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

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

在襄陽的這幾天,李寬算是見識了被史學家稱爲“猶先秦之邯鄲,明清之秦淮”的襄陽城了。

武媚娘都跟自己抱怨出來這麼久,還沒有好好的遊玩過,所以他乾脆就帶着她好好的玩一玩了。

而今天去的地方,則是天下聞名的隆中。

“武郎君,《出師表》中不是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嘛,怎麼這個隆中不是應該在南陽嗎?沒想到居然是襄陽呢。”

顧盼盼看着眼前風景秀麗的隆中風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這話可是《三國演義》中寫的,你問問王爺這描寫的到底是襄陽的隆中還是南陽的隆中?”

武媚娘微笑着把話題扯到李寬身上。

事實上,諸葛亮的故居到底是襄陽還是南陽,可是一直有爭議的事情。

哪怕三國離現在只有幾百年,也已經沒有誰能完全說服大家到底諸葛亮的故居是哪了。

“我傾向於認爲《出師表》中的南陽是現在的襄***體你可以去找一找史料看看三國時期的郡縣分佈圖看看吧。”

李寬對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在意。

其實,除了襄陽和南陽百姓,其他人應該都不是特別在意這一點。

“王爺,聽說這個諸葛亮娶了個當地名士黃承彥的女兒爲妻,而這人非常醜?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旁邊一直不怎麼說話的九條杏香忍不住八卦了一句。

這個長得像新垣結衣的丫頭,是個典型的三國迷,整個楚王府,估計她看《三國演義》的次數是最多的。

“對啊,諸葛亮如此才華橫溢的人,又是荊州刺史劉表的侄子,怎麼會娶一個很醜的女人爲妻呢?”

顧盼盼也覺得奇怪。

作爲一名顏控,顧盼盼覺得帥哥就應該配美女,要不然她怎麼當初一眼就認定了武郎君?

“你們呀,不就是聽說諸葛亮的妻黃月英有個小名叫做阿醜嘛,所以就覺得黃月英是一個很醜的姑娘。其實,我覺得這是以訛傳訛,小名這東西,因爲很多小孩夭折,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給自家小孩起一個‘賤名’。你看雉奴和兕子,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好乳名呀?所以我認爲阿醜不僅不醜,反而應該非常賢惠漂亮,要不然諸葛亮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跟她過一輩子?”

李寬這麼一解釋,顧盼盼和九條杏香倒是理解了。

“王爺,那永平縣主你給她起了個小名叫做小玉米,那又是爲什麼呀?”

晴兒這問題一出,倒是把大家的好奇心都給勾引起來了。

“因爲我喜歡啊。”

李寬可沒法跟大家解釋玉米是什麼,只好直接一句話把大家說的沒法接下去問了。

“王爺,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要不我們準備回城吧,要不然到時候可能趕不上城門關閉前進城了。”

武媚娘今天跟着李寬在隆中一頓遊玩,心情很是不錯。

不過,她倒也分得清主次,知道李寬每天都喜歡舒服的泡個澡,不喜歡野外露營。

……

隆中回襄陽的官道修建的雖然不算多麼寬闊,不過卻還算平整。

李寬一行人騎馬的騎馬,坐馬車的坐馬車,倒是很快就到了襄陽近郊。

這個時候,路上的行人和車馬也比之前多了起來,速度自然也就快不起來了。

武媚娘乾脆掀起了馬車裡頭的簾子,看着外面的景象。

當然,更多的時候,她都是看着前方騎着馬的李寬的背影。

時而發呆,時而笑一笑,把一旁的顧盼盼搞得很是吃味。

“咦?”

當武媚娘轉頭看向旁邊的時候,卻是發現旁邊一條岔路上,出現了奇怪的一幕。

只見兩個壯漢用擔架擡着一個像是生病的人,雖然是夏天,這人身上卻是蓋着厚厚的被子。

擔架頭部的枕頭上,露出這個病人的一卷頭髮,上面還有一支金叉插在上面。

不過,這病人側身躺在擔架上,武媚娘倒是看不到她的臉龐。

“武郎君,怎麼啦?”

一直關注武媚孃的顧盼盼,自然發現了武媚孃的異常。

“我說過很多次了,不要叫我武郎君。你要不就跟王爺一樣叫我媚娘,直接呼喚我爲武照也可以,再不濟你叫我武娘子也行。”

武媚娘瞥了一眼顧盼盼,再次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

“好的武郎君,那些人有什麼不對勁嗎?”

顧盼盼順着武媚孃的眼光,也看到了不遠處的岔路上,擡着擔架的一行人。

只見有四五個身材健碩的男子跟在擔架兩旁,時不時的還有人用手幫忙掖掖被子,似乎是擔心擔架上的病人被涼風侵襲。

而就在武媚娘和顧盼盼看着他們的這一段時間,擡着擔架的兩名男子就汗流浹背的停了下來,換上了旁邊另外兩個健壯男子負責擡擔架。

“你過去問一問,這擔架上擡得是什麼人,需不需要我們幫忙?”

武媚娘對馬車旁邊的一名護衛說道。

不一會,這名護衛就回來彙報,“武姑娘,爲首的那個男子說擔架上的是他的妹妹,因爲得了重病,在襄陽縣城看完病之後,郎中都說已經沒有救了,夫家要求他把妹妹擡回去。”

“這……這個夫家也太可惡了吧?怎麼可以因爲人家就快要不行了,就讓擡回孃家呢,還有沒有人性啊。”

顧盼盼在一旁忍不住呵斥了一句,不過,沒有人附和她。

這種事情,雖然在民間不是非常多,但也不是沒有。

武媚娘之前就聽過類似的情況。

隊伍往前又走了幾裡之後,武媚娘還是覺得不對勁,再次安排旁邊的護衛掉頭回去,看看那幫人去到了哪個村子裡。

“怎麼啦,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望着快馬而去護衛,李寬疑惑的看了看武媚娘。

“王爺,我懷疑襄陽城裡這兩天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大案,剛纔那幫人,看起來很古怪。”

目前掌握的信息還非常少,武媚娘沒有直接將自己的判斷說出來,不過倒也沒有隱瞞自己的猜測。

“不應該啊,要是有大案的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過幾天我本來還準備讓你幫襄陽縣處理一下最近案子的,專門派人跟襄陽縣縣令彭志安留意這幾天城裡的案子呢。”

眼看着系統“我是神探”的任務即將完成,李寬現在可關注襄陽城裡的各種案子了。

雞毛蒜皮的事情要是也逼着武媚娘去幫襄陽縣破解,可能會顯得很奇怪。

但是要是有什麼大案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王爺,你這個黜陟使來到襄州,各個官員肯定都在拼命的梳理自己身邊的事情,避免這段時間有什麼把柄落到你手中。這要是你剛來襄陽沒幾天,就發生了一些大案的話,豈不是會影響襄陽縣縣令的考評?”

武媚娘就差沒有直接說襄陽縣的這幫官員在說謊了。

欺上瞞下,在武媚娘看來,幾乎是很多州縣官員的通病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人的本性使然吧。

當然,李寬是不會接受這些官員的這個理由的。

在其位,謀其事。

你要是覺得當官委屈了自己,那你可以不當呀。

不管是做一個農戶還是商人,大把的機會等着你呢。

“行,那就聽你安排吧。”

李寬雖然沒有留意剛纔路邊有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出於對武媚孃的信任,自然不會反對。

再說了,這自己不去縣衙,案子就主動找上門來了,於公於私,都要支持武媚娘把它給破了呀。

等到一行人出現在襄陽城門附近的時候,剛剛快馬而去的護衛也已經趕回來了。

“楚王殿下,武姑娘,那一行人擡着擔架來到了一個村莊,在一間房子面前停下,又有兩個長得健壯的男子出來將他們迎接進去了。”

武媚娘問:“你還記得住那個村莊在哪裡吧?”

“自然是記得的。”

“你再帶十來名護衛一起過去,只要那戶人家裡面的人有離開的舉動,你就帶人把他們拿下。”

武媚娘對自己的判斷已經有了八成的把握。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

在事情還沒有進一步確認之前,也不着急再做什麼。

……

“武姑娘,剛剛去縣衙詢問,那裡的胥吏都說這兩天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案子。”

當武媚娘和李寬回到落腳之處,派去縣衙詢問消息的護衛也已經回來了。

“媚娘,襄陽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那些人會不會不是在襄陽城內作案的?”

回來的路上,顧盼盼多嘴的把剛纔自己看到的情況說給李寬聽了。

“王爺,媚娘還是覺得在襄陽城中作案的可能性最大。要不我們再安排一些人去打聽一下,看看襄陽城中有沒有哪個大戶人家的家裡是出了事情的?”

武媚娘說完,看了看李寬身後的王玄武。

雖然武媚娘不知道有楚王府情報調查局這麼一個機構。

但是王玄武在做什麼,她還是知道一二的。

襄陽作爲大唐非常重要的一個州府,王玄武應該也是在這裡安排了人手纔對的。

“行,玄武你去安排一下,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沒。”

……

襄陽縣衙。

“明府,剛剛楚王殿下派人來詢問縣中是否發生了什麼大案沒有,莫非他聽到了什麼風聲?”

縣尉郭橫臉露擔憂之色,站在襄陽縣令彭志安面前。

“我不是已經讓你專門跟他說過,這案子等楚王殿下離開襄陽之後本官再爲他們主持公道嗎?”

彭志安臉色不善的看着郭橫,覺得他是不是沒有把事情辦好。

“你不會是因爲那是你本家親戚,你就容忍他們壞事吧?”

“明府,看你說的,我是那種人嗎?不過被劫匪殺的那人,乃是襄陽有名的木材商人郭陽的堂弟,我擔心到時候時間拖得久了,這案子就很難破了,到時候郭家會鬧事。”

“那郭陽不是常年居住在長安城,很少回襄陽嗎?再說了,那劫匪又不是我們安排的,難不成他還能怨到我們身上去?”

“話是這麼說,但是我總覺得隱隱不安。聽從鄂州而來的商家說,楚王殿下在江夏縣可是將上千號人給發配崖州去了,屬下就怕他搞上癮了啊。”

鄂州離襄陽並不算特別遠,商賈往來比較頻繁。

像是江夏縣縣令王峰被黜陟使李寬拿下的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襄陽城中,甚至對襄陽的一些商家還造成了一些影響。

“這幾天楚王殿下忙着遊山玩水,只要沒有人主動把這案子捅出去,就不用擔心什麼。”

彭志安算是長孫無忌一系的官員,自然知道長孫家和楚王李寬不大對付。

自己要是有什麼把柄落到了李寬身上,難保他會不會藉機把自己的官帽子給擼掉了。

所以他纔會安排縣尉郭橫去把這個案子給壓下來了。

不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這案子,又哪裡是他想壓就壓住的呢?

只不過是安心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彭志安剛剛起牀沒多久,就有胥吏告訴他李寬帶着人來到了縣衙,嚇得彭志安連滾帶爬的從後院跑到縣衙公堂之中。

“見過楚王殿下。”

彭志安來到公堂的時候,已經看到李寬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彭縣令,本王再問一次,這幾天,襄陽城中可有出現什麼大案?”

李寬也懶得跟這個想要矇蔽自己的縣令多廢話,直奔主題。

“楚王殿下,襄陽百姓安分守己,勤勞樸實一年到頭都不見得有什麼大案發生呢。”

彭志安雖然有點心虛,但是也只好這麼先回答。

總不能什麼都沒有做就舉手投降了吧?

“哦?是嘛。爲何本王聽說城南的郭家被盜賊光顧了,還鬧出了人命呢?”

唰!

彭志安的臉色立馬變了。

很顯然,李寬是得到了什麼消息。

不過,這個時候,他只能選擇相信郭家的人識時務了。

“啊?還有此事?請楚王殿下恕罪,下官不曾聽說過這個事情,要不請郭家的人來縣衙詢問一番?”

麻蛋。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

要不是李寬已經知道劫案肯定是存在的,都快要相信彭志安說的是真的了。

“行,那就把人帶到縣衙來吧。”

李寬倒也想看看這郭家的人,到底會怎麼說。

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766章 忐忑的程處亮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1140章 馬週一言氣暈孔穎達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1098章 捧殺第519章 是時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8章 來了個老神醫第370章 武媚娘還有這個技能?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095章 旱災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1413章 寡人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413章 寡人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879章 有發現!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676章 基建潮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1575章 這玩意很有前途?(萬字大章回來了!)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676章 基建潮第964章 李世民籠絡人心的特殊手法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1070章 誰說我沒有發現線索?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768章 援軍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318章 漲價(求訂閱)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254章 一聲慘叫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70章 降維打擊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898章 抓小偷引出的困惑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267章 春闈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1062章 更快、更快、更快!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095章 旱災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1342章 材料的革新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231章 行軍難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
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766章 忐忑的程處亮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1140章 馬週一言氣暈孔穎達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1098章 捧殺第519章 是時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8章 來了個老神醫第370章 武媚娘還有這個技能?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095章 旱災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1413章 寡人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413章 寡人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879章 有發現!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676章 基建潮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1575章 這玩意很有前途?(萬字大章回來了!)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676章 基建潮第964章 李世民籠絡人心的特殊手法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1070章 誰說我沒有發現線索?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768章 援軍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318章 漲價(求訂閱)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254章 一聲慘叫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70章 降維打擊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898章 抓小偷引出的困惑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267章 春闈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1062章 更快、更快、更快!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095章 旱災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1342章 材料的革新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231章 行軍難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