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治理天竺

“甚麼?屠城?楊思勖屠城了?”張說趕來,得知楊思勖屠城的消息後,目瞪口呆。。。

張說的膽識自是不用說的,只是屠城這事兒太過嚇人了,就是以張說的膽識,也是心驚肉跳。

“他真的屠城了?太子,你沒騙我吧?”張說兀自不信。

李隆基有些無語,搖搖頭,道:“我也沒有想到,楊思勖竟然敢屠城。我是要拿南天竺立威,只是想屠軍而已,沒想過屠城這事,他竟然敢做,真是好狗膽。”

屠軍,李隆基絕對敢幹。屠城,李隆基未必敢幹,因爲心理負擔太大了。

屠軍好說,那是軍人,他們在戰鬥,殺掉他們,也沒什麼好怕的。

屠城就同了,殺的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儘管是敵國的百姓,也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只有那種特別兇狠殘暴之輩,纔敢這麼幹。

“他怎麼敢屠城呢?”張說愣愣道。

捫心自問,張說他肯定不敢下達屠城的命令。

“張說,你說這事要如何處置?”李隆基的眉頭擰着。

“太子,屠城這事說起來嚇人,也未必就不失爲一妙法。”張說吸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思索着道:“我們進軍天竺以來,太過順利了,沒能立威,若是能因此而立威,嚇破天竺人的膽,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嗯。”李隆基點頭,道:“這要看這事傳開後,天竺各地的反響了。”

話剛落音,立時有人送來最新軍報。

李隆基接過一瞧。嘴巴張得老大。好一陣驚訝。

“太子。何事?”張說忙問道。

“還能有甚事,楊思勖屠城這事的影響來了。”李隆基把軍報遞給張說,道:“眼下看來,還不錯。原本還有些人在零星的抵抗,聽說了這事兒就一鬨而散了,再也不敢鬧事了。”

唐軍攻佔天竺,這是初步控制。完全控制,還需要一段時間。有不少地方還有零星的抵抗。楊思勖屠城的消息傳開,這些勢力再也不敢與唐軍爲敵,作了鳥獸散。

“哦,有這好事?”張說接過軍報一瞧,不由得笑道:“天竺人還是怕狠的。薛直屠軍,雖然對天竺人有不錯的威懾力,卻遠遠不及楊思勖屠城。”

說到這裡,略一停頓,道:“大食的東方總督優素福是一個狠人,兇狠殘暴。嗜殺成性,他可以在呼羅珊一次性屠殺十二萬人。這下好了,大唐也有一個狠人,優素福有對手了。太子,與大食大戰,一定要把楊思勖派過去。他與優素福這個狠人遇到一起,一定會很精采。”

優素福在呼羅珊的所作所爲,早就給泥涅師打探明白了,李隆基他們自然是清楚。

“也有道理。”李隆基點頭,道:“狠人還得狠人來治。優素福兇狠殘暴,嗜殺成性,遇到楊思勖這個狠人,看他還能有甚招?”

“呵呵。”張說倒是頗爲期待,發出一陣暢笑聲。

“不過,屠城這種事兒還是少幹爲妙。偶爾幹上一次,還能有不錯的威懾力。若是做得多了,就會激起仇恨,會讓天竺百姓仇視我們。容楊思勖回來後,我要好好訓斥他一頓。”李隆基眉頭一挑,一臉嚴肅的道。

“應該的。”張說也覺得應該敲打敲打楊思勖。

“南天竺已滅,天竺已經被我們征服了,接下來就是治理的事了,你來得正好,我們好好商議。”李隆基招呼張說坐下。

張說坐來,道:“太子,天竺可不比吐蕃,地域更廣,口衆更多,需要處理的事務更多,光靠我們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處置好。以我之意,應當把宋璟調來,有他相幫,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吐蕃很小,而且口衆少,要處理的政務不算太多。就是這樣,李隆基他們也累了個夠嗆。而天竺的疆域比起吐蕃大得多,人口多得多,要處理的公務就更多了,要是不把宋璟調來,光靠李隆基和張說,會累死他們。

“如此甚好。”李隆基大爲贊成,道:“我要趁着向父皇報捷的良機,請父皇多派些官員前來天竺。”

要想徹底控制住天竺,必須要大量的官員到來,不然的話,不可能做到,這是必然的。

“太子,我們要先議出個章程來,容宋璟到來後,只需略加修改,就能處置了。”張說提議道。

“不錯。”李隆基讚賞的打量一眼張說。

張說不愧是大才,什麼事兒都想到頭裡去了。

宋璟從吐蕃趕來,需要一些時間。李隆基他們完全可以趁此機會,議出個章程,拿出大方向。宋璟一到,只需要稍加合計,就能實施了。

“張說,想必你已經深思熟慮了,你說說,我們該如何治理天竺?”李隆基道。

“深思熟慮不敢說,只是有點想法。要是有不到之處,還請太子指正。”張說的開場白一完,直入主題,道:“天竺疆域遼闊,而又離大唐太遠,大唐要想推行郡縣制,難度比較大,不太可行。依我之意,還是靠天竺人來治理天竺人。”

“你是說以夷治夷?”李隆基概括一句。

“是這意思。”張說點點頭,道:“用天竺人來治理天竺人,我們大唐只需要控制這些治人的天竺人就可以了。”

這辦法和英國佬在印度乾的事兒如出一轍,英國佬就是憑着這一辦法,統治印度長達四個世紀。

張說能提出這一辦法,其才智非常了得。

“詳細說說。”李隆基道。

“太子,依我之意,仍然可以在天竺設立國王。有了國王的虛名,行事就方便多了。”張說看得很深遠,道:“爲了防止天竺的勢力過大。就要把天竺肢解。我們可以在天竺扶持十幾二十個國王。”

天竺疆域很大。若僅僅是設立東西南北中五個國王的話,他們的實力不小,唐朝控制起來有些吃力。若是把天竺肢解,扶持十幾二十個國王,每一個國王擁有的土地不大,口衆不多,難以爲禍,唐朝要控制就容易多了。

“這是一個好辦法。可行。”李隆基當即就準了。

“爲了更好的治理,這些國王又分屬於不同的地方大臣。我們可以設立東西南北中五大塊,分派五個能臣坐鎮,他們只需要管理好國王就成。”張說的辦法多的是。

這類似於英國在印度推行的“總督”,總督不直接插手具體的治理事務,只需要管好國王就成了。

當然,爲了防止國王作亂,國王只是虛位,有名無實,真正的實權控制在這些大臣手裡。這些大臣可以管理安排人手。就是繞過了國王。

具體治理的人手由坐鎮這裡的大臣指派,這一招相當有威力。這些人一定會俯首聽命。

“至於駐軍一事,我以爲必須駐軍,只是不能駐得太多。”張說眉頭一挑,道:“大唐儘管口衆多,可要是大量駐軍在天竺,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依然得實行‘以夷治夷’之策。我們只需要在天竺駐守少量的軍隊,然後從吐蕃調人,讓他們前來天竺駐守。”

唐朝的口衆不少,有三千七百多萬,能夠招募的軍隊不少。可是,也不能大量駐軍天竺,因爲那會使得唐朝的機動兵力變少,會讓唐朝在戰略上有些被動。而且,這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即使以唐朝的強大,也難以勝任。

把吐蕃人召集起來,訓練他們,武裝他們,要他們駐守天竺,就是一個好辦法。

唐朝只需要在天竺駐守少量的軍隊,充當核心就行了。這些唐軍只需要威懾住吐蕃人,吐蕃人就得乖乖的聽從號令,天竺也就在唐朝的控制之中。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吐蕃人一定會很開心。因爲唐朝對軍功的賞賜很豐厚,吐蕃人駐守天竺,就會得到不錯的軍餉,比起他們在高山密林裡放牧收入要高得多,吐蕃人一定會樂於幹。

“在這之外,我們還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召集天竺人,訓練他們,武裝他們,容我們以後征服了西域諸國,可以派他們前去駐守。”張說道。

“啪!啪!啪!”李隆基輕輕擊掌,大爲讚賞,道:“張說,你提出了一個好主意!非常好的好主意!”

用吐蕃人來鎮守天竺,再用天竺人去鎮守西域諸國,這就形成一個循環,環環相扣了。唐朝只需要威懾住源頭的吐蕃人,就能讓他們俯首帖耳。

李隆基和張說拿出章程沒多久,宋璟就風塵僕僕的趕來,三人再略加商議,聽取了宋璟的建議,稍加修改,治理天竺的綱領就確定了。

然後,就是實施的問題。

天竺人中不乏有才幹的人,只需要把他們選拔出來,讓他們奔走,唐人在後面監督就行了。這治理事務,進行得相當的順利。

長安,大明宮。

李旦正在處置公務,神情專注。

“陛下,太子軍報。”賈銘樂呵呵的前來,稟報道:“太子不負陛下厚望,已經征服了天竺。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哈哈!”李旦這次沒有任何懷疑,而是欣然接受,仰首向天,大笑不已,道:“朕復位沒多久,就征服了吐蕃和天竺兩國。賈銘,你說,朕之功業如何?”

“陛下的功業快要趕上太宗皇上了。”賈銘忙湊趣。

李旦復位時間不長,連滅兩國,這是天大的功業,他不能不喜。賈銘一句湊趣的話讓他倍兒歡喜,笑道:“趕上太宗皇上?還有些差距,雖然差得不多,畢竟還有差距。”

唐太宗牛閃閃的皇帝,李旦雖然高興,也不會自大到自以爲可以趕上唐太宗。

第14章 關你屁事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21章 大舉進攻第30章 吐蕃大治第75章 張易之第29章 血流成河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33章 招兵買馬第4章 商議軍機第57章 離間計(下)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34章 投楚王第81章 隆基擋道第52章 打擊報復第39章 宮變(上)第71章 設伏第85章 大決戰(下)第22章 此路不通第1章 唐中宗第72章 大敗暾欲谷第48章 奇葩聖旨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57章 國號開元第7章 英雄歸來第25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54章 勝利歸來第60章 開元基調第82章 驚天血戰(下)第35章 武則天好傷心第61章 君臣失和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70章 默啜慌了第63章 一文一武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25章 吐蕃滅亡第66章 人才濟濟第23章 活捉贊普第39章 無理取鬧第11章 不信?第57章 國號開元第79章 東宮風光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57章 國號開元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43章 選邊站第26章 好大一頂綠帽子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59章 巨患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85章 大決戰(下)第68章 強硬迴應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57章 離間計(上)第39章 無理取鬧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2章 將星雲集第78章 想逃?第24章 狼狽勾結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3章 自救第12章 吐蕃震恐第16章 告刁狀第85章 大決戰(中)第8章 西域盛況第20章 上當了第48章 全力出擊第4章 調兵遣將第28章 治理吐蕃第36章 誣陷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2章 萬國來朝第59章 冬季練兵第15章 踏上征程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16章 “傳”兵法第21章 大舉進攻第15章 尊重第18章 僧辯第27章 大爭論第45章 自食惡果第70章 選妃第77章 默啜傻眼第19章 等你多時了第51章 紛紛請降第81章 隆基擋道第1章 唐中宗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22章 立誰?第54章 類我!類我!第59章 姚崇十事第45章 首戰大食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18章 紛紛歸降第86章 狗屁詩文第30章 默啜的憤怒
第14章 關你屁事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21章 大舉進攻第30章 吐蕃大治第75章 張易之第29章 血流成河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33章 招兵買馬第4章 商議軍機第57章 離間計(下)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34章 投楚王第81章 隆基擋道第52章 打擊報復第39章 宮變(上)第71章 設伏第85章 大決戰(下)第22章 此路不通第1章 唐中宗第72章 大敗暾欲谷第48章 奇葩聖旨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57章 國號開元第7章 英雄歸來第25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54章 勝利歸來第60章 開元基調第82章 驚天血戰(下)第35章 武則天好傷心第61章 君臣失和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70章 默啜慌了第63章 一文一武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25章 吐蕃滅亡第66章 人才濟濟第23章 活捉贊普第39章 無理取鬧第11章 不信?第57章 國號開元第79章 東宮風光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57章 國號開元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43章 選邊站第26章 好大一頂綠帽子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59章 巨患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85章 大決戰(下)第68章 強硬迴應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57章 離間計(上)第39章 無理取鬧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2章 將星雲集第78章 想逃?第24章 狼狽勾結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3章 自救第12章 吐蕃震恐第16章 告刁狀第85章 大決戰(中)第8章 西域盛況第20章 上當了第48章 全力出擊第4章 調兵遣將第28章 治理吐蕃第36章 誣陷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2章 萬國來朝第59章 冬季練兵第15章 踏上征程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16章 “傳”兵法第21章 大舉進攻第15章 尊重第18章 僧辯第27章 大爭論第45章 自食惡果第70章 選妃第77章 默啜傻眼第19章 等你多時了第51章 紛紛請降第81章 隆基擋道第1章 唐中宗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22章 立誰?第54章 類我!類我!第59章 姚崇十事第45章 首戰大食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18章 紛紛歸降第86章 狗屁詩文第30章 默啜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