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難題

當然了,他是去上朝,而韓山則是去領皇帝賞賜的木棉種子和那個農夫,順便帶回府後再把他們給安頓好。一個小小的農夫,自然還不需要韓王親自召見,領會精神的韓山足以應付了。

當然,城外的一百畝良田也由韓山劃撥下去。

李元嘉交代的也很簡單,不管用多少人手,花多少時間,反正把這一百畝地給我種滿木棉,過兩年爺就要見到自己種出來的棉花!

來了這幾年,李元嘉好歹也學會了不少東西。

反正在這韓王府裡面他就是天,說一不二的存在,似乎完全不用去學什麼馭下之術,反正就是讓你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幹好了就賞,幹不好就罰!如果真的糟蹋了李元嘉求來的種子,不光是那個從高昌遠道而來的農夫要受罰,韓山一樣也逃不掉,所以不怕他們不用心,或者給自己玩什麼貓膩。

至於說活字印刷術這邊……

沒什麼好說的,其實現在的金屬活字性能已經很不錯,油墨也勉強夠用,最基本的條件算是符合了。但是接下來如果想要把它作爲常規的印刷方法,那麼還有很多道難關需要接着克服。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繼續改進金屬活字和油墨的質量,降低他們的製作成本。

現在一個金屬活字的製作成本實在是太嚇人了,李元嘉自己曾經估算過,如果按照《說文解字》裡收錄的近萬個漢字,根據每個字的使用頻率,做出十個到一百個活字備用的話,至少也要花費將近二十萬貫的鉅額財富!

平均下來,一個字一貫錢!

當時算出這個數字的時候,說實話李元嘉真的是被嚇了一大跳!因爲他實在是有點想不明白,怎麼就會那麼貴!

後來親自去看了一下鐵匠們打造漢字活字的過程,李元嘉才發現,原來造價昂貴還不是最噁心人的事情,真正讓人頭疼的應該是就憑府上這十幾個鐵匠,想要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六十年的時間……

所以毫不猶豫的,李元嘉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讓鐵匠們繼續改良技術,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或許幾年後李元嘉就會認真考慮一下,要不要做一整套活字玩玩。

第二個的話,是要解決金屬活字的分類存儲和檢字方式。

相較於刻印一本書,只要按順序拜擺放雕版,就可以輕鬆解決存放問題的雕版印刷而已,活字印刷的活字雖然可以重複利用,但是在排版的時候卻非常麻煩!因爲工匠們必須從成千上萬的活字庫裡精確的找到每一個字,這就要求必須解決分類存放,以及精準、快速檢字的方法。

第三,要解決排版時活字不穩的問題,避免印出來的文字歪歪扭扭。

第四,要解決活字印刷工人的問題,畢竟想要檢字、排字,首先你要認識這成千上萬個繁體字,而不是像雕版印刷的工人那樣,不用識字也能雕刻……

“頭疼啊!”

前面的那幾項還好,反正李元嘉手底下這麼多的能工巧匠,只要肯花時間花錢,總是能想到解決的辦法,大不了就是重賞刺激一下就好了。但是最後一點,也就是活字印刷的工匠們必須要識字這一條,着實讓人有點無可奈何。

現在可是貞觀十一年,文盲遍地走,寫封家書要去街上找人的時代。

別說一個地位低下,身份卑賤的工匠了,就是普通地主家的兒子們,能夠讀書識字的那也是少數。要真是有人每個字都認識,可以輕鬆的從字庫裡把需要的活字給檢出來,誰他麼的願意當個印刷工匠?

“難道說……必須要編寫一本字典?”

這天下朝了之後,李元嘉就坐在自己的書房裡面,一邊撓頭一邊想着解決的辦法——這事兒不能等到將來真正開始大規模造活字的時候再開始,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未雨綢繆才行……

……

就在李元嘉自己頭疼的時候,大唐的朝堂之內,一項項的政令也在貞觀十一年的年初頒發了出來。

正月辛卯,也就是初五這一天,吳王李恪被封爲安州都督,晉王李治爲幷州都督,紀王李慎爲秦州都督。

當時在大殿之上,李元嘉聽了之後滿臉的木然。

李恪也就罷了,好歹今年已經十八歲,勉強算是個成年人了,但是晉王和紀王都是十歲的年紀,直接就當上了都督……

果然是老李的親兒子,比李元嘉當初去潞州當刺史還要早!

要說和歷史上有什麼地方不太一樣的話,那就是剛剛當上魏王沒幾天的李泰,原本是要同時被加爲雍州牧和左武候大將軍的,結果因爲雍州牧這個坑被他的十一皇叔給提前占上,結果就連左武侯大將軍的職位也沒有到手,李世民直接就給取消了。

懵懵懂懂的李元嘉,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搶了侄子的三品大員閒職。

而貞觀十一年正月接下來的十幾天裡,大唐朝廷先後頒佈了《貞觀律》和房玄齡等人所修的五禮,都對李元嘉產生了頗爲重要的影響。

前者自不必說,歷史地位說明了一切。

這部從貞觀元年起就由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修訂,積十年之功而成的法典,是後來《唐律疏議》的藍本,也是中國法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貞觀律》和後來的《唐律疏議》確立了中國古代刑法的規範,不光是決定了後來宋元明清的法律框架,同時還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的法律體系。

就連李元嘉這個歷史小白,都知道《貞觀律》的鼎鼎大名。

由此他也對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些貞觀大佬們越發的敬佩,然後更加明白了一件事情:這幫大佬們之所以在歷史上赫赫有名,靠的可不光是當初玄武門的時候站對了隊,以及處理政務的那些本事……

不過要說對李元嘉真正有影響的,還是老房另外一個修訂的五禮,也就是《大唐新禮》。尤其是規定了親王婚禮的《嘉禮》部分,更是過不了多久他就要用上了。

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九十三章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字體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八十七章 神技第四十一章 回家第十三章 未來的婚事第二十三章 數學第八十九章 大寶貝第五章 再去試一試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二十章 不識貨的大唐人第九十八章 和水一樣第七十四章第八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十七章 定價第五十六章 越烈越好第七章 雍州牧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十七章 大旱第三十九章 再大膽一些?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六十二章 問題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七十五章 太虧了?第二十九章 1.0版曲轅犁第四十八章 期待第三章 決心第七十三章 怪人第五十九章 心硬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七十三章 少來往第六十五章 入城第十九章 父子第二十四章 尷尬第五十六章 科研領軍人物第五十九章 心硬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三十八章 李承乾第九章 葡萄第四十七章 給我砸第十八章 炒菜第七十四章 賺大錢的機會第五十六章 男人的俱樂部第三十八章 李承乾第四十五章 跨越時空的小院第七十九章 大富翁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三章 煩躁與頭疼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六十四章 被擊碎的驕傲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十章 算盤第一百零九章 愧疚第二章 必須要做第十二章 消息第十三章 決心第五章 衣食住行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九十章 開獵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一百零八章 烈酒第二十八章 彎的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四十章 大尺第九十六章 那就試試吧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四十六章 改進第四十二章 打的什麼主意?第二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二章 宅院第三章 上黨門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六十一章 擔憂第五十四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第二十六章 農具第一章 海水曬鹽第三十二章 鬧起來了第三十四章 開心的兩人第五十七章 徐王的一天第八十二章 叛亂第八十六章 駕崩第四十五章 造他一百塊第七十八章 想要做什麼?第八十六章 修路第十四章 如火一般的好酒第十八章 宇文士及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九十四章 試驗田第四十一章 一百臺第五十四章 這字好醜第六十七章 活字印刷難啊!第九十四章 試驗田第二十五章 可怕的遊戲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四十五章 真正目的第二十一章 興趣
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九十三章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字體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八十七章 神技第四十一章 回家第十三章 未來的婚事第二十三章 數學第八十九章 大寶貝第五章 再去試一試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二十章 不識貨的大唐人第九十八章 和水一樣第七十四章第八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十七章 定價第五十六章 越烈越好第七章 雍州牧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十七章 大旱第三十九章 再大膽一些?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六十二章 問題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七十五章 太虧了?第二十九章 1.0版曲轅犁第四十八章 期待第三章 決心第七十三章 怪人第五十九章 心硬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七十三章 少來往第六十五章 入城第十九章 父子第二十四章 尷尬第五十六章 科研領軍人物第五十九章 心硬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三十八章 李承乾第九章 葡萄第四十七章 給我砸第十八章 炒菜第七十四章 賺大錢的機會第五十六章 男人的俱樂部第三十八章 李承乾第四十五章 跨越時空的小院第七十九章 大富翁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三章 煩躁與頭疼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六十四章 被擊碎的驕傲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十章 算盤第一百零九章 愧疚第二章 必須要做第十二章 消息第十三章 決心第五章 衣食住行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九十章 開獵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一百零八章 烈酒第二十八章 彎的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四十章 大尺第九十六章 那就試試吧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四十六章 改進第四十二章 打的什麼主意?第二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二章 宅院第三章 上黨門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六十一章 擔憂第五十四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第二十六章 農具第一章 海水曬鹽第三十二章 鬧起來了第三十四章 開心的兩人第五十七章 徐王的一天第八十二章 叛亂第八十六章 駕崩第四十五章 造他一百塊第七十八章 想要做什麼?第八十六章 修路第十四章 如火一般的好酒第十八章 宇文士及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九十四章 試驗田第四十一章 一百臺第五十四章 這字好醜第六十七章 活字印刷難啊!第九十四章 試驗田第二十五章 可怕的遊戲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四十五章 真正目的第二十一章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