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

對於大王的決定,王普當然是一頭霧水。

明明現在紙坊的白紙在長安城中大受歡迎,考慮到還有洛陽、晉陽等幾個城市也有大批的王公貴族,還有這些人日常的用紙數量,王普覺得一個月就算是造出五萬張來應該都不會愁賣!

甚至價格再高一些,應該也沒問題。

而且白紙的產量想要提高的話,在過去或許會比較難一點,因爲沒有足夠的數量工匠,而且工藝上面也一直都在完善、成熟。但是現在的話,工匠已經不缺,牛大牛二他們一直在琢磨的工藝也已經很成熟了……

只要大王願意的話,王普自己就可以再招收一些人手,花一點時間就能把產量給提上去。

在王普看來,最多一年時間!

但是偏偏大王否決了這個提議,反而是讓他們先去印刷六本書!

賣書哪裡能有賣紙賺錢?

而且這次大王要印刷的,還是那六本數學書!

雖說王普也學過這些數學知識,而且必須要承認他們確實很管用,但是這種東西在長安城中真的能賣出去?畢竟其他人可不像韓王府的管事們,如果學不會用天竺數字的話就必須下臺!

大唐的文人們,真的能接受這種完全陌生的數字?

反正王普不看好。

作爲一個曾經的讀書人,他很清楚那些同類們的德性,想讓他們接受新東西的難度太大了。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腐儒們,說不得見到這六本書之後甚至還要大罵一番——老祖宗的東西你不用,非要用蠻夷之邦的玩意兒?

所以一直到離開王府,回去城外的時候,王普依然是滿心的疑惑,實在是想不明白大王爲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而且……

每一本印刷一千冊,這也太誇張了!

就算自家的紙坊造價便宜,但是雕版可是個麻煩的活兒,很費人工的!再加上要大量使用的油墨,加起來可就不是一筆小數字了。一口氣印刷一千套,難道大王是覺得新華書店裡的書架太空,想要把它們給放滿不成?

長安城中的讀書人,加起來纔多少個?

而且現在的讀書人要麼就是攻讀經書,要麼就是崇尚詩文,又有幾個對數術感興趣的?更何況還是來自番邦的數字,想想王普就覺得很不靠譜!

“唉!”

當王普踏出王府大門的時候,終於忍不住重重的嘆了口氣。

今天來拜見大王,非但沒有能達成擴大白紙產量的目的,反而還接了一個印書的活兒。也不知道這一千套書印出來,要賣到何年何月去了……

……

“既然實驗結束,那就大規模撒網好了。”

看着王普的背影消失在門外,李元嘉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中開始閃現出了一絲笑意。

很有趣,不是麼?

把阿拉伯數字教給王府的下人們是必須的,這是李元嘉的大本營,沒理由不讓他們提高一下工作效率,同時也算是灑下了一些種子。至於說太子、魏王和房俊他們,也算是韓王的一次小實驗,看看大唐的頂尖貴族們是否能夠接受。

慶幸的是,至少李泰似乎頗感興趣。

但是同樣讓人遺憾的是,李承乾和房俊看起來只是客氣的收下了那些書,指望他們認真學習並且將來使用它們,李元嘉恐怕沒法抱太大的希望。

既然如此,那就大規模的撒出去就是了。

六本書,每本印刷一千冊,就意味着至少一千個種子。李元嘉就不相信大唐沒有對數學感興趣的人,他更不相信所有人真的對番邦的知識敬而遠之——不是都說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時代,也是最包容的時代麼?

一千套書而已,印了!

紙張用不了多少,人工全用自己王府的下人,甚至連雕版、油墨都可以讓自家的工坊來製作,能花幾個錢?

一想到王普那如喪考妣的樣子,李元嘉就忍不住笑着搖了搖頭。

那個傢伙,現在也算是徹底進入狀態了。

想當年讓他指揮牛大牛二兩個糙漢子造紙的時候,王普甚至還拿捏着自己讀過書的身份,很是不情願。但是現在造紙作坊越做越好,這小子也慢慢的把那裡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對於這樣的結果,李元嘉自然是樂見其成。

不過他讓人現在就拿白紙出去賣,可不是爲了賺錢!

說白了,只是爲了讓造紙作坊能夠養活自己,不至於還要每年養着那幫人而已。真的以後每個月造他五萬張,甚至十萬張白紙,一統長安城甚至大唐的高級用紙市場,這恐怕就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至少短時間內,李元嘉還不想那麼幹。

不是不能,而是不願。

畢竟紙張現在已經取代了竹簡,是關係到大唐讀書人切身利益的重要物資。如果李元嘉真的任由王普他們折騰的話,就憑現在的工藝和經驗,真要是放開手去做的話,別說高端市場了,中低端市場恐怕都能被王普他們一網打盡!

那樣的話,動靜可就太大了。

所以對於王普的提議,李元嘉也就是笑了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只不過笑過了之後,又想了想印刷六千冊書的事情,李元嘉卻又嘆了口氣:“唯一可惜的是,還是隻能用雕版啊!”

活字印刷確實也可以用,但是成本還是太高了。而且李元嘉雖然已經命令李忠他們開始製造活字,但是爲了成本等方面的考慮,也只是讓他們一邊繼續改進工藝,降低成本之外,慢慢的按照那個字典來製作而已。

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派上用場。

倒是雕版印刷雖然出現的年頭不長,但是技術成熟的卻很快,王府裡就有幾個水平不錯的雕版工匠。再配合上李元嘉“發明”的韓王體,也就是宋體字,還有特製的油墨,成本比起活字印刷來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大王,韓山求見!”

就在李元嘉發呆似的坐在椅子上,想着將來一旦成功,必然將會改變歷史的活字印刷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嗯,讓他進來。”

下意識的說了一句話,管家很快就小碎步走了進來。

等對方行完禮之後,李元嘉一個詢問的眼神看過去,韓山馬上就頗爲高興的說道:“大王,咱們又蒸溜出了一鍋酒,比之前最好的一鍋烈了許多……”

第二十二章 救上一救第七十二章 新水泥方子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第十八章 建幾條路?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五章 宅院第二十八章 我要定了第五章 書第四十四章 送去第九十八章 西方先賢第十五章 位置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二十六章 貞觀十一年第五十二章 有點慌的劉志成第七十四章 新遊戲第八十七章 韓王菜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四十三章 美食與烈酒第七十四章 新遊戲第八十二章 叛亂第一章 回長安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十九章 隨身帶着第二章 必須要做第二十四章 明日一早入宮第三章第二十六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九十二章 醫書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第二十三章 開業第二十三章 房遺愛第二章 試一試第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七十九章 七等酒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七十八章 行不行第三十八章 書房第八十二章 一百萬貫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第八十一章 茶葉的流行第十二章 韓王府第二十三章 《諸病源候論》第六章 回門第九十八章 西方先賢第八十七章 拉着朕一起做第二章 良心報價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四十五章 害怕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三十二章 鬧起來了第二十五章 心疼自己第十二章 美食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七十八章 印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五十七章 徐王的一天第十章 算盤第八十八章 數據第七十六章 麻將的功勞第三十三章 讓人疑惑的陳連第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十四章 會員制第四十七章 城外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十八章 炒菜第一百零七章 在想什麼?(本章可不看)第一百章 竹子造紙第十九章 春遊?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二十七章 犁和翻車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一章 海水曬鹽第八十四章 理由和想法第十章 值錢了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二十八章 彎的第七十章 資本家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七十章 資本家第六章 水泥第八十一章 茶葉的流行第二十六章 下次第三章 上黨門第二十五章 偶然所得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一章 長安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五十五章 被打臉的韓王第七十七章 將門虎子
第二十二章 救上一救第七十二章 新水泥方子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第十八章 建幾條路?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五章 宅院第二十八章 我要定了第五章 書第四十四章 送去第九十八章 西方先賢第十五章 位置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二十六章 貞觀十一年第五十二章 有點慌的劉志成第七十四章 新遊戲第八十七章 韓王菜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四十三章 美食與烈酒第七十四章 新遊戲第八十二章 叛亂第一章 回長安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十九章 隨身帶着第二章 必須要做第二十四章 明日一早入宮第三章第二十六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九十二章 醫書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第二十三章 開業第二十三章 房遺愛第二章 試一試第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七十九章 七等酒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七十八章 行不行第三十八章 書房第八十二章 一百萬貫第四十三章 廁籌與手紙第八十一章 茶葉的流行第十二章 韓王府第二十三章 《諸病源候論》第六章 回門第九十八章 西方先賢第八十七章 拉着朕一起做第二章 良心報價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四十五章 害怕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三十二章 鬧起來了第二十五章 心疼自己第十二章 美食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七十八章 印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五十七章 徐王的一天第十章 算盤第八十八章 數據第七十六章 麻將的功勞第三十三章 讓人疑惑的陳連第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十四章 會員制第四十七章 城外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十八章 炒菜第一百零七章 在想什麼?(本章可不看)第一百章 竹子造紙第十九章 春遊?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二十七章 犁和翻車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一章 海水曬鹽第八十四章 理由和想法第十章 值錢了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二十八章 彎的第七十章 資本家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七十章 資本家第六章 水泥第八十一章 茶葉的流行第二十六章 下次第三章 上黨門第二十五章 偶然所得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一章 長安第九十九章 解釋第五十五章 被打臉的韓王第七十七章 將門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