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

李賀到底還是沒有打探到消息。現在正是六月,夏收剛過,各個衙署都有自己的事情忙,李賀這個本來屬於清閒職位的奉禮郎在李吉甫大裁官以後也變得有事情做了。於是下班後,李賀徑直往韓愈府上來,結果卻被告知韓愈沒有回府,兵部現在很忙,韓愈已經兩天沒有回家了。李賀知道,在淮西軍整編後,兵部又應韓弘和張茂昭的請求着手整編宣武和義武的兵馬,再加上武寧軍,三軍人數衆多,又都不能輕易裁減,給多少番號正在討論。但是韓愈管着的是職方司(參謀部),忙成這樣說明什麼?說明又有仗要打了,這讓李賀興奮的臉色又潮紅了起來後。離開韓愈府上後,李賀翻身上驢,雙腿緊夾驢腹,想象自己是風馳電掣在戰場上縱橫無敵所向披靡的猛將,可惜小毛驢慢悠悠地怎麼也跑不起來,這不禁讓李賀很沮喪。街上的人詫異地看着這個笨拙地騎着毛驢的瘦弱青年,不知道他爲什麼事急成這樣。

還是第二天的露布給劉叉和李賀提供了答案。露布上是最新的人事變動情況。

在西川呆了三年多的武元衡回朝,以中書侍郎身份重新入相,而西川節度使由李絳接任。李吉甫不再擔任中書侍郎,改任戶部尚書同平章事,仍然執政事筆。由於東都留守同平章事鄭餘慶調任宣武節度使,洛陽少尹韓泰升任浙西觀察使,兵部尚書李巽罷平章事,出任東都留守,崔羣出任洛陽少尹。淮西既然已經平定,陸贄也就沒有必要再呆在山南東道了,陸贄以兵部尚書同平章事,而山南東道節度使由御史中丞裴度接任。御史大夫呂元膺任御史中丞。

振武節度使阿迭光進以少勝多,大破吐蕃軍二萬,晉爵寧國公,阿迭光進哥兒倆以前是大大夫小大夫,現在是大國公,小國公了。因爲老大授了寧國公,李誦猶豫着要不要改阿迭光顏爲榮國公,給哥兒倆來一出《紅樓夢》。想想都是爲自己出力,算了。但是這哥兒倆以後就都跟他姓了。爲了表彰哥兒倆個突厥人對大唐的貢獻,李誦賜他們國姓――李。這兩人以後就叫李光進、李光顏了。

原市舶使柳宗元調任度支副使,給程異做副手,同時任農學監。升市舶使爲正四品官,因爲韋丹案受牽連被貶爲廣州長史的王鍔任市舶使。之所以是王鍔,是因爲王鍔善於積聚。而爲了給王鍔上套子,嶺南節度使楊於陵調任福建觀察使,農學監李夷簡出任嶺南觀察使(年初改嶺南節度使爲觀察使),韓泰任浙西觀察使,原浙西觀察使盧坦調任浙東觀察使,李夷簡、楊於陵、盧坦,沿海三大員眼睛裡都不揉沙子,相信王鍔會安分許多。

潼關都防禦使、故相高郢致仕,故相張延賞(還記得平涼之盟不?)長子張弘靖接任潼關都防禦使。於由頁罷平章事,出任河東節度使。入朝又出朝,於由頁認爲這纔是真正的信任。

烏重胤調任河陽節度使,而原宣歙觀察使郗士美調任昭義節度使。

原安黃節度使薛平調任義成節度使。安州刺史李聽調任楚州刺史。

原兵部尚書、東都留守,現任武寧軍節度使的王紹致仕。而接替王紹的,就是劉叉和李賀關心的彰義軍節度使,涼國公李愬。

義武節度使張茂昭、橫海節度使程執恭都獲得賞賜和加封。橫海節度使程執恭被賜名爲權。准許程權送子入朝侍奉皇上,駁回程權舉家入朝的請求,繼續任命程權爲橫海節度使。請求舉家入朝,意味着程權決心拋棄割據的名聲了。程權其實很委屈,北面的盧龍,南面的魏博淄青,還有邊上的成德等鎮,都是安史之亂的餘孽,而自己程家卻沒做過像他們那樣對不起朝廷對不起皇上的事情,只是不知不覺到自己手裡,居然也傳了三代了,和成德、魏博、淄青差不多。再加上自己的橫海地處河北,怎麼着都被人算到割據裡面,要知道,割據最囂張的吳少誠已經灰飛煙滅了,如果皇帝也這麼看待橫海,程家的命運就很糟糕了??????任何有心人只要仔細看這份露布,就能在繁雜的人事變動中讀出一些重要的信息。中央方面,三省之中以中書省最爲重要,尚書省六部中歷來以吏部和兵部爲前班,戶部和禮部爲中班,刑部和工部爲後班,現在執政事筆的不是中書侍郎武元衡,不是吏部侍郎裴土自,也不是兵部尚書陸贄,而是以戶部尚書同平章事的李吉甫,似乎意味着戶部地位的提升。事實上,這也正是李誦想的,李吉甫的《永貞國計簿》和《永貞郡縣誌》給傳統的治國思想帶來了很大的衝擊,這種建立在精細瞭解全國資源基礎上的理政方法給治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李誦相信每一個執政都應該熟悉國家的資源財政情況,這樣纔會心理有數,合理治國,所以,他決定提升戶部的地位,將戶部和吏部兵部同列前班,而且地位隱隱要靠前一點。起碼現在,內閣議事和朝會的時候,戶部尚書的位置是最突出的。

而在地方方面,主官的調整似乎都是沿着一條線展開。這條線從嶺南到福建,從福建到浙東,從浙東到浙西,從浙西到宣歙,從宣歙到淮南(李聽任楚州刺史),從淮南到武寧,從武寧到宣武,從宣武到義成,從義成再到昭義、河陽、河中、河東,延續着的,是財賦線到軍事線,包圍着的,正是淄青--魏博――成德等山東河北各鎮。

財賦線上,王鍔、盧坦、李鄘等都是善於理政理財的能手,軍事線上,淮南、武寧、宣武、義成環繞淄青十二州,河東、昭義、義武抑制成德,河陽控制魏博,橫海兩面都靠。李愬、薛平、烏重胤等大將環伺,鄭餘慶、李巽、於由頁等重臣控制後方,朝廷的戰略部署一目瞭然了,只是不知道朝廷打算拿哪一家下手。但是不管是哪一家先倒黴,其他的必定都緊隨其後,於是一時間在軍事線裡面的淄青、魏博、成德、義武、橫海、盧龍六鎮使者往來不絕於道,聯合和拒絕,成爲這個夏日六鎮的主題。

第七章 (收推花)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七十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九章 迷信、海貿和大葬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二)第六十章 機 會第三十章 衝 陣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二章 各有各話第四十四章 官和錢第七十四章 遇 險(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聶隱娘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一百章 朕還怕他沒什麼動作呢!第九十四章 議 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 戰(上)第五十四章 難唸的經(求訂閱!)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遠 望第五十八章 免稅皇帝的罪己詔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八)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二章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三)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五)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揀硬的捏(修改)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二十九章第七章 (收推花)第一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二章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四)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圍 城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三)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九)第六十五章 應 對第十一章第八章 又一個不開眼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四)第三十一章 突 破第七章 (收推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六)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六)第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八十一章 也是斬將奪旗第五十章 偶爾露崢嶸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二十五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十五章 劍門關(上)第十章第四章 輿 論第五十六章 儀 式 (求訂閱)第六章 上書與進兵第八十一章 也是斬將奪旗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更新第六十一章 一張匯票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一)(求訂閱!)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六十七章 九王會議第二章 高崇文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十六章 會戰(下)第九十二章 蓄 勢第三十六章 雪夜狂奔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三章第六十章 田季安的煩惱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七十三章 失敗的朝聖第八十二章 意 外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三卷 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
第七章 (收推花)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七十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九章 迷信、海貿和大葬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二)第六十章 機 會第三十章 衝 陣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二章 各有各話第四十四章 官和錢第七十四章 遇 險(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聶隱娘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一百章 朕還怕他沒什麼動作呢!第九十四章 議 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 戰(上)第五十四章 難唸的經(求訂閱!)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遠 望第五十八章 免稅皇帝的罪己詔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八)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二章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三)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五)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揀硬的捏(修改)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二十九章第七章 (收推花)第一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二章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四)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圍 城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三)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九)第六十五章 應 對第十一章第八章 又一個不開眼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四)第三十一章 突 破第七章 (收推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六)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六)第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八十一章 也是斬將奪旗第五十章 偶爾露崢嶸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二十五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十五章 劍門關(上)第十章第四章 輿 論第五十六章 儀 式 (求訂閱)第六章 上書與進兵第八十一章 也是斬將奪旗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更新第六十一章 一張匯票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一)(求訂閱!)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六十七章 九王會議第二章 高崇文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十六章 會戰(下)第九十二章 蓄 勢第三十六章 雪夜狂奔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三章第六十章 田季安的煩惱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七十三章 失敗的朝聖第八十二章 意 外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四)第三卷 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