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顧慮

對於這種安排,趙弘潤並未感覺不適,反而稍稍有些安心,畢竟長幼有序是歷來的傳統,倘若這次雍王府的人故意將他的座次安排在長皇子趙弘禮與襄王趙弘璟的前面,那趙弘潤心中反而會生疑。

畢竟若這樣安排,趙弘潤就越發引人注意,這會讓他誤會,是不是雍王府的人有意讓他暴露於衆人視線之前。

按照身份尊貴的差別,似趙弘潤這般身份的皇子,不同於一般人的獨坐,一般是三座或兩座的長案,待會案几上的菜餚也會是筵席上最豐盛的那一個檔次。

不過趙弘潤並不喜歡單人獨坐,因此,他非但讓雀兒坐在左手邊,就連原本想陪同宗衛長衛驕坐在後面「陪席」的介子鴟,也被他拉到右手邊坐下。

這對於介子鴟而言,可謂是莫大的禮遇與榮耀。

在先前入座時,趙弘潤與長皇子趙弘禮、襄王趙弘璟這兩位兄長打個聲招呼。

他與襄王趙弘璟的關係,一直以來都只不過是比陌生人稍微友善一些的程度,連「點頭之交」估計都算不上,因爲若非他倆彼此是兄弟的話,依趙弘潤的性格,是絕不會跟襄王趙弘璟這種人有什麼聯繫的。

相比之下,還是長皇子趙弘禮與趙弘潤的關係更融洽,儘管最初彼此有過種種矛盾,但近幾年,二人之間的矛盾逐漸消除,甚至於,二人還在原東宮黨勢力於上黨郡的釀酒行業有些合作。

“弘潤。”

就在趙弘潤暗自觀察着殿內的賓客時,襄王趙弘璟湊了上來,笑着說道:“婚事籌備地如何了?爲兄可是等着吃你這杯喜酒呢。”

見趙弘璟主動湊上來套近乎,趙弘潤微微有些意外,不過轉念一想他就明白了。

在慶王弘信跌倒之後,要說諸兄弟當中誰最着急,那麼肯定就是這位三皇兄了,畢竟長皇子趙弘禮有王皇后護着,縱使是如今的大勢雍王弘譽想要對付前者,也得掂量掂量,而這位三皇兄,上無強勢且得寵的母親護着,下無能讓雍王弘譽都感到忌憚的勢力,此時若雍王弘譽有意對付他,那也並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只不過,這傢伙找我做什麼?難道他不應該去找趙弘禮麼?』

趙弘潤略感驚訝地看了一眼遠處的趙弘禮,卻見後者朝着自己微微一笑。

心中微動,趙弘潤隱隱猜到了幾分:多半是趙弘禮與其幕僚駱璸看不上趙弘璟,有意想讓後者提前出局。

其實有時候趙弘潤也覺得,襄王趙弘璟在諸皇子爭位這件事中,更多起到一個攪事的作用,而對於希望魏國儘快結束皇儲之爭的趙弘潤來說,這種人註定不受待見。

想到這裡,趙弘潤看似客氣、實則疏遠地說道:“三王兄放心,到時候三王兄肯定是我府上的上賓。”

說罷,他假意示意雀兒爲他斟酒,已隱隱擺明了不想再跟趙弘璟繼續閒聊的態度。

趙弘璟不是看不懂趙弘潤的暗示,只不過眼下他處境堪憂,急需找一個能夠聯手抗拒雍王弘譽的幫手,而相比較長皇子趙弘禮,顯然是面前這位老八更加堅挺,於是,他又假意感慨地說道:“哎,想我兄弟幾人,老六去了齊國,老四去了北疆山陽,如今,連老五也去了宋郡……有些事當真是說不好,可能今日你我兄弟還坐在一起把酒言歡,明日就要兄弟離別……哎,一想到此事,爲兄就感慨不已。”

『兄弟「離別」?你說的是你吧?』

趙弘潤端着酒盞瞥了趙弘璟一眼。

在他看來,倘若雍王弘譽獨攬大權後會有什麼大的舉動,那麼頭一件事,肯定就是將身邊這位三王兄外封到地方,提前叫這根攪屎棍出局。——換做是他趙弘潤,他也會這麼做。

見趙弘潤不說話,趙弘璟心中難免有些着急,就在他還欲再說些什麼的時候,就聽殿內門口傳來一陣喧譁,隨即,衣冠鮮豔的雍王弘譽在一行人的簇擁下邁步來到了殿內。

『謝天謝地!』

趙弘潤暗道一聲,不動聲色地就將目光轉向了殿門附近,讓襄王趙弘璟一陣心悶。

今日的雍王弘譽,儼然是這場筵席的焦點人物,他的來到,彷彿使得殿內的氣氛也變得更加火熱,彷彿人人都想上前與這位大勢皇子攀談幾句,以加深自己在這位雍王殿下心中的印象。

而雍王弘譽在邁步走入殿內時,則第一眼就掃向殿內的東席,待瞧見趙弘潤帶着三人已在席中就坐時,他臉上的笑容更甚。

不得不說,雍王弘譽也考慮過「萬一老八趙潤今日拒絕赴宴」這個問題,好在這種糟糕的情況總算是沒有發生。

在心中鬆了口氣之餘,雍王弘譽與陸續前來攀談的賓客說了幾句,便不動聲色地來到了趙弘潤跟前,帶着幾分歉意說道:“弘潤,百忙之中還要讓你抽暇前來赴宴,爲兄心中實在是過意不去。”

其實在進府的時候,雍王弘譽就已經從府邸門口的迎賓人口中得知了趙弘潤已然赴宴的消息,並且還得知了趙弘潤的贈禮是一支老山參——雖然在這個年代,老山參的價值並不會高到哪裡去,甚至於有許多世人根本不懂這玩意到底幹嘛用,可貼上了「肅王贈禮」這個標籤,這支老山參的意義比它本身還有價值。

至少,比「一副馬鞭」強得多不是?

在寒暄了幾句後,雍王弘譽與趙弘潤告辭,走向了殿內的主座。

今日在雍王府的宴席,是由雍王弘譽的內弟崔詠主持。

對於這個崔詠,趙弘潤瞭解的並不多,只知道是酸棗崔氏中年青一代的翹楚,是一個喜歡風花雪月的浪蕩子,雖有滿腹的學識,也擅長作詩與丹青,可這些本領都不用在正道上,終日與一些煙花柳巷的女子嬉戲,氣得雍王弘譽的老丈人險些將這個兒子趕出家門。

後來,雍王弘譽得勢之後,雍王妃崔氏生怕弟弟崔詠果真被父親「斷絕父子關係」,遂將這個弟弟叫來大梁,讓崔詠專門負責幫自己夫君籠絡城內達官貴人。

還別說,放蕩不羈的崔詠在這方面很有一手。

打個比方說,崔詠即是雍王弘譽身邊的「繇諸君趙勝」。

在雍王弘譽來到之後,筵席正式開始。

說實話,今日雍王府的賓客,論身份尊貴並不比當初慶王弘信的那場筵席,這也難怪,畢竟有許多貴族目前仍在宋郡,無法趕回來參加,但至少是大梁當地的名流,大多皆相繼到場,這再次證明,雍王弘譽不愧是當今的大勢。

然而這些賓客在筵席期間,時不時地拿眼觀瞧趙弘潤,這讓趙弘潤感到很煩。

一次兩次或許趙弘潤還會忽視,可三番兩次地觀察他的表情,他又不是傻子,豈會猜不到那些人的心思?

而與此同時,雍王弘譽的幕僚張啓功,還有內弟崔詠,這些人亦注意到了殿內許多賓客的異樣目光,對此神色各異。

待筵席結束時,雍王弘譽在衆目睽睽之下,親自將趙弘潤送出府邸外,更叫人奉上一隻木盒作爲回禮,親近地說道:“今日讓賢弟百忙之中前來赴宴,愚兄實在過意不去。正巧最近愚兄偶然得到一盒上好的霞珠,不若就轉贈弘潤府上那幾位紅顏知己,作爲賠罪,還望弘潤莫要推辭。”

所謂的霞珠,其實說白了就是彩色的珍珠,別說在魏國,就算在楚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珍物。倘若是大顆的霞珠,不說價值連城,至少也比黃金、玉石珍貴地多,因此這份回禮,着實貴重,至少比趙弘潤那支老山參貴重地多。

趙弘潤推辭了幾回,但最終還是架不住雍王弘譽的盛情,只能收下。

待逐一送走賓客後,雍王弘譽將內弟崔詠、幕僚張啓功等一些心腹招到了書房。

期間,崔詠想起了姐夫送出去的那盒霞珠,頗有些不捨。

畢竟那種上好的霞珠,連他姐姐雍王妃崔氏也沒有多少,而此番雍王弘譽卻最起碼送出去了十幾顆,這讓他很是肉疼——哪怕留幾顆給他,讓他帶着吃花酒時哄那些女人開心也好啊。

聽到崔詠的嘀咕,雍王弘譽與幕僚張啓功心中都有些無語。

在沉吟了一番後,雍王弘譽正色說道:“今日,老八能前來赴宴,這是給足了本王面子,幾顆霞珠算得了什麼?……如我當初所料,弘潤本身對那個位子並無興趣,只是那介子鴟在暗中搞鬼而已。如今本王已成大勢,只要弘潤不改變主意,一個介子鴟,諒他也翻不出什麼花樣來。”

聽聞此言,張啓功低聲說道:“殿下,話雖如此,但不知殿下可曾看到今日筵席間諸賓客曾頻頻觀望肅王?”說着,他擡頭看了一眼雍王弘譽,正色說道:“肅王雖無爭位之心,但他勢力太大,有他在大梁一日,有些人,恐怕並不會對殿下一心一意……”

“你的意思是?”雍王弘譽皺眉問道。

張啓功拱了拱手,正色說道:“在下建議,爲妥善期間,還是應該想個法子,讓肅王移居商水……如此一來,在這大梁,再無人能掣肘殿下。”

“這個……”

雍王弘譽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第1210章:夜襲 二第727章:姬潤與景舍 三第十五章:陳淑媛第152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七章:回國第561章:安陵見聞 二第224章:違和的感覺 二第八十三章:國之尊嚴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618章:雍王的獠牙第1354章:查證『加更4/4』第719章:十月初第473章:回府見聞第680章:各有算計第1263章:不爲所知的評功背後第六十五章:怨隙第300章:四月 二 二合一第650章:楚東畸態第487章:說服 三第445章:詐誘 二第105章:展翅 四第一百四十三章:捷報安大梁第327章:魏齊之戰第923章:深入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351章:疑心『加更3/4』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279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778章:一物降一物第22章:上郡見聞 二合一第746章:原來是計第175章:百家爭鳴 二合一第275章:昭武三年第577章:放長線第111章:技擊之士 二合一第266章:韓武亡故 二合一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801章:痕跡第956章:援軍 三第755章:樂極生悲第一百四十八章:熊琥約和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951章:聲東擊西第776章:再見溫崎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623章:抵達彭城第455章:魏川會晤第610章:格局第663章:說降 二第867章:寒冬將至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469章:民商崛起之初 七第125章:善後 二合一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348章:回禮第981章:制定戰術第三百二十一章:南樑王趙元佐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1303章:虎方對峙第313章:年末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軍議第二百三十六章:冶造局第171章:貨幣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978章:邯鄲戰役前夕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202章:元邑侯韓普 二合一第660章:符離塞楚軍的援護第171章:貨幣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914章:火燒猗山 二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3章:放權第798章:演繹案發現場第1141章:大梁之亂 二第546章:等待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288章:戰前會面第三百三十九章:起因第517章:審訊第294章:項末的決斷 二合一第二十四章:一方水榭第五十章:贏家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652章:鄢陵軍戰略第209章:意料之內 二合一第219章:進退 二 二合一第745章:被動的商水軍第835章:臨洮君魏忌 二第546章:等待第923章:深入第三百二十章:提點 二第585章:思慮第674章:因緣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
第1210章:夜襲 二第727章:姬潤與景舍 三第十五章:陳淑媛第152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七章:回國第561章:安陵見聞 二第224章:違和的感覺 二第八十三章:國之尊嚴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618章:雍王的獠牙第1354章:查證『加更4/4』第719章:十月初第473章:回府見聞第680章:各有算計第1263章:不爲所知的評功背後第六十五章:怨隙第300章:四月 二 二合一第650章:楚東畸態第487章:說服 三第445章:詐誘 二第105章:展翅 四第一百四十三章:捷報安大梁第327章:魏齊之戰第923章:深入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351章:疑心『加更3/4』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279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778章:一物降一物第22章:上郡見聞 二合一第746章:原來是計第175章:百家爭鳴 二合一第275章:昭武三年第577章:放長線第111章:技擊之士 二合一第266章:韓武亡故 二合一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801章:痕跡第956章:援軍 三第755章:樂極生悲第一百四十八章:熊琥約和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951章:聲東擊西第776章:再見溫崎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623章:抵達彭城第455章:魏川會晤第610章:格局第663章:說降 二第867章:寒冬將至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469章:民商崛起之初 七第125章:善後 二合一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348章:回禮第981章:制定戰術第三百二十一章:南樑王趙元佐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1303章:虎方對峙第313章:年末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軍議第二百三十六章:冶造局第171章:貨幣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978章:邯鄲戰役前夕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202章:元邑侯韓普 二合一第660章:符離塞楚軍的援護第171章:貨幣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914章:火燒猗山 二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3章:放權第798章:演繹案發現場第1141章:大梁之亂 二第546章:等待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288章:戰前會面第三百三十九章:起因第517章:審訊第294章:項末的決斷 二合一第二十四章:一方水榭第五十章:贏家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652章:鄢陵軍戰略第209章:意料之內 二合一第219章:進退 二 二合一第745章:被動的商水軍第835章:臨洮君魏忌 二第546章:等待第923章:深入第三百二十章:提點 二第585章:思慮第674章:因緣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