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首戰

說實話,趙弘潤對楚國瞭解的並不多,但好在他手底下有一批出身楚國的將領。

甚至於,其中不乏有些中小貴族出身的將領。

尤其是屈塍,赫然是羋姓屈氏之後,雖然是庶出,但好歹也是楚國王公貴族中的旁出,可以說是相當於魏國安陵王氏的那種地位。

能夠使這樣地位的人屈服,改投魏國,說實話也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想到這裡,趙弘潤有意無意地對屈塍說道:“真沒想到,楚國比本王想象的要強得多……對了屈塍,楚國如此強盛,你不會想過要回去吧?”

儘管他的語氣滿是開玩笑的意味,但這句話,還是讓屈塍心中劇驚。

別人不清楚,難道他們這些投奔魏國的楚將還會不瞭解眼前這位肅王的性格麼?

那可絕對是殺伐果決的上位者。

想到這裡,屈塍擺出了嚴肅的神色,搖搖頭說道:“殿下您僅看到楚國鮮華的表面,卻未看到他糜爛的根基……”

聽聞此言,屈塍身邊的晏墨亦嘆息着說道:“殿下,不會有一名楚人在投奔大魏之後,還想回到楚國……”說罷,他擡手指向相城方向,低聲說道:“此地乃宋楚邊界,尚且看不出來,再過些日子,待等我軍繞過符離塞,渡過澮河、甚至是渡過渦河,到那時,殿下您就能看到,楚國的子民,究竟過着怎樣的日子……”

此時,屈塍與晏墨二人身後尚跟着左洵溪、華嵛、公冶勝、左丘穆等鄢陵軍的將領,在聽到這番話後,面色詭異,有憤然者,有尷尬者,不一而足。

“楚國是我等的母國,是我等的故鄉,但熊氏一族已經毀了這個國家。相比之下,大魏的姬姓一族,雖然也有些像安陵王氏那樣的害羣之馬,但比起楚國來說,姬姓一族真的是要好太多了……”晏墨一臉感慨地說道。

“咳咳!”屈塍低頭咳嗽了兩聲,用眼神示意着晏墨。

然而晏墨卻彷彿沒有瞧見屈塍的眼神示意,拱手抱拳對趙弘潤表明心跡:“殿下可以信任我鄢陵軍,唔,也包括商水軍,因爲殿下的敵人,恰恰好也是我等心底深埋的敵人。”

『熊氏……麼?』

趙弘潤驚訝地望着晏墨,隨即坦誠地致歉道:“是本王錯了,無端懷疑諸位,請諸位將軍切莫在意。”

聽聞趙弘潤致歉,衆將受寵若驚地連道不敢,而晏墨則笑着說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嘛,末將可以理解。……殿下若是不信任我鄢陵軍,如何會將我鄢陵軍帶到此地來呢?”說到這裡,他舔了舔嘴脣,低聲說道:“說到底,還是因爲我鄢陵軍至今還未爲大魏建立功勳,若是有機會能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話,相信殿下您也能打消對我軍的最後一絲疑慮……殿下您看呢?”

『這算是變相的請戰?』

趙弘潤表情古怪地瞅着晏墨,他與後者接觸不多,還真沒想到,後者除了善於領兵外,倒也挺能說會道,尤其是長着一副天生的忠臣臉。

他環視了一眼,現在晏墨說完這一席話後,左洵溪、華嵛、公冶勝、左丘穆等將領的眼神皆有些殷切。

於是,他想了想說道:“攻下相城,本王親自爲你鄢陵軍記功!”

聽聞此言,屈塍、晏墨、左洵溪、華嵛、公冶勝、左丘穆等將領眼眸頓時綻放光彩。

“末將遵令!”

而此時,遠方的楚軍已來到了汾陘軍前方,在相距大概一里左右的位置停了下來,徐徐擺列陣型。

見此,趙弘潤不禁有些疑惑,因爲汾陘軍至今沒有任何動靜,眼睜睜地看着對過的楚軍列好了陣型。

『徐殷……他想做什麼?』

微微一愣之後,趙弘潤立馬便恍然了。

原來,歷來兩軍交鋒,在戰之時都要相互扯皮一番,總結下來就是兩個用意。

先,自我吹噓正義,讓己方佔據道義的至高點,即所謂的出師有名。

其次,就是在與敵軍將領的扯皮階段,通過言行舉止判斷敵將的性格,好方便日後使用計策。

考慮到這一點,趙弘潤也沒有派人催促徐殷,因爲他也很好奇,對面的楚將帶着五千名正規軍過來,究竟想幹什麼。

而就在此時,楚軍的隊伍中出現一名騎跨着坐騎的將領,朝着魏軍這邊高聲喊道:“對面的魏軍,是何人掌兵?”

見此,徐殷亦拍馬來到了陣前,用他那洪亮的嗓門喊道:“我等,乃大魏肅王弘潤殿下麾下的兵馬!……你是何人?”

“小小魏國的公子,亦敢稱王?我乃檀山守將鬥廉,你叫你國公子出來回話!”

“呸!”徐殷聞言大罵道:“你什麼身份,敢誇口讓肅王前來見你?……識相的,早早下馬請死!”

“你這廝好是狂妄!……此地乃我大楚疆域,你魏人何以踏足此地?”

“我等尊盟主齊王僖的號召,前來討伐你楚國,你若順從我軍,可繞你不死……”

在那之後,就聽到徐殷與那楚將鬥廉在他對罵,只聽得趙弘潤哈欠連連。

有時候,有些事就是這樣,其實挺無聊,也沒啥意思,但是,卻是形成已久的規矩,你還非得去做。

當然,徐殷與那楚將的對罵,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至少,趙弘潤已經得知了那位楚將叫做『鬥廉』,並且,從對方的言行舉止判斷,應該是個挺狂妄的傢伙。

“鬥廉?”

眼瞅着遠處那面飄揚在楚軍隊伍中的『鬥』字戰旗,宗衛長衛驕忍不住嘀咕道:“好稀奇的姓名……”

聽聞此言,晏墨笑了笑,說道:“『鬥』就叫稀奇的姓氏?那東門、西門、南門、北門的姓氏又稱作什麼?”

“你……耍我吧?”衛驕一臉不可思議地瞅着晏墨,卻見後者曬笑一聲,說道:“待日後碰到,宗衛長就知道晏某有沒有耍你了。”

“……”衛驕將信將疑地瞅着晏墨。

不過對此,趙弘潤倒是見怪不怪,畢竟楚國的確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姓氏。

相比之下,他反倒是對那名叫做鬥廉的楚將有些興趣。

“鬥廉……聽說過麼?”

趙弘潤轉頭詢問鄢陵軍的諸將領們。

屈塍、晏墨等人聞言想了想,隨即搖了搖頭。

由此可見,那名楚將並不是很出名。

而此時,徐殷與那楚將鬥廉對罵了一陣後,總算是進入了戰鬥環節,這讓趙弘潤精神一振。

畢竟這是他第一次遇到楚國的正規軍,他自然要仔細盯着這場交鋒,以此來判斷楚國正軍的實力。

“嗚嗚——嗚嗚——嗚嗚——”

彼此三聲號角吹響。

只見那鬥廉拔出腰間的利劍,直指汾陘軍,大聲喊道:“楚地兒郎,殺!”

“殺——!”

伴隨着一聲彷彿響徹天際的吶喊聲,最前排的楚軍手持着鐵戈,朝着汾陘軍展開了衝鋒。

『這……什麼戰術?那名楚將未免也太耿直了吧?』

趙弘潤皺了皺眉,實在無法理解對面那名楚將究竟在想什麼。

單憑五千楚軍,想要擊潰五萬餘魏軍?那楚將何來的勇氣?

趙弘潤搖了搖頭,絞盡腦汁還是不能理解對方在想什麼。

反而是晏墨提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可能性:“會不會是那鬥廉見我軍初至,誤以爲我軍長途跋涉,精力疲憊,因此想來個『先聲奪人』,叫我軍無法紮營?”

“唔……”

趙弘潤應了一聲,權當是認可了晏墨的猜測。

可仔細想想,他還是覺得這個解釋很牽強。

畢竟,倘若對面那個鬥廉亦是擅戰將領的話,他就應該懂得一個道理:天底下沒有一個將領會將疲憊之師放到敵軍眼皮底下,除非是爲了誘敵。

『小瞧我大魏?』

趙弘潤眯了眯眼睛,心中很是不悅。

但不可否認,自從當年『魏韓上黨戰役』魏國慘敗,強盛的魏武卒全軍覆沒之後,魏國的步兵在中原的威名,的確是不如以往那樣響亮了,反而是韓國的騎軍踏着魏武卒這塊墊腳石,達到了聲譽的巔峰。

或許各國都有這樣的看法:魏國沒了引以爲傲的步兵,還能剩下什麼?

不得不說,有這樣想法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哼!即便我大魏失去了當年魏武卒,但仍有駐軍六營……徐殷,讓本王見識一下你汾陘軍的風采!』

“擂鼓!”趙弘潤轉頭對宗衛長衛驕說道。

衛驕點點頭,當即吩咐肅王衛從營地內搬來戰鼓,叫後者將其敲響。

還別說,這批由魯國供應的戰鼓,樂色的確要比魏國工匠打造的戰鼓洪亮,彷彿每一下都直接擂在衆人心田,震耳欲聾,讓人不由地血脈賁張。

而此時,汾陘軍早已出動。

可能是心中的傲氣使然,徐殷亦沒有派出更多的士卒,他見鬥廉出動了大概千餘的兵力,遂也下令出動了千名汾陘軍士卒。

與浚水軍、碭山軍的兵種稍有區別,汾陘塞的士卒,由於是要塞駐防軍,且近十年來持續遭到暘城君熊拓的攻打,因此,這支軍隊的兵器,明顯偏向於防守。

比方說,萬金油兵種的刀盾兵,以及專門用來防守要塞、方便將藉助雲梯、井闌等物爬上城牆的敵軍推下去的長戈兵。

這是一支擅長『以守代攻』戰法的軍隊。

“堅如磐石!”

隨着某位曲侯打扮的將領一聲高呼,那千餘汾陘軍士卒,兩隊刀盾手在前,兩隊長戈手在後,神色冷峻地緊盯着衝鋒而來的楚國士卒,渾然沒有戰前的畏懼。

『這麼單薄的陣型?沒問題麼?』

趙弘潤暗暗有些驚疑,因爲那千餘名汾陘軍的防線拉地很長,這樣很容易被突破。

“轟——”

彷彿巨浪拍打礁石的聲音在前方響起,趙弘潤驚詫地睜大了眼睛。

那看似陣型單薄的千餘汾陘軍,居然硬生生擋住了千餘楚國那尖錐似的衝鋒隊伍。

這防禦力,冠絕魏國!(未完待續。)

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1267章:爭執 二第1337章:八月第213章:宋郡戰場 二合一第941章:再進兵!第一百七十六章:會面『打賞加更6/19』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920章:王屋山陣地戰『加更30/33』第102章:展翅 二合一第850章:八月初第1373章:決意第一百二十三章:魏營攻防戰 三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89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第977章:燕王弘疆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747章:伏擊對伏擊第755章:樂極生悲第1004章:兵臨城下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851章:恰逢舊識第1312章:初見第74章:不退反進 二合一第126章:爭執與噩耗 二合一第785章:肅王府的新門客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279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合一第903章:散心巧遇第646章:田耽的兇名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167章:湖陵水軍 二合一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473章:回府見聞第三百三十四章:秋狩 二第788章:線索 三第902章:格局第1235章:衛國的消息第873章:差距 二第543章:二桃殺三士 二第1章:太子趙潤 二合一第234章:魏國之危第1327章:雍王的時運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101章:價值 二合一第1358章:漸起的風波 二第888章:東雍之爭 四第591章:堂審 二第三百三十章:成皋合狩之消息 二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60章:宋郡對峙 二合一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1201章:司馬安破嶢關第四十八章:繼燭 二第386章:驕兵之計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501章:多方推手第890章:東雍之爭 六 『加更27/33』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15章:宋郡戰略 二 二合一第154章:六七月 二合一第333章:借刀殺人 二第770章:屈氏一族的使者第270章:變局 三 二合一第1219章:再臨咸陽 二第216章:湖陵戰場第1277章:肅王府的家宴 二第511章:鬧劇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一百九十八章:善後 二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157章:梟雄末路 二合一第1114章:韜光養晦的東宮黨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兩百零七章:謊第1187章:局勢漸明 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1142章:大亂之亂 三第474章:肅氏楚金第761章:回國第150章:五月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832章:秦勢洶洶第34章:韓使的禮單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一百一十九章:預料之中的不和 二第1061章:慶王府盛宴『加更11/27』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761章:回國第653章:中原諸國混戰之始第838章:威逼利誘第116章:魯楚之戰 三 二合一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
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1267章:爭執 二第1337章:八月第213章:宋郡戰場 二合一第941章:再進兵!第一百七十六章:會面『打賞加更6/19』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920章:王屋山陣地戰『加更30/33』第102章:展翅 二合一第850章:八月初第1373章:決意第一百二十三章:魏營攻防戰 三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89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第977章:燕王弘疆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747章:伏擊對伏擊第755章:樂極生悲第1004章:兵臨城下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851章:恰逢舊識第1312章:初見第74章:不退反進 二合一第126章:爭執與噩耗 二合一第785章:肅王府的新門客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279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合一第903章:散心巧遇第646章:田耽的兇名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167章:湖陵水軍 二合一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473章:回府見聞第三百三十四章:秋狩 二第788章:線索 三第902章:格局第1235章:衛國的消息第873章:差距 二第543章:二桃殺三士 二第1章:太子趙潤 二合一第234章:魏國之危第1327章:雍王的時運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101章:價值 二合一第1358章:漸起的風波 二第888章:東雍之爭 四第591章:堂審 二第三百三十章:成皋合狩之消息 二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60章:宋郡對峙 二合一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1201章:司馬安破嶢關第四十八章:繼燭 二第386章:驕兵之計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501章:多方推手第890章:東雍之爭 六 『加更27/33』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15章:宋郡戰略 二 二合一第154章:六七月 二合一第333章:借刀殺人 二第770章:屈氏一族的使者第270章:變局 三 二合一第1219章:再臨咸陽 二第216章:湖陵戰場第1277章:肅王府的家宴 二第511章:鬧劇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一百九十八章:善後 二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157章:梟雄末路 二合一第1114章:韜光養晦的東宮黨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兩百零七章:謊第1187章:局勢漸明 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1142章:大亂之亂 三第474章:肅氏楚金第761章:回國第150章:五月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832章:秦勢洶洶第34章:韓使的禮單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一百一十九章:預料之中的不和 二第1061章:慶王府盛宴『加更11/27』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761章:回國第653章:中原諸國混戰之始第838章:威逼利誘第116章:魯楚之戰 三 二合一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