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的!你先睡,我去看看就回來!”
聽到鑼聲的李世民雖然心中焦慮,但語氣卻依然沉穩。
他飛快的穿上袍子,回頭安慰了長孫一句,又命那些同樣惶惶不安的宮女招呼好皇后,這才快步向着殿外走去。
深夜驚鑼!
這在皇宮當中,只代表一件事,那就是皇宮正在,或者即將遭受進攻!
被人都打到皇宮裡來的緊急處境!
好像自從大隋滅亡後,就只有上次小李子自己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了!
可是今晚,這又是怎麼情況?!
“吱呀……”
“陛下!”
李世民一把拉開兩儀殿的殿門,外面正好有幾個他的心腹侍衛從廊檐外騎馬衝了過來,見到李世民出來了,忙跳下馬,衝過來對皇帝急急抱拳行禮!
“去外面說!”
見到這幾個人,李世民心神稍定。
他反手將殿門關上,這纔對着那幾個侍衛問道:“怎麼回事!今晚是誰戍衛皇宮!怎麼鳴鑼示警!”
“稟陛下!”
其中一個侍衛見李世民開口詢問,忙拱拱手答道:“是尉遲恭將軍戍衛皇宮!據說尉遲將軍是看到了街上有叛軍作亂,這才敲響鳴鑼!”
“叛軍作亂?哪裡來的叛軍?”
聽到這話的李世民心中怵然一驚!
不過,他卻怎麼想,都想不通,到底是誰會在這個時間,會在這個地方發動叛亂!
“派人守衛好後宮安全!朕親自去宮牆看看!”
想不通,李世民索性就不想了,要真是叛軍作亂,只要他上城牆上看一眼,就知道這叛軍頭領到底是誰了!
“啊?陛下!”
“不可啊,陛下!”
聽到皇帝竟然要親冒矢石,去宮牆上觀敵料陣!
幾個衝過來的侍衛當即大驚,立刻單膝跪地,苦苦勸阻李世民收回成命,不可天子之身犯險!
不過,他們可能忘了。
面前的這位天子,並不是在深宮內苑中長大的太平皇帝!
而是一位從十幾歲時,就騎馬衝陣,在無數次生死戰役當中,一點一點殺出來的皇帝!
雖然這幾年,他已經因爲國事繁忙,放鬆了武藝,但此刻聽聞竟然有人敢來皇宮作亂,小李子那裡還能呆的住?
“閉嘴!”斷然冷喝一聲,李世民將眉毛一豎,那凌厲的目光立刻刺得幾人話都不敢說了!
而見幾人不敢阻攔,李世民也是懶的再多廢話,直接大步流星走到他們騎來的戰馬旁邊,翻身上馬!
“駕……”雙腿猛的一磕馬腹,那匹頗爲神駿的戰馬立刻長嘶一聲,馱着李世民就向外面的宮牆處衝去!
那幾個跪在地上的侍衛見狀,也只能互相對視一眼,然後飛快騎上馬,追着李世民而去。
高大的宮牆上,尖銳的響鑼聲已經停止,但是黑暗之中,依舊有無數全副武裝的士卒紛紛朝着牆頭涌來。
與此同時,偌大的皇宮內,也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騷亂。
早在鑼響的時候,那一隊隊大內侍衛就不斷穿行在宮中的各條道路,爲的,就是防止有人趁亂生事!
所以此時的皇宮內,再看不到一個亂跑的內侍宮女。
他們全部都躲在各自的房中,根本不敢出去,生怕一出門,就被當成叛軍同夥,一刀砍去了腦袋。
“咳咳,好像,不太對勁……”
這個時間,外面的宮牆上。
丟下木槌,重新回到城牆上朝下觀望的尉遲恭嘴角狠狠地抽搐了兩下,只恨不得當場給自己兩巴掌!
因爲,遠處的幾道火光已經到了城下,從上往下看去,能清晰的看到這舉着火把的人,都是城門守卒的打扮,其中還有一個,穿的還是驛站信使的衣服!
“別,別放箭!”
一路衝來的信使幾人在來到皇宮城牆下後,仰頭看着那被無數篝火映的猶如白晝的城牆上,無數皇宮侍衛張弓搭箭,閃着寒光的箭矢直指向自己!
頓時間就把幾人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只連忙勒停戰馬,停在原地一動不動!
此時的他們,連繼續喊什麼西征軍大捷都不敢了,生怕自己聲音一大,就會驚擾到城頭上的人,再被射成一隻刺蝟。
而同樣的,尉遲恭看着城下的幾人,也是眉頭皺的老緊!
叛亂?
哪有這樣的叛亂?
孤軍深入,跑到這皇城根下,是怕死的不夠快麼?
再擡頭,看向遠處還在朝着這裡接近的無數火光,尉遲恭想了想,終於還是開口了。
“城下何人!不知道長安宵禁!來此作甚!”
聽到尉遲恭開口發問,信使和幾個守城兵卒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們生怕這位將軍連話都不問,直接命令手下放箭!
如今,聽到他問自己來歷,那信使立刻朝着城牆上喊道:“將軍!下官是陳倉驛丞孫平,接到八百里加急軍報!特意送呈長安!”
說罷,孫平停了停,緊跟着就用生平最大的氣力,聲嘶力竭的吼道:“大捷!西征軍大捷!土谷渾都城被攻破!土谷渾國君阿巴斯戰死!”
“嘶……”
毫無疑問,在聽到孫平的吼聲後,又是一陣猶如抽風機般的聲音從城牆上傳來!
被親兵夾在最中間的尉遲恭雙眼瞪得如同銅鈴,死死的盯着城下那個單薄的身影,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不懷疑程咬金,蕭寒他們能打敗土谷渾!
但他卻從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會來的這麼突然!
算算日子,他們剛到土谷渾纔能有一個多月吧?
怎麼,這才一個月!他們就把建國已經有七八百年的土谷渾給滅了?!還給人把國都佔了,把皇帝也宰了?
這,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西征軍大捷!西征軍大捷!”
就在尉遲恭突突着眼睛,根本不敢信自己聽到的消息時,那些落在後面的長安百姓總算是追了上來!
與此同時,那雜亂卻又宏大的喊聲,也清晰的傳入到尉遲恭的耳中!
“真,真打贏了?!”
如果說,信使一個人的話,讓尉遲恭感到有些滑稽,有些不可思議。
那看到後面跟着無數舉着火把,燈籠的長安百姓,尉遲恭已經是不得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