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尋找李二身後的高人

ps:持續更新中,請各位大大有票投票票支持一下,沒票的點點收藏!!!

皇榜一出,長安城門處,頓時被圍得水泄不通,甚至朝廷加急派了幾隊禁軍維護秩序。

不過,很快,人流急匆匆的離去。

很多百姓卻不以爲然,甚至有些人還在心裡暗罵李二好大喜功。

畢竟,在他們眼裡,這些妻妾成羣、僕役如雲的權貴富賈,寧可讓糧食堆積在糧倉中發黴,甚至扔掉,也不願施捨給災民一頓稀粥。

這羣爲富不仁的傢伙,捐一點錢,就要給他們立功德碑,簡直不知廉恥!

口中不由輕輕一啐,心中滿是不憤。

關中好多百姓因家中主要勞動力過世,只剩婦孺老幼,根本吃不上飯,有的甚至餓死。

如今離秋收尚早,賑濟災民遠遠沒有結束,現在就立碑頌德,百姓當然不樂意。

百姓私下暗罵的時候,長安城附近州縣的士紳卻燥動起來,有的甚至紛紛關起門來破口大罵。

說李二貌似溫文爾雅、英明神武,誰知道卻是個如此陰險奸詐之輩。

他們士紳沒有募捐多少錢糧,名字往石碑上一刻,豈不是要讓天下百姓罵上幾輩子!

雖然都是些無知的升斗小民,喊破喉嚨他們也不會當回事兒。

可關中的百姓可都是鄉鄰,屬於同根同源、一衣帶水的關係。

這要是爲富不仁,漠視鄉鄰的流言傳播出去,自家的名聲可就要毀了。

而且是遺臭萬年那種!

這對於把名聲看得比性命還重要的士紳,這可是僅次於抄家滅族的禍事。

心中哪怕是再不滿,發泄過後,還得趕緊彌補。

如何彌補?

倒是簡單,不就是怕自家捐的錢糧太少,被百姓唾罵麼。

那就再多捐點就是!

對於這些世家、權貴、富賈來說,其他什麼都不多,就是錢糧多。

累世積餘,幾乎都是家資百萬,拿出點錢糧來捐贈救濟百姓,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只是看願不願意拿出來而已。

此時,李二石碑一立,不願意也得願意。

除非想子子孫孫都被關中百姓戳脊梁骨,噴口水。

於是心中一橫。

既然非捐不可,那就乾脆多捐一點。

反正捐一千貫也是捐,兩千貫也是捐,何不趁此機會,將壞事變成好事。

就當是破財免災了!

假如一不小心捐出個頭名出來,自己獨佔鰲頭,名字刻於石碑最頂端。

以後關中百姓豈不世世代代敬仰。

即使天下百姓看見這塊石碑,也都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讚一聲——某某德行無雙,義澤百姓。

所以,理所當然,原本冷冷清清的長安府衙募捐處,頓時人聲鼎沸,車揚馬哮。

李二穩坐太極宮,一邊喝着茶,一邊聽着內侍的彙報,連奏摺都暫時懶得看,嘴角都快咧成了某個動畫人物,真怕他吃飯時合不攏嘴。

根本不用多費脣舌,城中士紳富戶便運着一箱一箱的銀子、銅錢,一車一車的糧食,蜂擁而至。

一家比着一家,一家賽過一家。

更有甚者,剛剛送來幾千貫,聞聽別家比自家多,便又急忙再送去幾千擔糧食。

彷彿那錢糧都是大風颳來的,雖然不一定能獨佔鰲頭,但也總不能落在最下邊吧!

短短半日,府衙的錢庫堆滿了,糧食更是沒地方堆放。

只好向朝廷求援!

最後一合計,銅錢、布匹、綢緞、糧食等共計1000多萬貫。

尼妹,這可是差不多相當於大唐快一年的賦稅,這些士紳真他媽有錢!

心情激動的李二,意氣風發,大筆一揮,於城外設立粥棚,受災百姓可免費吃食。

對於家中喪失勞動力的百姓更是重點關照,發錢、發糧,至少撐到秋收。

有了錢糧,積極性就高,自信心就大,一場轟轟烈烈的災後扶貧扶弱工作有序展開。

直到此時,‘功德碑’的深層意義才被有識之士剖析出來,瞬間流遍於市井之中。

百姓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陛下的用意在此,是我等小民有眼無珠,誤罵聖上。

將如此精妙的計策當成好大喜功,實乃不該。

一時間,百姓皆稱頌李二乃千古少有的名君,將他的聲望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聖君之名,傳遍天下。

以至於有傳言,李二晚上睡覺,有時候都會從夢中笑醒!

當然,這世上有陽就有陰,有喜就有憂。

當李二滿臉欣喜的時候,世家這邊卻罩着一層陰霾。

戌時,長安城內已經禁宵,夜色逐漸籠罩這座古城。

此時,長安城城東的一處宅院門口,不時有人影浮動。

府內正堂旁邊的小房間裡燈火通明。

幾個衣着華貴的男子盤坐於榻上,雙目緊閉,相互沒有交流,好像在等待着什麼。

很快,一名微胖的中年男人在管家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進入房內,直接坐在了主位上。

定睛一看,這名微胖的中年男子不正是趙國公長孫無忌麼?

ωwш ●ttκǎ n ●C ○

此時已經禁宵,爲何他會出現在此地?

長孫無忌坐下後,掃了一眼關隴世家的這幾位當家人,韋氏代表韋巨源,杜氏代表杜正倫,裴氏代表裴律師……

這幾個世家在關隴貴族裡是排在前列的。

可以說,屋裡坐着的這些人,代表了整個關隴貴族最頂尖的力量。

他們任何人剁一剁腳,在關中地區都會抖上三抖。

當初這些關隴世家擁護李世民登上帝位,可謂是居功甚偉。

自然,他們得到的好處也是最多。

李世民登基十年來,關隴貴族的勢力一時無兩,風頭盛極,連李世民都要禮讓三分。

雖然長孫無忌作爲關隴世家的帶頭人、聯絡人,他也不敢輕視在座的每一個人。

可以說,在座的每一位,身後所代表的世家,底蘊都並不比他長孫無忌差,更有甚者還要強一些。

乾咳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

“諸位,我們關隴世家此次損失慘重,你們有何看法?這次請幾位前來,就是商量如何避免以後再次出現有損我們關隴世家利益之事的發生,大家暢所欲言!”

坐在長生無忌左側的杜正倫開口問道:

“敢問趙國公,我們想知道,陛下發布皇榜佈告之前,你事先是否得知。”

長生無忌苦笑一聲:

“不瞞各位,我是知曉得最晚的,下朝之後,才從下人口中得知!”

幾人對視了一眼說道:“那也就是說,此計並非陛下與諸位大臣商討而得,而是陛下所想……”

依我們對陛下的瞭解,雖然這幾年陛下對世家有所防範,但應該想不出如此陰狠毒辣的招數纔是。

長孫無忌倒是贊同的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問道:

“你們的意思是,陛下的背後有高人指點?”

裴律師這時插話道:

“會不會是山東世家的那幾位搞的鬼……”

沉默了一會兒,大家都搖了搖頭,他們知道裴律師指的是誰。

山東世家的代表人物魏徵以及李𪟝幾人,應該不會如此短見。

雖然在此次事件中, 他們關隴世家損失最大,但是山東世家以及江南世家損失也都不小。

這可是針對世家、勳貴以及富戶的陽謀。

思來想去,大家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他們不怕看得見的敵人,也不懼怕挑戰,哪一個世家不是歷風雨才走到現在。

他們害怕那種看不見的敵人,這種敵人默不作聲,猶如隱藏在暗處的毒蛇,等到關鍵時刻突然撲出來咬你一口,那纔是最致命的。

這也是他們坐在一起商討的原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如果你連敵人是誰,有什麼弱點,是什麼行事風格都不知道,這纔是最危險。

心總不能一直提着吧!

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韋巨源這時開口道:

“趙國公是關隴世家的領頭人,在長安耳目衆多,消息靈通,又與陛下甚是親近,還得勞煩多打聽纔是。”

這話倒讓裴、杜兩人隨聲咐合。

長孫陰人滿臉笑容,內心卻是一陣MMP,這幾位老頭壞的很,有事的時候,自己就是領頭人。

沒事的時候,自己的話根本沒有太大的作用,大家相互之間只不過是利益互換罷了。

內心雖然不喜,但還是應了下來。

畢竟,他也想知道,李二背後站的是何人。

要知道,以前不管是什麼事,李二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可這次,直接越過自己這個尚書發皇榜佈告,讓他有了一絲危機感。

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傷(上)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麼成佞臣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發國難財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亂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五百零二章 壞蛋?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挾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四百四十七章搜身第五百六十七章我也要當新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五百九十三章地理和經濟課第二百一十四章有些東西不能丟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六百一十三章糾葛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五百八十章自負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一百零七章 想造反?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五十章 西湖龍井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七十二章 貪財的二舅哥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六百九十三章一順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四十六章 便宜你了!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一十八章 路見不平該不該吼第五百二十二章無助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
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傷(上)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麼成佞臣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發國難財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亂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五百零二章 壞蛋?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挾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四百四十七章搜身第五百六十七章我也要當新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五百九十三章地理和經濟課第二百一十四章有些東西不能丟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六百一十三章糾葛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五百八十章自負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一百零七章 想造反?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五十章 西湖龍井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七十二章 貪財的二舅哥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六百九十三章一順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四十六章 便宜你了!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一十八章 路見不平該不該吼第五百二十二章無助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