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

在那之後又過了一兩日,宗府那邊始終沒有傳來有關於『原陽國要求追回博浪沙』的交涉消息,這無疑意味着,趙弘潤那非暴力的威脅起到了效果,在權衡了利害後,原陽王趙文楷還是做出瞭如趙弘潤所預期的那般選擇,最終選擇了默認。

由此可見,原陽王趙文楷也算是一位比較理智的封王,儘管心中氣憤或者不甘心,但仍舊是選擇了對自己也有利的局面,這讓趙弘潤將這位遠方叔輩記在了心中。

畢竟要做出如此理智的選擇,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打個比方說,有兩個人一同走在路上時,拾到了一張百元的紙幣,但是其中一人要求分九十九元,而只分給另外一人僅僅一元,那麼這位『另外一人』,不甘心的他究竟會選擇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分配方式,還是乾脆一拍兩散,索性將這張紙幣上繳警察呢?

從理智角度來說,哪怕只是『一元』,那也是白得的利潤,對於『另外一人』是有利的,但事實上,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會因爲心裡不平衡,最終選擇誰也無法獲利的那項。

但是那原陽王趙文楷,卻在受到了威脅的情況下遏制了心中的不甘心,理智地選擇了共同獲利的那條選項,這讓趙弘潤意識到,這位遠房的叔父恐怕絕非善與之輩。

比較其世子趙成琇,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虎父犬子的典型吧。

“在博浪沙開工時,莫要疏忽了對原陽的防範。”

趙弘潤對負責博浪沙河港建設的冶造局郎官程琳叮囑道。

用膝蓋想他也能猜到,那位自以爲佔了便宜結果卻令他原陽損失巨大的原陽王世子趙成琇,多半不會甘心面對這樁事,十有八九會在博浪沙河港的建造過程中故意弄出些什麼事來。

不過話說回來,在對方惹出什麼事來之前,趙弘潤頂多也只能叮囑程琳小心防範。

五月中旬,在得到宗府與原陽王一系對此的沉默之後,冶造局與工部合作在博浪沙展開了這項可能耗時甚久的工程。

他們先放在博浪沙的蘆葦叢中放了一把火,將沼澤地中的蘆葦燒燬殆盡,旋即,利用這些草木灰,以及博浪沙一帶的沙土,儘可能地使那片沼澤地變得凝結。

而在此之後,便是打樁這項耗時頗久、耗費極大的工程了,這無疑是在這塊土地建造河港過程中最艱難的一環。

此時,冶造局在城外的地爐已建造完工,郎官荀歆從戶部轄下的倉部這個渠道,得到了大批滯銷的銅礦,據說這批銅礦原本是戶部爲了增鑄錢幣所預備的存貨,但如今經過冶造局的交涉,這些銅礦被運到冶造局在城外的地爐內,被熔鍊成了一根根需要成人環抱的銅柱。

在熔鍊過程中,冶造局的工匠們借鑑了楚國的冶銅工藝,畢竟博浪沙是一片潮溼之地,而純銅在潮溼環境下極易氧化,爲了儘可能地使這些銅柱的壽命更久,至少超過百年,趙弘潤不得將防止銅柱氧化腐朽的難題丟給了冶造局的工匠們。

不得不說,在當代工藝的大環境下,如何延緩甚至是防止銅在潮溼環境中氧化,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不過相比較而言,還是如何打造相應長度的銅柱這個問題更加困難。

要知道,博浪沙的沼澤地,底部並非平整一塊,有的地方陷得深、有的陷地淺,因此,使得熔鍊銅柱變得極其困難。

這個難題,哪怕是到最終也沒能想出最佳的辦法,冶造局的工匠們只能選擇借鑑楚國熔接銅的工藝,對那些陷落較深、高度不夠的銅柱採取頂部熔接。

大時代的工藝水平限制,使得冶造局只能採取這種最笨的辦法。

但不管怎樣,博浪沙工程總算是步上正軌了。

而這個時候,趙弘潤則帶着王甫等冶造局的官員與工匠們,來到了位處於大梁南側的祥福港。

祥福港也是趙弘潤設想藍圖中的重要港口,它與博浪沙的區別僅在於面向的水域不同。

倘若說博浪沙河港的面向水域主要是大河(黃河),那麼祥福港,它則面向潁水水域。

而在博浪沙投入建設的同時,冶造局與工部也同樣對祥福港展開了擴建。

是的,祥福港本來就是大梁附近唯一的重要河港,當初戶部支援鄢陵的物資,也幾乎都是在這座河港搬運上船,隨後運往鄢陵。

據目測,祥福港總共有四個船塢碼頭,可同時讓八艘船隻停泊,或者搬運物資,論規模並不算小,但即便如此,趙弘潤仍然不滿足於它的規模。

畢竟以往停泊在此的船隻,皆是那種長度不過五六丈(一肅丈約等於兩米)的船隻,這即是戶部轄下掌管輸運的倉部所普遍採用的運輸船,而在見識過楚國那種長達十餘丈的大運輸船後,原先魏國那種五六丈的小船,在趙弘潤心中早已被淘汰。

“殿下請看。”

冶造局的局丞王甫將趙弘潤帶到了祥福港的一座船塢碼頭附近。

只見這個船塢碼頭此時已被封鎖起來,許許多多冶造局的工匠們在這裡正在打造一艘長達十餘丈的運輸船。

只見這艘大船,設計風格明顯有區別於魏國的船隻,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仿造楚國戰船所打造的運輸船,畢竟當初趙弘潤將那些從陳縣繳獲的戰船運載滿糧草送還給暘城君熊拓時,曾特地扣下了兩艘。

至於目的,看看如今眼前這艘仿造楚國戰船所打造的運輸船,也就不言而喻了。

“吃透了麼?楚國的造船工藝?”

望着眼前那艘已建造完龍骨底座,正在鋪設船艙板的運輸船,趙弘潤詢問身旁的王甫道。

王甫猶豫了一下,低聲說道:“我等已照着那兩艘船的實物畫出圖紙,乍一看彷彿挺明瞭,但事實上,有些船隻上的部位,我等還未弄清楚究竟爲何楚人那樣設計……”

說着,他從懷中取出一大疊楚國船隻的圖紙。

趙弘潤拿過一張總體圖紙瞧了幾眼,只見繪於圖紙上的,那已不是一艘原本意義上的方頭船。

所謂的方頭船,便是魏國如今普遍採用的船隻設計,船隻的首位兩端是方的,從鳥瞰看彷彿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形狀。

可楚國的船隻,卻已拋棄了方頭船的設計,爲了減少行船時水的阻力,楚國船隻的船首位置逐漸朝着狹隘演變,不得不說這種船隻已初具趙弘潤記憶中那些通用船隻的雛形。

再比如,楚人已設計出了可利用繩索調整角度的船帆,並且船帆也從舊有的獨桅杆獨帆的基礎上增加了前帆與尾帆,使得這種船隻藉助藉助風力調整方向的機動性大大增強。

毫不誇張地說,如今魏國船隻若是在寬敞水面上與楚國的船隻發生戰鬥,恐怕全滅的機率要比僥倖戰勝的機率大地多,哪怕是再多的弓箭手,也無法挽回戰船落後所導致的實力差距。

『冶銅工藝也就算了,不過這造船工藝,也被楚國拋地太遠了……』

微微嘆了口氣,趙弘潤將手中的圖紙交還給了王甫,用帶着幾分感慨的口吻說道:“暫時,就仿造楚國的戰船來建造吧……楚人的設計沒有錯,他們縮短了船首的間距,並且使船身出現弧度,都是爲了減少行船時來自於水的阻力……至於前帆,則是爲了迅速使船隻掉頭……”

王甫吃驚地望着眼前這位肅王殿下,畢竟楚人爲何這般設計船隻,冶造局上下苦苦思索了好一陣子也未能得出結論,然而眼前這位肅王殿下,彷彿從一開始都清楚其中的道理似的,一眼便看穿瞭如此改良船隻的好處。

『人……果真有生而知之者乎?』

王甫不解地眨了眨眼,旋即小心翼翼地說道:“那就……照着這個圖紙造船了?”

“……唔。”

趙弘潤點了點頭。

說實話,他其實可以畫出比楚國船隻更適合航行的船隻設計,但他最終還是放棄了。

畢竟,工藝的提升需要不斷按部就班地累積經驗,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都是有用的,最忌諱的就是拔苗助長,好高騖遠。

打個比方說,如今他冶造局連較爲先進的楚國戰船都未能吃透,無法理解之所以那樣改良設計的原因,趙弘潤突然就將鐵甲船的設計圖紙丟給冶造局,這能起到什麼作用?

沒有無縫焊接,沒有鐵板製造工藝,哪怕冶造局憋着一股勁拼死造出來,多半也只是嗖不能下水、一下水就沉的概念船罷了。

這種事,最關鍵的還是得冶造局自己吃透其中工藝,趙弘潤頂多起到一個引導方向的作用。

畢竟他對這方面的事也不是很清楚,無法系統地向他們做出解釋,與其給他們一個錯誤的概念,還不如讓他們自己積累寶貴的經驗,畢竟事物質變的最關鍵因素仍然取決於量。

“就仿造楚國的船隻吧。……竣工後交割給倉部,暫時先給他們一個成本價。”

“……”王甫驚愕地擡頭望向趙弘潤,心說這不是白給倉部好處麼?

彷彿是看穿了王甫的心思,趙弘潤笑着提醒道:“別忘了初衷,造河港也好,造船也好,咱們的初衷並不是爲了掙錢……”

聽聞此言,王甫頓時醒悟,釋然地點了點頭。

的確,他們冶造局建設河港以及造船的目的,只是爲了提高礦石等原材料運往大梁的輸運能力而已。(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六十五章:怨隙第740章:最後一役第554章:意外 二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323章:巴王鷿第232章:昌邑之戰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893章:深謀遠慮 三 『加更27/33』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1322章:庭審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855章:註定的敵對第181章:遷都雒陽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二章:難題第378章:夜談 二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一百一十五章:釋放俘虜第1368章:辛秘第1124章:鶯雀 二第498章:影響 三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446章:誰偷襲了誰第416章:首日之戰!第1317章:己氏之戰第12章:風起宋郡 二合一第554章:意外 二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738章:楚巫辛秘 二第635章:將計就計 二第1196章:冬日奔襲?! 二第1320章:宋郡泥潭 二第577章:放長線第323章:巴王鷿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六十五章:怨隙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1112章:武舉第七十章:試探第910章:皮牢關戰役第三百零八章:遠方的變故 二第600章:交涉第847章:合勢第114章:魯楚之戰 二合一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673章:約事第598章:不期而至的大盜賊!第969章:韓軍撤離第1065章:打壓與離間 二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649章:南門氏投魏第1111章:最後的寧和第三百二十四章:兄與弟 二第509章:行刺第619章:駱璸的破局之招第1306章:六月 二第1162章:籠絡廉駁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十六章:同滑第956章:援軍 三第1353章:後續第51章:齊使抵魏第761章:回國第626章:戰略第1338章:九月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六章:交易論第六十章:玉瓏公主 三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77章:韓之重器第566章:安陵王氏第413章:安撫己內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52章:酒席筵間第315章:戰火再起 二合一第924章:身陷險境第1035章:和議 三 『加更9/27』第97章:詭異的戰事 二合一第653章:中原諸國混戰之始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405章:契機『補更14/14』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406章:鞏地臣服第494章:達成協議第855章:註定的敵對第1100章:考舉正試第529章:密室內的會晤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480章:輿論 二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747章:伏擊對伏擊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1317章:己氏之戰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539章:誘導
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六十五章:怨隙第740章:最後一役第554章:意外 二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323章:巴王鷿第232章:昌邑之戰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893章:深謀遠慮 三 『加更27/33』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1322章:庭審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855章:註定的敵對第181章:遷都雒陽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二章:難題第378章:夜談 二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一百一十五章:釋放俘虜第1368章:辛秘第1124章:鶯雀 二第498章:影響 三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446章:誰偷襲了誰第416章:首日之戰!第1317章:己氏之戰第12章:風起宋郡 二合一第554章:意外 二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738章:楚巫辛秘 二第635章:將計就計 二第1196章:冬日奔襲?! 二第1320章:宋郡泥潭 二第577章:放長線第323章:巴王鷿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六十五章:怨隙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1112章:武舉第七十章:試探第910章:皮牢關戰役第三百零八章:遠方的變故 二第600章:交涉第847章:合勢第114章:魯楚之戰 二合一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673章:約事第598章:不期而至的大盜賊!第969章:韓軍撤離第1065章:打壓與離間 二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649章:南門氏投魏第1111章:最後的寧和第三百二十四章:兄與弟 二第509章:行刺第619章:駱璸的破局之招第1306章:六月 二第1162章:籠絡廉駁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十六章:同滑第956章:援軍 三第1353章:後續第51章:齊使抵魏第761章:回國第626章:戰略第1338章:九月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六章:交易論第六十章:玉瓏公主 三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77章:韓之重器第566章:安陵王氏第413章:安撫己內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52章:酒席筵間第315章:戰火再起 二合一第924章:身陷險境第1035章:和議 三 『加更9/27』第97章:詭異的戰事 二合一第653章:中原諸國混戰之始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405章:契機『補更14/14』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406章:鞏地臣服第494章:達成協議第855章:註定的敵對第1100章:考舉正試第529章:密室內的會晤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480章:輿論 二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747章:伏擊對伏擊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1317章:己氏之戰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539章: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