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人各有志

“其實在座的都是逍遙的親朋好友,我也不瞞各位了。我與藥師、孫大夫、張大哥四人乃是一位同出一門,也就是說我們四人是師兄弟關係,孫師兄是我們四人中最大的,而我則是最小的,也是師尊的關門弟子。至於師傅是誰,礙於門規,望不能告之。”

李逍遙歉意地看向了長孫秀敏,只見長孫秀敏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她知道李逍遙有很多的事情都瞞着自己,但是作爲愛他的女人,又是李逍遙的未婚妻有的事情她該知道的,李逍遙絕對不會隱瞞,不該知道的事情,李逍遙絕對有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告之,長孫秀敏能夠理解李逍遙作爲男子的心酸,這也是作爲賢妻良母地第一步,出嫁從夫。

孫思邈接着李逍遙的話,微笑地看着衆人,然後又將目光看向了李逍遙等人,捋了捋鬍鬚淡然地笑道:“還有一件事是其他師弟都不知情的,師尊一生收了六位入室弟子,一位記名弟子,至於大師兄則是因爲特殊原因,師尊並沒有多說什麼,我只知道大師兄與二師兄乃是一同入門的,只不過後來師尊也不曾說過關於他們之間的任何事情。”

“孫某是師尊的第三位弟子,藥師與仲堅兩人入門時間一樣,以年紀來說張師弟是第四位弟子,藥師是第五位弟子,逍遙是第六位弟子,至於記名弟子我也不曾聽師傅說起過,因此孫某也不知道到底是誰。”

“如今我們四大弟子全部都在藥師這裡聚集一堂,若是師尊知道我們幾人能夠在一起的話,他老人家一定非常的欣慰。畢竟,他老人家的夢想就是各個弟子之間相親相愛。”

李逍遙沉思暗暗地想道:“師尊曾經說過,我的天賦只有一位師兄能比,看樣子就是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師兄,又或是二師兄了。既然三師兄都不曾知道兩位師兄的情況,可見當初他們其中一人因爲某件事惹怒了師尊,否則師尊絕不會逐出師門,這件事暫時不說爲妙,否則又要花費一番功夫解釋了。”

伍天賜眼睛都快要瞪出來了,張大着嘴巴合不攏嘴地驚詫地暗暗想道:“到底是何人居然能夠教出這麼逆天的弟子,我以爲少主已經算是妖孽之才,沒想到他的師尊更是天縱之才。他們四人要是攜手共創大業,江山唾手可得。”

其實伍天賜猜測的並沒有錯誤,若是這四人聯手實在是大隋王朝最具威懾力的組合。孫思邈的醫術當世無雙,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既然是大夫他能夠救死扶傷,也能殺人於無形,如果將他的醫術放到軍事上,須臾間就可以伏屍百萬。

任何一位大夫要想救死扶傷,首先要學的就是找到所有疑難雜症的病情,也就是需要找到致人患病的病因,一旦找到了才能對陣下藥,並非江湖郎中隨意地下藥,病人是生是死都跟他沒有關係,在他的眼中只有利益纔是王道。

伍天賜只與孫思邈初次相見,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孫思邈絕對是那種救死扶傷,不求功名利祿之人,想讓自己的醫術在大隋王朝一直流傳下去,志不在此。孫思邈也不會將自己所學的醫術用在毒害他人的身上,這與他所學的思想相悖,因此它絕對不可能會參與結束混亂的時代,只想爲天下百姓中解除病患帶來的苦楚。

虯髯客,他是一位俠義之士,也不追求功名利祿。縱然李逍遙是他的小師弟,可是他的志向只想着挑戰天下各路英雄,這與唐公李淵四子李玄霸有些相似。然後他更加深一層,李玄霸再怎麼不喜歡追求功名利祿,可是李逍遙是他最疼愛的弟弟。若是李逍遙受到任何的傷害,以他護短的性格,李玄霸絕對不會坐視不理,誰敢傷害李逍遙分毫,他絕對會跟那人拼命。

有着這層羈絆,使得李玄霸不得不無條件輔助李逍遙逐鹿中原,縱然與他的夢想相去甚遠,可是至少能夠在李逍遙身邊幫助於他,就是最大的快樂。而虯髯客經歷人世間最悲痛的事情,親人的無情,浪子回頭,回首往事才發現這一切只不過是父親的一種保護措施,也是父親疼惜他的表現方式。

可是虯髯客猶如天空中的浮雲一般,特立獨行,我行我素,世俗間的紅塵之事他一律不感興趣。如果不曾知道他父親仍然關心自己,仍然愛護自己的話,他可以做到逍遙自在,一生淡泊名利,只想着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

縱然李逍遙是他的小師弟,可是仍然改變不了他那孤傲的性格。再說李逍遙也不想利用自己是門主的身份去強壓着虯髯客同意幫助自己,因此虯髯客絕對有很大的把握絕對不會在李逍遙的身邊去輔助於他,畢竟他也是現在張府中的管事之一,有些事情不是想丟就能丟的。

如果有虯髯客幫忙,李玄霸再跟着後面幫忙,一人是萬人之中取人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另外一人是勇猛無敵,一己之力抵擋百萬雄師,殺的敵軍人心惶惶,四處潰散。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阻擋李逍遙前進的步伐,可是這些只不過是伍天賜的一廂情願而已。

通過幾日與李靖朝夕相處,擡頭不見低頭見,使得伍天賜知道了李靖的軍事才能,衆位兄弟中無人能及,就連他自己在李靖面前都望塵莫及,唯有徐懋功一人能與之匹敵。李靖乃是天生的帥才,而其他人爲將才。

俗語有云:“能領兵者,謂之將也;能將將者,謂之帥也”。伍天賜知道衆人皆是李逍遙麾下大將,人人皆可成爲將才,唯有徐懋功有帥才的潛質,“帥才領將,將才領兵”。無論是秦瓊或是他自己皆可以統領一方士兵與敵軍對恃而不敗,而徐懋功、李靖則是統帥全軍,卓越地軍事才能,獨有的領袖氣質以及大局觀,絕對讓敵軍聞風喪膽。

李靖已經歸順李逍遙,這件事伍天賜並不知道,否則他一定更加的高興。因爲他們兄弟兩人早日幫助李逍遙定鼎天下,早日報家仇,手刃楊廣,爲人民百姓帶來福祉。當初,伍天賜曾經詢問過李逍遙爲何一定要召集李靖,直到這些時日與李靖相談才發現,李逍遙的眼光看得實在是長遠許多,可是聽說他們兩人還是一位師傅所教授,他才理解爲何李靖的軍事才能如此的厲害,現在所有的疑問全部都解開了,就連李逍遙爲何年紀輕輕十八般武藝無一不精,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他們四人的師尊更加的厲害,實在是當世奇人。

當夜,衆人都出去休息了,只留下李逍遙等四人,秉燭夜談。

“逍遙師弟,藥師成爲你的麾下,看樣子你確實真的有逐鹿中原的決心了!”孫思邈低着頭,沉思道。

“不瞞師兄,逍遙的確有逐鹿中原的野心,然而這件事並不是爲了我個人利益的得失。若不是天下混亂,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逍遙寧願做個閒雲野鶴,過得逍遙自在的日子,只要帶着自己心愛的女人遊山玩水。”

李逍遙沉聲接着說道:“逍遙知道天下大亂乃是大隋王朝氣數已盡,天命難違。無論哪一家勢力奪得天下,於李家皆是不利。爲了保護逍遙在乎的人,我不得不爲之。畢竟,有些事情也是情勢所迫,無奈之下才會冒天下大不韙,只要定鼎天下,百姓富裕,國家強盛,那是逍遙畢生的追求,我不求兩位師兄能夠幫忙,但是也不要去勸說我放棄之類的話,否則休怪我不講情面。”

“唉,逍遙師弟,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孫思邈無奈地苦笑道,“師尊知道此事嗎?”

李逍遙堅定地點點頭,肯定地回道:“在我下山時,師尊已經預料到了。但是師尊並未多言,將這枚鬼谷令傳授於我,讓我善用之。逍遙知道師尊的意思,可是逍遙不打算用這枚門主令強逼着師兄做不願意的事情。”

“孫師兄,逍遙師弟說得沒錯。你的志向是懸壺濟世,而逍遙採取不同的道路,可是與你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藥師非常的贊成逍遙師弟所言。再說這樣的時代裡才能真正將師門發揚光大。”李靖贊同的點點頭,縱觀鬼谷門歷史人物中均是在混亂的時代中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將自己所學的用於實踐,發揮最大的力量。

“逍遙師弟,非是師兄不願助你,而是我的志向不在此,所以愛莫能助。”虯髯客直接撇清關係,李逍遙逐鹿中原的事情的,對於他而言沒有任何的關聯,再說他孤傲的性格使得根本就不適合領兵作戰,實實在在的武癡。

“人各有志,兩位師兄,逍遙也不願強求!”李逍遙微笑地回道,他知道孫思邈一心專研醫術,若是將孫思邈拉入自己的世界裡,恐怕耽擱孫思邈自己的夢想。其實他的目標乃是虯髯客,可是虯髯客實在是太自以爲是了,若非是兄弟的話,他直接用武力解決比現在爭論要好許多。

虯髯客與其他兩人不同的是,他見到李逍遙擁有門主令第一件事不是參拜新的門主,而是我行我素,一如既往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既然虯髯客不願意輔佐李逍遙,他也不願意以身份強壓着虯髯客。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四人再次陷入沉默,現在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沉默了多少次。每次都是說到這個話題上個人的意見不統一,纔會使得此刻的氣氛不同以往。可是,李逍遙直接的威嚴模樣無意間散發出來的氣息,使得虯髯客深深地震撼了,他暗暗地想道:“逍遙師弟絕不是少年那般簡單,他絕對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李逍遙無意間散發出來的氣息震撼了虯髯客,彷彿是一把錘子敲擊在虯髯客的心房上,使得他眼神中流露出一股捨我其誰的霸氣,現在他挑戰的目標又多了一個。或許眼前貌似忠良地李逍遙纔是真正的高手中的高手,武功修爲絕對達到師尊玄真子的高度上。

四人分屬不同領域的絕代強者,尤其是孫思邈在醫學研究上,縱然是他們的師尊玄真子都佩服不已;李靖一心報效國家,爲國爲民奮鬥,因此他纔將多餘的時間花費在研究兵法以及軍事之上,使得他成爲後世令人敬仰的‘軍神’;虯髯客受崑崙奴的影響,使得他在武學上的造詣超越了兩人,直逼玄真子的境界;李逍遙乃是玄真子的關門弟子,頗得玄真子的真傳,不僅是知識上的傳承,更是氣質上深深地影響了李逍遙的行爲舉止,舉手投足之間就像是玄真子的翻版一樣。

人各有志,冷暖自知!

第294章 證據確鑿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283章 龍鳳呈祥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70章 霸王槍第208章 離別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77章 東征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52章 科舉制第54章 未雨綢繆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105章 少夫人第185章 夢魘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22章 三軍會師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19章 虯髯客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108章 刺殺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263章 袁天罡第51章 徐府危機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5章 拜入名門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章 錦囊妙計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93章 長孫秀敏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19章 虯髯客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211章 困獸猶鬥(一)第14章 商議對策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108章 刺殺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94章 進退兩難第15章 蒞臨太原第51章 徐府危機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90章 邂逅(一)第208章 離別第112章 相見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9章 途中救人第144章 密謀造反
第294章 證據確鑿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283章 龍鳳呈祥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70章 霸王槍第208章 離別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77章 東征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52章 科舉制第54章 未雨綢繆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105章 少夫人第185章 夢魘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22章 三軍會師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19章 虯髯客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108章 刺殺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263章 袁天罡第51章 徐府危機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5章 拜入名門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章 錦囊妙計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93章 長孫秀敏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19章 虯髯客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211章 困獸猶鬥(一)第14章 商議對策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108章 刺殺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94章 進退兩難第15章 蒞臨太原第51章 徐府危機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90章 邂逅(一)第208章 離別第112章 相見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9章 途中救人第144章 密謀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