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局勢

『ps:一千章啦,慶祝下~』

————以下正文————

『北三軍戰敗於太原郡晉陽縣,且將軍姜鄙身受重傷。』

在收到這則戰報後,趙弘潤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下來。

姜鄙是何人?

那可是與臨洮君魏忌一同力保隴西魏國十幾年不被秦國所吞併的悍將!

記得在『魏秦三川戰役』期間,臨洮君魏忌曾在提及姜鄙時說道,姜鄙的才能十倍於他。

當然,這是臨洮君魏忌的謙遜之詞,畢竟姜鄙再厲害,也不可能是臨洮君魏忌的十倍才能,因爲據趙弘潤的瞭解,臨洮君魏忌本身就是一位足以坐鎮一方的統帥。

但通過臨洮君魏忌的讚美之詞,不難推測出,魏忌對於姜鄙是非常認可的。

平心而論,趙弘潤對姜鄙瞭解地並不多,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那就是,姜鄙並非如傳聞的那樣是一名只懂得逞匹夫之勇的莽夫。

根據趙弘潤對姜鄙的瞭解,姜鄙在打仗時有一個習慣,他總是會事先安排好戰術,並且將其告訴副將,以便於他在臨陣時,突然從本陣率軍殺出。

趙弘潤不清楚姜鄙作爲一位統帥卻親自上陣殺敵的目的是什麼,可能是姜鄙在臨陣指揮時看出了敵軍的破綻;也有可能純粹就是姜鄙在戰場上時體內的武人之血沸騰,俗稱手癢難耐,故而親自上陣殺敵。

但憑藉這份認知,就足以證明姜鄙並非是只懂得逞匹夫之勇的莽夫,因爲他會在戰前仔細制定戰術,而不是盲目地進攻。

甚至於,姜鄙頻繁親自上陣殺敵,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姜鄙個人的武力,換而言之,這是一位文武兼備的統帥,只是面容模樣長着粗糙,不像南樑王趙元佐、南燕大將軍衛穆等人那樣天生長着一張儒將、智將的臉,以至於讓人誤以爲是一名莽夫豪傑。

總得來說,趙弘潤對姜鄙還是相當放心的。

畢竟在趙弘潤看來,隴西魏氏,也就只有將軍姜鄙與臨洮君魏忌這兩人可以稱之爲統帥,其餘衆將,比如說當時初見時就與趙弘潤鬧矛盾的庶長侯贏,就擔不起統帥這個稱呼,充其量就是將軍級別而已。

可沒想到,姜鄙居然在進攻太原郡時遭遇戰敗,且本人都身受重傷,這是趙弘潤萬萬沒有想到的。

不可否認,此前趙弘潤策劃地很好:由姜鄙與南樑王趙元佐攻打太原,而他這邊則與另外幾支友軍一起攻打邯鄲,兩處齊攻,讓韓國難以兼顧。

可如今生了這等變故,這讓趙弘潤難免有些擔心河東郡西部的情況。

因爲毋庸置疑,那名打敗並且擊傷了姜鄙的韓將,肯定會順勢收復此前被姜鄙麾下北三軍攻陷的城池,甚至於一路攻打到魏國的河東郡西部。

在這種情況下,南樑王趙元佐能否穩定那邊的局面呢?

趙弘潤倒是不擔心南樑王趙元佐是否會出兵援助姜鄙的北三軍,畢竟這兩人都是站隊皇五子慶王趙弘信的,因此,南樑王趙元佐是絕對不會坐視姜鄙出事的,否則,姜鄙若是出了事,天水魏氏在魏國朝廷的話語權必然會大打折扣,而這樣一來,南樑王趙元佐就失去了國內政治上的盟友,如何與魏天子抗衡?

因此,南樑王趙元佐出兵支援姜鄙的北三軍,這是必然的。

唯一值得深慮的是,南樑王趙元佐是否能夠穩定河東郡西部的局面,或者乾脆點說,能否擋住那名擊敗了姜鄙的韓將——『太原守』廉駁。

『廉駁……太原守廉駁……』

暗自唸叨着戰報中那名擊敗了姜鄙的韓將名諱,趙弘潤長長吐了口氣。

他忽然覺得,無論是他還是姜鄙,此前對於這場戰事的判斷都有些過於樂觀了。

要知道,太原郡乃是韓國西邊的國境邊陲,而在國界之外,居住着韓國的強敵——『胡』。

不可否認,韓國的軍隊,曾經是中原各國綜合實力最強的軍隊:

齊國緊挨着魯國,且又是中原各國當中最富饒的國家,因此,齊軍的裝備一向是最爲拔尖的,齊軍的武器裝備,包括種種戰爭兵器,即便是如今的肅王軍都不見得已趕。但遺憾的是,齊人過慣了安逸的日子,絕大多數被和平的生活磨去了血性,因此,齊兵在戰場上往往很難捨生忘死地投入戰鬥。

說得直白點,齊兵純粹就是靠着遠別國的武器裝備與戰爭兵器在打仗,尤其是當他們欺負楚國的軍隊時。

而魏國的軍隊恰恰相反,在趙弘潤還未執掌冶造局時,魏軍的武器裝備,包括戰爭兵器,是遠遠不如齊國的,但是,魏國在訓練步兵這方面極有經驗,因此,魏國步兵的勇悍,在中原各國那是衆所周知的事。

或許會有人因此聯想到秦兵,但實際上,秦兵的強,與魏兵的強,兩者是存在差異的:秦兵強悍在於他們悍不畏死,實力其實一般;而魏兵的強悍,則在於他們經過嚴格刻苦的訓練,以至於當踏足戰場時,只要克服對於戰場的恐懼,那麼剩下的,只需要遵從本能即可,因爲他們高強度的訓練,使得身體早已經記憶了那些揮舞兵刃的動作,往往只要一個念頭,便能精準地揮出兵刃,將敵人殺死。

當然,這並不是說魏兵不如秦兵有血性,只是說相比較之下,魏兵之所以強大的原因,先是他們高強度的訓練使身體記憶的殺敵本能,其次纔是悍不畏死的血性。

而韓軍的強,則介乎於齊兵與魏兵之間:他們的武器裝備不如齊兵優良,但比起以往的魏兵肯定是遠遠勝過;他們的勇悍也不如魏兵,但比起齊兵,肯定是要勇悍地多。

正因爲如此,所以說韓軍的綜合武力最高。

可擁有如此強大實力軍隊的韓國,爲何至今都未能制霸中原呢?

原因就在於,韓國有『胡人』這個百年、甚至幾百年的強敵。

韓國的外患,是中原各國中最嚴重的,魏國當初只有一個地處西邊的三川『陰戎』爲禍,齊國則是東萊的夷人爲禍,楚國則是越人與南夷,唯獨韓國,他的國土北側,完全被胡人所包圍,從東北的『北燕』、北方的『上谷』、『雁門』,再到西北方的『太原』,這幾個韓國的郡地,歷年來頻繁遭到胡人的騷擾、進攻與搶掠,使得韓國不得不在這些國境部署強大的軍隊。

正是因爲韓國被胡人的外患所拖累,以至於至今都沒有餘力制霸中原。

可能趙弘潤一開始還覺得,明明傳聞中強大的韓**隊,爲何如此不堪一擊,原因就在於這裡。

這不,姜鄙與其麾下的北三軍,就在太原郡碰了壁,碰得頭破血流,因爲太原郡,正是飽受『林胡』騷擾嚴重的郡地,由此不難猜測,駐守在太原郡的太原守廉駁,必定是一位極其悍勇多謀的統帥。

『這下子可不好辦了……』

收起了那份戰報,趙弘潤走出了臨時帥帳,望向遙遠的西方。

平心而論,趙弘潤心中倒是想援護姜鄙,畢竟無論姜鄙在政治上的站隊如何,其本質仍然是魏國的上將,而且還是一位難得的統帥,因此,趙弘潤是怎麼也不希望姜鄙出現什麼不測的。

只可惜,他麾下的軍隊,距離太原郡或河東郡西部實在太遠了,縱是有心馳援,鞭長莫及。

更主要的是,他目前正在攻打韓國王都邯鄲的途中,並且麾下軍隊的勢頭非常迅猛,這個時候若撤兵援助姜鄙,豈不是前功盡棄?

『唯有攻了……儘快攻打到邯鄲城下,迫使韓國乞和!』

趙弘潤暗暗說道。

想到這裡,他回到帥帳重新制定戰術。

本來,在攻陷淇關之後,他下一步準備攻打的則是淇縣,但問題就在於,淇縣是一座大城,在數百年前,當他們魏人還未踏入中原的時候,這座城池屬於衛國,而且據說是衛國的都城,當時稱作沫邑。

既然是大城的話,如今蕩陰侯韓陽退守淇縣,肅王軍倘若按部就班地攻打這座城池,前期的戰事必然不順,很有可能在這裡乾耗許久。

因此,趙弘潤決定採取蛙跳戰術,暫且放着淇縣不攻,讓鄢陵軍直接攻打淇縣北面的『鶴壁』。

不得不說,這個考慮完全出乎蕩陰侯韓陽的意料,以至於當得知魏軍不攻淇縣卻徑直深入邯鄲郡境內,攻打北方的鶴壁時,蕩陰侯韓陽驚怒不已。

驚的是,他沒想到魏公子潤竟然如此大膽,敢於讓一支軍隊孤軍深入;怒的是,似魏公子潤這種決定,實在是未曾將他放在眼裡。

可驚怒歸驚怒,該如何對待魏軍攻打鶴壁這件事呢?

要知道,目前在邯鄲郡的韓軍,大致都分佈在臨慮、淇縣、滑縣等地,事實上鶴壁的守備力量是非常薄弱的——這是許多國家部署兵力的通病,他們往往會將軍隊部署在最前線的城池。

而在這種情況下,肅王軍繞過淇縣直接攻打鶴壁,這對於韓軍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猶豫最終,蕩陰侯韓陽即便明知此番前往增援鶴壁很有可能會遭到魏軍的伏擊,亦不得不派出援兵。

果不其然,他派出去增援鶴壁的軍隊,在半途遭到了鄢陵軍副將晏墨的伏擊。

不過最終,近七成的兵力總算是安然進駐了鶴壁。

然而,鶴壁安全了,可淇縣這邊的問題就大了,畢竟肅王軍還有一支商水軍還未出動呢。

果然,在蕩陰侯韓陽派出軍隊增援鶴壁的次日,商水軍便進攻了淇縣。

蕩陰侯韓陽麾下的軍隊剛遭逢敗北,士卒幾乎幾分鬥志,以至於商水軍毫不費力地便攻陷了淇縣。

攻陷淇縣後,商水軍立刻揮軍向北,他們也不去幫鄢陵軍進攻鶴壁,再次蛙跳攻打鶴壁西北的『中牟』,再一次讓蕩陰侯韓陽陷於左右爲難的尷尬處境。

此時的邯鄲戰場,韓軍已完全落於劣勢。

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五十一章:感觸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95章:決戰來臨 二合一第502章:多方推手 二第530章:襲擊第1204章:難民之潮第922章:攻克皮牢第1276章:肅王府的家宴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629章:首戰第720章:失敗的行刺第十七章:鬧大第836章:最後一日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32章:廉駁投效第1200章:兵臨城下 二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243章:火田之威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949章:戰術二第1340章:密信 二第906章:商會模式 二第407章:雒水之盟第550章:商水簡況第732章:待等來年第857章:入秋第440章:引導士氣第715章:戰局膠着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風向第838章:威逼利誘第5章:召見第400章:逼降 三第三百三十六章:羱族青羊部落 二第725章:姬潤與景舍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586章:王氏本家的邀請第891章:深謀遠慮第800章:阻力第865章:不期而遇 三第87章:楚齊泗水戰役 三 二合一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544章:二桃殺三士 三第282章:敲打第一百九十一章:對話『加更11/20』第1254章:後續第1242章:首戰告終第494章:達成協議第540章:願打願挨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929章:火中取栗 二第822章:楚國內亂之王黨派分裂第727章:姬潤與景舍 三第510章:行刺 二第550章:商水簡況第一百二十七章:祀天 二第兩百一十一章:提醒第1310章:六月 三第1110章:王用商人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1031章:決定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986章:攻城第1113章:開幕第二百七十三章:邪門第517章:審訊第十八章:親疏第204章:虛虛實實 二合一第243章:火田之威第694章:田広的責難第1059章:中陽劉病已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1361章:驚變 二第962章:年末第1242章:首戰告終第五十一章:感觸第1141章:大梁之亂 二第240章:大梁戰役 二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1109章:主動投效 二 『加更19/27』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847章:合勢第二百二十八章:祀天 四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二百八十七章:軟脅 二第312章:齊楚的對策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三百三十六章:羱族青羊部落 二第608章:詭襲 二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408章:歃血爲盟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218章:進退
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五十一章:感觸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95章:決戰來臨 二合一第502章:多方推手 二第530章:襲擊第1204章:難民之潮第922章:攻克皮牢第1276章:肅王府的家宴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629章:首戰第720章:失敗的行刺第十七章:鬧大第836章:最後一日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32章:廉駁投效第1200章:兵臨城下 二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243章:火田之威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949章:戰術二第1340章:密信 二第906章:商會模式 二第407章:雒水之盟第550章:商水簡況第732章:待等來年第857章:入秋第440章:引導士氣第715章:戰局膠着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風向第838章:威逼利誘第5章:召見第400章:逼降 三第三百三十六章:羱族青羊部落 二第725章:姬潤與景舍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586章:王氏本家的邀請第891章:深謀遠慮第800章:阻力第865章:不期而遇 三第87章:楚齊泗水戰役 三 二合一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544章:二桃殺三士 三第282章:敲打第一百九十一章:對話『加更11/20』第1254章:後續第1242章:首戰告終第494章:達成協議第540章:願打願挨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929章:火中取栗 二第822章:楚國內亂之王黨派分裂第727章:姬潤與景舍 三第510章:行刺 二第550章:商水簡況第一百二十七章:祀天 二第兩百一十一章:提醒第1310章:六月 三第1110章:王用商人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1031章:決定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986章:攻城第1113章:開幕第二百七十三章:邪門第517章:審訊第十八章:親疏第204章:虛虛實實 二合一第243章:火田之威第694章:田広的責難第1059章:中陽劉病已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1361章:驚變 二第962章:年末第1242章:首戰告終第五十一章:感觸第1141章:大梁之亂 二第240章:大梁戰役 二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1109章:主動投效 二 『加更19/27』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847章:合勢第二百二十八章:祀天 四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二百八十七章:軟脅 二第312章:齊楚的對策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三百三十六章:羱族青羊部落 二第608章:詭襲 二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408章:歃血爲盟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218章: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