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

等到長孫無忌起身走遠,李承幹才反應過來,不由自主大喊道:“舅舅,暫且手下留情!”

長孫無忌充耳不聞,肥胖的身體敏捷的消失在正堂門口。

李承幹正想追身前去,卻被孔穎達一把拉住。

長孫無忌顯然是奉了陛下之命讓稱心上路,若李承幹同去,豈不是橫生枝節。

更何況,若太子見稱心被當場擊殺,定然會肝腸寸斷,搞不好會記恨上長孫無忌。

作爲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孔穎達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順利繼承帝位。

長孫無忌權傾朝野,對李承幹登基絕對是極大的助力。

若是因爲這事與長孫無忌產生間隙,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孔穎達語重心長的勸道:“殿下,趙國公前來處置此事,定是陛下的旨意。”

“既然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前去爲難趙國公,更何況,趙國公此舉也是好意。”

孔穎達的意思很明顯。

此次長孫無忌直接把稱心弄死其實是爲你考慮,你可不要不知好歹。

雖然李承幹優柔寡斷了一些,但其實並不笨。

當然能看出長孫無忌如此着急把稱心弄死應該另有隱情。

更知道自己的太子之位想要保住,還得多仰仗這位舅舅。

冷靜下來以後,李承幹擡起的腳步頓時停了下來,心裡也想通了。

即便自己前去又能如何?

自己真敢違抗父皇的命令阻攔長孫無忌麼?

若真的前往,除了眼睜睜的看着,也只不過增添幾多傷感罷了!

想到這兒,李承幹不由得慘淡一笑:“謝謝恩師的教誨,承幹知錯了!”

說話間,長孫無忌一馬當先,領着百騎兵卒從側殿走了出來,後面的兵卒還擡着一個單架。

從耷拉着的手臂可以看出,單架上的人已經沒有了氣息。

想想也是,稱心只是一個嬌弱的樂童,面對兇悍的百騎兵卒,毫無還手之力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見此情景,李承幹不由悲從心來,懇求道:“稱心與孤相遇一場,也算有緣,不知舅舅可否把他的屍首交給承幹處置?”

看着頹廢的李承幹,長孫無忌哀嘆一聲:“殿下寬厚仁德、情深義重,微臣怎敢不允?”

“既然事情已經辦完,微臣這就回去向陛下交旨。”

說着,對着百騎兵卒揮了揮手,又對着孔穎達幾人微微一禮,急匆匆轉身離去。

剛走到殿門口,又聽到李承乾的聲音遠遠飄來:“舅舅可否告知,是誰查出科舉考試的題目是由稱心泄露出去的?”

“忠義侯!”長孫無忌腳下一頓,猶豫了一下,吐出三個字,隨即快速的消失在了東宮門口。

聞言,李承幹咬牙切齒,眼中寒芒不斷閃過,顯然把稱心的死算在了楊帆的頭上。

見狀,房玄齡與孔穎達對了一眼,苦笑不已。

顯然,稱心在這位太子殿下的心中顯然佔據了很大的分量。

不過,把一切的過錯都歸結於楊帆,

這豈不是無能的呻吟麼?

更何況,楊帆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禮部尚書,又日漸恩寵。

雖然你李承幹貴爲太子,但想要登上皇位,還差十萬八千里。

如今去記恨這麼一位才華橫溢、前途不可限量的後起之秀,豈不是自己找不自在?

可惜陷入了悲痛之中的李承幹卻管不了這麼多,把所有的過錯全扣在了楊帆頭上。

當然,楊帆可不會怕這樣的冤枉,身上的蝨子多了反而不覺得癢了!

孔穎達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得好好勸勸這位太子殿下一番。

雖然不一定有效果,但卻是他的職責所在。

於是,在房玄齡走後,孔穎達決定留下來勸誡李承幹。

……

陳國公府,侯君集如坐鍼氈!

在吐蕃縱兵燒殺搶掠,雖然違反了軍紀,但李二陛下並沒有嚴加懲罰,只是讓其在家反省。

雖然閒賦在家,可候君集並沒有閒着,整個長安城的一舉一動都逃脫不了他的眼線。

楊帆這個罪魁禍首,侯君集當然也時刻關注着。

從楊帆科舉考試高中榜首,再到楊帆幾人跟蹤並抓捕王大錘,侯君集都有一定的瞭解。

雖然不知道王大錘身上隱藏着什麼秘密。

但從李績和楊帆碰面沒多久,李績便急匆匆進宮可以看出,這事小不了。

最後,長孫無忌被召進宮中,並帶着一衆百騎兵卒前往東宮,這可是把侯君集嚇到了!

陛下到底想要幹什麼?

難道想廢黜太子不成?

作爲太子殿下的鐵桿支持者,候君集焦急萬分。

一腳將旁邊的一個胡凳踹飛,罵了一句娘西皮的。

侯君集很清楚,這一切顯然又是楊帆那混蛋搞出來的。

從一介混混變成高高在上的國公爺,侯君集的內心其實是很驕傲的,所以也就養成了目中無人的性格。

當然,他也有懼怕和敬佩的人。

歷數起來,能讓他侯君集又敬又畏的,掐指算起來只有兩個半。

第一個當然是發現他才能的李二陛下,李二把侯君集從一介微末培養成鼎鼎大名的將軍,自然是他侯君集又敬又畏的人。

第二個則是大唐的軍神李靖,作爲大唐軍方的一根標杆,李靖可以說是真正的帥才。

想當初李靖以三千鐵騎血洗荒漠,一雪渭水之恥,那種神鬼莫測的兵法,足以讓候君集頂禮膜拜。

李靖這人性情太過謹慎,功利之心也不強,隱隱察覺到李二陛下對他的忌憚,便果斷的交出一切兵權,歸隱在家,不問世事。

如此一來,反倒讓李二陛下憐惜其才華,便讓讓李靖教侯君集兵法。

可以說,除了皇帝,李靖也是侯君集敬佩的人。

至於最後半個,當然是如日中天的楊帆。

不說楊帆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禮部尚書,憑着楊帆在吐蕃戰場上的功能就讓侯君集忌憚萬分。

更何況,楊帆還有着駿場坊這個聚寶盆的支持,更讓候君集又嫉又妒。

若不是楊帆的身後有李二陛下撐着,侯君集早就動手了!

由於楊帆的年少,因此可以算是半個。

如今因爲楊帆,導致李二陛下讓長孫無忌帶兵進入東宮,侯君集當然坐立不安。

畢竟,未知的總是最令人恐懼的。

侯君集越想越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堂外傳來腳步聲響,只好深深吸了口氣坐回座上。

在事情還未清晰之前,只得讓人前去打探,顯然是有消息傳回來了。

“將軍,有消息傳來了!”來人正是國公府的管家。

“那長孫無忌帶兵走東宮,所爲何事?”侯君集陰着臉問道。

管家趕緊回道:“此次趙國公帶百騎前往東宮,好像是爲了捉拿一個叫稱心的樂童!”

“大事不好!”侯君集低罵一聲。

作爲太子殿下的心腹,侯金奇當然瞭解李承干與稱心的苟且關係。

如今稱心有事,若是李承幹不捨得而違抗聖命,事情就鬧大發了!

是不是有人故意用稱心的對付太子李承乾的?

侯君集越想越不對勁,站起身來說道:“趕緊給我備馬,我要進宮見太子殿下。”

“諾!”管家答應一聲,張張嘴似乎是想要說什麼,最後卻欲言又止,轉身退了出去。

候君集的性子剛愎自用,一旦決定,怕是誰勸也不會聽。

領着僕從,騎着馬,侯君集一路狂奔來到東宮。

“太子可在宮中?”

侯君集跳下馬,直接將繮繩交給門童,一邊疾步走進宮門一邊問道。

“殿下正與孔師在殿中……”

門童話音未落,侯君集已經走得沒影了。

望着遠去的侯大將軍,門童瞠目結舌。

這位侯大將軍平時那可是講究得很,從來都是裝着彬彬有禮、一絲不苟。

這或許是當年當混混的時候就沒個正形,所以才刻意的想要裝出一副有教養的高貴身份。

今兒個是怎麼了?

居然會如此匆忙,連通報的機會都不給,簡直是少見。

且不說侯君集火急火燎的來到東宮正殿,遠遠便見到太子李承幹同孔穎達坐於軟塌之上。

雖然聽不見兩人在說什麼,但兩人談話間氣氛和諧,並沒有山雨欲來之勢,這,讓候君集有些奇怪。

這場面與自己想象的有些不同,真是太詭異了!

孔穎達這個人,才學那自是不必說,畢竟人家祖上乃是鼎鼎大名的孔子。

作爲孔子的二十三世孫,孔穎達妥妥的書香世家,名門大族。

孔穎達從小勤奮好學,師從大儒劉焯,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

隋朝大業初年,選爲“明經”進士,授河內郡博士,候補太學助教。

大唐朝,建立後,成爲秦王府學士。

貞觀年間,歷任國子博士、給事中、國子監祭酒、太子右庶子……

若論士林之中的名聲,甩他侯君集幾十條街。

但是孔穎達這人有個毛病,就是讀書人都有的一種傲氣,性子比較剛烈,說話比較直,也比較迂腐。

說話做事,從來都不會委婉轉圜,直來直去,簡直能把人氣死!

李承幹沉溺於歌舞,不喜學業,孔穎達總是勸諫:“殿下只知道嘻戲,而不知進取,怎麼能接任帝王之位,你就不怕陛下會對此有看法嗎?”

李承幹喜歡裝扮突厥人,常召突厥人進宮一同作樂,孔穎達又勸諫:“突厥人狼子野心,善於阿諛逢迎,當你強大時他就屈服,當你虛弱時他就撲上來咬你一口?”

“這些人人面獸心,難以教化,把他們引進宮中,甚爲不妥,而且爲陛下所不喜,請殿下三思。”

以至於李承幹只能夠把這些突厥人趕出東宮。

可以說,雖然孔穎達的名聲很大,教學也盡職盡責。

但在太子李承幹看來,反正他做什麼,孔穎達都看不上!

當然,李承幹也只能裝作不知,反正看不上就看不上唄,誰稀罕?

只要授完課,兩人就再沒有什麼交集,眼不見爲淨。

因此,平時兩人根本不可能有什麼交流。

可是現在自己看見了什麼?

侯君集揉了揉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心平氣和談話的兩人。

這實在太意外了!

孔穎達從榻上站起身,笑道:“殿下能夠放下前嫌,實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我也放心了!”

李承幹馬上做出一副慚愧的表情:“請孔師放心,您的諄諄教導,孤永記於心,稱心之死定然不會遷怒於其他人。”

剛說完,便見到侯君集來到了門口,頓時笑臉顏開的問道:“陳國公來了?你來的正好,孤也正想找你。”

“不過,宮中門童、內侍也太不懂規矩了,陳國公前來,怎麼能不通傳一聲,讓孤也好迎接一下!”

孔穎達頗感意外,這位太子殿下何時如此彬彬有禮了?

難道是剛纔的一番勸解起來效果?

自認爲有功的孔穎達得意的撫起了花白的鬍鬚,顯然已經沉慶於自我而不能自拔。

侯君集也很是意外,嚥了口唾沫,這畫風明顯不對,難道這位太子被嚇傻了?

以往李承幹對他可從來沒有如此客氣,這也太奇怪了!

孔穎達此時也笑呵呵對着侯君集客氣兩句,便對太子李承幹說道:“既然陳國公找殿下有事,微臣先行告退,剛剛微臣的話,還請殿下牢記於心。”

李承幹趕緊躬身施禮:“多謝孔師指點,孤省得。”

孔穎達笑吟吟的回禮後轉身離開。

看着孔穎達的背影,侯君集有些狐疑的問道:“殿下何時跟這迂腐的老傢伙這般親近了?”

卻沒注意到,孔穎達剛離開,李承乾的臉色早已變得陰沉無比。

聽到侯君集的話,李承乾冷冷一笑:“呵呵,那傢伙只不過是一個說客而已,居然想讓我放過楊帆,他也太天真了。”

“楊帆那傢伙敢諂害稱心,孤一定讓他付出代價。”

若是孔穎達知道自己的一番好意卻被李承幹誤會,不只是該哭還是該笑。

不過,聽李承乾的話,侯君集趕緊退到門口看了看,確定近處無人,這纔回到堂中,壓低聲音說道:“殿下,這種話可要少說,心知肚明即可。”

“孔老頭雖然人不咋地,但能量確實很大,不宜得罪!”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李承幹全程面無表情,聽完之後,更是一副輕蔑的姿態。

“陳國公過濾了,不過就是一個教書匠而已,能夠教導孤,那是他天大的福氣,可他卻不懂得珍惜,居然敢跟忠義侯那小子穿一條褲子,簡直太可惡了。”

侯君集急了!

人家孔穎達門生遍佈天下,若是讓人聽到這樣的話,你這個太子可就要換人了。

但想到此次來的目的,侯君集只能趕緊問正事:

“此次趙國公帶人前來捉拿樂童稱心,可牽扯到殿下否?若是有什麼風吹草動,您可得早做準備。”

李承幹目光灼灼的盯着侯君集,似笑非笑的說道:“陳國公,難道你想讓孤造反不成?”

侯君集嚇個半死:“殿下慎言,這種話怎麼能隨意說出口?可要謹防隔牆有耳,況且,我只是認爲有備無患,並不是……”

意思就是說,有些事情做得,卻說不得,而且只是早做準備。

李承幹心頭頗爲感動,也許只有這位“小白猴”是全心全意想讓自己登上帝位的人。

當然,李承幹也知道侯君集的小心思?

自打李靖漸漸退出朝堂,侯君集便自詡是朝中第一名將。

對於與程咬金這樣的莽夫平起平坐很是不滿,多次向李二表達想要敕封太尉一職。

可李二先是不予理會,後來反而封長孫無忌爲太尉,這讓侯君集極爲不滿,認爲李二這是看不起他。

於是侯君集便與自己越走越近,心心念念想讓自己當上皇帝,給他敕封三公之位。

歸根結底,自己想要的是朝臣的支持,而侯君集想要的是名譽地位,他們兩人各取所需。

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賞雪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四十四章 扶桑遣唐使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六百九十七章錢財動人心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六百五十九章朝堂爭鋒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時候示弱並不丟人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五十五章 選拔第三章 入長安第二百七十二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三百零六章大軍開拔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贏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三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三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六百一十章誤會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七百章狗咬狗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時候示弱並不丟人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六百二十八章尋求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牆腳第五百五十章嚇尿了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二十二章老李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
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賞雪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二百九十六章古來征戰幾人回第四十四章 扶桑遣唐使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六百九十七章錢財動人心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六百五十九章朝堂爭鋒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時候示弱並不丟人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五十五章 選拔第三章 入長安第二百七十二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三百零六章大軍開拔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贏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三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三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六百一十章誤會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七百章狗咬狗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時候示弱並不丟人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六百二十八章尋求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牆腳第五百五十章嚇尿了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二十二章老李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