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聽到這個消息,衆人皆是一臉駭然。

因爲幾天前才收到侯君集的奏疏,不僅彈劾忠義侯楊帆不遵軍令,更是言辭鑿鑿狀告楊帆不顧吳王殿下死活反對納降。

這才幾天功夫啊!居然風雲突變,簡直不敢想象。

在幾萬大軍之中斬首敵將,並把李恪平安救回來,這簡直比消滅幾萬吐蕃大軍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長孫無忌更是驚聲問道:“陛下,此消息可曾確認過?”

雖然口上這麼說,其實心理早已經沒有懷疑,通過大唐驛站傳來的加急奏疏,怎麼可能會有假?

李世民倒也沒有怪罪,畢竟剛收到這消息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

可以說此次出征吐蕃,楊帆用一己之力滅了一國,這可是潑天大功。

他還有些頭疼等楊帆這傢伙回來該如何封賞呢!

不過看到自己的大舅哥總是有意針對,看來得敲打一番。

想到這兒,李世民拿起奏疏遞給了長孫無忌,同時意有所指的說道:“無忌啊!宰相肚裡能撐船,何必跟一個年輕人斤斤計較?”

“陛下,微臣知錯!”長孫無忌大驚失色,哪裡敢去接過奏疏辨認真假。

更主要的是,兩人君臣相交幾十年,李二陛下何曾說過如此重話。

以往在朝堂之中勾心鬥角,李二陛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今居然爲了楊帆警告於他,怎能不讓長孫無忌駭然。

看到長孫無忌徨恐的樣子,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不忍,於是開口說道:“無忌不要怪朕說如此重話,我們都這年歲了,又還能撐多久呢?”

“朝堂之中需要新鮮的血液,帝國需要年輕的人才,楊帆乃千年難遇的奇才,稍加磨練便可身肩大任,宰輔之才也不足以稱道也。”

李世民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滿堂皆驚。

一直以來,李二陛下善於選拔人才,對於年輕才俊也經常給予機會。

雖然願意重用年輕人,但也總是秉持着謹慎的態度。

重用的同時不斷的進行敲打,唯恐這些年輕官員在仕途上順風順水,養成驕傲自大的心理。

像今天這樣如此稱讚一個年青人,簡直聞所未聞。

雖然在政事廳的每一個人都有宰輔之才,可是他們都是歷經風雨,從勾心鬥角的殘酷鬥爭中的勝利者。

如今李世民卻給年紀輕輕的楊帆如此高的讚譽,怎能不讓他們驚駭。

不由自主,長孫無忌等人都把目光盯在李二陛下手裡的這本奏疏之上。

難道這本奏疏之上,除了戰報以外,還寫了什麼別的東西不成?

可到底又是什麼東西能讓李二陛下如此慎重,說出這麼一句讓人嫉妒的讚譽?

在衆人都有些好奇奏疏內容的時候,一向不參與朝爭的李靖卻開口提醒:

“陛下,年輕人雖然需要給予鼓勵,培養其信心,讓其大膽去做,去想,去幹……卻也不能過於讚譽讓其產生驕傲之心,否則反爲其禍!”

李靖的話讓李世民微微一愣,很快便明白過來這話的言外之意。

本以爲在座的都是自己最相信的臣子,卻一時忘記了這些人可以對自己忠心,但彼此之間屬於不同的陣營,平時勾心鬥角心眼可不少。

剛剛他這麼一說,豈不是把楊帆放在火上烤,相當於捧殺?

因爲越是誇獎,就越是有人羨慕嫉妒恨,他這位大舅哥長孫無忌就是其中一位!

也只有置身於事外的李靖能看得一清二楚,也最明白,甚至深有體會。

顯然,這位軍方大佬也是產生了愛才之心,不忍楊帆這個年輕人受到波及。

李世民暗暗一嘆,當皇帝也不可能爲所欲爲啊!

因爲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會引起很多連鎖反應。

甚至有些開始想念與楊帆在一起談天說地,毫無尊卑的放鬆時刻。

作爲皇帝,李世民心裡當然也清楚,若是大臣們都沆瀣一氣,反倒是他這個皇帝要睡不着覺了。

可是心裡又覺得很不是滋味,也許只有與楊帆相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放鬆吧!

對於李靖的話,李世民不置可否,但還是將手裡的奏章遞給李靖:“喏,這是楊帆那小子呈上來的奏疏,大家傳閱看一下,看看咱們這位忠義侯爲大唐想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法子安定吐蕃,看完後諸位愛卿也好合計合計。”

聞言,李靖倒也沒有客氣,從內侍手中接過奏疏,細細的看了起來。

須臾後,李靖看完奏疏,隨即微微眯起眼睛,細細思索,將之遞給房玄齡……

瞬間,政事廳裡再一次陷入沉寂,只有了翻閱奏摺的聲音。

房玄齡看完,面無表情……

見奏疏在長孫無忌等人手中一一翻閱,最後又送回了李二陛下手中。

李靖這才輕輕一嘆,不勝唏噓地道:“陛下,老臣以前總是認爲軍事是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最有力武器,現在看了這份奏疏,這才知道老臣是真的老了,也該到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如此驚才絕豔的策略,居然出自一少年之手,令老臣汗顏,如果此策略成行,足以令大唐邊疆安定,再無刀戈之禍。”

長孫無忌心裡陡然一驚,詫異的看向了李靖。

雖然他也承認奏疏裡的策略很高明,可怎的就能讓李靖說出這番話來?

實在太誇張了!

有誰能得到謹言慎行的李靖這麼誇獎的,這可是天大的讚譽!

只不過是治理和控制吐蕃國的策略罷了,難道還能推行至大唐周邊四夷?很快,長孫無忌陷入了沉思。

對於這位善於明哲保身的大唐軍神,雖然赫赫戰功讓很多人覺得李靖是一介武夫,但長孫無忌卻深知其深不可測的智慧,這番話絕非無的放矢。

略一深思,長孫無忌頓時動容,心中暗歎一聲,面色有些灰敗。

看來沉浸於朝堂之中的勾心鬥角,以致於在全局的謀略上退步了很多,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看出裡面的玄機。

文化入侵,吐蕃人治理吐蕃人,經濟捆綁依賴……

吐蕃人學習大唐文化,說大唐語言,吐蕃的衣食住行依賴大唐……

如此種種,想想都恐怖!

雖然不知要如何實施,但若這幾件事情都做成,以後還有吐蕃這個國家存在嗎?

同樣的道理,這些策略也可以實施在交好的邦國身上。

若是此種策略推而廣之,不出幾十年,大唐不用耗費一兵一卒,便可將周邊的國家全部控制在手中,讓他們往東他們都不敢往西。

這也太讓人匪夷所思了,這個楊帆居然能想出如此策略,簡直是妖孽。

李世民攤開手中的奏疏,忍不住再看了一眼,欣慰的笑了笑,說道:“衆卿以爲如何, 還覺不得覺得朕是過譽了?”

“陛下聖明!”衆大臣齊聲恭維。

奏疏上的內容着實讓他們這羣老傢伙震撼不已,這已經不是關乎楊帆才能的問題。

能有這份眼界,能設計出此等策略,的確當得起李二陛下那句‘宰輔之纔不足稱道’的話。

房玄齡、李績對視了一眼,心中苦笑不已。

原本認爲楊帆雖然才華橫溢,但畢竟年輕,見識短、性子躁,遇事難免不能考慮周詳,與他們這些官場老人來說還是有些差距,哪知道還有些小看了他!

不過卻有些欣慰,畢竟自己家的小子都與楊帆交情徘淺。

而長孫無忌卻是另一番感受,甚至升起了一股無力感,有些懷疑,即使有自己的幫襯,兒子長孫衝真能比得過楊帆?

但只要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也不能放過!

想要繼續打壓亦或者詆譭這份奏疏的內容已經不現實。

若是表現得太過明顯,反而失去了氣度。

剛剛已經引起了李二陛下的不快,況且李二陛下對這份奏章的欣賞程度顯然不同凡響,他當然不可能這麼沒眼力勁。

不過長孫無忌不愧是老狐狸,轉眼就想出了對策,圓溜溜的眼珠子一轉,衝着李二陛下拱了拱手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微臣爲帝國有這樣的人才而高興,爲陛下慧眼識珠而慶賀。”

這番話似乎真的爲李二陛下得了楊帆這麼一個奇才而感到高興。

喜歡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請大家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更新速度最快。

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二百二十五章 觸景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四百零七章 童話故事的魅力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三十二章 打不過就找爹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亂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七百七十章震撼第七百四十章市場經濟的雛形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一百一十三章飛鳥盡良弓藏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六百章 提點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五百一十一章壞人死於多話第二百零四章 財大氣粗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賭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六十章 被給紅包的老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七百二十七章女俠來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一百零六章 大唐特種兵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氣死人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戰神第一百六十章尷尬了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商業奇才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五百九十章解開心結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一百七十四章誰想當紈絝呢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牆腳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六百六十六章大變革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三百四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五百八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一十八章 衆女齊聚第二百七十三章 別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垢的疑慮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
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二百二十五章 觸景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四百零七章 童話故事的魅力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三十二章 打不過就找爹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亂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七百七十章震撼第七百四十章市場經濟的雛形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一百一十三章飛鳥盡良弓藏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六百章 提點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五百一十一章壞人死於多話第二百零四章 財大氣粗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賭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六十章 被給紅包的老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七百二十七章女俠來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一百零六章 大唐特種兵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氣死人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戰神第一百六十章尷尬了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商業奇才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五百九十章解開心結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一百七十四章誰想當紈絝呢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牆腳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六百六十六章大變革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三百四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五百八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一十八章 衆女齊聚第二百七十三章 別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垢的疑慮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