裡似乎有人羣聚集,爲了預防意外,屬下先過去查探一番之後王爺再前行。”

王玄武視力很好,一眼就看到了村子的一間磚瓦屋子面前,圍着一羣人。

“咦?這是村正許三度的屋子,聽說這段時間,他家接連幾個人都陸續生病,莫非是今天出了什麼事?”

來方對龍井村的情況還是很熟悉的,特別是眼前這又是龍井村村正的房子,他就更熟悉了。

“走,過去看看!”

李寬可以肯定這些人的聚集跟自己是沒有關係的,不可能存在專門挖坑等自己跳或者有刺客埋伏這類的場景。

再說了,身邊有席君買和王玄武兩個高手,山野之中,有什麼好怕的?

“來掌櫃,你來啦?老神仙如今正在施法,你們要不稍微等一會再過去?”

還沒靠近人羣,就有一個憨厚的漢子跟來方打着招呼。

“施法?”來方臉露疑惑之色。

“對啊,老神仙說村正家裡來了邪物,他正在施展仙法抓住邪物呢。只要把這邪物抓住了,村正一家就不會出現隔三差五生病的情況了。”

很顯然,這個漢子對道士施法捉邪是深信不疑。

這也不能簡單用愚昧來形容他吧。

要知道,哪怕是到了李寬穿越回來那會,農村裡面還有很多人講究這些。

李寬自己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因爲一年內陸續死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表舅,然後表哥又出車禍,表哥的兒子又被車撞傷,然後他們家就請了“先生”來到自家看風水,驅邪,一通作法之後,把自家院子裡的大門給封閉了,在另外一個方位重新建了一個門。

這種事情,在農村一直都是很有市場的。

特別是在廣東、福建一帶,更是相信這些。

“這老神仙施法,我也是從來沒有見識過,可否容許我們也去觀摩一下呢?”

李寬自然是不相信什麼老什麼施法捉邪這樣的說法的,但是也沒有硬着跟這個漢子講道理。

不管是哪個封建王朝,官府的統治基本上都只到了縣一級。

哪怕就是縣裡面,也就縣令、縣丞、縣尉等寥寥幾個職位是屬於公務員,其他都是胥吏而已。

至於縣下面的裡或鄉、村或坊,那基本上都是各地自己在管理着。

由於一個村,往往都是一個宗族居住在一起,所以村裡面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族長說了算,村正,往往就是族長。

這種局面,一直要到建國以後纔有了真正的改變。

“許狗子,我好不容易帶人來村裡轉轉,你總不能讓我們在這裡乾等着吧?放心,我們不會打擾老神仙做法的。”

來方看到李寬對那老神仙捉邪有興趣,自然要去交涉一二。

“那……那你們要安靜一點,可別打擾了老神仙。”

龍井村有一大半人都是在爲楚王府種茶,許狗子自然也不敢太過忤逆來方的意思。

“老神仙施法,這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武郎君,我們趕緊過去看看吧。”

顧盼盼早就忍住不好奇,聽到許狗子允許衆人過去,立馬邁出了自己的大長腿。

李寬看着那修長的身軀,除了前面可以隨意停靠波音787和空客A380這個缺點之外,她的身材還真是沒得挑。

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30章 造船業第1206章 橡膠園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65章 涼州行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892章 投資的風向標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421章 歌劇院的新作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329章 做女人不容易啊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1579章 電死人了第825章 風波起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1351章 最耀眼的新星?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370章 武媚娘還有這個技能?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203章 延誤了?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79章 西北貿易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3章 王玄策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314章 又是一文錢一斤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14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541章 永遠的經典(再來個大章)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裡敢騙你?(第3更來了)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850章 重新認識小正太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28章 動亂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534章 感覺良好(懶的想章節名,一萬字大章又來了)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796章 風波起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
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30章 造船業第1206章 橡膠園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65章 涼州行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892章 投資的風向標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421章 歌劇院的新作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329章 做女人不容易啊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1579章 電死人了第825章 風波起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1351章 最耀眼的新星?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370章 武媚娘還有這個技能?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203章 延誤了?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79章 西北貿易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3章 王玄策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314章 又是一文錢一斤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14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541章 永遠的經典(再來個大章)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裡敢騙你?(第3更來了)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850章 重新認識小正太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28章 動亂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534章 感覺良好(懶的想章節名,一萬字大章又來了)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796章 風波起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