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內閣

李世民眼見着兒子越來越能幹,也就放下心,成天帶着老婆小妾出宮遊玩,美其名曰臨幸,比如芙蓉園,九成宮之類的地方,去了不止一次,也不見厭倦。

李承乾坐在書案後,奮筆疾書,批示着那些堆積的高高地奏摺,感覺脖子都要斷了。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李承乾咬牙切齒,心中發誓道。他當年做公司的代理總裁的時候,可沒這麼忙,除了要做一些重要的決策外,幾乎就沒他什麼事,憑什麼現在他就要淹沒在奏摺裡。他現在最需要的是幫手,能幫他處理政事的。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往他這裡送,那些大臣都是白癡不成!

他需要一個內閣,或者說是幕僚團!李承乾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願望。不過,這事還就不能自作主張,當初李世民建那天策府也是他老爹同意的,最後還是有了忌諱,因此,怎麼着都要通報給老爺子一聲,免得到時候沒辦法解釋。而且,所謂一朝天子一朝人,就算那些老臣因爲自己是太子的關係,給自己面子,終究不是心服口服,還是要自己手裡一個班底才行。至於人選嗎,自然要從那些從小玩到大的人裡面選了。像程家那幾個只長肌肉,不長腦漿的就算了吧,不添亂就是好的了,頂多讓他們掌管東宮的衛隊,還要考慮紀律問題,他可不希望守衛東宮的都是些成天醉醺醺的大呼小叫的傢伙。

李承乾在紙上寫下一個又一個人選,長孫衝,雖說不如他老爹,但也不差,可是,畢竟是外戚,如今,山東世族被打壓,而以長孫無忌爲代表的關隴世家已經在崛起,他們幾乎掌管了大半個國家的政權,這實在是不能容忍的。因此,長孫衝可以用,但是權力不能太大,但是若是把他放在閒職上,又有些對不起長樂,好歹也是自己的妹婿。算了,日後限制一下長孫家的職權便是。

杜構已經在朝中爲官好幾年了,杜荷(上一章弄錯了,不是杜尚,是杜荷)的才學也是不錯,可以拉進來做苦力,李承乾惡意的想着,在杜荷的名字後面打了個勾。房家房遺直也不錯,等到房遺愛再大一點,也應該把他弄進來,反正合浦總是要嫁人的,沒準還是嫁這個房遺愛,與其到時候夫妻不和,還得戴個綠帽子,不如早點培養一下感情,來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最好房遺愛也有些才能,立下點功勳,也別讓老婆瞧不起。還有柴令武,也算自己的表兄了,雖說因爲父蔭,也任了個官職,但是也是個閒職,還不如到東宮來幹活,也算人盡其才。李績家似乎就那後來造反的李敬業還算個人物。

話又說回來,唐朝那些開國大臣最後一世英名大多都壞在兒孫身上,畢竟,自李世民殺了兄弟,做了皇帝之後,大多數人就覺着,只要造反成功,自己也能弄個皇帝做做,太子又怎麼樣,太子就是要被推翻的!因此,唐朝時,李家的子孫造起反來,那叫一個前仆後繼,奮不顧身,李世民自己的十幾個兒子能夠善終的也就兩個,別的要麼夭折,要麼就是造反或者是類似的事情,要麼直接賜死,要麼貶爲庶人,還要流放或軟禁,總之都沒活多久。既然兒子要造反,自然也要拉幫結派,那些功臣之子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再有就是公主駙馬們,作爲公主,一般都會與某個兄弟比較親厚,比如高陽公主,就是因爲李恪和她關係太好了,因此,即使李恪沒造反,那也要有人相信啊,李世民的兒子裡,死得最冤的就是他了,小心翼翼了一輩子,結果還讓妹子牽連了。造反的高潮更是在高宗和武朝的時候,首先,當初李治做太子就已經讓人很不服氣了,李治憑什麼能當皇帝,除了他是嫡子,他有什麼本事,可以當上皇帝?他那些兄弟們心裡頭就要嘀咕了:我們雖然是庶子,可是我們才能比你出衆,立嫡立長立賢,我們也應該有機會纔對!再加上有個武則天,垂簾聽政,最後乾脆奪了皇權,這下,大義也有了,母雞司晨,這不是胡鬧嗎?有違祖制,不合禮法,然後,不論是清君側還是逼宮,都要上了。可惜雖說李治性格非常懦弱,沒有主見,可他老婆實在是鐵血,說段強硬,你不服,那就殺,殺一個不行,就殺十個,十個也不行,殺你一家,總之殺了個血流成河,最後,要不是武則天自己糊塗了,還有武家那些人太不爭氣,估計李家的天下也就覆亡了。

李承乾胡思亂想了一陣子,提起筆來,就要給在外玩得正舒心的李世民寫個條陳,告訴他,自己如今快被這些亂七八糟的國事壓垮了,需要有人在旁邊幫忙提點,因此,希望可以仿照當年天策府的舊例,在東宮成立一個內閣,做些簡單的文字處理和初步決策方面的工作,還希望老爺子你體諒一下還是未成年人的兒子。最後,又抱怨了幾句,那些大臣也太過無用,一點小事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還要寫成一大篇花團錦簇的文章送到他手裡來,讓他決定。那些大臣看來都是吃白飯的,就等着上面的命令,一點腦子都不動,還要他們幹嗎?另外附上他初步擬定的名單。

李世民拿着兒子的奏摺,也有些感慨,最後看到兒子近乎咬牙切齒的抱怨,不禁笑了起來,也覺得那些臣子總是把什麼事情都遞到自己書案上讓自己解決,實在是太不上道,對不起他們的薪俸,而兒子作爲太子,也該有點自己的班底了,免得將來老人故去,弄得青黃不接,反正這個兒子很有分寸,沒有提及那些比較敏感的方面,比如兵權,自己也能放心,當下大筆一揮:“準!”

然後,幾個以太子侍讀爲名義的年輕人進入了東宮,開始了被李承乾壓榨的日子。

第124章 酒宴第80章第6章 閒談第66章第46章 風波第109章 雪日第20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53章 落幕第190章 背叛第50章 太上皇病重第163章 高麗異變第206章 爭風吃醋第85章 脫身第190章 背叛第235章 遇刺第105章 第一場雨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45章 鄭家有女第51章 駕崩第163章 高麗異變第57章第240章 絲帕的秘密第237章 叔侄第256章 歸來第31章 曲水流觴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16章 事敗第255章 回程第229章 相邀第168章 夜襲沙卑城第53章 幣制第254章 躊躇第87章 偶遇第156章 變故第59章 蕭皇后第97章 再見 第98章 喜歡?第29章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213章 深夜血色第160章 衝突第257章 茶樓第128章第135章 佛?道?第55章 得子第186章 落定第175章 七夕第173章 立功第32章 內閣第22章 墜馬事件第228章 鬧劇第222章第66章第59章 蕭皇后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261章 歿第173章 立功第95章 微服 第96章 暗訪第62章第203章 決定第32章 內閣第254章 躊躇第219章 風雨第176章 帝範第6章 閒談第223章 相思第143章第193章 乾杯第156章 變故第175章 七夕第36章 遇襲第230章 插曲第173章 立功第84章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90章 風華院第205章 緋月第150章 道教新體系第66章第37章 守城第117章 探望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185章 又見命案!第26章 紅袖第202章 醒來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195章 殤第17章 詩會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107章 處置第223章 相思第153章 李治的婚事第138章 弒師第180章 傾聽第21章 報紙第128章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55章 得子第118章 街頭第91章 風情吟月
第124章 酒宴第80章第6章 閒談第66章第46章 風波第109章 雪日第20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53章 落幕第190章 背叛第50章 太上皇病重第163章 高麗異變第206章 爭風吃醋第85章 脫身第190章 背叛第235章 遇刺第105章 第一場雨第127章 原來你是太子?第45章 鄭家有女第51章 駕崩第163章 高麗異變第57章第240章 絲帕的秘密第237章 叔侄第256章 歸來第31章 曲水流觴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16章 事敗第255章 回程第229章 相邀第168章 夜襲沙卑城第53章 幣制第254章 躊躇第87章 偶遇第156章 變故第59章 蕭皇后第97章 再見 第98章 喜歡?第29章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213章 深夜血色第160章 衝突第257章 茶樓第128章第135章 佛?道?第55章 得子第186章 落定第175章 七夕第173章 立功第32章 內閣第22章 墜馬事件第228章 鬧劇第222章第66章第59章 蕭皇后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261章 歿第173章 立功第95章 微服 第96章 暗訪第62章第203章 決定第32章 內閣第254章 躊躇第219章 風雨第176章 帝範第6章 閒談第223章 相思第143章第193章 乾杯第156章 變故第175章 七夕第36章 遇襲第230章 插曲第173章 立功第84章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90章 風華院第205章 緋月第150章 道教新體系第66章第37章 守城第117章 探望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185章 又見命案!第26章 紅袖第202章 醒來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195章 殤第17章 詩會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107章 處置第223章 相思第153章 李治的婚事第138章 弒師第180章 傾聽第21章 報紙第128章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55章 得子第118章 街頭第91章 風情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