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李承乾憤怒了(中一)

“晉王殿下改變主意了?”顧青很有興趣的看着李治。

“我可以帶她過來,如果她不願意的話也不能強求如何?”李治說道,“現在和我去海貿司。”

李治能夠這麼說顧青放心的點頭,“這樣纔像話嘛,走吧,我這就去你的海貿司耍耍威風。”

顧青說了這些,李治總感覺自己還是被顧青給耍了,怎麼說着說着還是順了顧青的意思,腦子一醒突然覺自己是不是忘記了什麼,本想着自己可以忽悠顧青來海貿司的,自己應該找個藉口讓顧青去海貿司就行了,幹啥要和顧青談條件,和顧青談條件吃虧的一直都是自己。

“晉王殿下怎麼一臉不情願的樣子。”顧青又說道,“如果不願意在下不去海貿司,在下不去罷了。”

“哪有,哪有。”李治使勁賠笑着,一步錯步步錯,以後和顧青說話也好小心點纔是,不一小心就要落進他的陷阱,心裡推演個幾遍才行。

顧青與李治來到村外的海貿司,海貿司外站着十多年輕人,翹首望着忙碌的海貿司。

這些人都是朝中叫了辭官奏章的官員還有幾個還在猶豫要不要辭官,李治和顧青一起站在衆人面前,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

劉望見到顧青連忙行禮,“見過相國。”

“我叫劉望,我知道你。”顧青對他說道。

劉望的神情激動,一時間支支吾吾不知道說什麼好。

李治對劉望也說道,“現在你什麼都明白了?”

“下官都明白了。”劉望說話道,“下官回去之後就去寫辭官奏章,原來昨日與在下一起吃餅的是晉王殿下,先前多有放肆,還請晉王殿下恕罪。”

“不礙事,誰都會這樣。”李治看着面前的衆人說道,“諸位能夠卸下朝中的官職來到海貿司,我非常感激諸位可以給予本王這次機會,海貿司雖然沒有朝中的官職這麼正統,不過我可以保證在這裡你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與更高的回報,你的月俸會是朝中的數十倍,眼下我手中的海貿司有數十個位置空缺,還望諸位鼎力相助,本王在這裡感激不盡。”

趙瑞站在一邊盯着眼前的這一幕,悠閒自若的顧青,慷慨激昂講着話的李治,顧青的作爲算不上是個君子不過用的也不是怎麼正常手段,挖朝堂的官員,顧青如今的地位大可不必這樣在暗地裡進行,這個顧青是想要扶植李治,想的更加偏激一點如果如今的帝王不是李承乾而是李治呢,顧青的地位是不是會更高甚至更一手遮天。

以顧青與李治的關係,顧青扶植李治會得到的好處更多,爲什麼當初顧青要支持李承乾登上皇位,還要如此對李承乾,況且如今這麼扶植李治,是爲什麼?縱然心中百般的疑惑心中總覺得顧青這麼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莫非顧青不是想要做呂不韋而是想做篡漢的王莽?以如今的局勢來看,李承乾舉步維艱,聲望更是比不上顧青,顧青的功勞太大了,大到李承乾只能望其項背,不論是朝中官員的支持還是坊間的聲望,除了李承乾擁有正統,在任何一方面顧青都穩穩壓着李承乾,顧青距離那個至高的位置很近很近只要一步之遙。

只要顧青想要得到李唐的天下,以他如今的實力來說唾手可得,想了這些心中還是一陣苦笑顧青真是一個看不透的人。

顧青看着李治的一舉一動,把這些人的位置分配好,與這些人開始聊天,聊生活,聊抱負,沒有自己什麼事情,在海貿司轉了一圈,看了一眼指揮着人搬東西的趙瑞。

長安

李承乾離開甘露殿,走出承天門一副微服私訪的樣子,原本她是打算禮賢下士的去詢問這些人辭官的緣由,找到了幾個朝中新官辭官的人的住處,找到幾個之後發現這些人不在家中,仔細打聽了一番這才知道他們都去了海貿司!

海貿司?李承乾怒從心中起原來這一切又是顧青在搗鬼,海貿司就是顧青開的,稚奴主持的,能夠在一夕之間做到如今這個程度稚奴不可能做到,也只有顧青可以做成這樣。

李承乾讓車轎一路離開長安,還沒出城就被人攔下了,攔住車駕不是別人而是李泰與吳王李恪。

李泰不足爲奇,李恪不是現在在自己的封地東吳的江東嗎?怎麼來長安了,心中很奇怪吳王回到長安怎麼沒有稟報。

“皇兄怎麼今日準備出長安了。”李泰對着剛掀開車簾看着自己的李承乾問道。

“見過皇兄。”李恪行禮說道。

“李恪?”李承乾疑惑地走下馬車,“你怎麼回來了?”

“今日是母妃四十歲的壽誕,來看望母妃回來的匆忙,還沒快來得及稟報。”李恪說話道,“本想着現在就去向皇兄稟報,看着皇兄的車駕出來,這就前來了。”

李泰又說道,“皇兄這急急忙忙是去做什麼?兄弟們許久未見,一起喝一杯如何?就在我長安的府邸。”

李承乾也是一陣思索,“也罷,青雀你帶路吧。”

“是!”李泰轉身帶着李恪與李承乾往着自己的府邸而去,臉上掛着意味深長的笑容,李承乾想要去做什麼自己心裡門清,現在稚奴一定正在遊說着那幾個朝中剛剛辭官的年輕人,這個時候氣氛是很微妙的,千萬不能讓李承乾去打破現在的氣氛。

魏王府邸如今有些蕭條,李泰全家都已經搬到的書院裡去住,很久沒有回來了,留在這裡的都是一些看着府邸的下人。

三人在府邸落坐,李承乾看着李恪說道,“有些年沒有見到你了,這些日子可還好?”

“一切都好。”李恪禮貌說道,“其實東吳一地很肥沃,魚米更是一年四季取之不盡,一年四季的氣候也非常的好,其實皇弟有一個請求還請皇兄應允。”

“但說無妨。”李承乾對李恪沒有太多的惡意,李恪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很本分人,沒有什麼城府。

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程咬金的聰明(三)第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江湖老炮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六百六十一章 墨家機關術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三十章 太極宮質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偷船第七百七十二章 熟悉中原的松贊干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二十八章 大雨第四百八十五章 看望房玄齡第六百五十章 商道商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吐蕃的援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海船到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簿公堂(二)第一百十九章 書舍第四百五十二章 籌謀籌謀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六百八十七章 李承乾對海貿出手(四)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一路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博弈(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技術爆炸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二百四十五章 最官的好料子(二)第五百五十章 修羅戰場第一千九十章 不緊不慢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一百八十章 風靡長安(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很多年以前的畫像第三百一十二章 先講道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關隴的眼淚(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科舉開考第五百四十章 大唐年輕人(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高了不少第五百零九章 李二生病第三百二十一章 可疑可疑第九百八十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二)第一千五十二章 皇后託付第六百九十四章 顧青一生的罪孽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第一學府第三十七章 不敬皇權第三百三十六章 崑崙,長生,袁天罡第六百五十八章 科舉在考第一千三十三章 錢莊事宜第二百四十一章 八里二賢莊第三百三十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李二的衷腸第九百八十七章 胖和尚的嘴第一千四十五章 誰說了算第三百一十二章 先講道理第十三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的有病第六百七十三章 顧青教李治(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怪異村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你有病第三百五十八章 副作用第一千一十四章 故人離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二百六十一章 先知第二百四十八章 牛府程府第一百零四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說與見第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不得道長第四百八十五章 看望房玄齡第二百一十九章 賽跑第六百五十二章 拷問唐儉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九百六十六章 顧青的佈局第一千零四章 顧青的警告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第三百五十七章 理性的女人第六四十五章 大考在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傳聞與見證(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次招收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院第二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屑一顧的慈悲第三百五十二章 禮尚往來第九百九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十四章 請假條(一)第一千六十一章 賠禮?第一千一百章 火候差不多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撤出天竺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八百九十八章 趙瑞離開第一百七十章 李元昌
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程咬金的聰明(三)第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江湖老炮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六百六十一章 墨家機關術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三十章 太極宮質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偷船第七百七十二章 熟悉中原的松贊干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二十八章 大雨第四百八十五章 看望房玄齡第六百五十章 商道商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吐蕃的援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海船到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簿公堂(二)第一百十九章 書舍第四百五十二章 籌謀籌謀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六百八十七章 李承乾對海貿出手(四)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一路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博弈(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技術爆炸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二百四十五章 最官的好料子(二)第五百五十章 修羅戰場第一千九十章 不緊不慢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一百八十章 風靡長安(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很多年以前的畫像第三百一十二章 先講道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關隴的眼淚(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科舉開考第五百四十章 大唐年輕人(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高了不少第五百零九章 李二生病第三百二十一章 可疑可疑第九百八十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二)第一千五十二章 皇后託付第六百九十四章 顧青一生的罪孽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第一學府第三十七章 不敬皇權第三百三十六章 崑崙,長生,袁天罡第六百五十八章 科舉在考第一千三十三章 錢莊事宜第二百四十一章 八里二賢莊第三百三十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李二的衷腸第九百八十七章 胖和尚的嘴第一千四十五章 誰說了算第三百一十二章 先講道理第十三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的有病第六百七十三章 顧青教李治(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怪異村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你有病第三百五十八章 副作用第一千一十四章 故人離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二百六十一章 先知第二百四十八章 牛府程府第一百零四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說與見第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不得道長第四百八十五章 看望房玄齡第二百一十九章 賽跑第六百五十二章 拷問唐儉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九百六十六章 顧青的佈局第一千零四章 顧青的警告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第三百五十七章 理性的女人第六四十五章 大考在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傳聞與見證(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次招收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院第二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屑一顧的慈悲第三百五十二章 禮尚往來第九百九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十四章 請假條(一)第一千六十一章 賠禮?第一千一百章 火候差不多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撤出天竺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八百九十八章 趙瑞離開第一百七十章 李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