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

趕在陳琳大壽之前,陳志把一千斤鐵送到了徐王府。

當然了,他從韓山手中也取走了五個煤爐,而且還得到了免費附贈的十個“煤球機”,不過在親自稱量了一下每個煤爐的重量之後,陳志格外的心塞。

他太高看這種所謂的煤爐了!

原本還想着俆王既然獅子大開口,會不會把給自己的煤爐打造的更加精美,也更大一些,但是拿到手了之後陳志才發現,這玩意兒也就是三十斤左右,用的鐵料最多隻有二十斤,算是虧大了!

即便是明知道其中的原因,也擋不住陳參軍心塞不已……

……

“說白了,還是技術太爛啊!”

同樣看到了鐵匠們新打造出來的煤爐,李元嘉這邊也是有些心塞。

太厚,也太重了!

他還記得上輩子自己小時候用的那種煤爐,小小巧巧的,又省地方又省煤球,但是放到這貞觀七年,王府的鐵匠們打造出來的煤爐大了許多不說,鐵皮也是又厚又沉,浪費了至少一倍的鐵料!

“所以說,這煤爐的普及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想起這個時代那可憐的生鐵產量和價格,再想想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李元嘉忍不住暗暗嘆了口氣。別說十幾斤二十斤鐵了,就算是一兩斤鐵,最底層百姓能不能買得起,或者說能不能買得到還另說呢。

畢竟現在大唐一年才產幾百噸鐵,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的話……

李元嘉這邊正在心塞,旁邊的韓山卻不懂得這種憂慮,只是小聲的問道:“大王,這幾個煤爐,還有那些桌椅、柳枝炭筆……我現在派人給魏王送去?”

“嗯,送去吧!”

點了點頭,李元嘉淡淡的說道:“順便派個懂行的人過去,幫魏王把煤爐裝好!此物用之不當很容易中碳毒,一定要和魏王講解清楚了,萬萬不可大意!”

“是,大王!”

明白了李元嘉的意思之後,韓山恭敬的應了聲是。

此魏王不是歷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魏王李泰,而是李元嘉的同母胞弟魏王李靈夔,李淵的第十九子。歷史學的不是很好的李元嘉,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被嚇了一跳,後來纔想到未來李世民要來一次親王們的大輪轉,或許就是那個時候現在的越王李泰才變成了魏王,而現在的魏王束侑又變成了不知道的什麼王。

不過對於這個親弟弟,李元嘉確實頗爲喜歡。

那小子年齡雖然比自己小了四歲,但是從小就在音樂和書法上展露了天賦,善草書、隸書,而且音樂天分相當高……

話說李元嘉早就發現了一點,那就是老李家的這些人好像都挺有藝術細胞的。

李元嘉自己擅長書法、繪畫,胞弟李靈夔也擅長書法、音樂,皇帝李世民也擅長書法,就連李元嘉覺得挺混蛋的一個哥哥李元昌,書法和繪畫的水平也不比他差。此外就李元嘉所知,他的那些哥哥弟弟們至少有一半都有着“藝術氣息”,水平還不低!

天賦自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些親王們生長的環境。

從小就有名師盡心盡力的指導,而且從來不用擔心老師們的束侑,不用花時間去幫家裡面幹活兒,這要是練不出來點東西,那可就真是笨到家了……

好吧,扯遠了。

在來到潞州將近一年之後,李元嘉收到了一封來自於李靈夔的家信,也終於讓他想起了自己這個關係很好的兄弟。所以馬上命令管家收拾了一堆好東西,給遠在長安的李靈夔給送過去。

雖說他早就給太上皇和皇太妃送去了幾份,而且隱隱猜到李世民已經拿到了這些東西,但是李元嘉知道,就算皇帝會大量仿造,短時間內肯定輪不上自家兄弟,所以乾脆給他送去一份好了。

不過……

“唉……”

等韓山領命離開之後,李元嘉在原地呆立良久,重重的嘆了口氣。

在胞弟李靈夔的家信之中,毫無意外提及了母妃宇文昭儀的情況——病情時好時壞,但是明顯是難有什麼好轉了。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六個月倒是有三個月都在牀上躺着,剩下的時間也只能是讓宮女們照顧着,一天天的捱下去。

至於說母妃身邊的親人……

皇帝就別說了,絕對不會在意一個皇太妃如何,而在長安的李靈夔想要見母妃一面,恐怕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一想到前兩年和李世民的關係緩和一些之後,那位便宜老爸就重新闊了起來,開始天天混在一羣美女堆裡,甚至於前兩年還給自己添了一個未來的混蛋兄弟李元嬰,李元嘉就不抱任何的指望了。

“一入宮門深似海啊……”

想起自己記憶中那個和藹可親,但是卻常常看着窗外發呆的面孔,李元嘉又深深的嘆了口氣,拿出了紙筆,開始給兄弟李靈夔寫回信……

……

“都是之前的那些東西,已經送到魏王那裡了。”

一邊小心的跟在皇帝的身後,李戡一邊細細的稟報着:“另外還有送給皇太妃的一些禮物,都是些盡孝心的瑣碎之物,倒是沒有什麼稀奇物件,只不過……”

說到這裡的時候頓了一頓,李戡才接着道:“寫完了給魏王的回信之後,俆王又是一天多沒有進食!而且這一次,他甚至連水都沒有喝上一口。”

“嗯?”

聽到這裡的時候腳步一頓,李世民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一天多沒有進食?這是怎麼回事兒?”

咕咚的嚥了口塗抹,李戡立刻回答道:“回陛下,俆王應該還是擔憂皇太妃的病情。魏王在寫的書信中,應該有提及皇太妃的病情,所以俆王纔會如此難過吧。”

說完這些話之後,李戡立刻就緊緊閉上了嘴巴。

皇帝對遠在潞州的那位俆王的關心,他是越來越有些看不懂了。如果說是因爲曲轅犁的緣故,其實李戡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玩意兒對大唐確實很重要,但是當俆王送來最後一批曲轅犁之後,皇帝竟然還要李戡時時關注着潞州那邊的消息,並且偶爾在閒暇的時候還會親自問起來,這就讓他有點難以理解了。

出閣的皇子有好幾個,也沒見皇帝這麼關心過誰啊!

站立了片刻之後,皇帝終於擡起腳繼續往前走了起來。只不過一邊往前走着,李世民一邊低聲嘆道:“元嘉至純至孝,此情可憫啊……”

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五十八章 追隨左右第一百零一章 難度第七十八章 新酒第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二十九章 兩個辦法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五十七章 治病?第六十二章 各種謀劃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八十七章 譏諷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十八章 是你的風格第十七章 竹紙和房子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十三章 造紙第九十一章 期待戰爭第十四章 抵達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九十四章 試驗田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二章 搬家第四十八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十八章 擔心什麼?第一百章 竹子造紙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七十三章 怪人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三十章第八十九章 大寶貝第六十八章 帶上一點彩頭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五章 焦炭第四章 爲什麼不行?第二十八章 長孫衝的懷疑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六十九章 木匠等級第六十章 準備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七十八章 新酒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四十二章 賞!第十九章 小院第八章 天竺遊記第七十三章 少來往第四十一章 回家第三十八章 書房第九十七章 耀眼的文字第三十七章 尺子第八十八章 數據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四十二章 荒唐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六十一章 擔憂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十六章 打斷你的腿第二十四章 房奉珠第三十三章 讓人疑惑的陳連第六十四章 全天下第九十六章 那就試試吧第一章 俆王李元嘉第二十八章 讓他自己做第四十一章 死亡率第二十八章 讓他自己做第三十五章 雨夾雪第五十八章 很辛苦的第二十章 長樂公主第十四章 如火一般的好酒第六章 回門第十二章 好處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五章 瞪大眼睛慢慢看第六十六章 開始印刷吧第二十三章 開業第九十一章 傷者第四十二章 賞!第八十五章 消息第三十三章 棉衣第七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七章 酒和茶葉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二十九章 那是木棉!第九章 兄弟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三十七章 洛陽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八十六章 駕崩第三十一章 到底想要做什麼?第六十三章 五百貫一塊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
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五十八章 追隨左右第一百零一章 難度第七十八章 新酒第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二十九章 兩個辦法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五十七章 治病?第六十二章 各種謀劃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八十七章 譏諷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十八章 是你的風格第十七章 竹紙和房子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十三章 造紙第九十一章 期待戰爭第十四章 抵達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九十四章 試驗田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二章 搬家第四十八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十八章 擔心什麼?第一百章 竹子造紙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七十三章 怪人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三十章第八十九章 大寶貝第六十八章 帶上一點彩頭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五章 焦炭第四章 爲什麼不行?第二十八章 長孫衝的懷疑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六十九章 木匠等級第六十章 準備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七十八章 新酒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四十二章 賞!第十九章 小院第八章 天竺遊記第七十三章 少來往第四十一章 回家第三十八章 書房第九十七章 耀眼的文字第三十七章 尺子第八十八章 數據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四十二章 荒唐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六十一章 擔憂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十六章 打斷你的腿第二十四章 房奉珠第三十三章 讓人疑惑的陳連第六十四章 全天下第九十六章 那就試試吧第一章 俆王李元嘉第二十八章 讓他自己做第四十一章 死亡率第二十八章 讓他自己做第三十五章 雨夾雪第五十八章 很辛苦的第二十章 長樂公主第十四章 如火一般的好酒第六章 回門第十二章 好處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五章 瞪大眼睛慢慢看第六十六章 開始印刷吧第二十三章 開業第九十一章 傷者第四十二章 賞!第八十五章 消息第三十三章 棉衣第七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七章 酒和茶葉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十五章 科研方案第二十九章 那是木棉!第九章 兄弟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三十七章 洛陽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八十六章 駕崩第三十一章 到底想要做什麼?第六十三章 五百貫一塊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