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李世民籠絡人心的特殊手法

“陛下,這個溫泉池子,好像確實還不錯。”

頤和園中,蕭瑀跟李世民、房玄齡幾個在一箇中藥池子裡泡着,彷彿忘記了剛剛自己是來找李世民的麻煩的。

“愛卿,這頤和園前殿還有不少的閣樓空置,中間的大殿用來召開小朝會也是夠用了。這中藥池子非常適合你,要是每天都泡上半小時,對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這可是孫思邈老神醫親自調製的藥包呢。”

李世民多聰明啊,剛剛蕭瑀一來找自己,他就把自己對奏摺上的一些疑問給拋了出來,接連十幾個問題,立馬就讓蕭瑀忙的給忘了自己來的目的了。

緊接着,再把孫思邈給請了出來,表示要給朝中上了年紀的大臣都做一個全身檢查,確保大家的身體健康都屬於一個美好的狀態。

之後,再邀請蕭瑀他們去體驗了一把溫泉池子,完全就把頤和園變成了朝中大臣們療養之地的樣子。

當然,也就是現在頤和園這裡沒有妃子居住,要不然各種管理肯定會嚴格很多,一些地方不會讓臣子進入。

“我這副老骨頭,就這樣了,怎麼調養也沒有用了。”

蕭瑀此時的氣也消了,彷彿又成爲了一個溫文儒雅的老年帥哥。

“寬兒已經跟朕建議,讓孫神醫每半年給朝中大臣都做一下體檢,身體上有什麼不適的,可以提前發現,提前救治,確保大家的身體都處於最佳狀態。爲此,觀獅山書院醫學院還專門有教諭帶着學員研究如何體檢,才能最大限度的發現每個人身上的問題。”

李世民知道,對於這些身居高位的老臣,人家已經不缺錢、不缺權,美女賞賜給他們,他們也只能動動手指,心有餘而力不足。

年少的時候,頭很鐵,下面也很硬。

年老了,骨頭很硬,下面卻是軟了。

這個時候,也就是身體健康能夠成爲大家關心的事情了。

所以李世民就從身體上面着手,對老臣們表示一下自己的關心咯。

還別說,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楚王殿下倒是有心了!這幾年,觀獅山書院醫學院可是着實給百姓們帶來了不少的福音,不管是那個剖腹產還是腸癰手術,亦或是保健丸和神仙水,還有那個六味地王丸,都是極好的東西。”

蕭瑀對李寬的印象一直還不錯,哪怕是當初李寬有着長安城四害之首的惡名,蕭瑀對他也難得的頗爲寬容。

估計,他是在李寬身上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軌跡了。

“陛下,這頤和園完全是江南園林風格,跟關中的格調很是不同。但是不管是關中的風格,還是江南的風格,都各有各的特色。如今揚州、蘇州和杭州一帶的州府,每年上繳的賦稅是逐年增加,繁華程度直追長安城。

但是由於江南多水道,水泥道路修建起來頗爲麻煩,到現在爲止,淮河以南都還沒有像樣的官道改成水泥道。微臣建議朝廷可以適當的支持一些江南道的水泥路修建。像是揚州到蘇州、杭州、明州,完全就可以用一條水泥道路給連接起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雖然頗有難度,但是並不是不可實現。

除此之外,還可以重點建設一下嶺南道的水泥道路,把交通延伸到僚人的治下,讓嶺南道不再成爲大家聞之色變的存在。特別是這幾年,嶺南道的甘蔗種植發展的非常迅猛,已經有超過一百萬畝的田地種上了甘蔗,成爲我們大唐最主要的製糖基地。

可是,在嶺南道,朝廷真正能夠管轄的地方卻是非常的少,除了廣州之外,其他州府也就州城裡頭是聽大明宮旨意的。這種局面,需要更多的水泥道路把各個州府連接起來,加強溝通,讓更多的人員可以方便的流動,讓四輪馬車能夠在那裡發揮威力。”

大佬們聚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就會談着談着,把話題談到了正事上面。

雖然坦誠相見的幾人在溫泉池子裡討論國事,顯得不是那麼嚴肅,但是真正的大事,往往並不是在朝會上決定的。

不管是後世的表決還是現在的朝會,更多的都是將事前確定好的東西,走一遍流程而已。

“水泥道路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但是修建水泥道路,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朝廷只能支持一些主要的幹道進行水泥化,其他的州府和州府之間的道路,短時間內朝廷還是顧不過來的。”

李世民自然是希望大唐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這樣大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到達任何地方,平時的物資運輸也非常的方便。

但是,作爲一個帝王,他更清楚水泥道路到底有多耗費錢財。

戶部支持現在的幾條水泥道路修建,已經非常的吃力了。

“陛下說的是,要大規模的修建水泥道路,自然是壓力很大的。不過微臣覺得可以適當的提高一下向大唐皇家錢莊的借款金額。”

房玄齡這話,讓李世民愣了一下。

“玄齡,你之前不是不支持戶部寅吃卯糧的嗎?怎麼今天突然想通了?”

“關中道今年前三季度的賦稅收入,從各個作坊收上來的商稅第一次超過了農稅;放在十幾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水泥道路的修建,可以帶動更多水泥作坊的修建,需要更多的碎石和沙子進行配合,還能讓相關的鍊鐵作坊、農具打造作坊等關聯的作坊都迎來增長。

其他的州府不像是長安城,可以發展一些難度很高的作坊,對於大部分州府來說,修建水泥道路,就是發展商業最便捷的一條路,所以微臣才提議擴大修建水泥道路的規模。”

房玄齡見證了戶部賦稅數據的變化,特別是對於商稅以及市舶稅的變化,他是深有體會。

像是長安城這樣的地方,哪怕是不收取農稅,賦稅收入也足以支撐衙門的運作。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涼州和登州這些商業發達的州府,顯然也是如此。

這些變化都刺激到了房玄齡,讓他慢慢的變得更加支持商業的發展,更加支持戶部去借貸錢財修建道路。

因爲借的這些錢財,很可能通過新增加的商稅給彌補回來了。

“關中道的商稅已經如此之高了嗎?”

李世民雖然很勤勉,但是不可能每一個道的賦稅收入與具體的構成都很清楚。

特別是關中道前三季度的賦稅收入纔剛剛的計算出來,李世民更加不可能知道的那麼詳細了。

“是的!單單長安城,如今就有一百人以上規模的作坊數量超過五百家,爲無數匠人解決了生計問題。陛下微服私訪的時候,想必也留意到了,長安城如今已經很難見到乞丐和流民了,因爲但凡是你有一雙手,在作坊裡都可以找到謀生的活來幹。”

房玄齡跟李世民提這個話題,顯然也是做了一番準備的。

“玄齡說的挺有道理的,這幾年我們大唐的商業發展確實非常快,爲朝廷繳納了不少的賦稅。不說其他人家,單單微臣府上的一些作坊,每個月就要繳納超過一千貫的賦稅,一年下來就超過一萬貫了。

而長安城中,作坊規模最大、最多的楚王府,更是一個月就繳納了高達幾萬貫的賦稅,這還只是微臣知道的部分。要是把海貿的那些市舶稅計算進去,這個數據就更加嚇人了。”

大唐的勳貴,個個都有自己的作坊或者鋪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資本家。

蕭家作爲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很有發言權。

所以蕭瑀如今自然也是支持商業發展的。

畢竟,這也是支持他自己嘛。

“都說商人與民爭利,之前微臣也是這麼認爲的。但是看了觀獅山書院商學院的《財經》雜誌的各期文章,微臣對商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陛下要修建一個富裕的大唐,適當的支持商業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商業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朝廷也不能完全放任他的發展。像是戶部下屬的大唐運輸集團這種由朝廷控制的商業機構,微臣覺得可以理直氣壯的發展壯大,朝廷給予各種政策支持,讓大唐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

與此同時,微臣覺得戶部也可以成立屬於自己的錢莊,讓每個州府都有錢莊,跟大唐皇家錢莊等其他錢莊相互配合,給百姓們更多的選擇。至於將作監下屬的各個作坊,自然也要進一步的擴大,並且要限制私人制作兵器,將兵器的製作納入到朝廷的控制之中。

還有,微臣覺得戶部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商鋪,經營天下的各種糧食,將這個商鋪跟戶部分佈在各地的糧倉結合起來,打壓不良商人在災難時刻囤積居奇的行爲,也爲大唐的糧食穩定奠定基礎。”

房玄齡跟楚王府走的近,受到李寬的影響就大很多。

再加上觀獅山書院經常藉着《科學》和《財經》雜誌給大家普及一些財務知識和商業知識,讓大家對商業的認知有了非常的變化。

朝中現在已經有一種聲音,不再限制商人子弟參加春闈,徹底的放開科舉的門檻。

除了極個別犯官、罪犯的家屬,其他人全部都可以整出的參加科舉。

一旦這種事情得以實現,將徹底的鬆開大家經商的顧慮。

當然,這件事背後,肯定是有李寬的影子在那裡推動。

“玄齡提到的最後一點,老臣非常支持。這兩年,大唐各地的糧食接連豐收,糧價有持續走低的跡象。所謂的穀賤傷農,要是糧食的價格繼續走低,將會影響百姓種田的積極性。所以老臣建議朝廷在涼州、洛陽等地修建大的糧倉,囤積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糧倉的管理和糧食的售賣,可以成立一家專門的大唐糧食集團來負責。到時候大唐糧食集團可以在糧食豐收的地方收購糧食用於存和售賣,保持大唐的糧食價格在穩定可控的局面之中。”

蕭瑀和房玄齡昨天就交換過了意見,今天說起來自然是一唱一和的,讓李世民頗感意外。

但是,只要對大唐有好處的事情,李世民肯定是支持的。

之前李寬雖然也說過了類似的一些說法和提案,但是由於當時的情況還沒有如今這麼好,有些東西李世民一直沒有點頭。

現在看來,步子完全可以邁的大一點啊。

“兩位愛卿說的都很有道理,朕原則上同意了!爲了起到商業發展的帶頭作用,尚書省下面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將戶部、工部等各個衙門所屬的作坊都劃歸到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來管理。除此之外,大唐皇家錢莊也會支持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下屬的作坊進一步做大做強,讓他們成爲商業領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李世民直接將李寬以前跟自己建議的內容拋了出來,當成是自己的決定。

“陛下聖明,這個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確實很有必要,起的名字也非常的貼切。像是大唐運輸集團,如果他是屬於商家的,那麼一些不掙錢的線路,早就被砍掉了;只有作坊是屬於朝廷的,纔會在關鍵時刻、關鍵地段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畢竟,商人重利,如果讓他們放棄利益,簡直比殺了他們還要難。”

房玄齡立馬就上前擡起了花花轎子,讓李世民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發展方向,老臣覺得可以聽一聽楚王殿下的意見。論起掙錢的本事,老臣就只服楚王殿下。如果他都覺得某個行業很重要,那麼一定是非常重要了。”

海貿的收益佔據了蕭家每年一半以上的利潤,蕭瑀這個時候自然要對李寬多支持一下。

要不然楚王府分分鐘可以讓你得船下不了海。

長孫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什麼失蹤啊,海難啊,海盜搶劫啊,各種各樣的事情,長孫家的船隊都能遇上。

反正只要你敢出海,人家就能讓你碰到各種“意外”!

“你不說,朕差點把他給忘了!李忠,你去派人把寬兒請過來!”

第75章 威震西北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7章 居然好了第1502章 選擇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2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三江感言第1392章 生病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80章 變廢爲寶第664章 雙贏的方案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141章 大遊行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170章 暖房第896章 領導覺得你行,你就行第1423章 攪屎棍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845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35章 纖毫畢現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475章 考驗你能力的時候來了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686章 借鑑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572章 賈比爾多的選擇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15章 手術成功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60章 被人陰了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111章 看完這章就吃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276章 炒茶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89章 冰火兩重天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333章 不一樣的三兒子店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1498章 李恪的選擇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830章 天大的秘密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251章 又有大動作?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
第75章 威震西北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7章 居然好了第1502章 選擇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2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三江感言第1392章 生病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80章 變廢爲寶第664章 雙贏的方案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141章 大遊行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170章 暖房第896章 領導覺得你行,你就行第1423章 攪屎棍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845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35章 纖毫畢現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475章 考驗你能力的時候來了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686章 借鑑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572章 賈比爾多的選擇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15章 手術成功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60章 被人陰了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111章 看完這章就吃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276章 炒茶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89章 冰火兩重天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333章 不一樣的三兒子店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1498章 李恪的選擇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830章 天大的秘密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251章 又有大動作?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