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再接觸 二合一

當日,韓王然與宮殿內召見滿朝公卿。

這是他作爲韓王君王之後,這十幾年來首次在釐侯韓武、康公韓虎、莊公韓庚皆爲在場攝政的情況下召見羣臣,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行使韓國君王的權力。

“諸卿怎麼都不言語?難道不認得寡人了麼?”

可能是見殿內的氣氛過於凝重,韓王然微笑着打趣道。

然而,殿內的公卿們卻誰也沒有將這句話當成是玩笑,這些論年齡足以作爲韓王然父輩、祖父輩的臣子們,此刻齊刷刷地跪坐在殿內,低着頭,竟不敢大聲出氣。

這也難怪,畢竟在兩日設計剷除武安守朱滿與康公韓虎這件事中,這位曾一度被人輕視的年輕君王,終於露出了他深藏已久的獠牙,巧妙地令朱滿與韓虎相互猜忌、相互仇視,甚至到後來兵戈相見,結果通通被這位陛下除掉。

此時殿內,就只有寥寥幾人面色自若,其中就有老丞相申不駭。

『真是不簡單吶……』

跪坐在朝臣之列的首位,老丞相申不駭微睜一隻眼睛,用餘光打量着那位年輕的君王。

他從未與這位年輕的君王交惡,甚至於,因爲釐侯韓武常年叫韓王然深居簡出的關係,一年到頭也難得見到韓然幾回,彼此自然不可能會產生什麼矛盾。

再加上,他申不駭也從未參合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之間的爭權奪利,他只是作爲一名韓國的臣子,行使着臣子的職責。

在這種情況下,申不駭並不認爲韓王然奪回大權後,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或者威脅。

畢竟韓王然又並非是篡位的賊子,他是名正言順的韓君,只不過當初王權旁落,如今又將大權奪回來了而已,日後處理國事,他還是得需要像申不駭、張開地、俠累等公卿的輔佐。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這位年輕君王的隱忍,申不駭還真有些暗暗吃驚。

要知道,韓王然與魏公子潤年紀相仿,他在繼承王位時只有十二、三歲,可即便如此,這位年輕的君王亦懂得何謂人心險惡,小小年紀便懂得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才能,這一藏,就藏了整整十四年。

這份隱忍,就算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怕是也難以忍受,可這位年輕的君王,卻以常人不具備的忍受力,辦到了這件事,讓人歎爲觀止之餘,亦對這位年輕的君王充滿了忌憚與畏懼。

可能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此刻殿內的公卿們連大氣都不敢出,因爲他已經意識到,他們曾幾何時誤會爲平庸之才的這位君王,其實上,很有可能是一位足以媲美韓王簡的雄主,這讓他們既激動、又緊張。

要知道,王的優秀與否,可以直接影響整個國家。

記得近百年前時,魏國雖然不如現今那樣強大,但也是可以與韓國一較高下的大國,直到魏國出現了一位昏君「趙慷」,在他在位的期間,魏國的國力不進反退,甚至於,因爲貿然強行與他韓國動兵,而促成了「魏韓上黨慘敗」,從此魏國一蹶不振,淪落爲中等國家。

三川的陰戎,亦趁此機會竊奪了魏國的三川郡,可魏國卻敢怒不敢言。

然而到了「魏王趙偲時期」時,趙偲大刀闊斧地摒棄了其父王時期政策上的糟粕,勵精圖治,致力於發展國力,雖然在長達二十幾年的時間內,魏國可出征的軍隊就只有「駐軍六營」這僅僅八萬人,但國力卻被之前翻了幾番。

隨後,魏國公子趙潤出現,亦讓人不可思議的戰績,橫掃中原諸國,收復三川、打敗楚國、攻克河西、河套,終於使魏國重新以強國,不,是以一流強國的面貌重新爲世人所知。

縱使魏國的崛起絕非僅僅依靠趙偲、趙潤父子,但不能否認,確實是這對父子,將「魏王趙慷時期」敗掉的家業重新收拾起來,用了整整三十幾年的光陰,將一個曾經韓國隨時有可能覆滅的弱國,發展爲如今糾集五方勢力都無法擊敗的龐然巨物。

這就是王的作用!

王賢明,則國家富強;王昏昧,則國家敗落。

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

而如今,他們韓國,或許亦出現了一位可以繼承韓王簡衣鉢的雄主,這讓此刻滿殿公卿激動不已。

但同樣的,他們也非常緊張,因爲在此之前,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曾在公開場合、或在私底下,褒貶這位年輕君主的不是,一想到這裡,有不少公卿便彷彿鋒芒在背,如坐鍼氈,好不難受。

當然,也有面色自若,彷彿絲毫不爲所動的人。

除了老丞相申不駭外,還有中尉卿張開地、衛尉卿俠累等人,因爲人數並不多,因此在此刻格外顯眼,也使得韓王然對幾個人留了意。

“前兩日發生於宮門處的變故,寡人以爲諸卿想必也聽說了……”

坐在王位上,韓王然緩緩開口道。

見此,滿朝公卿的耳朵頓時豎了起來,就算是老丞相申不駭,亦集中了幾分注意力。

此時,就聽韓王然繼續說道:“康公韓虎,寡人對其素來是敬重三分的,然而這老物,仗着自己曾有功於國家社稷,居然敢伏擊行刺武安守朱滿……”

『嘿……』

老丞相申不駭似笑非笑。

要知道,前一陣子眼前這位陛下,還信誓旦旦地表示「唯康公能夠穩定局勢」,而今日,對康公韓虎的稱呼卻變成了「老物(老東西)」,這再次證實了申不駭的猜測:當日韓王然附和他的提議,只不過順水推舟罷了。

甚至申不駭覺得,搞不好,其實是這位陛下派人給康公韓虎送信,這才使得後者能提早抵達邯鄲,讓武安守朱滿愈發緊張。

而其餘殿內的公卿們,雖然不如申不駭看得那麼透徹,但有件事他們總歸還是看得出來的:那就是,這位陛下設計了朱滿與韓虎二人,否則,朱滿、韓虎二人當真傻到這種地步,不惜以同歸於盡的方式來爲眼前這位陛下做嫁衣?

當然,雖然心中清楚,但這個時候誰若是拆穿,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了,他們此刻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韓王然說完那句話後,齊聲頌唱「祖宗庇佑、國家之幸」就足以。『ps:吃瓜羣衆表示只要會喊666就行了。』

至於武安守朱滿是否死於康公韓虎之手,亦或是康公韓虎是否意圖脅迫眼前這位陛下,重要麼?

眼前這位陛下說是,那麼事實就是如此!

這不,待等韓王然說完那番話後,滿朝公卿齊聲頌唱:“真乃祖宗庇佑、國家之幸。”

沒有一個人會傻到在這種時候跳出來唱反調。

見滿殿的公卿皆很配合,韓王然心中很是滿意。

平心而論,他還真不介意這會兒有人跳出來質疑他,好讓他行使一下君王的威勢,來個殺雞儆猴什麼的,奈何滿殿公卿皆是人精,誰也不想自己成爲那隻雞。

此後,韓王然雷厲風行地破格提拔了幾人。

比如,他提拔趙蔥擔任武安守,接替已故的朱滿,又提拔「顏聚」出任校尉,暫時接管邯鄲城內的兵力——之所以說暫時,是因爲韓王然爲「暴鳶」留着職位,畢竟暴鳶亦是常年支持他的王黨,因此邯鄲守一職,非暴鳶莫屬。

除此之外,韓王然又提拔了一些將領,皆是馬括、趙蔥、顏聚三人舉薦的將領,這些將領,幾乎是將邯鄲、武安兩城有兵權的職位都佔據了。

但是朝中的官員,韓王然卻並未升遷或者罷黜,很顯然,這是他給老丞相申不駭留着面子。

畢竟就算是在釐侯韓武、康公韓虎當年皆在邯鄲的時候,國事政務這塊,亦是申不駭的自留地——他可以容忍韓虎、韓虎爲了爭權奪利將邯鄲弄個烏煙瘴氣,但決不允許二人介入內政事宜。

若其中有一人觸犯了底線,那麼,申不駭就會偏向另外一人。

長此以往,韓武、韓虎二人逐漸也接受了這個局面。

至於今日,韓王然不動內政公卿這塊,也算是賣申不駭一個面子,畢竟他還要重用這位老丞相。

而申不駭,當然也看懂了背後的深意,在用眼神示意張開地、俠累等朝中的棟樑後,一票人紛紛擁護韓王然,順着韓王然的話,衆口一詞地斥責康公韓虎的種種劣跡,總而言之,就是讓「韓王然下令趙蔥處死韓虎」這件事,變得名正言順,無從褒貶。

由於雙方都很有默契,因此,除了那些曾在背地裡抨擊過韓王然的公卿仍戰戰兢兢外,其餘似申不駭、張開地、俠累等朝中正直的官員,皆面色自若,彷彿武安守朱滿、康公韓虎二人亡故一事,從未發生過一樣。

散朝之後,韓王然帶着方纔親自於殿門口值守的馬括,一同回到了內殿。

期間,馬括笑着詢問韓王然今日召見羣臣的感受。

雖然韓王然微微一笑,沒有明說,但從他的表情中卻不難看出,他很痛快,彷彿有種揚眉吐氣般的痛快。

回到內殿後,便有一名內侍過來啓稟道:“陛下,今早王后曾派人來,說是記掛陛下。”

聽聞此言,韓王然輕哼一聲,隨即微微嘆了口氣。

此時,那名內侍早已退下,馬括見韓王然面帶失意之色,遂疑惑問道:“陛下,怎麼了?”

韓王然搖了搖頭,起初沒有解釋的興趣,但在微微思忖了一下,他忽然說道:“王后並非心甘情願嫁於寡人,這些年來,雖不能說對寡人有所虧欠,但也……談不上親近。”

馬括頓時恍然。

這並不奇怪,曾幾何時,宮內的內侍甚至敢斜睨韓王然,可今時今日,那些內侍還有這個膽子麼?

然而就在這時,忽聽韓王然問道:“馬括,你說寡人,應該去見王后麼?”

“呃?”馬括愣了愣,遲疑說道:“此陛下內事,末將不敢妄言。”

“寡人允許你妄言。”韓王然閉着眼睛說道。

見此,馬括想了想,壯着膽子說道:“末將以爲,陛下應當去見王后……”

韓王然深深地看了一眼馬括,忽然展顏說道:“寡人也這麼想。”

說罷,他拍了拍馬括的臂膀,吩咐道:“既然如此,寡人便到後宮寬慰王后,你且替寡人將趙卓、韓晁二人請來,寡人有事囑咐他們。”

『趙卓?韓晁?』

馬括微微一愣,隨即便猜到了幾分,恭敬地抱拳而退。

看着馬括離去的背影,韓王然負背雙手站在原地,閉着眼睛若有所思。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箇中滋味,他在這十幾年來,已嘗過太多太多。

在這些年來,有人欺他、有人謗他,就算是王后,本應該是他最親近的女人,對他亦是欠缺親近。

而如今,他重奪大權,這些人又紛紛貼了上來。

這時,一名內侍快步走過,在看到韓王然時,彷彿是吃了一驚,連忙行禮道:“陛、陛下。”

『這個人……』

故作不經意地瞥了一眼對方,韓王然隨意點了點頭,從那名內侍身邊走過。

見此,那名內侍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伸手抹了抹額頭的冷汗,想來他根本不會想到,此刻已走向遠處的韓王然,曾斜睨了他一眼,眼神一片冷漠。

就彷彿,前兩日看待康公韓虎時那樣。

事實上他認得那名內侍。

當初,康公韓虎因爲遷怒而奪走他手中鳥籠摔碎於地的時候,那名內侍就在旁邊,事後,這次權將這件事作爲笑料與宮內的內侍、宮女們談笑,正巧被韓王然聽到。

當時那些人那鄙夷的語氣,韓王然至今都沒有忘卻。

『……還不是時候。』

深深吸了口氣,韓王然攥了攥拳頭,隨即再次放鬆,調整着心情。

以他今時今日的權勢,想要殺掉那名內侍,包括另外那些曾在背後嚼舌根詆譭他的內侍以及宮女,此事易如反掌。

包括朝中那些曾經得罪過他的公卿,韓王然今日想要他們死,也不是十分困難,只不過,目前的局勢,不容他這般任性。

畢竟眼下魏國咄咄相逼,他唯有聯手國內的臣民,衆人一心,才能抵禦這次劫難,又豈能因爲一時之快,讓本來就對他存有疑慮、忌憚的臣子對他更爲疏遠呢?

隱隱約約地,他感覺心口有些壓抑。

他停下腳步,站在走廊眺望天空。

『……鳥籠之外,何嘗沒有一個更大的籠子呢?只是若不注意,不曾察覺罷了……』

微微嘆了口氣,韓王然緩緩閉上眼睛。

不知爲何,剷除了康公韓虎、重新奪回王權的興奮與喜悅,於這一刻,消失殆盡。

片刻後,韓王然從後宮安撫罷王后,返回了偏殿。

而此時,馬括也已經將趙卓、韓晁二人召到了偏殿,在此等候。

不多時,瞧見韓王然從殿外走入,趙卓、韓晁二人連忙上前相迎,畢恭畢敬地行禮:“臣,拜見陛下。”

韓王然微微點了點頭,在示意趙卓、韓晁二人免禮後,說道:“趙卓、韓晁,此番寡人召見你二人,想必你二人也猜到幾分了。”

趙卓、韓晁對視一眼,遲疑地點了點頭。

他倆雖然在朝中擔任中卿,有時也處理一部分內政之事,但更多時候則作爲禮使造訪別國,在目前的情況下,韓王然召見他倆,那麼肯定是爲了釐侯韓武這件事,叫他倆去說說魏公子潤——畢竟趙卓、韓晁二人已多次代表韓國拜訪魏公子潤,雙方也算是熟面孔了。

按理來說,這是一件並不困難的事。

雖說魏公子潤有「殺使節」的惡名,但也不是什麼使節都殺,被魏公子潤所殺的,都是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之輩,比如說齊國的士卿「田鵠」。

反正趙卓、韓晁這些年來曾多次出訪魏公子潤,彼此都是客客氣氣的。

因此,讓趙卓、韓晁二人遲疑的關鍵並不在魏公子潤,而在眼前這位年輕的韓君,究竟想要一個活的釐侯,還是要一個死的韓武?——這纔是關鍵!

要知道,別看韓王然目前已掌控了王都,但倘若釐侯韓武活着返回邯鄲,搞不好武安與武安的軍隊會立刻倒戈,叫韓王然眼下的權勢化爲泡影也說不定。

畢竟相比較韓王然,釐侯韓武曾經纔是真正意義上凌駕於國家之上的那個人。

因此,趙卓、韓晁二人並不認爲韓王然會是真心實意想救回釐侯韓武,可能多半隻是裝裝樣子,以絕悠悠之口罷了。

而最尷尬的是,這件事他們還不好詢問。

但王命不可辭,最終,趙卓、韓晁二人還是接了命令,帶着一隊人踏上了前往鉅鹿的旅程。

與他倆隨行的,還有馬括,不過,馬括的使命可與他們不同,他是奉了韓王然的命令,前往整頓鉅鹿一帶韓軍兵馬的。

途中,馬括遇到了他父親上谷守馬奢的副將許歷,原來,馬奢見兒子一去邯鄲就沒有了音訊,心下很是擔心,遂派副將許歷帶領一千騎兵、兩千步兵前來援護——以防韓王然倉促間想要奪回權利時,手中兵力不足。

不得不說,當從馬括口中得知韓王然已奪回了大權時,副將許歷驚地目瞪口呆。

別說他,相信就算是馬奢,恐怕也料想不到,韓王然在僅僅只有馬括以及其寥寥幾名親兵相助的情況下,就除掉了武安守朱滿與康公韓虎二人,奪回了權柄。

“這簡直……簡直匪夷所思。”

許歷忍不住的驚歎。

聽到這驚歎,馬括哈哈大笑,在朗笑之餘,他心中亦很佩服韓王然的城府與手段。

聊着聊着,許歷便問起了馬括此行的目的。

只見馬括從懷中取出韓王然的王令,笑着說道:“陛下令我父督懾漁陽、代郡、北燕、上谷四軍……”

這等同於是讓上谷守馬奢取代蕩陰侯韓陽,代掌鉅鹿一帶的所有韓軍。

因此在聽聞馬括的話後,許歷心中也是十分歡喜。

既然邯鄲已被韓王然控制,許歷決定索性就返回鉅鹿一帶,順便護送趙卓、韓晁兩位使臣。

待等到了漁陽軍營一帶後,馬括便與趙卓、韓晁二人告辭,自去軍營頒佈韓王然的王令,而趙卓、韓晁二人,則帶着使團,在許歷親自所率領的五百騎上谷騎兵的保護下,前往鉅鹿。

期間,趙卓、韓晁二人向許歷詢問了鉅鹿一帶的現況,從許歷口中得知,他們韓軍在釐侯韓武不慎被魏軍所俘後,軍隊士氣就低迷不振,雖然蕩陰侯韓陽很努力地鼓舞士氣,希望圍困鉅鹿,通過對魏軍施壓的方式,迫使魏軍釋放釐侯韓武。

但很可惜,效果不佳。

聊着聊着,他們便來到了鉅鹿城。

因爲趙卓、韓晁二人的使團,高豎着「韓、使」字樣的旗幟,因此,守城的商水軍士卒也並沒有爲難他們,在勒令許歷的五百騎退後兩百丈後,便打開城門,將趙卓、韓晁這對使臣放入了城內,並立刻通稟太子趙潤。

在得知趙卓、韓晁二人到來後,趙弘潤毫不意外,或者說,他這些日子一直在等邯鄲派人來與他交涉。

“潤殿下,我二人又來叨擾您了。”

“哈哈哈,兩位請坐。……來人啊,準備酒菜,爲兩位尊使接風。”

由此彼此都是熟面孔,而且趙卓、韓晁二人皆知道這位魏公子的厲害,絲毫不敢擺譜,因此,雙方的氣氛十分融洽,着實不像是正在戰爭的敵對國。

在邀請趙卓、韓晁二人入座後,趙弘潤笑着說道:“早幾日,本王就在此恭候兩位了……我猜,這回肯定還是兩位尊使。”

儘管趙弘潤的話說得很俏皮,但趙卓、韓晁二人因爲種種原因,實在是笑不出來。

在對視一眼後,韓晁拱手對趙弘潤說道:“潤殿下,今日我二人前來,乃是奉我國國君之命,懇請潤殿下高擡貴手,釋放釐侯……”

趙弘潤正端着茶喝着,聞言忽然一愣,擡起頭來,表情怪異地問道:“國君?韓然?”

趙卓、韓晁二人不明就裡,微微點了點頭。

得到他二人的證實,趙弘潤的表情變得更加古怪了,只見他放下茶杯,喃喃說道:“這還真是出乎本王的意料……動作可真快啊!韓虎呢?被韓然宰了?”

『咦?』

趙卓、韓晁二人對視一眼,心下暗暗吃驚:這位魏公子,似乎知道些什麼。

點點頭,趙卓低聲說道:“康、康公韓虎,爲爭權奪利而殘害忠良,被我國國君着人擒殺。”“這可真是……”

摸了摸下巴,趙弘潤饒有興致地說道:“本王起初還以爲你二人是受韓虎、韓庚等人所派,不曾想竟是韓然……嘿,這樣的話,那本王就要換一套說辭了。”

說罷,他將手肘支撐在案几上,雙手手掌向前平攤,笑嘻嘻地問道:“本王手中,可能有一個活的釐侯,也可能有一個死的韓武,卻不知貴國想迎回的,究竟是活釐侯,還是死韓武呢?”

聽聞此言,趙卓與韓晁對視一眼,欲哭無淚。

『別、別問我倆啊,我倆也不知啊!』

第927章:將計就計第1204章:難民之潮第65章:戰爭的序幕 二合一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八十四章:皇子守國門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586章:王氏本家的邀請第五章:勸學第兩百零四章:羋姜與魏地風俗 二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401章:投降第1222章:歲末的魏國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二百三十二章:反響第1165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二第953章:夜半強襲第839章:一觸即發的內戰第1150章:三川新格局 二合一第85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合一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二十五章:一方水榭 二第583章:趙來峪的毒計第923章:深入第1111章:最後的寧和『關於年後加更機制』第984章:決戰?第1353章:後續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712章:姬潤與項末 四第1316章:劃分宋郡第198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 二合一第1221章:結盟之議第335章:魏楚之戰爆發第1092章:初試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393章:戰爭升級第578章:穩坐釣魚臺第一百八十六章:邪物第799章:失敗的演繹『加更6/30』第1041章:暗爭第627章:首仗,相城!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638章:夜戰 三第374章:入營第二十三章:出宮!!第1390章:黯然與平定 二合一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1339章:密信第二十章:宮學日常 二第1025章:變故第880章:“一日”戰役 五第56章:主動出擊的齊魯聯軍 二合一第7章:弔喪第1006章:交涉 二第824章:不友好的開局『加更13/33』第795章:驚喜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八章:最後一張拼圖 二第1077章:審訊 二第1130章:塵封的故事 二第688章:設餌第1章:太子趙潤 二合一第126章:爭執與噩耗 二合一第625章:肅王與齊相 二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1217章:途中第445章:詐誘 二第944章:丹水之戰 二第755章:樂極生悲第891章:深謀遠慮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1092章:初試第905章:商會模式第441章:士氣跌漲第231章:攻魏救韓第1046章:君子欺之以方第538章:鎮壓第1122章:首日第1333章:母與子第120章:最後一戰 二合一第1236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第458章:魏川會晤 三第894章:深謀遠慮 四第1026章:變故 二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1153章:友或敵的選擇 二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742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 二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一百五十章:心跡與信任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227章:全面攻韓 二合一第548章:收服第158章:梟雄末路 二 二合一
第927章:將計就計第1204章:難民之潮第65章:戰爭的序幕 二合一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八十四章:皇子守國門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586章:王氏本家的邀請第五章:勸學第兩百零四章:羋姜與魏地風俗 二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401章:投降第1222章:歲末的魏國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二百三十二章:反響第1165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二第953章:夜半強襲第839章:一觸即發的內戰第1150章:三川新格局 二合一第85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合一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二十五章:一方水榭 二第583章:趙來峪的毒計第923章:深入第1111章:最後的寧和『關於年後加更機制』第984章:決戰?第1353章:後續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712章:姬潤與項末 四第1316章:劃分宋郡第198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 二合一第1221章:結盟之議第335章:魏楚之戰爆發第1092章:初試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393章:戰爭升級第578章:穩坐釣魚臺第一百八十六章:邪物第799章:失敗的演繹『加更6/30』第1041章:暗爭第627章:首仗,相城!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638章:夜戰 三第374章:入營第二十三章:出宮!!第1390章:黯然與平定 二合一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1339章:密信第二十章:宮學日常 二第1025章:變故第880章:“一日”戰役 五第56章:主動出擊的齊魯聯軍 二合一第7章:弔喪第1006章:交涉 二第824章:不友好的開局『加更13/33』第795章:驚喜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八章:最後一張拼圖 二第1077章:審訊 二第1130章:塵封的故事 二第688章:設餌第1章:太子趙潤 二合一第126章:爭執與噩耗 二合一第625章:肅王與齊相 二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1217章:途中第445章:詐誘 二第944章:丹水之戰 二第755章:樂極生悲第891章:深謀遠慮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1092章:初試第905章:商會模式第441章:士氣跌漲第231章:攻魏救韓第1046章:君子欺之以方第538章:鎮壓第1122章:首日第1333章:母與子第120章:最後一戰 二合一第1236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第458章:魏川會晤 三第894章:深謀遠慮 四第1026章:變故 二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1153章:友或敵的選擇 二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742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 二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一百五十章:心跡與信任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227章:全面攻韓 二合一第548章:收服第158章:梟雄末路 二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