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朗清要挖牆角了

作坊城已經建設了好多年。

陸陸續續的開建了不少作坊,但是周邊卻是還有大量的荒蕪土地。

雖然有些地方已經提前修建好了水泥道路,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荒涼。

當初跟風在這裡買了三萬畝地的長孫家,如今是腸子都要悔青了。

聽說他已經在考慮把這些土地都賣掉了。

“郎君,楚王殿下讓我們來四輪馬車作坊參觀,應該不是簡單地參觀那麼簡單。”

朗清帶着幾個鐘錶研究所的學員,在四輪馬車作坊裡面轉悠。

作爲大唐最大的四輪馬車作坊,這裡每天都要下線兩三百架馬車。

這些馬車,有些通過奔馳馬車行賣到了長安城,有些是通過一些商家販賣到了關中其他地方和洛陽等地。

反正在長江以北,一半以上的四輪馬車,都是楚王府作坊出產的“奔馳”牌馬車。

“鐘錶作坊的產量增加一直比較緩慢,遠遠沒有達到楚王殿下的要求。這生產一架四輪馬車,涉及到的零件不會比我們座鐘少,但是他們卻是可以實現日產兩三百架,這應該就是楚王殿下讓我們過來學習的原因。”

朗清的悟性還是比較高的,雖然李寬沒有明說,但是他卻是基本上猜到了目的。

座鐘的需求如今非常旺盛,雖然不可能跟拍賣會那樣全部賣出天價,但是也絕對是屬於暴利。

眼睜睜的看着這麼好的薅勳貴們羊毛的機會來了,李寬怎麼捨得它流逝?

所以對於鐘錶作坊的產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小、更準、更快!(這裡沒有開車!)

前面兩個是急不來的,但是更快卻是完全可以實現。

李寬當然也可以自己親自去設計一個流水線生產座鐘的作坊,但是一方面他不想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爲,另外一方面他也希望培養一下作坊自己的流水線設計人才。

所以乾脆就讓朗清帶着一幫人去四輪馬車作坊參觀學習得了。

“劉永澤,你可不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四輪馬車作坊從最開始建設到現在的一些變化情況?你們還是一開始就有這麼高的產量嗎?”

朗清看着陪同在自己身邊的劉永澤,虛心的請教了起來。

作爲四輪馬車作坊最新出爐的四級工,劉永澤是專門負責生產線設計的人員,這一次,馬車作坊的掌櫃專門安排了他來接待朗清一行。

“郎所長,當然沒問題。我們作坊的建設時間,以及當時長安城馬車行業的一些狀況,剛剛在來到生產現場之前,已經跟大家簡單介紹了。那現在我就給大家說一說這馬車產量的變化。”

劉永澤可是聽過朗清大名的。

事實上,楚王府下屬的各家作坊,幾乎沒有幾個人沒有聽說過朗清。

就連朗清在《科學》上發表的文章,劉永澤也都是拜讀過的。

當然,最開始讀這文章,只是因爲工匠等級考試要求考覈《科學》裡面發表的內容,劉永澤也是被逼無奈。

不過,現在的情況又不一樣了。

每一個有抱負的匠人,都會認真研讀每一篇《科學》上的文章,哪怕有些內容自己完全看不懂,也會去看一看。

誰知道這裡是不是醞釀着另外一個座鐘的機遇呢?

誰都希望自己能成爲另外一個朗清。

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

“這馬車作坊最開始修建的時候,每天出產的馬車數量也不是很多,大概只有二三十架的樣子。並且因爲每個匠人的手藝不同,不同的馬車上面的零件,往往都是不能互換的。楚王殿下視察過一次之後,非常不滿意,專門召集了作坊裡的掌櫃和主要匠人,提出了流水線的製造思路。”

劉永澤是從四輪馬車作坊興建開始就進來的第一批匠人。

從最開始的學徒工到現在的四級工,他的進步,從側面是反映了四輪馬車作坊的發展。

“流水線?什麼意思?”

朗清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簡單的理解,就是將生產一架馬車的工藝和零件進行拆分,每個人只負責其中的一個工藝,完成自己的工藝之後交給下一步的人員在完成下一步的工藝。

就比如馬車的車廂,原本都是由一個或者幾個匠人來完成,現在我們的作坊裡有專門的一條車廂生產線,裡面有一百多個匠人,每個匠人只負責很小的一個工序。比如鑽孔的就一直負責鑽孔,鋸切的就一直負責鋸切,刨木頭的就一直負責刨木頭。”

“這樣分工有什麼意義呢?生產一輛馬車的所有工作,不是一個都沒有少嗎?”

朗清雖然覺得自己的這個問題也許比較蠢,但卻還是問了出來。

“郎所長,這個意義可就大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包括我在內,馬車作坊的匠人們跟你的想法其實是差不多的,覺得這所謂的流水線方法,並沒有什麼用處,但是試過了之後,就發現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有這麼誇張嗎?”

朗清覺得這個劉永澤似乎不是那麼靠譜,一個匠人說話居然這麼浮誇。

“當然有。你知道嗎?就這麼改造了一下,同樣的匠人數量的情況下,我們一天製作的馬車數量就從二三十架變成了一百多架,後面經過多次改進之後,纔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模樣。”

劉永澤自然也感受到了朗清眼中的懷疑。

不過,這真是展示四輪馬車作坊優勢的時候。

要是其他的作坊人員來參觀,劉永澤不一定有發揮的機會。

因爲很多經驗,他並不願意傳給楚王府以外的作坊。

但是朗清他們過來,他可是得到吩咐,要毫無保留的交流,這就能夠讓他將過去自己學到的東西完全發揮出來了。

“就只是做了這一個所謂的流水線改造,產量就提升了這麼多?”

朗清疑惑的看着劉永澤。

他還是有點覺得不可思議。

要是劉永澤說產量提升了幾成,他還是信的。

但是這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倍,甚至數十倍,這就太嚇人了。

“沒錯。這流水線作業,因爲每個匠人都只要專注的對應一種或者幾種工序,孰能生巧,加工起來的速度就快了很多。而因爲把工序拆分的非常細,很多以前的學徒或者一級工,都能勝任絕大部分的工作,這大大的提升了人員的效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製作一架馬車的時間就大大的縮短了。”

劉永澤接下來把馬車作坊生產線設計的一些細節給朗清好好的說了一遍。

走在作坊裡面,一邊聽劉永澤說着這些設計理論,一邊看着旁邊匠人們就跟劉永澤口中說的一樣在加工着一件一件的零件。

那個加工速度,那個各零件一模一樣的樣子,還是給了朗清很大的啓發。

理論跟實際一結合,講授的效果就出來了。

“劉郎君,按照你這麼說來,如果我把座鐘的各個零件全部拆分開來,每個零件分成幾個工序,每個匠人只需要完成一道工序,那麼座鐘的生產效率是不是也能大幅提高?”

朗清現在自然不會再覺得劉永澤是在那裡吹水,就連稱呼都變了。

沒辦法,也別怪人家勢力。

這就是社會的生存法則啊。

要不然怎麼會有坐,請坐,請上座的故事呢?

“生產效率提升是必然的,但是提升到什麼程度,這卻是要看你具體的工藝佈局了。並且你這個座鐘的零件加工跟我們四輪馬車有所不同,具體的情況還是要試了才知道。”

“郎所長,劉郎君,按照這流水線的製作方法,會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因爲每個匠人只製作一道工序,萬一有一天這個匠人生病了或者出了其他什麼事情,不能來到作坊,那豈不是整個作坊都沒有辦法運行了?”

朗清身邊,一名鐘錶研究所的人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是啊,要是發生了這種情況,那豈不是生產效率反而變得更低了?”

朗清一想,覺得這種可能性發生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

“你們有聽說我們四輪馬車作坊哪一天因爲有哪個匠人沒來就停產了嗎?”

劉永哲笑着反問了一句。

“一個匠人負責一個工序,並不是說一個匠人只掌握一道工序。因爲每個工序本身都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每個匠人都會好幾道甚至十幾道工序。只不過爲了提高生產效率,我們安排人員的時候只安排他去生產其中的一道而已。一旦有了需要,他隨時都可以去生產其他的工序,所以你說的那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等朗清他們說話,劉永哲又把原因給解釋了一下。

“這倒也是,剛剛我還嚇了一跳呢。”

朗清笑着自嘲了一句。

“其實,楚王殿下還介紹過一種跟流水線相結合的生產方式,我們作坊也還在探討;藉着這個機會,我也可以跟郎所長交流一下,看看對你們的鐘表作坊有沒有參考意義。”

劉永澤知道李寬非常重視鐘錶作坊的建設,倒是不予餘力的將自己瞭解的東西都展現了出來。

“哦,是什麼方式?”

朗清以爲聽到這裡,自己今天的學習就算是圓滿完成了,沒想到臨結束了,劉永哲居然還有乾貨要給自己介紹。

“不管是馬車也好,座鐘也好,生產一架完整的產品出來,都需要許許多多的零件。按照現在的情況,大部分的零件都是由作坊內自己進行生產。楚王殿下曾經說過,適當的分工與合作,效率會更高。這其實也是流水線生產線這種思想的另外一種延伸。”

“適當的分工與合作?”

朗清一時有點沒有反應過來劉永澤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就是把一些零件分配給其他更加專業的作坊去生產,然後運輸到我們作坊裡進行組裝。就像是我們的馬車,車輪可以由專門的車輪作坊進行生產,軸承由專門的軸承作坊進行生產,彈簧由專門的彈簧作坊進行生產,齒輪由專門的齒輪作坊進行生產,這些零件生產好之後,運輸到我們馬車作坊,在流水線上進行安裝。”

劉永澤的這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馬車作坊的一個秘密了。

不過對於鐘錶作坊,自然是沒有必要保密了。

“要是按照你的這種思路,我們的鐘表作坊可以把座鐘的一些零件委託給其他作坊進行生產,我們自己只是負責整體的安裝與設計,並製作一部分我們擅長的零件?”

這一下,朗清算是搞明白了劉永澤說的意思了。

“沒錯,就是這樣。如果你想快速的提升鐘錶作坊的產量,這很可能是一種最合適的方法。畢竟你們鐘錶作坊成立的時間比較短,熟練的匠人不見得非常充分,如果將一些零件委託給其他作坊生產,可能銷量會更高,說不準零件的成本也會更高。這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法,爲什麼不考慮使用呢?”

劉永澤微笑着看着朗清。

“劉郎君,你願不願意來我們鐘錶作坊,按照你剛纔說的那個方法幫我們設計一條新的生產線呢?你放心,作坊掌櫃那裡我會去交涉,你去了鐘錶作坊之後,一切的待遇都只會變得更好,並且職位上也會有提升。”

朗清這話一出口,倒是讓劉永澤愣住了。

還能有這樣的好事?

要是說着話的是楚王府外的其他人,他當然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但是鐘錶作坊跟馬車作坊,本身就是兄弟一樣,都是楚王府的產業,如今朗清願意親自幫自己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自己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郎所長,這樣……這樣會不會不大好?”

雖然很心動,但是劉永澤還是不好意思直接答應下來。

這顯得自己似乎有點不夠忠誠啊。

“沒什麼不大好的,這事就這麼定了,一會我就去安排。要是沒什麼意外,明天開始你就可以來鐘錶作坊上工了。”

朗清看到劉永澤的表情,就知道這事成了。

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1452章 青黴素第806章 緊俏貨第1218章 羨慕嫉妒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207章 可憐人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1121章 一個金幣的生意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555章 涼州城的底牌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534章 爐甘石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635章 阿耶,有機可趁啊第1141章 大遊行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475章 考驗你能力的時候來了第1339章 是否用力過猛?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124章 數不勝數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第1278章 亂戰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859章 橫掃倭國第171章 程處默有請第353章 多花錢是好事嗎?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689章 突如其來的獎勵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207章 可憐人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154章 蘇我蝦夷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93章 低調回歸第1052章 顧盼盼取經第690章 高句麗的變局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413章 寡人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
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1452章 青黴素第806章 緊俏貨第1218章 羨慕嫉妒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207章 可憐人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1121章 一個金幣的生意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555章 涼州城的底牌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534章 爐甘石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635章 阿耶,有機可趁啊第1141章 大遊行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475章 考驗你能力的時候來了第1339章 是否用力過猛?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124章 數不勝數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第1278章 亂戰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859章 橫掃倭國第171章 程處默有請第353章 多花錢是好事嗎?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689章 突如其來的獎勵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207章 可憐人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154章 蘇我蝦夷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93章 低調回歸第1052章 顧盼盼取經第690章 高句麗的變局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413章 寡人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