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四章 不做窩囊人

伍老七大聲對薛稽說道:“羅馬人的一萬兵馬折回來了,我不知道你們海貿司的人能不能打仗跟着殺回去,天竺王宮的城牆很矮,我擔心王玄策守不住。”

薛稽點頭說道:“如果王玄策也失守了,我們也會孤立無援,到時候的處境更加進退兩難,必須殺回去。”

“好!正合我意。”伍老七抹去臉上的雨水爽朗地笑了三聲,“還是和你這種人說話舒服,王玄策那個傢伙看不起誰也不能看不起我伍老七,我若真就這麼走了,我就真的成了一個孬種。”

幾人相視微笑着。

雨勢很大,衆人停下腳步伍老七對李義府和薛稽說道:“這種雨下不了多久,最多半個時辰就會停,現如今羅馬人一定已經圍了天竺王宮,我們靠過去等到雨水一停,就殺他個片甲不留。”

聽着話李義府接着問道:“吐蕃的戰況如今如何了?羅馬這個時候敢分兵是不是薛將軍沒有守住。”

伍老七仰頭讓雨水落入空中稍稍止渴又說道:“戰況應該不是很糟糕,這一次羅馬只是分兵了一萬過來,僅僅只是一萬,說明羅馬不敢分兵太多,再者這一次來的只有羅馬人,沒有大食人。”

薛稽接過話點頭,“說明大食和薛仁貴在吐蕃依舊對峙着,大食已經沒有精力分兵了,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雖說都是一些推論,衆人也只能這麼認爲,讓自己的心中可以安心一些,現如今全靠薛仁貴的兵馬可以守住吐蕃,李義府心中也明白只要這一次可以從天竺突圍而出殺到大食和羅馬的後方,戰局就是另外一個場面。

伍老七接着說道:“不論前方戰事如何,我們現在要抓緊時間,只要等到河西走廊的三十萬大軍到了,戰況就會好很多。”

見雨勢笑了不少,薛稽對身後的人說道:“接着趕路!”

王玄策站在王宮的宮牆上,一刀接着一刀揮下,將爬上來的羅馬人全部打下去。

火炮生生作響可十多臺火炮跟本攔不住羅馬人的這一萬兵馬。

“將軍,南門失守了!”

王玄策砍倒一個羅馬人大聲說道:“帶人補上!”

“是!”

羅馬人提着一把重劍砍來,王玄策用手中的橫刀擋住,一腳將人踢倒在地接着補上一刀,看着雨幕中還有羅馬人在不停衝上來,四面的宮牆都有羅馬人,攻防戰已經成了一場混戰。

羅馬人的身手比相像中的要好,王玄策心中隱約後悔有些小看他們了。

大雨漸漸停歇突然的一身炮響,聽着炮聲很響亮不像是自己這邊,王玄策回身看去,宮牆下的羅馬人已經被這一炮炸得七零八落。

轟!

又是一聲炮響,王玄策感覺到宮牆都在晃動,幾乎要坍塌,目光看着遠處一隊人馬朝着奔跑而來,火槍聲也很密集,打着站在宮牆下的羅馬人。

“援軍來了!”王玄策大聲喊道:“給我把他們都殺下去。”

“弟兄們,咱們跟着我伍老七在拼命一次!讓他們看看我們不窩囊!”伍老七提着橫刀率先朝着羅馬人殺去。

原本圍着天竺王宮的羅馬人此刻腹背受敵。

再是一聲咆響,轟開羅馬人的人羣,炮彈撞開人羣打在了宮牆之上,安靜了兩個呼吸轟然炸響,血肉橫飛,整面宮牆搖搖欲墜,這火炮的威力比之宮牆的火炮要大上數倍。

伍老七藉着火炮和後方的火槍開路,一路殺進羅馬人羣中。

慌了神的羅馬人已經開始四散而逃,一場戰鬥來得快,去的也快,直到天竺王宮之上就剩下王玄策和大唐人,這個剛剛登上天竺王位的天竺老人帶着王冠無力跪下。

原本華貴的天竺王宮已經毀了,當年天竺的輝煌也像是如眼前的宮牆一般,支離破碎。原本心中那脆弱的信念與堅守到現在也崩碎的一乾二淨。

伍老七站在宮牆下看着王玄策。

羅馬人四散潰敗,王玄策看着伍老七的眼神抱以微笑。

李義府和薛稽帶着人馬進入王宮之中,大家都需要修整,伍老七帶着自己弟兄們疲憊地坐在牆角對身邊的人說道:“等和薛將軍會和之後你們都可以離開,這麼多年弟兄們跟着我,我伍老七心裡記着,下半輩子兄弟們好好過。”

聽着伍老七的話,像是一種訣別,一羣人默不作聲也不知道說什麼來回答。

“伍老七。”王玄策走來說道:“我們商量一下接下來怎麼走。”

“好!”伍老七站起身跟着王玄策離開。

王玄策能夠讓伍老七來商量就是一種心中認可。

來到王宮中,薛稽鋪開地圖指着一個說道:“我們現在大概在這個位置,距離吐蕃的戰線還有一天一夜的腳程。”

“這一天一夜的時間變數就多了。”王玄策面色凝重說道。

說是一天一夜,實則趕路需要兩天三天的時間,加上海貿司帶來的這麼多火器和輜重,要帶着走只會更慢。

“爲什麼一定要走這麼遠?”伍老七指着吐蕃與天竺的邊界線說道:“現在大食的大軍應該是在這個位置吧。”

王玄策點頭,“如果吐蕃沒有失守,他們應該就在那裡。”

“我們到大食大軍的後方需要多久。”伍老七說道。

薛稽思量了一會兒說道:“一天就夠!只不過這麼做風險很大。”

衆人安靜下來,王玄策思前想後如今最擔心的就是大食手中還有多少兵力,如果大食還有十多萬兵力,去大食的後方突襲就是找死。

“你們在猶豫什麼?”伍老七站起身說道:“一旦吐蕃失守,我們的馳援就沒有任何意義是不是?薛仁貴只有三萬兵馬,鬼知道明天吐蕃會不會就失守了。”

“如果我們趕過去就至少要兩天時間,這兩天變數太多,一旦吐蕃是失守,我們也一定會被後方的羅馬合圍,如果我們原地不動,薛仁貴的堅守就都白費了。”

伍老七說道:“時間沒多少了,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我不是你們,說出來我也不覺得丟人,我伍老七就是一個盜匪,在刀尖上添血活命的,凡事都往最差的地方想,不就是戰死沙場嗎?薛仁貴帶着將士在前面拼命,我們在後面畏畏縮縮,我伍老七受不了這個窩囊氣。”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明達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次招收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承乾對海貿出手(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渡江第三百三十八章 博弈(二)第四百六十章 找刺激第二百六十三章 過新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分蛋糕第五十八章 高陽訴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進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一千零五章 李二感謝第九百八十二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觸怒第九百六十二章 祿東贊來朝賀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二再病第八百九十二章 狄仁傑的落寞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絲路戰爭(七)第五百四十九章 用兵的詭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食戰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微服見李靖第一百八十五章 娘子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是壞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在家中坐第九百二十三章 小顧曉的知識第二百二十九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八十八章 程咬金怒罵第七百零二章 皇后過問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談買賣第一千一十四章 故人離去第九百六十二章 祿東贊來朝賀第六百八十章 李治求教第二百三十二章 歸家第九百六十章 消失的一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熟悉中原的松贊干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一路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還什麼都沒說呢第七百一十三章 試用趙二公子第三章 進學第七十二章 顧青問策第二百零八章 三天兩頭大理寺第三十章 入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難得平安第六百零三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歸長安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歷史的影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李治相邀第一千三十四章 家中溫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窮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是在指責朕嗎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征在即第六百五十九章 科舉後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盟目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一千二十五章 西方戰局第六百一十章 李二到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西方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顧青的胃口有多大第六十二章 鬆州城外第六百六十章 到訪第一千二十六章 海貿形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李承乾的學政(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關於故人們的回憶第三百二十九章 高陽訴請第九百一十九章 錢莊爭論(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個公主和老婆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許敬宗求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房玄齡教導第四百六十八章 李二的意思第七百八十章 李二的痛罵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吃白喝的李泰第三百四十三章 來信第九十一章 雨夜暗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楊師道的臉紅第三十五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書院安排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李治很煩惱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詔王的猜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利益捆綁第六百四十六章 師徒交談(一)第九百二十六章 顧曉出主意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咬金的聰明(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肅清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是壞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李二目睹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詭異的急行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戰場在西方第四百五十章 東海議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很多年以前的畫像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明達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次招收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承乾對海貿出手(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渡江第三百三十八章 博弈(二)第四百六十章 找刺激第二百六十三章 過新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分蛋糕第五十八章 高陽訴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進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一千零五章 李二感謝第九百八十二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觸怒第九百六十二章 祿東贊來朝賀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二再病第八百九十二章 狄仁傑的落寞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絲路戰爭(七)第五百四十九章 用兵的詭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食戰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微服見李靖第一百八十五章 娘子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是壞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在家中坐第九百二十三章 小顧曉的知識第二百二十九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八十八章 程咬金怒罵第七百零二章 皇后過問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談買賣第一千一十四章 故人離去第九百六十二章 祿東贊來朝賀第六百八十章 李治求教第二百三十二章 歸家第九百六十章 消失的一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熟悉中原的松贊干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一路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還什麼都沒說呢第七百一十三章 試用趙二公子第三章 進學第七十二章 顧青問策第二百零八章 三天兩頭大理寺第三十章 入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難得平安第六百零三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歸長安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歷史的影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李治相邀第一千三十四章 家中溫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窮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是在指責朕嗎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征在即第六百五十九章 科舉後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盟目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一千二十五章 西方戰局第六百一十章 李二到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西方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顧青的胃口有多大第六十二章 鬆州城外第六百六十章 到訪第一千二十六章 海貿形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李承乾的學政(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關於故人們的回憶第三百二十九章 高陽訴請第九百一十九章 錢莊爭論(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個公主和老婆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許敬宗求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房玄齡教導第四百六十八章 李二的意思第七百八十章 李二的痛罵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吃白喝的李泰第三百四十三章 來信第九十一章 雨夜暗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楊師道的臉紅第三十五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書院安排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李治很煩惱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詔王的猜疑第二百二十九章 利益捆綁第六百四十六章 師徒交談(一)第九百二十六章 顧曉出主意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咬金的聰明(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肅清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是壞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李二目睹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詭異的急行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戰場在西方第四百五十章 東海議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很多年以前的畫像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