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

果不其然,這話題一下子引起了李世民的興趣。

一雙虎目緩緩在程處默他們幾個五大三粗的身上掃過,心頭樂呵呵一笑!

最後目光又回到楊帆身上,有些鄙視地問道:“哦!你們幾個臭小子居然還會談論如此高雅的問題,那汝說說,什麼是氣節?”

顯然,李世民根本不相信這幾個憨貨能說出什麼有高度的見解。

楊帆緩緩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腦中組織了一下思緒,不急不緩的說道:“說到氣節,這就包括到方方面面,但大致可以分爲大小兩種,不知陛下想聽哪一種?”

“汝說呢?”

李世民的好心情頓時被楊帆這廝給破壞了,有些咬牙切齒的蹦出了幾個字。

他發現只要跟楊帆聊天真的很難心平氣和。

因爲這小子從來不按照常理去說話。

如果是一般人,皇帝問話,你只要面面俱到、仔細徐徐道來便行,哪還要讓皇帝做選擇的?

作爲皇帝,一切要盡在掌握之中,滿朝文武只有這混不吝的小子纔敢讓朕做選擇。

見李世民神色有些變化,楊帆暗暗鄙視。

這人的脾氣也太古怪、太讓人難以琢磨了,動不動就發脾氣,也是讓人給慣出來的。

李二陛下又沒有來大姨媽,幹嘛非得跟中年婦女一樣的臭脾氣。

想來不管男女都是有更年期的說法。

楊帆心中雖然吐槽不已,口中卻是不慢:“以微臣之見,氣節大致可以分爲個人氣節與國之氣節。”

“哦,那汝具體說說,朕倒想聽聽汝有什麼高見,說得好,重重有賞,說得不好,趕緊滾犢子去多讀一點書,不要丟人現眼。”看楊帆很上道,李世民龍顏稍緩,反而配合起來。

雖然清楚楊帆很有才華,但李世民根本不相信一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能懂氣節這種高大上的東西。

說到氣節,都是那種七老八十、垂垂老矣亦或者有過某種經歷的人才有資格說出來的話。

楊帆不慌不忙,

緩緩說道:“陛下可知道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的典故。”

李世民點了點頭,雖然沒有學富五車的學識,但張騫通西域的典故還是知道的。

只聽楊帆徐徐說道:

“建元元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

建元三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

張騫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爲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爲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

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

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張騫對開闢從中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舉世稱道。

不過依微臣看來,張騫更讓人敬佩的卻是個人氣節。

張騫兩次被匈奴俘虜,隨行的人員死的死降的降,但他堅持本心,拒絕了匈奴高官俸祿的誘惑。

這寧死不屈的精神,就是個人的高風氣節。

這也是世人由衷佩服的原因,所以其典故廣爲流傳,可以稱之爲個人氣節之典範,陛下以爲然否?

李世民深以爲然,點頭贊同。

隨即楊帆繼續說道:“如今大唐比漢朝更興盛、更繁榮,但卻甚少有這樣的高風亮節之輩,甚至很多人卑躬屈膝,腰桿子直不起來,例如上次遇見的歐陽率更。”

李世民見楊帆又扯到了歐陽詢的身上,皺着眉頭問道:“爲何汝對歐陽率更如此不喜?上次他都被汝氣得在牀上躺了半月有餘。”

楊帆憋了憋嘴,說道:“微臣的話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根本就看不起這一類人,仁者愛人,人恆愛之,頂天立地者,人恆敬之!”

李世民對楊帆的話顯然有些不贊同,幫襯道:“怎麼說歐陽率更也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作爲後輩,豈能隨意說他的不是?”

楊帆有些無語,心說,自己哪是單獨對歐陽詢不滿,而是對提出和親的所有人都不滿,只是不能明着說出來。

既然李世民要攤到個人頭上,楊帆當然也不虛,開口反駁道:“名氣高、歲數大就能胡言亂語麼,一個人如果做人毫無氣節,如何讓人尊敬,即使才華再高,也是如浮雲一般漂浮。”

李世民倒也沒有生氣:“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大唐也算國安民定,張騫之類的事很難出現,而歐陽率更教書育人,一門心思撲在學問上,對大唐也是諾大的貢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微臣沒有否認這些老前輩的學問和貢獻, 但是這種人毫無氣節,自己又是個軟骨頭,教書育人想來也培養不出有氣節的學生,恐有誤人子弟之嫌!”楊帆不以爲然,鄙視地說道。

顯然,楊帆話裡有話,若有所指,作爲人精的李世民當然能聽出來。

只是沒想到楊帆會有如此大的怨氣,於是喝斥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如此陰陽怪氣繞來繞去,汝以爲朕是昏聵無能的君王?”

“微臣想說的是,極個別人無氣節是小,但如果影響到他人或者對朝廷大事指手畫腳就讓人看不起了,人一旦無氣節,會讓國也無氣節?”楊帆渾然不懼。

李世民詫異地道:“國家也有氣節麼?那一個國家怎麼纔算有氣節?”

繞了一大圈,終於問到了點子上,楊帆暗暗鬆了一口氣。

楊帆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裝逼地踱步走來走去,說道:“國之氣節就是氣節最淋漓盡致的體現,也是個人氣節的昇華,微臣歸納爲: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七百六十六章離間第六十四章 木秀於林的擔憂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九十一章 霸氣武媚娘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七百一十六章上官儀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轅犁第七十一章 梅花內衛?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五百五十七章驚慌失措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六百零三章得償所願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聲所累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九十二章 被算計了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火將起依依別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轅犁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二百八十二章 衝突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五百二十二章無助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六百四十七章絕筆血書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五百三十七章準備反擊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價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賭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七百三十九章漁民的困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五百七十四章逸緻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五百二十九章姐妹談心第三百四十三章除後患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四百九十一章憂心仲仲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八十九章隕落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六百五十九章朝堂爭鋒第八十六章 對楹聯楊帆被虐?第二百六十章 氣度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
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七百六十六章離間第六十四章 木秀於林的擔憂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九十一章 霸氣武媚娘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七百一十六章上官儀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轅犁第七十一章 梅花內衛?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五百五十七章驚慌失措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六百零三章得償所願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聲所累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九十二章 被算計了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火將起依依別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轅犁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二百八十二章 衝突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五百二十二章無助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六百四十七章絕筆血書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五百三十七章準備反擊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價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賭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七百三十九章漁民的困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五百七十四章逸緻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五百二十九章姐妹談心第三百四十三章除後患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四百九十一章憂心仲仲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八十九章隕落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六百五十九章朝堂爭鋒第八十六章 對楹聯楊帆被虐?第二百六十章 氣度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