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

單卓坤等人回到兵營,已是夜暮時分。尉遲恭和李元昌得知消息後,忙在參軍副將的陪同下趕到轅門迎接。

“上仙,你們可算是回來了,不知戰勢如何?”尉遲恭急切的問道。

單卓坤微微一笑,神情極爲從容。尉遲寶林見他並不願意多說,便接過話頭說道:

“爹,你就放心吧。上仙向來料事如神,此番出征未費吹灰之力就將匈奴軍殺得片甲不留,那絕對是叫做氣勢如虹。”

他的性格原就極爲外向,興致所起,更是手舞足蹈。衆人見狀,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想不到上仙不僅料事如神,而且還會用兵,當真是讓本王刮目相看,佩服,佩服!”李元昌雙手一揖,恭順說道。

單卓坤見此情形,忙伸手拉住了他,笑着說道:“好說,好說,不用跟我客氣。”

說罷,衆人繼續說笑着向前走去。

由於匈奴山谷兵敗,敵軍銳氣頓時大減,人心惶惶,再也無心戀戰。次日,李元昌和尉遲恭發出命令,速令手下兵士全體出兵,誓要將匈奴大軍全殲。

山谷,旌旗烈烈,遮天蔽日。兵器碰撞,人仰馬嘶,在尉遲寶林、李芷風等將領的帶領下,唐朝大軍有如神助一般驍勇,當即便將匈奴軍殺得片甲不留。

匈奴軍主將眼見勢頭急轉,連忙發出退兵指令,要求兵士後退。然而即便如此,仍是死傷無數,丟盔卸甲不斷,哭爹喊娘之聲不絕。

尉遲寶林見敵軍退卻,原本想要率軍繼續向前追趕。不想半路卻被單卓坤攔住。

“尉遲將軍,不可!”單卓坤語氣極爲沉着。

“爲何不可?”尉遲寶林不解的問道。

他實在不明白對方爲何要阻攔自己,常言道,一鼓作氣方是王道,難道上仙竟然連這樣小兒科的道理都不懂嗎?

“這山谷如此幽深狹長,倘若對方有詐,暗中伏兵,又該如何是好?”單卓坤語氣甚是急促。

上一次,他就是用了誘敵深入之法。誰知道,這一次匈奴軍會不會來個如法炮製,有樣學樣?

“這......”尉遲寶林聽他這樣問,頓時有些語塞。沉默片刻,才又說道,“那你說怎麼辦吧?”

單卓坤聳了聳肩:“要想解決這件事情也好辦,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匈奴兵撤退。想來他們這次也定已傷了元氣,即便是要恢復也要過上好一段時間。更何況,我軍也已與其僵持許久,不若先行撤回長安,待到日後休養生息好了再戰。”

尉遲寶林沉吟須臾,雖然心中着實不願,卻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思量極爲周全。單卓坤說得卻是實情,眼下這種情形也只能暫且如此。

“好吧,就按照上仙所說,撤兵!”他有些不甘願的說道。

“撤兵!”身旁的副將在聽到命令後,傳令道。

手下兵士聽到號令,齊齊轉身,向着軍營的方向疾步走去。

一路上,尉遲寶林由於心情鬱悶,始終沉默不語。單卓坤察言觀色,知曉其心中所想,卻亦是不肯說明,只是微微一笑。

待軍隊來到轅門,二人下得馬來,他才笑着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尉遲將軍,我知道你想不開,再鬧彆扭。不過,你也應該知道,所謂用兵之道絕不是不保全自己實力,一味只靠強行拼殺。而是要保全自己的實力,懂得隨機應變。”

尉遲寶林的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暖意,同時還夾雜着一絲深深的後怕。倘若今日對方當真只是任憑自己一味向前廝殺,真的不知道還會出現怎樣的事情。

“上仙所說極是,是寶林之前思量不周。”尉遲寶林雙手抱拳,赧顏說道,“好在現在平安回營,沒有引出再大的閃失。”

單卓坤笑着扶起了他:“咱們原本就是兄弟,也就無須這樣客氣了。寶林兄,等日後到了長安,我還有很多需要向你請教的地方,還請多多指點纔是。”

尉遲寶林笑着點頭:“那是自然。”

說罷,二人來到軍營,與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尉遲恭、李元昌及李芷風三人會合。在簡單的講述了一番出戰的情形後,尉遲恭當即就表示單卓坤做得極對,並對其表示謝意。

隨後,經過商議,尉遲恭做出了大軍於第三日班師返回長安休養生息的決定。消息一經傳播,軍營上下盡皆歡喜。一想到在闊別家鄉近一年後,終於能夠與家人團聚,人人喜不自勝。

儘管漫天飛雪、路面溼滑,但大軍卻仍馬不停蹄的向前趕路,即便再疲憊,也不肯停下來歇息。

馬車上,一身玉色公子衫的單卓坤手中託着布簾,好奇的向外張望着。但見那被風雪掩映的村莊、河道及山川均是一片銀白之色,格外安靜閒適,中間且又夾雜着淡淡的傷感。

忽然,詩人劉禹錫的《江雪》浮現在了他的腦海裡,望着窗外的景緻,忍不住輕聲誦道: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與單卓坤相對而坐、身着淡紫色公子衫的李元昌正在打盹,此刻聽到這話,睜開眼睛,笑着說道:

“上仙端的是好才情,竟然將詩寫得如此美。無論是措辭還是意境,都是極雅緻的。”

單卓坤輕嘆一聲,心想沒文化真可怕,這漢王又怎能想到,這首詩是自己同朝的人寫得,只不過寫詩的那人要比他整整晚了二百年呢?

心中雖說是這樣想,他表面上卻絲毫未露,笑着說道:“漢王若是喜歡,那我以後就多念些給你。”

“好。”李元昌笑着應道。

正說話間,車廂猛然抖動了一下,李元昌和單卓坤對視一眼,同時露出了訝異的神情。

“車伕,什麼情況?”李元昌伸手撩開了門簾,將身子半探出去,看着車伕的背影問道。

“啓稟漢王,前面是一條河。”馬伕跳下車子,半彎着腰,對李元昌恭順的說道,“鄂國公要大夥兒停下來暫作歇息,待一會兒尋到了船再走。”

“嗯。”李元昌點了下頭,放下了門簾,側頭對單卓坤笑道,“上仙,這車廂好生憋悶。既是如此,那咱們便也下車走走。”

“好。”單卓坤笑着應道。

二人下車來到河邊,此刻岸上已經站了許多兵士,大家三三兩兩,聚在一塊兒聊天。

單卓坤見河水已經凍結,形成了厚厚的冰層,頓時玩性大發,他迅速來到離着自己較近的兩名兵士面前,向對方要佩劍。

兵士雖然不明白爲何上仙這般着急的向自己要武器,但也按照他所說,同時交出了佩劍。

單卓坤拿着佩劍來到河邊,在坐到地上後,順手解開了腿上的綁帶,將兩隻帶着劍鞘的佩劍緊緊的綁縛到了自己的鞋子下面。

隨後,他站起身來,張開雙臂,極力的保持着身體平衡,緩慢的向河中走去。在衆人愕然的注視下,他開始輕盈的旋轉身子,表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花樣滑冰,優雅的姿勢,不斷引來了周圍人的鼓掌叫好。

單卓坤之所以會有這麼棒的身手,主要還是得益於東北人的身份。在家鄉,由於一年要下三個月的雪,每一個孩子都會滑冰或冬泳。而他在身爲體育教練的父親的指導下,自然也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最終在經過一番勤學苦練後,有了現在的成績。

車裡,尉遲恭身披大氅,正靠在廂壁上閉目養神。聽到外面的吵嚷聲,訝異的探問道:

“外面是什麼情況?”

“回稟國公,上仙正在河裡滑冰。”一名隨身護衛聽到他的問話,在外面笑着應道。

“哦?”尉遲恭聽到這話,頓時也來了興趣,“走,瞧瞧去。”

在尉遲寶林和李芷風及幾名護衛的陪同下,尉遲恭疾步來到河邊。果不其然,單卓坤正在河中做着旋轉動作,身子左右搖擺,宛如一隻凌空飛起的燕子。

“上仙,好身手。”看了一會兒,尉遲恭忍不住的叫道。

單卓坤聽到叫聲,迅速上到岸上。在將兩隻佩劍取下後,笑着來到他的面前。

“國公,這天寒地凍,難以取暖。我就想着運動一下,好讓身體熱起來。反正閒着也是閒着,要不然這樣,我就教大家滑冰吧。”

周圍兵士聽到這樣說,頓時喜笑顏開。一個個興致勃勃,爭相說好。

“好,既然上仙有此心意,那便做吧。”尉遲恭環視了一下四周,對單卓坤說道。

“是。”單卓坤向尉遲恭抱拳一揖,隨即高聲說道,“走吧,下河。”

在他的帶領下,衆人紛紛將佩劍套在腳上,互相拉着手來到河中。

“好,大家看我的動作。”單卓坤站在人羣中央,耐心的說道。

衆人學着他的動作,開始在冰面上滑行。隨着說笑聲起,原本極爲寧靜的氛圍瞬間被打破,四周登時掀起了一片熱浪。

第三十七章 成功脫身第一百三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二章 妓院贖身第三十四章 大道玄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迴轉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揚名立萬第六十九章 玉佩現世第二十二章 兄妹相認第三十九章 殿中對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六章 父子交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到府慰問第七十六章 拜見唐皇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中遇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遇老僧第二十一章 獲知身世第一百四十章 動身前往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七十六章 拜見唐皇第一百三十八章 突遇恩寵第七章 喜獲良馬第九十一章 巧嘴說親第一百二十章 測算天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獲知原委第八十九章 二人賭約第五十三章 獲封郡主第三十七章 成功脫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中遇敵第六十章 談論朝政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七十九章 欲見故人第十七章 再起風波第六十七章 探查舊物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四十八章 意外反轉第十五章 心有所動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七十九章 欲見故人第一百章 大唐賢后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九十八章 朝中鬥嘴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國普陀第七十一章 藏身之所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得奇劍第五十四章 骨肉風波第六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幻術大師第十二章 意外得寶第六十三章 突來危機第一百零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荀草之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息禍端第七十三章 真龍獻寶第一百零九章 出發苗疆第二十二章 兄妹相認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感難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五彩帛書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一百零七章 午夜招魂第七十八章 悄然離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尋找子書第八十七章 好男不鬥第四十四章 前塵往事第四章 下定決心第三十八章 靈王洞府第七十章 泉水之眼第五十六章 棲身之處第七十六章 拜見唐皇第九十七章 宮廷蹴鞠第九十九章 怒叱羣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息禍端第十一章 屢經其險第七章 喜獲良馬第九十八章 朝中鬥嘴第四十七章 心心相惜第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章 巧笑顧盼第一百三十三章 情感加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解困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見燦姬第二十七章 突發狀況第十一章 屢經其險第十三章 芷風之謎第一百零九章 出發苗疆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七十二章 束手就擒第三十九章 殿中對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解困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卜卦問情第五章 拉近關係第十六章 以酒談心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一百三十八章 突遇恩寵第七十一章 藏身之所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一百四十六章 靈卦擅解第二十一章 獲知身世第二十五章 力克妖術
第三十七章 成功脫身第一百三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二章 妓院贖身第三十四章 大道玄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迴轉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揚名立萬第六十九章 玉佩現世第二十二章 兄妹相認第三十九章 殿中對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六章 父子交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到府慰問第七十六章 拜見唐皇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中遇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遇老僧第二十一章 獲知身世第一百四十章 動身前往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七十六章 拜見唐皇第一百三十八章 突遇恩寵第七章 喜獲良馬第九十一章 巧嘴說親第一百二十章 測算天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獲知原委第八十九章 二人賭約第五十三章 獲封郡主第三十七章 成功脫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中遇敵第六十章 談論朝政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七十九章 欲見故人第十七章 再起風波第六十七章 探查舊物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四十八章 意外反轉第十五章 心有所動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七十九章 欲見故人第一百章 大唐賢后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九十八章 朝中鬥嘴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國普陀第七十一章 藏身之所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得奇劍第五十四章 骨肉風波第六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幻術大師第十二章 意外得寶第六十三章 突來危機第一百零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荀草之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息禍端第七十三章 真龍獻寶第一百零九章 出發苗疆第二十二章 兄妹相認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感難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五彩帛書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一百零七章 午夜招魂第七十八章 悄然離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尋找子書第八十七章 好男不鬥第四十四章 前塵往事第四章 下定決心第三十八章 靈王洞府第七十章 泉水之眼第五十六章 棲身之處第七十六章 拜見唐皇第九十七章 宮廷蹴鞠第九十九章 怒叱羣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息禍端第十一章 屢經其險第七章 喜獲良馬第九十八章 朝中鬥嘴第四十七章 心心相惜第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章 巧笑顧盼第一百三十三章 情感加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解困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見燦姬第二十七章 突發狀況第十一章 屢經其險第十三章 芷風之謎第一百零九章 出發苗疆第六十二章 朝野規矩第七十二章 束手就擒第三十九章 殿中對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解困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卜卦問情第五章 拉近關係第十六章 以酒談心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一百三十八章 突遇恩寵第七十一章 藏身之所第二十章 講述過往第一百四十六章 靈卦擅解第二十一章 獲知身世第二十五章 力克妖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