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魏營攻防戰 三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ps:貌似上一章的章節名打錯了,這種失誤,實在抱歉。…,另外,新的一月開始啦,求月票、求請閱、求推薦,諸位的支持,是本書最大的動力!

楚軍的第二波攻勢早已襲來,那又是一營整整五千名的步兵,距離魏營也已僅僅三四丈遠。

在這種距離下,營上的魏國弩兵用機弩射殺楚兵簡直就是一箭一命,但凡是被弩箭命中的,幾乎沒有不倒地身亡的。

曾幾何時,弓被譽爲是史上最卑鄙的武器發明,但是當後來機弩面世之後,世人便將弓的這個侮辱性的稱號甩給了機弩。因爲機弩比弓更加強力,儘管有着射程不如弓、裝填弩箭費力的種種弱點,但是機弩在中、近距離下的殺傷力,那絕對是弓拍馬也趕不及的。

要知道,在中近距離下,機弩所射出的弩矢能夠輕易洞穿鐵盾,哪怕是魏軍的鐵盾,都無法抵擋威力強勁的機弩,又何況是楚軍步兵的木盾,亦或只是血肉之軀?

面對着魏營營牆上那連綿不絕的弩箭攻勢,組成第二輪攻勢的五千名楚兵一排排地中箭倒地,可要命的是,即便在這種險惡之境,那些楚國步兵們仍然不得不放緩速度。

沒辦法,因爲在魏營營牆的外圍,有無數的長槍林,那密密麻麻以向外傾斜角度固定在地上的長槍,那些尖銳槍尖所隱藏的威脅,讓強攻魏營的楚兵們不得不放緩速度。

這些趙弘潤鼓搗出來的玩意,作用與拒馬、鹿角是相似的,若是那五千楚兵膽敢不放緩速度,停下衝鋒的勢頭,那麼他們保準會被這些在寒風中凍地硬邦邦的長槍給刺穿。

“肅清障礙!”一名楚將急切地大聲喊着。

可話剛說完,他胸口便中了兩箭。只見他瞪大着眼睛,從嗓子裡發出“咳咳”的幾聲怪響後,便在周圍楚兵們驚恐駭然的目光中,倒地斃命。

太近了,楚兵們被迫停下衝鋒勢頭的地方,距離魏營實在是太近了。

那彷彿就僅僅只有一兩丈遠。

在這種近距離下。哪怕武藝再是高強的將領,也抵擋不住強勁的機弩。

楚兵們又是驚恐又是無助,明明營牆距離他們僅僅只有一兩丈遠,可這一兩丈的距離,卻彷彿是咫尺天涯,任憑他們如何努力,也無法逾越這道天塹。

他們頂着魏軍的箭雨,雙手抓住那些死死固定在地上的長槍,奮力地拔動、搖動着。希望能將這些阻擋了去路的阻礙清除掉,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楚兵們雙手纔剛剛觸及那些長槍,就被魏營營牆上那些魏兵們用機弩給射死了。

楚兵們溫熱的鮮血,儼然在那距離魏營一兩丈遠的位置,流淌出一片令人觸目驚心的血色地帶,而在這片已被鮮血所澆遍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皆是那些死不瞑目的楚兵們的橫屍。

簡直是屠殺……

原鄢陵縣縣令裴瞻站在營牆上觀瞧着。暗自搖頭嘆了口氣。

他真無法估算出,究竟有多少名楚兵無法越過槍林這魏軍所設的第一道障礙。死不瞑目地倒在距離魏營僅僅只有一兩丈遠的地方。

而令許多楚兵們更爲之絕望的是,那片槍林並非是前方唯一的障礙,魏營營牆外側那密集的,利刃衝上的刀劍,讓意圖攀登營牆攻入營內的楚兵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無助與沮喪。

那儼然就是一座刀山的存在。

但是那些楚兵們沒有辦法,因爲他們很清楚。若是他們於此刻背向魏軍逃離,他們軍中的大將們,會毫不猶豫地命令弓弩手射殺他們。

被作爲逃兵射殺,那將會失去以往奮鬥至今所積攢的一切,他們藏匿的錢物會被同一個兵帳內的同澤瓜分。更要命的是,就連他們的家人也會因此獲罪。

他們唯有前進,冒着魏軍的弩矢前進。

因爲只有打了勝仗,他們纔能有機會存活下來,並且有機會去收刮魏人的財富。注:楚軍並不禁止軍中士卒對敵國民衆的搶掠,並且,這也是楚兵們除“安家費”外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然而,當整整五千人的攻勢竟然沒能突破槍林這魏營的第一道防線,反而被魏營營牆上的魏們像射靶一樣輕輕鬆鬆收割了將近一半友軍的性命時,第二波攻勢的楚國步兵們,終於趨近崩潰了。

他們哭叫着、慘嚎着,甚至有人不敢再面對那些冰冷而恐怖的長槍林,企圖背身逃跑時,組成第三波攻勢的楚國步兵們到了。

那些手握戰刀與盾牌的楚國步兵們,毫不憐憫那些從前線向後方逃離的逃兵,用手中的武器驅趕着他們,將那些曾經的友軍又逼回了原地,逼着他們以自身性命爲代價,去拔除那些固定在地上的長槍。

……

望着這一幕,趙弘潤不由地頻頻皺眉。

或許鐵血的軍規條例是約束士卒的最佳手段,但對此趙弘潤打從心底裡厭惡,他更加傾向於用鼓舞或者激將,讓麾下的士卒明白他們究竟是爲何而戰,而不是像對面的楚軍那樣,用恐嚇、威懾的手段逼迫士卒們不得不奮戰。

話說回來,儘管趙弘潤不屑於楚軍的這種統率方式,但不可否認,楚軍依靠着這種古老的恐嚇、威懾手段,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這不,第一道防線槍林已經被那些楚兵們撕開了一個小口子:也不曉得究竟有多少名楚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拔除了十幾杆長槍。雖然那十幾杆微不足道的,但已足以讓一個人擠過去。

第一道防線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了……

趙弘潤微微皺了皺眉。

儘管目前僅有寥寥幾名楚兵突破了長槍林,並且還是沒走幾步就被魏兵們給射死了,但不可否認,隨着時間的推延,被撕開的口子只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將會有更多的楚兵冒死突破。

不過對此,趙弘潤並不感覺多少擔憂。

畢竟那些長槍林充其量也就是拒馬、鹿角的作用而已,他真正寄以厚望的,是那無數內嵌在營牆外側,刀刃衝外、衝上的無數刀劍,是那儼然如刀山一般的營牆外側。

營外的楚兵們若想攀登營牆,就唯有手攀那些刀刃,可想而知那將會何等的艱難。

相比較營外的那些楚國步兵,趙弘潤更加在意楚**隊的大軍所在。

儘管他並不瞭解這次進攻的楚軍主將宰父亙,但是後者方纔那險些令魏營內浚水軍士卒傷亡慘重的詭計用兵,已足以使趙弘潤提高警惕。

畢竟,就算他再怎麼埋汰楚國的國體、制度以及用兵的方式,亦不可否認,楚人中也有精於用兵的將才。

而讓趙弘潤感到憂心的是,在承受了巨大的兵力損失後,楚軍主將宰父亙非但無動於衷,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增添衝擊魏營的步兵。

更讓趙弘潤感到心驚的是,楚國大軍中那兩個長弓手兵陣,在經過了短暫的休息後,竟然再一次逐步向他魏營推進。

這儼然,有種彷彿要展開總攻的意思。

“這樣下去……不太妙啊。”

時刻關注着楚國大軍動向的趙弘潤,當注意到楚軍的大部隊整個向他魏營推進時,嘴裡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別以爲防守的一方就必定佔據着優勢,事實上並非如此。

就拿這魏營來說,其實南面的營牆充其量也只能站兩三千魏兵,這個人數已經達到飽和,再多一些,營牆上的魏兵們恐怕就連轉身的空間都沒了。

而營外的楚軍呢?

楚軍中的步兵因爲此刻對魏營毫無威脅,姑且不提,但是那一萬名長弓手的存在,簡直就彷彿是懸在衆多魏兵們腦袋頂上的利劍。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營牆上的空間相對狹隘,無法同時容納兩萬名浚水軍魏兵,而楚軍的長弓手們,卻能毫無顧忌在營外的空地上排列陣型,利用長弓的射程優勢,用拋射的戰術射殺魏營內的魏兵。

這就是防守方的劣勢。

當然,前提是進攻的一方擁有足夠的遠程兵種,否則單純依靠步兵,那絕對還是防守方佔便宜的。

“殿下,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百里跋在旁觀戰着,見此忍不住對趙弘潤建議道:“不如讓某提一支兵,殺出去攪亂楚軍那兩個弓手方陣,否則,待等他們再靠近一些,朝我營牆上方齊射,我軍的防守就會變得很吃力……”

趙弘潤聞言心思微動。

要偷襲楚軍的長弓手方陣,那就必須得是騎兵:只有擁有高移動力的騎兵,才能在楚國長弓手們的射矢間隔內迅速殺入其陣型中。

而此時的魏營,儘管那五千浚水軍騎兵早早地就已在大將曹玠的率領外離開魏營騷擾楚軍去了,但這並不代表魏營內就沒有辦法臨時組建一支騎兵。

別的不說,單單那兩百輛駟馬戰車的馬匹,就足足有八百匹,將其交予浚水營中的預備騎兵們,那便立馬就是一支八百人的騎兵,用來偷襲、擾亂楚國長弓手方陣,這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長弓手除了射程上的優勢外,本身防禦能力極差,一旦被一支騎兵利用射矢間隔殺入軍勢中,絕大多數可能會被騎兵大殺四方。

可問題是……

趙弘潤的臉上逐漸浮現幾分爲難與尷尬之色。

偷襲楚軍的長弓手兵陣是不錯,可是……可是營門已被封死了啊……

是的,前幾日爲了增固營寨的防禦力,趙弘潤將營寨的門都撤掉了,用內部設有通道的巨型刀車代替。

簡單點說,魏兵鑽得出去,但戰馬出不去。(未完待續。)

w‌w‌w.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第1368章:辛秘第442章:驅虎吞狼第582章:老健的趙來峪第681章:各有算計 二第116章:魯楚之戰 三 二合一第29章:林中戰役 二 二合一第963章:年末 二第1162章:進軍盧氏 二合一第556章:沈彧的決定 二第912章:韓軍劍兵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七十五章:回宮第185章:魏韓對峙 二合一第461章:驅虎吞狼 二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一百九十五章:姬潤與熊拓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227章:全面攻韓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六章:敗勢第550章:商水簡況第20章:出兵河套 二合一第二十四章:一方水榭第165章:宋郡攻略第1002章:局勢 三第397章:不滅的火海『補更12/14』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五十五章:家宴第1232章:反擊的號角第三百一十二章:火爐鍛鐵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492章:交鋒 二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1130章:塵封的故事 二第876章:“一日”戰役『加更23/33』第1060章:歸程第1004章:兵臨城下第1333章:母與子第二百八十六章:軟脅第520章:抵達圉縣第138章:對飲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良機第二百五十二章:聯盟之議第二百九十二章:肅王府第37章:高賢侯呂歆 二合一第一百零三章:增築營寨第423章:肅王的兵法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338章:五月第810章:曾經的芥蒂第818章:親疏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373章:勢不可擋!碭山軍!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867章:寒冬將至第620章:明爭暗鬥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776章:再見溫崎第7章:弔喪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 二第1259章:紛聚大梁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166章:宋郡攻略 二 二合一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636章:夜攻第585章:思慮第300章:四月 二合一第311章:慶功筵 二合一第584章:庇護?第十六章:同滑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兩百零七章:謊第1229章:千里馳援!從天而降的援軍!第1135章:發難 二合一第847章:合勢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67章:湖陵水軍 二合一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十一章:搗亂垂拱殿第564章:膽大包天第1283章:指點第268章:變局 二合一第136章:新時代 二合一第688章:設餌第776章:再見溫崎第一百二十七章:祀天 二第376章:宗衛即忠誠第七十九章:魏臣態度第176章:名額選定 二合一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988章:混戰第224章:違和的感覺 二第1157章:鴆虎出閘 二第32章:廉駁投效第1011章:通牒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
第1368章:辛秘第442章:驅虎吞狼第582章:老健的趙來峪第681章:各有算計 二第116章:魯楚之戰 三 二合一第29章:林中戰役 二 二合一第963章:年末 二第1162章:進軍盧氏 二合一第556章:沈彧的決定 二第912章:韓軍劍兵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七十五章:回宮第185章:魏韓對峙 二合一第461章:驅虎吞狼 二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一百九十五章:姬潤與熊拓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227章:全面攻韓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六章:敗勢第550章:商水簡況第20章:出兵河套 二合一第二十四章:一方水榭第165章:宋郡攻略第1002章:局勢 三第397章:不滅的火海『補更12/14』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五十五章:家宴第1232章:反擊的號角第三百一十二章:火爐鍛鐵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492章:交鋒 二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1130章:塵封的故事 二第876章:“一日”戰役『加更23/33』第1060章:歸程第1004章:兵臨城下第1333章:母與子第二百八十六章:軟脅第520章:抵達圉縣第138章:對飲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良機第二百五十二章:聯盟之議第二百九十二章:肅王府第37章:高賢侯呂歆 二合一第一百零三章:增築營寨第423章:肅王的兵法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338章:五月第810章:曾經的芥蒂第818章:親疏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373章:勢不可擋!碭山軍!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867章:寒冬將至第620章:明爭暗鬥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776章:再見溫崎第7章:弔喪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 二第1259章:紛聚大梁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166章:宋郡攻略 二 二合一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636章:夜攻第585章:思慮第300章:四月 二合一第311章:慶功筵 二合一第584章:庇護?第十六章:同滑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兩百零七章:謊第1229章:千里馳援!從天而降的援軍!第1135章:發難 二合一第847章:合勢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67章:湖陵水軍 二合一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十一章:搗亂垂拱殿第564章:膽大包天第1283章:指點第268章:變局 二合一第136章:新時代 二合一第688章:設餌第776章:再見溫崎第一百二十七章:祀天 二第376章:宗衛即忠誠第七十九章:魏臣態度第176章:名額選定 二合一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988章:混戰第224章:違和的感覺 二第1157章:鴆虎出閘 二第32章:廉駁投效第1011章:通牒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