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

夜近黃昏,寒風呼呼的刮,可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太極宮內燈火輝煌、人影幢幢。

皇宮道路上的積雪早已清掃得乾乾淨淨,腳下光滑平整的青石板映照着宮殿高牆上掛起的大紅燈籠,散發出淡淡的光暈。

巍峨雄偉的皇宮大內被這些紅燈籠散發的光暈籠照,突兀的呈現出一種喜慶、祥和, 完全沒有了以往入夜的沉寂。

一處偏殿裡的宴會尚在進行,供應食物酒水的宮女內侍俱是行色匆匆。

小年,是皇宮之內不落鑰的日子,長安城內也取消宵禁,當然是因爲今天是團聚的日子。

此時的皇宮大內賓客如雲宴席如水。

不管是皇子皇孫,還是後宮裡的嬪妃,亦或者是皇族宗親, 只要能趕到的, 今天都齊聚一堂。

此時, 李二陛下心懷舒暢、興致大好,酒到杯乾,實在是痛快非凡。

不提幾年前勒緊褲腰帶過的窮日子,單單這樣的宴會都已經好多年沒有舉行了,當然是因爲他這個皇帝的內庫裡面沒有錢。

今天能夠舉行這樣盛大的宴會,也是李二陛下漲臉的時候,自然多喝了幾杯。

在座的皇族成員,也已經多少年沒見到李二陛下如此暢懷的痛飲了。

其實,大家想想也就釋然了!

原來國庫窮得叮噹響,很多朝廷的建設都要從李二的內庫裡面拔款,哪裡還有閒錢來舉辦這樣的宴會。

自從與楊帆合作開始經營琉璃生意以後,不僅國庫前所未有的充盈,連李二的內庫也已經堆滿了銅錢。

以前一直被當成窮逼的李二現在當然可以大展身手,把前幾年的憋屈全部發泄出來。

作爲皇室宗親,大家也理解李二陛下以前內心的苦楚。

於是乎, 只要能夠喝酒的,都可勁地恭維李二的文成武德。

畢竟, 李二陛下有好日子過,他們這些皇室宗親也才能沾到一些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二陛下已經醉眼朦朧,擡手將一旁翩翩起舞的宮女揮退,大喝道:“正逢小年佳節,又恰逢大唐盛世,如此柔弱的曲風怎能展現我大唐雄風,另起軍樂。”

“善!”安排節目的禮官趕緊讓人準備,他們當然知道這位皇帝陛下的喜好。

不稍片刻,幾隊披甲執銳的壯士齊刷刷步入大殿。

走動間衣甲的響聲就體會其間的肅殺之氣。

一陣急促的鼓聲響起,聲震雲宵。

這股獨特的軍樂氣勢雄渾,在場的衆人莫不熱血沸騰!

隨聲而動的舞者步履矯健,隊列張弛有度,刀戈往來交錯,各壯漢疾徐有序,聲音慷慨而堅定。

莫說沒見此舞的皇室小兒,便是不止見過一次的皇室宗親,也無不凜然震悚。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 共賞太平人……

衆表演者鏗鏘高歌, 在座者莫不隨聲而和,氣氛熱烈至極點。

即使是皇宮外的百姓也能聽見這隆隆之高歌。

李二陛下興高采烈,也一同齊聲高歌,激動得面紅耳赤,這對於喜怒不言於色的皇帝來說是很少見的。

此時,老太監王煥貴忽然走到身旁,附耳低語了幾句。

李二陛下尚在揮舞的雙手突地一凝,整張臉都扭曲起來,

臉頰的肌肉凸起,可以想象定然不會是什麼好事。

掃視了大殿中瘋狂歌舞的衆人,李二陛下不着聲色的回到後殿。

砰的一聲,一張案几被李二陛下一腳踹飛,案几上的瓷碗翻滾飛出去老遠,直接摔了個粉碎。

隨身的幾名內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立馬跪地,不敢擡頭,嬌弱的身子澀澀發抖,唯恐殃及池魚。

“豈有此理!楊帆這兔崽子是要逼着朕砍了他腦袋不成?這小子上輩子就是屬牛的,爲何只要有閒就會闖禍,真是氣煞朕也。”

李二陛下暴怒,幾乎無法控制自己。

本來俊朗的面龐青筋凸起,好似彎曲的蚯蚓,面孔猙獰彷彿擇人而噬的兇獸,以往溫煦和氣的氣質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即便是深受器重的王煥貴此刻也不敢上前勸阻。

帝王一怒,赤地千里,誰人敢阻攔。

發泄一陣後,李二陛下毫無形象一屁股坐在榻上,噗嗤噗嗤喘了半天氣,這才稍稍平緩。

“給朕拿丹藥過來!”

“諾!”

服下幾顆灰褐色的丹藥以後,李二不由眯起眼睛發出舒服的呻吟,好半晌後才問道:“把前因後果仔細講給朕聽。”

王煥貴整理了一下思緒,輕聲說道:“忠義侯陪同幾位公主殿下前往大總持寺爲皇后娘娘祈福,期間遇到了會昌寺高僧辯機,由於辯機和尚對公主殿下糾纏,忠義侯怒極出手毆打辯機和尚。”

“正好韋安嗣遵祖母之命前去邀請辯機誦經祈福,見到辯機和尚被打,從而與忠義侯發生衝突。”

“韋安嗣所率領的衆僕從以卵擊石,被忠義侯打了個落花流水。”

“最後,辯機遠走,韋安嗣也被迫磕了幾個響頭,忠義侯這才罷休……”

“嘶!”李二陛下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棒槌真吃了熊心豹子膽?不僅明目張膽得罪佛門,還把京兆韋氏得罪死,他真以爲自己有三頭六臂不成?”

其實不怪李二陛下如此反應,在穩定的時代,佛門的信徒發展的實在太快了。

雖然道教屬於國教,但對平民百姓的洗腦來說,道教是遠遠比不上佛門的。

作爲皇帝,面對佛門之時,李二也不得不謹小慎微,深怕這羣人煽動信徒造反。 щщщ✿ тtkan✿ c○

如今楊帆毆打佛門高僧,這不是赤裸裸的打佛門的臉麼?

雖然楊帆給辯機扣上了一個花和尚的名聲,畢竟沒有真憑實據。

一旦佛門鬧騰起來,李二陛下下真不知如何是好。

另外,楊帆這傢伙居然不依不饒,連韋氏也得罪死了。

不僅嚇得韋氏繼承人屁股尿流,還讓其當場磕頭認錯,這不是硬生生揭了韋家的麪皮?

京兆韋氏乃是傳承上千年的世家,底蘊深厚無比,屬於關中世家的領頭羊之一。

當初登基之時,李二爲了安撫這些世家,也不得不娶韋貴妃這個二手貨。

韋貴妃之所以能從一介寡婦榮升爲四大貴妃之首,可不僅僅憑的是美貌,而是其身後韋氏的支持。

用屁股想也知道,楊帆這次真的捅到了馬蜂窩上。

佛門和韋家一旦聯手彈劾楊帆,這該如何是好?

如果處置楊帆,不久之後的科舉考試誰來主持?

如果不處置楊帆,這些世家一旦聯合起來,一場血雨腥風定然必不可少。

這些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盛世也將會功虧一簣。

難啊!

李二陛下揉着太陽穴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也第一次生出了想讓楊帆外放做官的念頭,那混小子實在是太能折騰了!

李二閉上眼睛琢磨了一番,可琢磨來琢磨去,此次科舉考試還真不能臨陣換將。

因爲李二陛下還真得利用楊帆那小子一往無前的氣勢。

不說其他,以這小子在百姓中的聲望,即使考試過程中有些許的紕漏,楊帆也能讓百姓信服。

而楊帆出次出征吐蕃,以幾千兵卒大破十萬鐵騎,這種神魔之舉也能夠震懾世家和一些宵小之輩。

讓這些人不敢明目張膽的破壞改革的科舉制度。

見到李二陛下爲難的樣子,王煥貴恭敬的說道:“陛下,在老奴看來,今天忠義侯的舉動未償不是好事。”

“怎麼說?”李二蹙眉擡起頭,問道。

李二知道,這位老太監深得明哲保身之道。

如果沒有理由,定然不會無的放矢。

“老奴斗膽了!”王煥貴清了清嗓子:“奴婢曾記得忠義侯與陛下閒聊時說過佛門……”

忠義侯曾說:

寺廟藉着求佛的名頭,廣收信衆的供奉,大斂其財,雖然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但更多的是社會毒瘤。

一方面,各個寺廟名下的產業、田地不計其數,偏偏還不用納稅,減少了朝廷的收入。

另一方面,寺院仗着享有免稅權、免役權,致使寺院成了法外之地。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只要把自己的地產以佈施或出售的方式轉讓給寺院,另外繳納部分的地租,就能換取寺院的庇護,免除賦稅和勞役。

這很容易導致土地兼併,從而使百姓無地可種,也是王朝滅亡的根源。

所以老奴的建議:以此次辯機和尚貪戀紅塵,瀆懈公主殿下爲由,重新界定寺廟的權與責,讓朝廷能夠更好的管控佛門……

王煥貴這番話,不由讓李二想起了當初楊帆對佛門見解。

是啊!

只要加以引導和約束,佛門反而會成爲朝廷安撫和掌控百姓的一種手段。

自己又何必懼怕於佛門信徒的人多勢衆?

一旦出家人只負責誦經禮佛,他們又豈能翻出什麼大浪來?

尾大甩不掉,現在的佛門是該整頓整頓了。

想到這兒,李二陛下的眼神變得逐漸堅定起來,心頭一片火熱:“那世家該如何應付?”

王煥貴苦笑着道:“大家,奴婢見識淺薄,哪裡能有什麼法子!”

李世民微微一楞。

是啊,真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感覺。

剛剛老太監之所以有這樣的見解,還是聽到了楊帆當初的想法。

看來解鈴還需繫鈴人,還得找楊帆那混不吝的小子才行。

可是該如何應付韋氏呢?

想來韋貴妃不用多久也會收到自家侄兒被羞辱之事,這女人一旦鬧騰起來,可真有些棘手。

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頭疼病又犯了!

忠心耿耿的王煥貴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心裡暗暗將楊帆罵了一遍。

他只是一個太監,不會去參合什麼國家大事。

雖然一直對楊帆的感觀還算不錯,可那又如何?

在他眼裡皇帝就是他的一切。

楊帆三天兩頭找事讓皇帝爲難,簡直是太不讓人省心了!

王煥貴在宮中服侍多年,當然知道韋貴妃的難纏程度。

這位韋貴妃仗着孃家的幫襯,甚至想窺視那母儀天下之位,若不是皇后娘娘也有孃家支撐,勝負還未可知呢。

可事事就是這麼無常!

王煥貴還沒想好如何安慰李二之時,便聽到一陣腳步聲響起。

擡眼望去,卻見到一身華麗錦服,滿頭金簪步搖的韋貴妃在侍女的簇擁下前來。

這位怎地到這裡來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難道不知陛下想事情之時,是不許讓人打擾的麼?

雖然王煥貴心裡嘀咕,腳下卻趕緊迎了上去:“奴婢見過貴妃娘娘!”

韋貴妃如今已年越四旬,雖然早已過了花信年華。

但天生媚骨,一張瓜子臉根本沒有時間的印記,讓人看起來容顏俏麗無比,肌膚凝脂如玉。

加上平時保養得當,絲毫沒有一絲衰老之相,反而散發出一種成熟的魅力。

只是那一雙如波似嗔的雙眸有些紅腫,讓人看上去更顯嬌弱,一副我見猶憐之感。

韋貴妃微微施禮,平淡的說道:“免禮,臣妾見陛下遲遲未歸,現在陛下可在殿內?”

雖然韋貴妃的態度很隨意,可王煥貴卻不敢有絲毫怠慢,於是趕緊回稟:“貴妃娘娘,陛下正在殿內。”

“陛下考慮問題時最忌別人打擾,此時有些心煩意亂,若是貴妃娘娘要進去,可要注意……

韋貴妃詫異地看了王煥貴一眼,微微頜首,算是承下這份指點的情誼。

“那本宮先進去看看。”韋貴妃輕提裙裾,柳腰輕擺,緩步走進殿內。

此時,李二陛下正端坐於牀榻之上,凝神沉思,仔細斟酌。

當聽到響動,隨即又嗅到一陣香風,李二這才愕然擡頭,看着盈盈站在自己面前的韋貴妃。

卻聽韋貴妃焦急的問道:“陛下剛剛怎麼突然退席,難道是身體不舒服嗎?”

李二陛下神情不定,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朕身體微微不適,所以先行退下。”

韋貴妃嚇得嬌軀一顫,趕緊跪伏於地,輕聲抽泣:“陛下龍體有佯,找太醫看了沒有?”

“陛下是天下之主,也是妾身的天,妾身斗膽懇請陛下要多愛惜龍體纔是。”

李二陛下面容稍霽,問道:“你且放心,朕的身體沒有什麼大礙,貴妃來找朕有什麼事兒?”

“陛下龍體無礙那妾身放心了!”韋貴妃低眉垂首,聲音嬌媚輕軟。

心裡卻知道,定然是李二陛下已經收到了楊帆與佛門和自己韋家的衝突,正在想對策。

與此同時, 韋貴妃的眼圈兒開始紅了起來,好像在醞釀着什麼。

李二陛下輕輕蹙了下眉頭,默然不語,看來頭疼的事來了。

果不其然,只聽韋貴妃抹着眼淚抽泣道:“陛下,妾身入宮以來,向來安分守己,從未開口爲孃家求得什麼恩典,這都是因爲妾身知道,陛下乃天下共主,處事要公平、公正,才能讓天下百姓信服。”

“可如今韋氏一族受到奸人刁難,名譽掃地,簡直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想我韋氏以詩書傳家,謹守君子之道,哪知天降橫禍,致使後輩受到欺凌,妾身懇求陛下看在夫妻多年的情分上,爲韋氏主持公道……”

說完,兩行珠淚便傾泄而下,宛如斷了線的玉珠一般,那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兒,是個男人都得心軟。

李二陛下心中不忍,拉住韋貴妃的小手,安慰道:“愛妃說的哪裡話,你我本是一體,何必如此見外?”

“今天發生之事,朕剛剛也略有耳聞,據說,你侄兒韋安嗣是非不分、爲虎作倀,纔會發生衝突,朕有些爲難啊!”

韋貴妃怎麼可能會放棄,順勢握緊李二寬大的手掌,俏臉哭得梨花帶雨:“妾身也不想搬弄是非,可是忠義侯不僅把侄兒暴打了一頓,還讓妾身的侄兒當衆磕頭,顯然是不把韋家這個皇親放在眼裡,妾身認爲,這是要絕了我們韋家的後路……”

李二陛下皺起眉頭,有些不悅。

這話說得越來越離譜了!

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五百九十六章實在人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二百四十二章 設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三百七十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虛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六十七章你儂我儂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三百六十三章恨鐵不成鋼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九十五章 待時而動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性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計和夜話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應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二百五十章 驚醒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把人罵吐血是真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五十九章 柴令武想要拜師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窩煤現世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三百四十九章殺雞儆猴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前朝公主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宮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賭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二百章 尋求庇護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五百零一章封賞風波第三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
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五百九十六章實在人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二百四十二章 設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三百七十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虛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六十七章你儂我儂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三百六十三章恨鐵不成鋼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九十五章 待時而動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性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計和夜話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應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二百五十章 驚醒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把人罵吐血是真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五十九章 柴令武想要拜師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窩煤現世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三百四十九章殺雞儆猴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前朝公主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宮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賭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二百章 尋求庇護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五百零一章封賞風波第三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