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

“報!”王世充正在行宮內處理政務,偶然聽聞到有人在外的喊叫聲,他皺着眉頭,詫異地問道:“是何人深夜前來?”

那人急急忙忙地推開房門,王世充瞥了一眼,只聽他單膝跪地,躬身急忙道:“啓奏皇上,這是洛口守將何輝八百里加急的奏章!”他雙手捧起奏章,王世充命身邊的太監將奏章接了過來,然後放在書案面前,打開一看認真地看了一遍。

王世充皺着眉頭,喃喃自語道:“沒想到李逍遙率領的大軍速度這麼快,已經抵達了洛口對岸,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大軍應該會在今晚強渡黃河,黃河並不是那麼好過的,呵呵!”他別有深意地笑了起來,然後命人將張鎮周、田瓚兩員大將請來。

張鎮周是舒州同安郡人,本是隋朝大將,只不過王世充篡位自立爲帝后,就成爲他的麾下大將,爲官清正廉明,而且與李淵有些交情,只不過現在份屬不同的陣營;田瓚,隋末唐朝人物,武德三年六月,田瓚殺楊士林投奔王世充,王世充拜他爲顯州總管,兩人都是驍勇善戰的大將。他們兩人麾下兵力相加有兩萬餘人,而且都是精兵強將。

他們兩人都是擅長水戰之人,兩人深夜還在臥牀休息時,接到王世充的軍令。兩人都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匆忙地來到了進宮面聖。王世充焦急地等待着張鎮周、田瓚,他們出現在行宮時,王世充閒話少說,噓寒問暖的話語也直接被省去,開門見山地說道:“兩位將軍,朕深夜將你傳來,實在是迫於無奈,形勢所逼。”然後將洛口守將何輝的奏章讓他們看了一眼,低聲道:“唐軍已經達到黃河北岸,與洛口遙相相望,若是被唐軍渡過黃河,我軍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與他抗衡了,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將唐軍攔住,阻止他們渡過黃河,朕讓兩位將軍前來,就是希望你們連夜出兵增援洛口,定要阻止唐軍的步伐!”

張鎮周、田瓚面面相覷,異口同聲地回道:“末將定會全力以赴阻擋住唐軍的步伐!”

王世充欣慰地點點頭,道:“張將軍、田將軍,你們兩人一定要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唐軍的腳步,隨後朕就會增派人員前去支援二位,鄭國的江山就仰仗兩位將軍了!”於是,王世充將調動軍隊的令牌交給了他們兩人,由他們兩人共同執掌,調兵遣將。

王世惲望着張鎮周、田瓚兩位將軍急忙的背影,低聲問道:“皇上,爲何要派遣他們兩人前往增援何輝,不派遣其他將領,再說他們兩人的兵力距離洛口來說,有些距離。若是深夜奔襲,即使達到洛口都沒有辦法抵禦唐軍,末將有些不明白!”

“不明白,不明白就好!”王世充笑了笑,低聲怒吼道:“你的意思,朕還需要像你交代了!”

王世惲見王世充有些憤怒,急忙跪地顫抖的說道:“末將不敢,還請皇上恕罪!”

“諒你也不敢!”王世充不屑地譏笑道,“朕要如何做,就怎麼做,有些事還是不要清楚爲好,否則誰也不敢保證你的項上腦袋,以後朕的命令,還敢再犯,休怪朕不留情面!朕累了,你們都下去吧!”

衆人告退,王世惲擦着冷汗,全身哆嗦地離開了。作爲王世充的兄長,王世惲一直以爲王世充會願意與自己說明情況,有些時候是真的沒有將王世充當成皇帝,而是繼續當成自己的弟弟,不免有失禮儀,忘記了王世充現在是皇上,一國之君,有些東西不需要像他們這些人交代,而且他還是第一次見到王世充的怒火,他相信真的觸碰了王世充的底線,王世充絕對不會手下留情,將自己直接斬首示衆,不禁暗暗地想道:“最是無情帝王家!”

王世充瞥了一眼顫顫驚驚地兄長一眼,什麼話都沒有說,目送着他的離開,事實上王世充確實有另外的打算。雖然皇宮上下都是他的人,可是真的隔牆有耳的話被有心人傳進其他將領的耳中,必定會引起滔天巨浪,好不容易穩定的局勢瞬間就會分奔離析,恰好王世惲問了一個不該問的問題,撞在了槍口上,只能說他自己倒黴,還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王世充,如今的他已經在皇位上有些時日了,深深體會到皇帝權威是需要平衡,以及自己的威嚴,不能像以前那樣了,必須擁有上位者的姿態。

張鎮周、田瓚接受王世充的任命之後,他們急忙地趕到軍營,挑選精銳連夜出發,馬不停蹄地趕往洛口,前去增援。其實,王世充命令他們前去支援,有些私心,也是一種考驗。畢竟,張鎮周原屬於皇泰主楊侗的麾下大將,自從楊侗被秘密殺害後,他沒有絲毫的動作,這於理不合;田瓚殺了楊士林才前來投奔於王世充的,他擔心田瓚日後也會發動叛亂,以防萬一,決定將他們兩人先行出兵前去抵禦唐軍,而且他們兩人的大軍全部都是跟隨着他們各自南征北戰的士兵,並且駐紮之地也不再洛陽,就在洛口不遠處,因此王世充既是考驗他們兩人的忠誠度,也是真實的考慮到了兩軍的距離,雖然不是最近的,也不是最遠的,並且他們兩人的大軍兵力相加暫時抵禦唐軍的隊伍絕對是不成任何問題。

由於李逍遙率領的大軍根本就不知道王世充已經知道他們抵達了,毫無戒備之心,縱然李逍遙夜觀星象感覺有些詭異,卻沒有發現任何的風吹草動,只不過心裡還有隱隱有着擔憂。與此同時,洛口守將憂心忡忡的來回踱步着,根本就無法靜下心來,最重要的是何輝原屬於魏軍實力的,沒想到唐軍這麼快就前來征討洛陽城,雖然他早就猜到會有這麼一天,只不過時間也太快了。

此時,何輝身邊站立着幾位熟悉的面孔,全部都是與他一起獻城投降於王世充的將領,也是瓦崗的舊將,其中一人嘆息道:“何兄,若是李唐大軍渡過黃河,僅憑我軍是難以抵禦的,再說了大軍中還有我們熟悉的兄弟,若是被他們知道我們不戰而降,必定會招致他們的忿恨,只要洛口被唐軍佔領,你我等人難逃一死!唉!……”

“連兄所言極是,如果王世充長時間不派遣大軍前來增援的話,就憑我們等人不要說李唐大軍中的李玄霸,就連羅士信等人,我等都沒有一戰之力。雖然,我們手中也有一萬餘人的大軍,可是與李唐十幾萬大軍相比而言,簡直是以卵擊石,自找死路!”

接話之人乃是邱福,之前嘆息聲的是連明,還有牛蓋以及夏玉山,他們都是與何輝一起獻城投降於王世充的瓦崗舊將。當初,他們幾人被李密任命前來駐守洛口,抵禦王世充,未曾想到他們前腳離開,後腳李唐大軍就緊隨而來,很快就與魏軍發生大戰,關鍵是李玄霸的勇猛使得衆人喪失了鬥志,根本就不敢與唐軍一決雌雄,最後又聽聞李玄霸一人之力力抗秦瓊等人的合擊,毫髮未傷,使得他們準備救援的心徹底打消掉。

此時,坐鎮洛陽城的王世充趁此機會攻打洛口,使得他們幾人腹背受敵,退也不是,進攻也不是,無奈之下就獻城投降,王世充取得洛口後,並未將他們的職位去掉,也沒有剝奪他們手中的兵權,反而繼續任命他們留守洛口。畢竟,他們幾人已經獻城投降,表達了足夠的誠意,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他們會再次叛變,他們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叛離李密,現如今再次叛變的話,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在軍中立足。

無論如何,何輝等人不可能再次叛變,就算是死也得保全自己最後的尊嚴,王世充不願意派兵增援他們,也沒有辦法,他們必須硬着頭皮對上李逍遙率領的大軍。如果不是有黃河這個天然的屏障的話,或許他們早已經被李逍遙攻佔了。

何輝嘆息一聲,苦笑道:“夏兄,原本你纔是洛口守將,諸位兄弟看得起我才讓我成爲守將。如今,我將諸位兄弟帶入死衚衕,實在是有愧於這個職位!若是王世充不願意增援,我們也只能背水一戰,畢竟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何兄,雖然我的年紀在衆位兄弟中算是年長的,可是我的軍事才能以及目光根本就不能與你相提並論,諸位兄弟也是相信你能夠看得遠纔會讓你成爲將領的。你不要妄自菲薄,就算是與唐軍大戰,大不了就是一死,我等絕對不會退縮半步!”

夏玉山微笑地拍着何輝的肩膀,他說得是事實,何輝年紀不算大,不過機智,而且目光長遠,最適合成爲將領的人選,他繼續說道:“當初,我們一心一意的跟隨翟讓南征北戰,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鬥,可是沒有哪一次像今天這樣,如此的艱難,逼得我們沒有退路。何兄,你帶領我們獻城投降,這件事也不是你一個的意思,我們都贊成了,只能說李玄霸的威名使得我們未戰先敗了,就算王世充不願意增援都無所謂,大不了一死了之,又有何懼!”

衆人微笑地點點頭,異口同聲道:“何兄,這次就是我們最後的機會,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也不是孬種,生死與共!”

何輝望着衆人捨身忘死的眼神,熱淚盈眶地堅定地說道:“就讓我們放手一搏,就算是李唐大軍又有何懼,畢竟我們幾人最熟悉的就是水戰,而李唐大軍基本上都不會水,哪怕是李玄霸都敢與之一戰!死也要死得其所,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竭盡全力!”他又望着神情激動的衆位兄弟,起身站了起來,豪氣干雲地大吼一聲:“兄弟們,準備跟我一起戰鬥吧!”

衆人異口同聲地堅定回道:“生死與共,放手一搏!”

於是,何輝、夏玉山、邱福、連明、牛蓋,他們五人齊心合力地準備最後一次瘋狂得攻擊,縱然李唐大軍兵力強盛,猛將如雲,他們也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五人將死置之度外,任何事情都影響不到他們幾人的決心,就算李玄霸武藝超羣,舉世無雙,但是在他們的地盤上都得給我盤着,是虎也得給我臥着,何輝等人決定與李唐大軍決一死戰,地點就在黃河之上。

何輝親自率領大軍埋伏起來,然後又任命連明、牛蓋兩人率領五千餘士兵駐守在黃河大堤上,並且讓夏玉山、邱福兩人統帥一支突襲軍,這支軍隊只有五千餘人,不過他們的戰鬥力仍然不足以跟連明、牛蓋的相提並論,但是他們有着非常厲害的技藝,全部都是有名的神箭手,而且他們的箭術基本上都是王伯當傳授的,雖然不能與王伯當相抗衡,但是萬箭齊發任何人都無法防禦,他們準備用這支隊伍阻擋住李唐大軍,就連何輝都沒有想到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何輝等人抱着必死的決心,將所有的兵力全部都用來抵禦李唐大軍,縱然是死,他們也要找個墊背的。衆人全部都嚴正以待的等待着李唐大軍渡過黃河,只要在他們的進攻範圍,他們就會主動發動襲擊。現在,他們在暗,李唐大軍在明,他們相信自己絕對能夠給李唐大軍一個大大的驚喜,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盯着黃河的水面,目不轉睛地,誰都不願意放鬆警惕,畢竟這是在用自己的命在放手一搏,誰都不願意輕言放棄,大戰一觸即發!

洛陽守軍搶佔先機,將一切準備工作全部安排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衆人的心目中忘記了死亡,忘記了榮譽,忘記了成敗,牢牢記住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死也得拉上李唐大軍的兵士,誰都不想留下遺憾。當初,他們懼怕李唐大軍,又被王世充率兵出征,使得他們無奈之下只能投降,保全自己的性命。如今的他們決不會再次輕易投降,大不了一死,死又有何懼,衆人的眼神前所未有的堅定,鬥志昂揚地期待着看到李唐大軍,高昂的士氣使得他們毫無顧忌的決定大戰。

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5章 拜入名門第97章 少夫人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08章 刺殺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108章 刺殺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116章 藥王(一)第93章 再次相遇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1章 與天相爭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19章 半路截殺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31章 辭別第31章 辭別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36章 結拜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263章 袁天罡第240章 一戰決生死(二)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105章 少夫人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05章 少夫人第91章 邂詬(二)第55章 打劫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55章 打劫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2章 三軍會師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31章 半路截殺
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5章 拜入名門第97章 少夫人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08章 刺殺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108章 刺殺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116章 藥王(一)第93章 再次相遇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1章 與天相爭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19章 半路截殺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31章 辭別第31章 辭別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36章 結拜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263章 袁天罡第240章 一戰決生死(二)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105章 少夫人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05章 少夫人第91章 邂詬(二)第55章 打劫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55章 打劫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2章 三軍會師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31章 半路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