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打壓之始

十一月初四早晨,兵鑄局局丞李縉在府上用過早飯,隨騎着馬慢悠悠地前往兵鑄局。天』籟小 說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雖說李縉這兩日也沒遇到啥喜事,但眼瞅着兵鑄局的規模越來越大,他心中自然是高興。

若在以往,別人在背後議論他李縉時,都會加上一句『兵部尚書李鬻之子』,因爲當時『兵鑄局局丞』這個職務,甚至還不如兵部本署的郎官顯耀。

可眼下嘛,兵鑄局的規模越來越大,李縉的地位亦是水漲船高,而最最讓他感到雀躍的是,曾經那些連兵部都不放在眼裡的軍方大佬們,對他卻是格外的尊重。

就好比上半年,李縉執掌的兵鑄局與冶造局合作,爲浚水軍打造新式裝備時,浚水軍曾經因爲軍費削減問題動不動就要跑到兵部、戶部本署來罵人的將軍們,這回竟拉着他彼此稱兄道弟,這讓李縉這個文官倍感榮耀——這可是他父親李鬻都享受不到的禮遇。

喜滋滋地回憶着,李縉騎着馬來到了兵鑄局司署大門前。

他有些意外地現,他的外甥鄭錦正一臉焦慮地侯在門外,左顧右盼。

“舅舅,舅舅。”

在看到李縉到來後,鄭錦連忙跑了過來。

瞧着鄭錦臉上的焦慮之色,李縉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小子又惹事了。

不過轉念想想,他又感覺有點不對,畢竟當年鄭錦在被肅王趙弘潤狠狠教訓了一頓後,潘然醒悟、痛改前非,早已不似當年那般張揚。

雖然性格上還有不少缺點,但是在爲人處世方面,已變得愈圓滑。

甚至於,憑着那張嘴,這小子如今在冶造局的人脈也不小,因此,兵鑄局與冶造局交接之事,李縉一直以來都是讓這小子負責的。

既然如此,今日這是怎麼了?

懷着諸般疑惑,李縉翻身下了馬,皺着眉頭斥責跑過來的鄭錦道:“怎麼了,慌慌張張的?莫不是你死性不改,又招惹到誰了?”

“沒有沒有。”鄭錦連忙擺手否認,畢竟被人教訓且打斷腿的經歷,只要有一次就畢生難忘,他哪還敢再招惹是非。

“那是怎麼了?”李縉狐疑地問道。

只見鄭錦臉上露出幾許古怪的表情,低聲說道:“舅舅,咱們被御史言官彈劾了。”

“咱們?”李縉聞言目瞪口呆,畢竟他舅甥二人最近忙於公務,也沒得罪御史言官啊,怎麼可能被彈劾?

而此時,就見鄭錦搖頭解釋道:“不是咱們舅甥,是咱兵鑄局,咱兵鑄局被御史言官彈劾了,罪名是擾民,且排放污水……具體的我也不清楚,總之,就是挺麻煩的。”

『哦,原來是司署的事。』

李縉恍然大悟,不安的心神當即鎮定許多。

關於擾民,李縉其實也略有耳聞。

據他所知,大梁西市這邊的住戶,對他兵鑄局整日敲敲打打的喧雜聲感到非常不滿。

可話回來,他李縉又有什麼辦法?

畢竟他兵鑄局,本身就是鑄造軍備、軍器的司署,怎麼可能不敲敲打打呢?

至於向城內河渠排放污水也是沒有辦法,畢竟他兵鑄局鍛造軍備,需要用大量的水,而這些用過的污水,兵鑄局的人向來是直接向河渠排放的,畢竟用來淬火的水,也不會有多髒。

然而,李縉忽略的一點:用來淬火的水的確不會髒到哪裡去,可污水的比重一多,城內河渠難免還是會被污染。

再加上兵鑄局開爐鍛造軍器時的烏煙,使得大梁西城這邊時烏煙籠罩,也難怪會被御史言官彈劾。

不過李縉對此並不擔心,憑着他年鍛造軍器產量數萬套的功績,就算被御史言官彈劾,朝廷也不會太過在意。

李縉一開始是這樣認爲的,然而沒想到,在當日的下午,他就收到了魏天子召見他的御令。

這下子李縉難免就有些慌神了,騎着馬誠惶誠恐地來到皇宮。

而後在皇宮內的甘露殿,魏天子召見了李縉。

魏天子先對李縉嘉獎了一番,隨後,他拿起書桌上一份彈劾,對李縉說道:“李卿,對於兵鑄局去年與今年的功績,朕皆看在眼裡,只是這……御史彈劾你兵鑄局擾民、且以淬火污水污染城內河渠,對此你有何看法?”

李縉聞言,也不做辯解,伏地認罪道:“微臣知罪。”

不得不說,李縉也算是官場上的老人,見魏天子召見他時表情和顏悅色,就知這件事這位陛下並不會過多怪罪於他。

果不其然,他跪下後不久,就聽魏天子嘆息道:“罷了,起來吧。……終歸此事,也是朕與朝廷考慮不周,沒想到短短數年,兵鑄局的規模竟已到這種地步……”

說着,魏天子看了一眼此刻已站起身的李縉,皺着眉頭說道:“不過李卿啊,這件事雖罪不在你,但你身爲兵鑄局局丞,責無旁貸,需想個對策出來。……據朕所知,城西百姓對此已哀聲載道。”

聽聞此言,李縉心中微微一動。

其實在他看來,有個非常好的辦法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將兵鑄局搬離大梁。

就像冶造局那樣。

別看大梁城內如今仍有冶造局的官署,可實際上,那只是其司署內文職官員的辦公場所,比如研究《魯公秘錄》,設計器械、零件的圖紙等等,像什麼鍛鐵啊、鍊鋼啊,早就搬到城外去了。

然而問題在於,冶造局不差錢,人家在城外建地爐,一建就是三五座,因爲冶造局有自己的錢庫,財務度支只需肅王趙弘潤一句話;可兵鑄局卻無這種權利,任何一筆款項,都需上報兵部本署。

別看兵部尚書李鬻是李縉的父親,但問題是,如今的並不是李鬻做主,慶王弘信纔是大權在握的那個人。

李縉當然希望他兵鑄局能搬到城外,畢竟他兵鑄局如今在城西的佔地已非常廣,兼併了不少空地,以至於與民居捱上了邊,這意味着,兵鑄局已沒有辦法再擴大,除非他強佔民居。

但慶王弘信會不會同意這件事呢?

據李縉所知,慶王弘信的財政也頗爲吃緊,他剛剛支出一批龐大的開支,用來給北二軍、北三軍更替裝備,也就是兵鑄局目前正在趕工鍛造的那批軍備。

躬身告退離了皇宮,李縉一邊返回兵鑄局,一邊琢磨着如何運作此事。

當晚在府上用飯的時候,李縉的父親、兵部尚書李鬻詢問自己兒子:“今日陛下召見你了?”

“是的,父親。”

對此父親得知了此事,李縉絲毫不感覺詫異。

“所爲何事?”李鬻問道。

聽聞此言,李縉遂將今日覲見魏天子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親,包括他兵鑄局被御史彈劾這件事。

臨末,李縉用帶着幾分憤慨的語氣說道:“多半是有人眼紅於我兵鑄局如今的盛狀,心中嫉妒,故而在御史臺狀告我兵鑄局。”

然而聽了這句話,李鬻卻一言不,半響後說道:“用完飯後,你隨老夫到書房去,導師再詳談。”

李縉驚疑地看了一眼父親,不敢違背:“是。”

約一炷香工夫後,李氏一家人用完了晚飯,李鬻遂領着兒子李縉來到書房。

到了書房後,李鬻關上房門,這纔對兒子說道:“縉兒,今日這事,沒有那麼簡單……據老夫所知,兩日前在慶王的筵席上,生一樁大事,你可聽說?”

聽聞此言,李縉臉上露出幾許古怪的表情。

也難怪,『四位皇子大打出手』這件事,雖說魏天子與宗府刻意封鎖了消息,但對於李鬻、李縉這等地位的朝臣而言,卻不是什麼秘密。

“看來你也聽說了。”點了點頭,李鬻捋着鬍鬚說道:“御史臺早不彈劾、晚不彈劾,偏偏在那件事後彈劾你兵鑄局,這其中,必定有什麼蹊蹺。”

“父親的意思是……肅王?”李縉試探着問道。

李鬻聞言捋了捋鬍鬚,淡淡說道:“肅王趙潤,素來是恩怨分明,各有所報。近段時間慶王廣邀權貴謀圖『河東四令』,此舉惡了肅王,這纔有兩日前慶王府那樁事。……如今這兩位殿下已撕破臉皮,依肅王的脾氣,他不會坐等慶王報復……不出意外的話,你兵鑄局,就是肅王先制人。”

說到這裡,他輕笑了一下,又補充道:“你看着罷。……眼下只是讓你兵鑄局搬離大梁,下一步,就是讓你兵鑄局脫離兵部管轄。一旦此事促成,慶王叫你兵鑄局鑄造的那批軍備,就在肅王手中了,到時候,肅王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拖着這批軍備,逼慶王乖乖就範……”

“倒是符合肅王的性格。”李縉笑着說道。

此時,李鬻沉思了片刻,半響後低聲問兒子說道:“縉兒,爲父最後問你一句,你還想着升至兵部本署麼?還是說,想繼續呆在兵鑄局?……以目前局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聽聞此言,李縉臉上閃過幾絲驚悟,驚愕地說道:“父親,你……”

說到這裡,他低着頭沉思了片刻,最終決定道:“父親,兒子以爲,在『上將軍府』創立之後,兵部的地位已遠不如當初,而我兵鑄局卻蒸蒸日上,大有可圖。”

聽聞此言,李鬻既欣慰又悵然地點了點頭,看着兒子語重心長地說道:“明智的選擇。……縉兒,這日後啊,爲父再無法爲你擋風遮雨了,我李氏一門,就靠你了。”

李縉聞言面色動容,恭恭敬敬地拱手施了一禮:“請父親放心。”

數日後,大梁接連生了兩樁大事。

其一,兵鑄局局丞奏請朝廷,以『便民』爲由,欲將工坊搬至城外。

其二,兵部尚書李鬻上書乞骸骨。

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416章:首日之戰!第439章:一曲 二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六十七章:童憲的忠告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612章:大梁見聞 二第948章:功虧一簣第1102章:會試進行中『加更18/27』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345章:魏秦之戰 二第1321章:大梁的反應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1301章:五月末 二第一百八十八章:互換立場的敵友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597章:妖孽幾凡第1319章:宋郡泥潭第843章:族老會議 二第1321章:大梁的反應第722章:次日 二第483章:天子駕到第八章:焚琴煮鶴第874章:差距 三第三百六十三章:夜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二百七十七章:工部承建第二百八十一章:冤家路窄 二第1256章:四月第1282章:左右爲難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五十七章:神乎其才第十六章:同滑第490章:萬事俱備第836章:最後一日第993章:步步爲營 三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178章:寓教於樂 二合一第702章:巨陽縣的熟人第543章:二桃殺三士 二第四章:靈動之子第1316章:劃分宋郡第1386章:困惑與決意 二合一第633章:進退維谷第1330章:雍王的抱負第1160章:函谷秦軍連營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386章:困惑與決意 二合一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1324章:暗棋第一百九十三章:堅韌的心第八十一章:八皇子的禮物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1156章:鴆虎出閘第325章:推波助瀾第688章:設餌第兩百一十九章:肅王的手段 三第1118章:皇狩出行 二第834章:臨洮君魏忌第1030章:姬潤與韓然 四 『加更8/23』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51章:齊使抵魏第662章:說降第800章:阻力第822章:楚國內亂之王黨派分裂第332章:借刀殺人第748章:鐵騎第二百五十七章:王與王的默契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375章:先聲奪人第70章:楚國戰略大概 二合一第五十四章:太子與雍王 三第59章:魯王赴約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505章:肩負重任第206章:兄弟 二合一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356章:秦國覆亡第597章:妖孽幾凡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481章:肅王的怒!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483章:天子駕到第六章:交易論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758章:新時代第829章:衝突 二第792章:垂拱殿御庭衛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襲之策
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416章:首日之戰!第439章:一曲 二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六十七章:童憲的忠告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612章:大梁見聞 二第948章:功虧一簣第1102章:會試進行中『加更18/27』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345章:魏秦之戰 二第1321章:大梁的反應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1301章:五月末 二第一百八十八章:互換立場的敵友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597章:妖孽幾凡第1319章:宋郡泥潭第843章:族老會議 二第1321章:大梁的反應第722章:次日 二第483章:天子駕到第八章:焚琴煮鶴第874章:差距 三第三百六十三章:夜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二百七十七章:工部承建第二百八十一章:冤家路窄 二第1256章:四月第1282章:左右爲難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五十七章:神乎其才第十六章:同滑第490章:萬事俱備第836章:最後一日第993章:步步爲營 三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178章:寓教於樂 二合一第702章:巨陽縣的熟人第543章:二桃殺三士 二第四章:靈動之子第1316章:劃分宋郡第1386章:困惑與決意 二合一第633章:進退維谷第1330章:雍王的抱負第1160章:函谷秦軍連營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386章:困惑與決意 二合一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1324章:暗棋第一百九十三章:堅韌的心第八十一章:八皇子的禮物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1156章:鴆虎出閘第325章:推波助瀾第688章:設餌第兩百一十九章:肅王的手段 三第1118章:皇狩出行 二第834章:臨洮君魏忌第1030章:姬潤與韓然 四 『加更8/23』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51章:齊使抵魏第662章:說降第800章:阻力第822章:楚國內亂之王黨派分裂第332章:借刀殺人第748章:鐵騎第二百五十七章:王與王的默契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375章:先聲奪人第70章:楚國戰略大概 二合一第五十四章:太子與雍王 三第59章:魯王赴約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505章:肩負重任第206章:兄弟 二合一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356章:秦國覆亡第597章:妖孽幾凡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481章:肅王的怒!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483章:天子駕到第六章:交易論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758章:新時代第829章:衝突 二第792章:垂拱殿御庭衛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襲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