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

高句麗人過的還是一日兩頓的日子。

如今做了奴僕,跟着遼東生產建設兵團開始搞起了建設,卻是變得能夠吃起三頓飯。

這讓各家的奴僕立馬就認命了許多。

“你們這個時候來遼東,算是來對時候了。我聽那些高句麗人說,八月的遼東,是最美的時候。你看遠處的那些樹葉,都已經開始變黃,再過幾天,就漫山遍野都是黃色的樹葉,非常的漂亮。”

楊洋揹着一隻大黃猄,一點也不累。

快到自己院子門口的時候,還專門指了指遠處的樹林,滿是自豪的讚美着遼東的風景。

如今,他已經快速的切換了角色,把自己當做是新的遼東人。

“確實很漂亮,時不時還有一羣大雁往南飛去。”

李世民也好久沒有享受過這種放鬆的日子,忍不住停住腳步,閉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氣。

嗯?

怎麼有股臭味?

是誰在放屁?

李世民皺着眉頭睜開眼睛,狐疑的看了看四周。

不過,誰都當做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並沒有人說自己放了屁。

“我這個院子,是隻花了兩天時間就修建好了,總共有十二間房子,不管是奴僕還是牲口,都有住的地方。四周用削尖了的木頭立上一圈,也不用擔心晚上有野獸溜進來。我還琢磨着下一次進城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買只狗回來養着,到時候就更有感覺了。”

楊洋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這種生活,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雖然不知道明年種植的水稻和大豆能不能豐收,但是這裡野味如此豐富,他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會吃不飽飯。

要知道,吃不飽飯,這一直都是廣大百姓最頭疼的問題。

“東家,您回來啦?鍋裡燉了一鍋魚湯,您要不要先喝一口?”

高句麗的勳貴,說的基本上都是漢話。

事實上,不僅高句麗,新羅和百濟的上層人士,也都是說漢話,寫漢字,看漢書。

而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分配到的俘虜ꓹ 普遍都是遼東城裡勳貴人家的子弟或者僕人,會說漢話的有不少ꓹ 甚至個別的還能識文斷字。

這倒是方便了大家的交流。

個別不會說漢話的,也都在拼命的學習着。

因爲局面其實很簡單,你會說漢話ꓹ 在東家那裡就有可能得到重要,住上好一點的房間ꓹ 幹輕一點的活。

運氣好的,直接成爲東家的管家ꓹ 就擺脫了下地幹活的命運。

“先不忙着吃ꓹ 過來幫我拾掇一下這隻黃猄,再烤幾隻魚,煮上一大鍋粟米粥。哦,對了,把那剛剛臘制的野豬肉,也整一腿燉了。”

進了院子之後,楊洋立馬吩咐着下人忙乎起來。

這是楊洋來到這裡之後ꓹ 第一次有客人到來。

雖然這些人自己都不認識,但是他卻還是非常熱情。

“我們也帶了一些吃食ꓹ 剛好一起吃!”

李世民也被楊洋的熱情給影響了ꓹ 臉上露出了笑容。

身居高位ꓹ 敢這麼隨意的跟他說話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很快的ꓹ 隨行的人員就拿出了滷製的牛肉,還有一些炊餅ꓹ 甚至還有幾瓶燒刀子和一箱子的康師傅方便麪。

不說燒刀子現在在遼東城是一瓶難求ꓹ 就是那康師傅方便麪ꓹ 楊洋也只是在幽州聽說過,沒有吃過。

至於牛肉ꓹ 就更不是普通百姓有機會吃到的肉食。

楊洋不傻,已經意識到眼前這幫人,估計不是普通的商家。

不過,他也沒有太怎麼樣。

自己跟他們並沒有太多的交集,今年有緣相見,以後還不見得有再次見面的機會。

“這些高句麗奴僕,用着還算順手不?”

李世民沒有去房間裡,而是在院子裡的一個大木蹲上坐下,繼續問着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還成,就是稍微笨了點,不怎麼會幹農活。不過,學習的態度還可以,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纔是真正忙碌的時候,相信那個時候已經可以比較順手了。”

“我聽說遼東生產建設兵團是朝廷新設的機構,在別處也是沒有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什麼的東西還需要改善的?或者說,希望有,但是現在沒有的?”

很多東西,身份就會決定事情的性質。

李世民本來是抱着遊玩的心態來生產建設兵團看一看的,但是慢慢的就變成了調研一樣了。

“真要說缺什麼的話,還真是有!如今兄弟們都剛剛在這裡安頓下來,還沒有子女,但是過個幾年,肯定都陸陸續續會有許多小孩出生;如果兵團能夠在各地設立一些蒙學和小學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楊洋自己不認識幾個字,但是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爲飽讀詩書的人。

如今朝廷賞賜了兩名高句麗女子給他,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四周一片寂靜。

除了貓頭鷹的叫聲,遠處不時傳來的狼嚎和蟲鳴聲,再也沒有其他聲音。

長夜漫漫,楊洋只好努力的去創造下一代了。

這一努力,就會開始考慮以後小孩的教育問題。

“蒙學和小學?”

李世民用手指敲打着木桌,心中思索着。

“東家,遼東如今九成以上都是外族人,如果朝廷能夠在各地多設立一些蒙學和小學,甚至一些成人學堂,那麼對於遼東的穩定,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學堂裡面,教授的其實不僅僅是學識,而是一種文化。中原王朝能夠源遠流長,歸根結底就是具有自己強大的文化。

在我看來,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旺的是後續,國家就興旺;文化強大的民族,一定是一個強大的民族。通過學堂的設立,讓廣大的遼東百姓,讓那些外族人能夠慢慢的接受我們大唐的文化,對於遼東的長治久安,其實還是具有非常強大的意義的。”

發展教育,一直是李寬大力支持的事情。

如今朝廷還不具備在遼東全面推廣蒙學、小學的條件,但是在遼東生產建設兵團裡面,還是可以先搞一搞的。

蒙學、小學,也不一定是孩童纔可以去。

像是楊洋這些不怎麼識字的士卒,家中那些頗受重用的奴僕,都可以給他們進入學堂學習的機會。

過個幾年,等小孩們長大了,學堂正好用來教授孩童。

“嗯,蒙學和小學,確實很有必要!”

李世民似乎是在迴應着李寬的話,又像是在回答楊洋的提議。

其實,他是在內心之中對自己的想法進行了確認。

“不愁吃不愁喝,還有大房子住,又有學堂可以上。真要是這樣,我們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可就太幸福了。”

楊洋忍不住在腦海中幻想了一下以後的生活。

“遼東道是朝廷重點開發和建設的地方,不管是學堂、醫館,還是水泥道路,肯定都會越來越多,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託貴客的福氣,希望我們能夠儘快的過上好日子。”

楊洋又跟李世民說了一會話,就去廚房指揮着準備午餐去了。

而李世民也再次起身,在院子各處轉悠了一圈。

雖然這個新建的院子很是簡陋,但是卻非常的乾淨。

顯然東家楊洋將軍營裡的規矩給帶回了家中,非常重視衛生的打掃。

“陛下,之前有大臣說朝廷給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賞賜太過豐厚,每個將士都有奴僕,簡直不可想象。其實,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有豐厚的賞賜之下,才能讓大家安心的待在遼東,才能吸引更多的百姓來到遼東。

並且,遼東這裡的情況跟關中不一樣,這裡地廣人稀,不適合精耕細作,反倒是相對粗狂的耕作,儘可能的擴大種植面積,收益會更好。這個時候,如果還是各家只種幾十畝地,效率就會很低,對大家的吸引力也不強。只有給將士們賞賜一批奴僕,讓每個人都成爲一戶新的家庭,種上幾百畝、上千畝的莊稼,遼東的局面才能快速的得到改善。”

wωw✿Tтka n✿C○

給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發放大量的奴僕,這是李寬的主意。

當初長孫無忌可是強烈反抗,就連房玄齡都不是很支持。

眼下來看,李寬的這個提議,應該還是非常合適的。

歸根結底,遼東的情況跟關中太不一樣了。

“嗯,因地施策,寬兒你當初的提議,確實很有道理。要是建設兵團的將士們,家家戶戶都跟這個楊洋差不多的話,何愁遼東不穩,何愁遼東不富啊。”

楊洋的生活狀態,李世民是看在眼裡。

今天的行程完全是隨意的,根本就不可能有誰事前安排好了給李世民看。

“大唐現在的貧富差距太大了,有錢的富商、勳貴,有着無數的錢財,但是底層的普通百姓,大部分纔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

我們大唐要長久的繁榮穩定,有必要加強中間階層的人口數量,這些人的家財雖然沒有辦法跟富人相比,但是有着自己的房子,有着自己的馬車,可以時不時的去酒樓之中,嚐嚐鮮;也可以去歌劇院之類的地方,看一場戲劇,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考慮購買。小農場主的未來,就算是這類人。”

李寬想到了後世的中產階級相關的理論,忍不住跟李世民提了提。

雖然這個概念直接拿到大唐來,不見得很合適。

但是有這意思,是相通的。

一方面,朝廷要儘可能的減少貧困人口,讓大家都有飯吃,這樣就不會輕易地去造反。

因爲造反的成本和代價有點高。

另外一方面,要擴大中間階層的力量,讓他們成爲大唐穩定的基石。

從歷史上,以及後世的情況來看,中間階層是最穩定,最不願意造反的一個階層。

李寬現在也有意識的在加強這一個階層的人口數量。

“小農場主?你這個概念,倒是很新鮮!”

李世民品味着李寬話裡的意思,思索着這些變化對大唐的影響。

“沒錯,在遼東這些地方,你要是像關中那樣精耕細作,是不現實的,也沒有必要。用地廣人稀來形容遼東,那是一點也不誇張。爲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這裡的土地,又不給大自然帶來不可逆轉的變化,適當的發展小農場主的規模,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如果我們的耕作效率不斷的提升,以及一些小農場主經過了早期的積累之後,慢慢的有實力擴張,那麼遼東的中型和大型農場數量肯定會越來越多,也算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

一直以來,李寬都是在有意識的扶持一些新的階層。

以前,更多的通過扶持商業發展,帶動匠人收入和社會地位的提升。

現在,也可以通過比較傳統的農業,來造就一批不一樣的農場主。

“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設立,就是寬兒你爲了實現這個設想而推進的嗎?”

李世民想到了當初李寬勸說自己設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時候的場景。

對於這麼一個新鮮的事物,李世民雖然不反對,但是也沒有抱太多的期望。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似乎情況有點不一樣啊。

有些東西,只有自己親自體驗過,經歷過,纔有不一樣的感受。

否則就是別人說一千遍,一萬遍,也沒有太大的用處啊。

“不完全是!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設立,能夠促進小農場主的發展,但是更多的還是考慮了遼東的長治久安。大唐需要在遼東有足夠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可以通過大量的官員任命和駐軍來實現,但是成本太高了。而通過生成建設兵團,則是可以把這種成本降低到最低,同時還能解決遼東乃至大半個大唐的糧食問題,意義非同凡響。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都不是非常重視遼東。漢朝的時候,雖然也設立了幾個郡,但是朝廷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到了後面也沒有保住。如果遼東的局面能夠在陛下手中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那麼背後蘊含的意義絕對是非同凡響。”

李寬知道像李世民這樣的帝王,一般的東西已經不能吸引他了。

但是如果有名垂千古的機會,李世民肯定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嗯,目前來看,生產建設兵團的設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開飯咯!”

李世民的話音剛剛落地,楊洋就開始招呼衆人開始過去吃飯。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楊洋的這個院子也剛剛的建好,相關的器具並不齊全。

所以吃飯的時候,直接就是每人一個大的木碗。

盛肉的大鍋,也是一個巨大的木盆。

要是放在後世,用這麼大的一節實木製作這麼一個木盆,絕對是一種非常浪費的行爲。

但是放在此時的遼東,最不值錢的就是木頭了。

不說一人抱、兩人合抱粗細的木頭,你就是想要三人、四人合抱粗細的木頭,遼東也有大把。

雖然高句麗是半農半牧的國家,但是更多的還是在遼東保留了遊牧民族的習俗。

所以遼東的森林,保養的還是非常到位,各種巨大的木頭,隨處可見。

哪怕是楊洋所在村子,不用走一里路,就能砍伐到大量的木頭。

“楊洋,這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的將士們,日子都過的跟你一樣好嗎?”

看着眼前一盆盆的燉肉,李世民心中其實非常的高興。

作爲一個帝王,誰都希望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夠過上幸福的日子。

很顯然,楊洋一家此時的生活狀態,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

“好叫這位郎君知道,我們遼東生產建設兵團,雖然不是家家戶戶都跟我這一樣,但是都過的不差。朝廷有着豐厚的賞賜,遼東有着豐富的資源。只要你不懶,就不用擔心過不上好日子。現在啊,我就盼望着時間能夠過的快一點,這樣我就能儘快的把朝廷分給我的土地全部種上水稻和大豆,到時候就能迎來豐收。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還是比較習慣從地裡面刨食。”

楊洋這個觀點,雖然在李寬看來有點土,但是卻是代表了生產建設兵團大部分人的意見。

作爲府兵被徵兆到遼東作戰,這些人之前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夫。

如今只不過是迴歸了老本行而已。

“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總共有三萬將士,再加上朝廷賞賜的女人和奴僕,差不多有二十萬人生活在這一片區域,簡直就是一座新的城池一樣。能不能從地裡面解決填飽肚子的問題,確實非常的重要。”

對於楊洋的話,李世民也不好說什麼,隨便接了一句話之後,就坐下來開始吃飯。

什麼山珍海味,李世民都品嚐過。

但是到治下普通百姓家用餐,還是像今天這樣沒有事前準備,在對方的邀請之下過來吃飯得情況,李世民還是第一次碰到。

所以在整個吃飯過程當中。李世民也問了不少問題,算是真正的瞭解了遼東生產建設兵團一線說面臨的真實情況。

這種東西,雖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沒有什麼確實的意義。

但是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準確的把握各個州的百姓的生活狀態,卻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

第687章 翰林院第95章 世家大族第796章 風波起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238章 兩極分化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1413章 寡人第1263章 重大利好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880章 西明寺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1098章 捧殺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42章 踢到了鐵板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1501章 給你們安排的妥妥的(求月票)第876章 狄仁傑的想法第1585章 香餑餑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943章 商機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97章 豬肉有毒?第83章 花樣繁多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20章 楚王府的人是瘋子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276章 炒茶第860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16章 被彈劾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897章 好奇寶寶李世民第962章 在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842章 一併發配
第687章 翰林院第95章 世家大族第796章 風波起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238章 兩極分化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1413章 寡人第1263章 重大利好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880章 西明寺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1098章 捧殺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42章 踢到了鐵板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1501章 給你們安排的妥妥的(求月票)第876章 狄仁傑的想法第1585章 香餑餑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943章 商機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97章 豬肉有毒?第83章 花樣繁多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20章 楚王府的人是瘋子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276章 炒茶第860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16章 被彈劾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897章 好奇寶寶李世民第962章 在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842章 一併發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