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宮學日常 二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今日的講師張學士在課堂上講述着今日的課題。

不得不說,今日這是一堂很重要的課程,目的就是教導皇子們,霸道與王道究竟孰高孰低,這或許將影響未來整個大魏的立國根本。

可惜趙弘潤對此絲毫不感興趣。

他望着空蕩蕩的課堂,總算明白爲何今日宮學內就只有他們三位皇子,而見不着那些位水靈靈的公主。

真是可悲啊……

趙弘潤黯然地嘆了口氣。

世人們誰能想到,他們臆想中皇子們左擁右抱、享盡齊人之福的事根本不存在於現實,未出閣的皇子們每日所面對的現實就是,身邊全是一幫五大三粗的宗衛、或者一羣年輕俊秀的小太監,根本就極少能接觸到年輕的宮女。

雖然宮學裡的公主們一個個長得精純水靈,可那終歸是公主啊,同父異母的姐姐妹妹。

除了母妃外,唯一能接觸到的竟然是同父異母的公主,這可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更悲傷的是,年已十四的趙弘潤曾經還在夢中無意識地將一名公主當成了那啥,醒來一瞧,遺地一塌糊塗。

從那時起,趙弘潤就決定再也不來宮學了,因爲這裡簡直就是煉獄般的煎熬之地。

他要出閣!

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出閣!

他覺得,爲了他的正常生理觀不至於發生扭曲,他必須立馬出閣,否則……可能會發生這種或那種不好的事。

“……《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授課的講師張學士右手拿着書卷,邊讀邊緩緩走到了三位皇子身邊,側目撇了一眼趙弘潤。

哼!

張學士心中冷哼了一聲,忽然手中書卷輕輕一拍六皇子趙弘昭的肩膀,和顏悅色地問道:“何謂王道?”

趙弘昭正色回道:“君主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政安撫臣民,無偏無黨,謂王道蕩蕩。”

張學士點了點頭:“何謂霸道?”

“以武凌弱、以武伐交、以武立國、以武治邦。”

張學士思忖了片刻,點了點頭讚道:“總結得好。……那何謂天道?”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謂之天道。”趙弘昭從容回答道。

“善!”張學士滿意地點着頭,心中大爲感慨,此子才識,果真是歷來罕見。

感慨了一番後,張學士將目光望向了趙弘潤。

不難看出,他看向趙弘潤的眼神與看趙弘昭大爲不同,神色中彷彿藏着幾分不情願。

你不情願?我還不情願呢!

趙弘潤翻了翻白眼。

的確,在這位張學士眼中,這個八皇子趙弘潤無疑是相當礙眼的,但是沒辦法,此子終歸是皇子,該教的他還是得教,不管這個頑劣的皇子聽或不聽。

“何謂王道?”張學士問道。

趙弘潤望了幾眼張學士,忽然詭異一笑,說道:“不聽話的,殺掉!”

“荒謬!”張學士差點跳腳起來:“何謂霸道?”

“聽話的,也殺掉!”

“你……何謂天道?”

“一邊殺,一邊高喊‘天誅之’。”

“……何謂儒家之道?”

“殺之前告訴對方一聲。”

“……何謂帝道?”

“我要你死,你就必須得死!”

聽着這絕對有違常倫的回答,張學士氣地渾身發抖:“奸邪之論!奸邪之論!……我要上呈陛下!”

說着,這位張學士也顧不得繼續授課了,竟然丟下三位皇子,寫呈折向天子哭訴八皇子趙弘潤歪曲聖賢之論。

“弘潤你這是……”趙弘昭有些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

沒想到趙弘潤反過來問這位六皇兄:“我說錯了?”

見到他這幅表情,趙弘昭細細一想,猛然發現這位八皇弟說得還真有道理,只不過這道理分外直白,被剝掉了那層用來遮掩真實的修辭外衣罷了。

“這總結,比愚兄還要精闢啊……”

旁邊,九皇子趙弘宣有些不開心地說道:“哥,你怎麼把張學士氣走了?我還想學學王道論呢!”

“這種迂腐的言論有什麼好學的?越學越笨。你要想學真本事,就得找朝中那些當職的大人……你要記住,實踐得出的經驗,價值遠遠高過誇誇其談。走了,吃飯去。”

“好吧。……在宮學內用飯?”

“沒辦法,哥最近手頭緊,要不是爲了蹭飯,今日也不會來。”說着,趙弘潤轉頭望向六皇兄趙弘昭,他覺得,這位六皇兄倒不失是一位可以深交的兄弟。

見此,趙弘昭微微一愣,心中倒是有些欣喜,他沒想到這位八弟竟然會邀請他。

三人結伴離開了宮學課堂。

“對了,六哥,你的字畫是不是很值錢?”

期間,趙弘潤忍不住問道。

“據說如此……弘潤你說這話的用意是?”

六皇子趙弘昭忽然感覺這位八弟結交自己的目的似乎有些不純。

“哦,就是隨便問問,隨便問問……”

趙弘潤渾不在意地打着哈哈,不過心中卻尋思着,怎麼想辦法從這位六皇兄手裡弄幾張字畫來,畢竟他這段日子,手頭真的很窘迫。

三人逐漸走遠。

一個時辰後,在宮學混到了一頓午飯,下午的課程,趙弘潤就沒有興趣參與了,畢竟他的“坑爹”計劃可是還未達成呢。

而在趙弘潤繼續坑爹計劃的同時,宮學那位張學士已將他今日與趙弘潤的對話擬寫成折,託宮內一名小太監送至了垂拱殿,他在章折中憤慨地批判八皇子趙弘潤的奸邪歪論,可是這份章折,卻看得大魏天子哈哈大笑。

“那逆子今日在宮學又幹得一件好事!”

大魏天子趙元偲用調侃的語氣敘說着此事,並且將那位張學士的章折傳遞於三位中書大臣手中。

不得不說,趙弘潤那怪異而新奇的言論,叫三位中書大臣啼笑皆非。

良久,中書左丞藺玉陽感慨道:“雖不中亦不遠矣……八殿下的話雖粗糙,可事實確實如此。”

“張學士不曾問八殿下王道與霸道究竟孰好麼?”中書右丞虞子啓看着這篇章折隱隱有種食髓知味的**感,恨不得與趙弘潤深入探討。

“據說是還未來得及問就氣呼呼地離開了。”大太監童憲在旁笑着解釋道。

“這可真是可惜了。”虞子啓面露遺憾之色。

聽了虞子啓的話,大魏天子不由深思起來:“三位愛卿以爲,王道與霸道究竟孰高孰低?”

事關大魏的立國根本,三位中書大臣就不好貿然開口了。

良久,中書令何相敘用少有的嚴肅語氣說道:“霸道御國不長,王道御國不存。以王道治國民、以霸道拒外邦,以武治爲皮、以文治爲骨,此方是萬世之朝!”【爲啥wan盛是敏感詞?】

大魏天子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其實他心裡清楚,孔孟之道中所謂的王道,根本不適合用於紛爭亂世,沒有武力、空有仁德,這有什麼用?難道孔孟之說可以抵禦外邦十萬兵卒?

有的時候,帝道就應當偏向於霸道,就像八皇子趙弘潤那些看似荒謬的言論。

對於那些順從帝王的人,應該給予恩惠、賞賜、祥和,比如國內的百姓、臣子,應當給予他們嘉獎,不至出現民怨;而對於敵對的外邦,就必須(結)交(討)伐並舉,豎起強國的威信,這才能在這繽紛亂世立足。

總結下來就是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便是帝王之道!

相比之下,那位張學士在章折頻頻誇獎的六皇子趙弘昭的言論,就顯得偏向於堯舜聖王之道,簡單地說就是太過於理想化,並不適合當今的現況。

“話說,八殿下今日怎麼有閒情到宮學聽課?”

藺玉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大魏天子聞言暗笑,他可是聽說了,昨日沈淑妃將那逆子叫到凝香宮,耳提面命,狠狠訓斥了一頓,這讓他心情大爲舒暢。

跟朕鬥?朕可是你的老子!

大魏天子的心情頗佳。他尋思着,趙弘潤這幾日應該是沒那個膽子再到凝香宮去了,如此一來,此子的生活就會愈加窘迫。說不定什麼時候無法再忍受了,就會乖乖地到他面前認錯。

幻象着那個劣子在自己面前磕頭認錯的景象,大魏天子甚至已提前在考慮到時候究竟該說些什麼來規勸、訓誡這個頑劣的兒子。

沒想到的是,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的通報,非但打斷了天子的臆想,還攪和了他的好心情。

“不、不好了,陛下,八殿下與劉淑儀在芳馨宮吵起來了……”

“……”

垂拱殿內,無論是大魏天子還是三位中書大臣,都不約而同地皺了皺眉。

陳淑嬡後又是劉淑儀?怎麼回事?

第568章:威懾掃地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670章:靜觀齊軍第1338章:九月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1366章:改變第355章:秦王亡故第802章:叔侄夜話『加更7/30』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1338章:九月第917章:煙雨中的奇襲 三第252章:曙光 二合一第838章:威逼利誘第30章:東胡湮滅第1000章:局勢第239章:大梁戰役第915章:煙雨中的奇襲第85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合一第343章:越國歸降第385章:退守常川第415章:不速之客第356章:秦國覆亡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1209章:夜襲第一百九十一章:對話『加更11/20』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1271章:謠言頓起第572章:你奈我何?! 二第1285章:介子鴟vs張啓功第405章:契機『補更14/14』第965章:博弈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145章:出征前夕 二合一第1306章:六月 二第535章:緊鑼密鼓第455章:九月第1206章:渭陽君贏華第993章:步步爲營 三第1310章:六月 三第1185章:力挽狂瀾?長信侯王戩!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十章:天子反擊第五十三章:太子與雍王 二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1316章:劃分宋郡第三百五十八章: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826章:隴西簡況第一百五十三章:上蔡見聞『打賞加更1/13』第651章:楚東畸態 二第808章:對質『加更9/33』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1157章:鴆虎出閘 二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351章:兩將博弈第1336章:曲樑侯司馬頌 二第一百八十章:再敲一筆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815章:畫像第1061章:慶王府盛宴『加更11/27』第205章:虛虛實實 二 二合一第334章:姐妹重逢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355章:肅王成婚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384章:誘敵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二百七十章:疑神疑鬼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第1113章:開幕第354章:鏖戰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1002章:局勢 三第一百三十八章:最後一張拼圖 二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991章:步步爲營第543章:二桃殺三士 二第九章:皇子揮拳第9章:宋郡策略 二合一第608章:詭襲 二第1250章:勝負已分?第719章:十月初第1190章:此進彼退第五十六章:反制第154章:六七月 二合一第290章:開戰!第1085章:年末『加更15/27』第十九章:宮學日常第242章:冶城攻防 二合一
第568章:威懾掃地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670章:靜觀齊軍第1338章:九月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1366章:改變第355章:秦王亡故第802章:叔侄夜話『加更7/30』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1338章:九月第917章:煙雨中的奇襲 三第252章:曙光 二合一第838章:威逼利誘第30章:東胡湮滅第1000章:局勢第239章:大梁戰役第915章:煙雨中的奇襲第85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合一第343章:越國歸降第385章:退守常川第415章:不速之客第356章:秦國覆亡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1209章:夜襲第一百九十一章:對話『加更11/20』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1271章:謠言頓起第572章:你奈我何?! 二第1285章:介子鴟vs張啓功第405章:契機『補更14/14』第965章:博弈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145章:出征前夕 二合一第1306章:六月 二第535章:緊鑼密鼓第455章:九月第1206章:渭陽君贏華第993章:步步爲營 三第1310章:六月 三第1185章:力挽狂瀾?長信侯王戩!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十章:天子反擊第五十三章:太子與雍王 二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1316章:劃分宋郡第三百五十八章: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826章:隴西簡況第一百五十三章:上蔡見聞『打賞加更1/13』第651章:楚東畸態 二第808章:對質『加更9/33』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1157章:鴆虎出閘 二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351章:兩將博弈第1336章:曲樑侯司馬頌 二第一百八十章:再敲一筆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815章:畫像第1061章:慶王府盛宴『加更11/27』第205章:虛虛實實 二 二合一第334章:姐妹重逢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355章:肅王成婚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384章:誘敵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二百七十章:疑神疑鬼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第1113章:開幕第354章:鏖戰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1002章:局勢 三第一百三十八章:最後一張拼圖 二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991章:步步爲營第543章:二桃殺三士 二第九章:皇子揮拳第9章:宋郡策略 二合一第608章:詭襲 二第1250章:勝負已分?第719章:十月初第1190章:此進彼退第五十六章:反制第154章:六七月 二合一第290章:開戰!第1085章:年末『加更15/27』第十九章:宮學日常第242章:冶城攻防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