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

與李二陛下商議完,並一同吃了一頓飯,楊帆便返回了府邸。

長樂與高陽則住在了皇宮裡,兩人作爲女兒多住幾天倒也沒有什麼。

回到府邸,前腳剛進門,屁股還沒坐熱,門外就有家僕來報,皇帝有聖旨頒下。

雖然大唐迎接聖旨不用焚香沐浴那麼誇張,但起碼的尊敬還是需要的。

蕭太后作爲長輩自然帶着全家來到正門前恭迎聖旨。

前來頒旨的赫然是李二陛下身邊的心腹太監王煥貴。

一見面,老太監滿臉笑意的恭賀了一番,然後纔在衆人的恭迎下進入正堂。

在堂中高位站定,王煥貴打開手中的聖旨,念道。

“門下:李唐天下,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駙馬楊帆允文允武,定科舉之綱,現敕封楊帆爲從一品江南道大都督,可自行開府建衙,總管江南道軍政事務,賜紫金魚袋、食邑二千戶,其蕩平吐蕃,功德昭章,特獻俘太廟,益顯臣節,望爾不負聖恩,恪盡職守,以效龍恩。”

“楊氏滿門,盡皆賢良,公主李氏麗質、李氏玲,淑慎性成,勤勉柔順,雍和粹純,性行溫良,克嫺內則,淑德含章,着即增封封地蘇州、杭州、漳州和泉州……”

“蕭氏美娘(蕭太后),柔嘉淑順,風姿雅悅,端莊淑睿,克令克柔,安貞葉吉,雍和粹純,着即冊封爲一品誥命夫人。”

“武氏媚娘,聰慧敏捷,端莊淑睿,性資敏慧,率禮不越,爲國爲民,勞心勞力,着即加封爲二品誥命夫人。”

“徐氏名慧,知書識理,貴而能儉,無怠遵循,克左壺儀,軌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冊封三品誥命夫人。”

“蕭氏詩韻,靜容婉柔,麗質輕靈,柔嘉維則,着即冊封爲三品誥命夫人。”

“武氏明則,風華幽靜,淑慎性成,着即冊封爲三品誥命夫人。”

……

這一份聖旨,王煥貴差不多唸了兩柱香。

敕封人數之多,

封賞內容之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楊帆府上的女人,除了兩名公主以外,全部封賞成了浩命夫人。

蕭太后這個乾孃更是敕封爲一品誥命夫人。

一品誥命夫人身份地位可不比一般的公主差。

要知道,蕭太后可是前朝的皇后啊,可以說屬於帶罪之身。

當然,若說這些女人的封賞都是虛的,那麼,楊帆的封賞可謂是實打實的。

本來楊帆還以爲自己的職位是江南道都督,如今卻變成了江南道大都督。

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兩者之間卻是天差地別。

更主要的是,楊帆有了開府建衙的權利,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之意;

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清人習稱任督撫爲開府,幕府之中,一般有長吏、丞、參軍、主簿等官職;

西魏、北周府兵共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將軍,簡稱開府,全稱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開府將軍下有儀同將軍,全稱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建牙,古謂出師前樹立軍旗。

唐朝初期,只有親王接受皇帝的命令才能自行開設府署建立衙門。

一旦單獨開府建衙,則可以自由任免下屬官員,甚至有權利制定部分地方法律政策。

這聖旨也着實驚呆了衆人,楊帆可謂是集萬千恩寵於一身……

聽起來簡直是太假了。

楊帆則是心頭暗喜不止,李二確實夠仗義的。

此次下江南,本只想要一些特權,沒想到這傢伙直接讓自己主管軍政一切事務,也實在太看得起自己了!

要知道,自己現在20歲都沒到呢!

大都督,這可是相當於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真正的土皇帝啊!

不過,楊帆也知道,這麼厚重的封賞,除了自己確實有功,更多的是自己娶了長樂和高陽兩位公主。

當然,李二還有更深層次的打算。

不用問,定然是要用自己去平定江南,同時開拓海上航路……

當然,這樣的封賞,也完全把楊帆推到了江南士族的對立面。

一旦前往赴任,觸動了到了江南士族的利益,定然會遭到江南士族的極力阻撓!

真可謂是有喜有憂!

不過,封賞內容卻令楊帆很是滿意。

從一品大都督的職務,可不是是誰都能夠當的。

唐朝的駙馬那麼多,當都督、當將軍的也不少。

畢竟,娶了公主以後,都是從駙馬都尉開始,然後慢慢晉升爲某一衛的將軍,亦或者外放當督都。

可這個晉升的過程可能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輩子。

可楊帆纔多大呀,20歲不到,而且才娶了長樂、高陽兩位公主,今兒個就是大都督了,真可謂是前無古人。

江南道分爲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

江南道大都督不常設,但權力極大,幾乎只要是江南一帶的軍事那就都歸楊帆管!

★ttκǎ n ★C○

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水師和府兵。

況且,一旦楊帆在江南建立大都督府,這個都督府無論是在哪裡,都是凌駕於當地官府之上的存在。

誰敢惹大都督這個級別的人,畢竟權柄太高了!

本來楊帆與李二陛下的約定,是江南道都督,屬於從三品的職務。

只要能夠調動部份水師以及府兵就行,如今一下子拔高了幾個級別,顯然是李二陛下對以前的補償。

等到王煥貴唸完,楊家人全部喜滋滋的領旨謝恩。

本想挽留王煥貴喝杯茶,卻被婉拒了!

只是從王煥貴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他對楊帆那是萬分敬佩的。

年紀輕輕便掌握如此實權,簡直開了歷史之先河。

要不是宮內尚有事務,且要回去覆命,他真想與楊帆套套交情。

王煥貴走後,楊帆讓人準備香燭,要把聖旨放在神龕上供了起來,以顯示尊重。

唐朝的聖旨還未到明清之那般不可褻瀆,但也要供奉三日,才能束之高閣妥善收藏,等閒不許示於人前。

在僕人前去準備的時候,武媚娘幾女將那份聖旨傳來看去,口中嘖嘖稱讚。

最激動的就要數武順了。

本來就是寡婦一個,楊帆又屬於自己的妹婿,可以說封賞與她無關。

可皇帝的聖旨下來,那就等於承認了她與楊帆之間的關係。

這可是相當於皇帝的肯定啊!

更何況,能成爲誥命夫人哪是這麼容易的?

雖然是妾,但也躋身於貴婦的行列。

即使以後有兒子,那也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而不是讓人看不起的低賤身份。

當然,大家也清楚,帶來這一切的都是眼前的男人,自從楊帆強勢崛起之後,這個家簡直是越來越牛氣了。

如今娶了長樂、高陽兩名公主,楊府更是水漲船高。

不說楊帆的爵位以及如今的職位,即使是如此多的誥命夫人,只要是李唐的江山,不管是誰做皇帝都不敢輕易動什麼歪心思。

本來楊帆的地位越來越高,武順還害怕有一天被拋棄,現在武順徹底放下了壓在心中的大石頭。

她可是三品誥命身份,可以見官而不拜,低於三品的官員還要向她行禮呢。

以前還很羨慕武媚孃的四品誥命夫人身份,沒想到一轉眼自己卻是三品誥命夫人了!

真是簡直是做夢一般。

當然,最讓她開心的是,自己的妹妹武媚娘成了二品誥命夫人。

本來以爲兩位公主嫁過來,會讓她們姐妹失寵,如今看來,根本沒有這樣的憂慮。

更何況,假以時日武媚娘再進一步,那可是不低於公主身份的一品誥命啊!

到那時,與公主的地位也是平起平坐了,想必以後她們姐妹也不會低人一頭。

此時武媚娘當然喜笑顏開。

二品誥命夫人,除了兩位公主之外,楊府妥妥的第三位女主人。

當然,武媚娘也知道,李二如此封賞她,是因爲這兩年駿揚坊和交易中心源源不斷的向朝廷輸送財富,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屬於投桃報李的行爲。

她很清楚,這一切的根源還是楊帆帶來的。

看着眼前剛毅的男人,武媚娘不由深陷其中。

而被封爲一品誥命夫人的蕭太后卻有些不以爲意,甚至有些不忿的說道:“李二也太小氣了,纔給吾兒一個什麼江南大都督,如此一來,豈不遠離了長安?”

“再說,我兒的爵位還是縣公,根本沒什麼變化,再怎麼也要給個郡公啊,不然和別的駙馬有何區別?”

在她看來,楊帆原本就是縣公,皇帝封賞,爵位卻未更進一步,實在有些小氣了。

不過,楊帆關心的卻不是這個,接下來的一年甚至幾年就要在江南那邊混了。

山高皇帝遠,屬於真正的土皇帝,權柄纔是更重要的,至於爵位,不過是虛名罷了!

此刻楊帆更在意的是封地的情況。

特別是李二把蘇州、杭州、漳州、泉州四地全敕封爲長樂和高陽的封地,這也實在太寵愛閨女了。

只不過如此一來,李泰這傢伙可要肉疼了。

畢竟這四個州以前可全是他的封地。

當然,即使李泰鬧脾氣楊帆也不會歸還。

據楊帆所知,蘇州可是一個好地方啊!

後世的世界之窗上海現在就屬於蘇州的管轄,雖然那裡大抵還是一片灘塗,但那裡的地理位置有天然的優勢,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在這裡建立港口和發展經濟,一定能夠如後世一般快速的繁榮起來。

搞不好真能搞出一個大唐的世界經融中心。

由於搞不清楚大唐時期的上海是不是已經開發,楊帆只好請教蕭太后。

不過,蕭太后也有點懵。

她是前朝皇后不假,而且也到過江南,但也不可能這種小地方也聽過。

衆人不停冥思苦想,依然想不起來上海這地方在哪兒。

楊帆有點懵,難道上海這個名稱還沒有出現?

他哪裡知道,上海這個詞在唐朝並沒有出現,此時這個地方叫做‘滬瀆’,屬於華亭鎮。

因水產富足,而‘滬’就是一種人工建築的捕魚工具,後世的上海之名由此而來。

這時,武媚娘冥思苦想了一陣,結合楊帆的形容,便插言道:“夫君,你說的上海這個地方,媚娘認爲應該是大唐蘇州的華亭鎮所在。”

華亭鎮?

楊帆還是沒聽說過。

當然,他不可能去問自己的女人“華亭鎮在哪兒”。

堂堂一家之主不要面子的麼,再問就有些丟人了。

蕭太后有些好笑的看了楊帆一眼,這小子平時看起來機靈的很,有時又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真是兩極反轉啊!

看了看胸有成竹的武媚娘,蕭後問道:“媚娘,你見多識廣,博聞強記,那你給大家說說吧!”

武媚娘當然不會故意賣關子,盈盈一笑道:“媚娘也只是根據夫君的描述猜測,不一定準確,大家姑且聽聽……”

“這華亭鎮屬於蘇州近郊的一個鎮,交易中心有一名管事的老家就是那裡的,所以媚娘曾瞭解過。”

“那裡的人以捕魚爲生,因水產豐富而聞名,也有一些海貨供應到交易中心,不知是否是夫君所說的上海。”

言罷,徵詢意見般瞅了瞅楊帆。

在她看來,楊帆才華橫溢、天資縱橫,又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應該會知道這個地方。

然而楊帆哪裡知道什麼華亭鎮,此時他真傻眼了。

大唐的鎮可不是後世的鄉鎮,此時的鎮可以說是一個極其小的地方。

若華亭鎮真是所說的上海,那裡還是一片窮鄉僻壤,沒有人口支撐,還真沒有什麼好的。

衆人對這個地名及其陌生,不過卻不以爲意。

在她們看來,既然武媚娘說那個地方不大,也覺得這個華亭鎮應該沒什麼特別之處,楊帆之所以知道,應該是聽別人講的……

畢竟,楊帆連名字都說錯了。

不過,還是問清楚的得好,於是蕭後沉聲說道:“兒啊,那上海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引得你這麼重視?”

“若上海就是華亭鎮,難道那裡是一個錦繡於內的地方,生產什麼寶貝不成?”

楊帆如此心心念念,不由得蕭太后不重視。

可惜,楊帆還真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

畢竟現在那裡只是一個未開發的地方,只能打起哈哈說道:“我也只是聽一個漁民說過,那裡最適合建立港口,所以才問問……”

既然楊帆都這麼說了,大家當然也不會再去討論。

因爲大家都被皇帝的封賞驚住了,注意力當然不會停留在這樣一個不受重視的小地方。

楊帆回到臥房,武媚娘也跟着進來,坐到椅子上,都着嘴兒,有些心事忡忡。

在她看來,如果沒什麼大用,楊帆一定不會故意提這樣一個地方。

既然這位夫君提出來了,那麼,這個地方就不會一無是處。

爲了弄清楚情況,武媚娘撒嬌的攬住揚帆手臂,淺笑說道:“夫君,華亭鎮(上海)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特別的,你給媚娘說說嘛!”

楊帆想了想,說道:“這個地方若真是我說的是上海,那將是一個絕佳的交易場所。”

“開通海運以後,那裡可以作爲與海外諸國交易的中轉站或者交易中心。”

“一旦把那裡建設起來, 可是比如今的駿揚坊強的多。”

武媚娘一臉驚訝,有些不敢相信:“夫君說那地方一旦建立起交中心,比駿揚坊更熱鬧?”

也難怪她如此,畢竟駿揚坊的交易中心可是武媚孃的得意之作。

每天的交易額不斷上漲,可以說比長安城還要熱鬧。

如今楊帆卻說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地方居然有可能取代駿揚坊的地位,確實讓他有些難以置信。

楊帆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不錯,若華亭鎮就是上海,一旦建立起來,確實比駿揚坊有地理優勢。”

武媚娘眨眨眼,不解問道:“夫君,據媚娘所知,那你只不過是一個千人小鎮,怎麼可能呢?”

楊帆被武媚娘萌萌的神態逗笑了,忍不住捏捏嫩滑的臉蛋兒一把。

武媚娘神情一僵,感覺有些羞澀,瞪眼道:“夫君,這大白天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五百三十七章準備反擊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一百四十八章 敬服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九十二章 被算計了第一百九十二章讓姐夫打壞蛋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五百八十九章隕落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能的呻吟第九十八章 不孝子?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六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想破滅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 年關禮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一百零五章 種下一個希望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婦熬成婆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三章 入長安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議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第三百四十三章除後患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無恥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五百七十四章逸緻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場作戲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二百七十一章詢問第七百零八章遊樂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衙門過大年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覺得臉紅乎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二百三十四章衝動or睿智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衙門過大年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五百三十四章落慌而逃
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五百三十七章準備反擊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一百四十八章 敬服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九十二章 被算計了第一百九十二章讓姐夫打壞蛋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五百八十九章隕落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能的呻吟第九十八章 不孝子?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六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想破滅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 年關禮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一百零五章 種下一個希望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婦熬成婆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三章 入長安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議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第三百四十三章除後患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無恥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五百七十四章逸緻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場作戲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二百七十一章詢問第七百零八章遊樂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衙門過大年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覺得臉紅乎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二百三十四章衝動or睿智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衙門過大年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五百三十四章落慌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