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

“大魏軍式器械量造署……”

嘴裡念着這個晦澀的名詞,中書令藺玉陽皺眉望着手中的這份奏章。

這份奏摺是昨日夜裡送來的,像其他奏章一樣堆積在那衆多的奏章中,直到中書令藺玉陽發現了它,才發現這份奏章的不同尋常。

這份奏章的大意很明確,是懇請魏天子同意在他們司署下再設一個『大魏軍式器械量造署』的分署,用於幫助兵鑄局一起分擔那總共多達十三萬套的軍備打造。

記得乍一眼瞧見章折內的內容時,藺玉陽着實有些發愣,心說不知哪個司署這好大的口氣,協助兵鑄局打造那多達十三萬套的軍備?

不過轉念仔細一想,藺玉陽就感覺有點不對勁了,畢竟有資格說出這番話的,縱觀整個大魏,刨除了兵鑄局外,也就只有冶造局了。

說實話,藺玉陽貴爲中書令,而王甫僅僅只是冶造局的局丞,位比二十四司的司郎,兩者的官階差距實在太大,說白了就是藺玉陽根本不知這王甫究竟是幹嘛的。

但話雖如此,可『王甫』的名字前卻冠名有『冶造局』三字,這就讓藺玉陽不得不謹慎對待。

如今朝內,誰不知道冶造局是由肅王趙弘潤執掌的?

換而言之,這個王甫在章折內的呈請,很有可能就是那位肅王殿下的意思。

而一旦這件事牽扯上那位肅王殿下,那就不是他能夠做主的了,換而言之,這是一份“比較敏感”的奏章。

於是乎,藺玉陽將這份奏章合起。拿着它來到了魏天子的龍案前,恭敬說道:“陛下,臣這裡有一份奏章需要陛下親自過目。”

此時魏天子正埋頭與龍案後審批着章折,聞言隨口說道:“擺在案上吧,藺愛卿。”

“是。”藺玉陽恭恭敬敬地將那份章折擺在龍案上,可他並沒有立馬回到座位。他見魏天子頭也不擡地繼續處理地政務,想了想,小聲提醒道:“陛下,臣以爲這份章折比較緊要。”

“唔?”魏天子擡起頭來,疑惑地瞧了一眼藺玉陽。

隨後,他將信將疑地將王甫的那份奏章拿了過來,僅僅瞥了一眼,便意識到藺玉陽爲何會說這份奏章比較緊要。

“冶造局的奏章?這可稀罕……”

嘴裡嘀咕着,但事實上魏天子心中隱隱有些不是滋味。

要知道。冶造局是他兒子趙弘潤所執掌的司署,以往若是冶造局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這種需要請示他的問題,他那個兒子多半會在一同於凝香宮用飯的飯桌上提起,徵求他的意見。

或者直接點,直接來垂拱殿請示他。

至於用章折上書這種方式,說實話以往一次也沒有。

這是不是意味着,他與他兒子之間的關係,因爲某件事變得生疏了呢?

『……』

魏天子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有些後悔前幾日與兒子趙弘潤在蘇姑娘那件事上鬧得太僵,這不。這個兒子最近都不怎麼與他親近了,他以往的努力幾乎打了水漂。

“童憲。”

魏天子喚道。

在魏天子身旁,大太監童憲聞言低了低頭,恭敬應道:“老奴在。”

“元俼……還住在肅王府麼?”

童憲奇怪地瞅了一眼魏天子,恭謹地回話道:“俼王爺已回到了城內自個兒的『怡王府』。”

怡王,是趙弘潤他六王叔趙元俼的正經王號。不過因爲他是魏天子的兄弟而非是子侄輩,因此,非正式場合下,魏人習慣尊稱這些魏天子的兄弟爲某某王爺,用以區別於肅王、雍王等皇子。

“喔。”魏天子點了點頭。

其實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想當初他趙弘潤搬到了肅王府後,除了他娘沈淑妃在肅王府住了一小段日子,並且趙弘潤在喬遷宴席時請過他以外,就沒提過一句邀請他到府裡住幾日的話。

雖說魏天子身爲魏國的國君,的確沒可能離開皇宮到兒子的肅王府住幾日,不過,你當兒子,哪怕是客套你提兩句又怎麼了?

然而,趙弘潤並沒有提起。

而前幾日魏天子的六弟趙元俼回到大梁,趙弘潤卻熱情地將其請到肅王府住了六日,每日設宴款待,真當魏天子這個當老子的心中沒有別的想法麼?

『那劣子,究竟曉不曉得朕纔是他老子?!』

魏天子不禁有些妒忌,妒忌他兒子趙弘潤與他兄弟趙元俼之間的感情,畢竟那份感情,可要比他與趙弘潤的父子之情深厚地多。

不過對此魏天子儘管心中不滿也毫無辦法,畢竟趙弘潤與他六叔趙元俼在一起玩耍的時候,魏天子心中最重視的唯有趙弘昭,然後就是太子、雍王、襄王、燕王、慶王等幾個已封王的兒子,對於趙弘潤等未出閣的兒子並不上心。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初並未重視趙弘潤而導致趙弘潤對他六叔趙元俼要比對他這個當爹更加親近,魏天子除了在心底抱怨幾句,也是毫無辦法。

至於對趙元俼,他更是說不出口,畢竟從某些方面說,趙元俼對趙弘潤,要遠比他這個當爹的好得多,難不成魏天子還能與他兄弟趙元俼說:你自己找個女人生兒子去,別來搶朕的兒子?

一臉怏怏地咂咂嘴,魏天子攤開了冶造局局丞王甫的奏章。

僅僅粗略掃了幾眼,魏天子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他看得出來,這份奏章絕不可能是冶造局局丞王甫寫的,唔,準確地說,應該不是王甫的主意,畢竟魏天子絕不相信王甫有這個膽量,敢與兵鑄局這個兵部親兒子般的司署搶飯碗。

很顯然。這是他兒子趙弘潤的意思,王甫只不過是代爲出面而已。

『那劣子想幹什麼?』

魏天子沉思着。

說實話,有時爲了某些需要,新設一個司署,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不需要了再將其給關了唄。

但這個模式。並不適合用在冶造局。

以魏天子對兒子趙弘潤的瞭解,今日在冶造局轄下新設一個什麼什麼分署容易,到時候再想將其給關了,恐怕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很顯然,他兒子是有企圖插手兵器打造這件事,因此纔會叫王甫上書,日後想再關掉這個司署,談何容易?

不過,『大魏軍式器械量造署』這個名字。讓魏天子難免對其有些上心。

『軍式……量造……量造?』

魏天子不由得想到了前一陣子冶造局鼓搗出來的,那種量產蠟燭的模具,只不過十座大型模具,若一天十二個時辰無休止出產蠟燭的產量,竟然幾乎要擠垮國內那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蠟燭工坊。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難道兵器、鐵甲也可像那些蠟燭一樣,大規模地量產?』

想到這裡,魏天子不禁有些心動。

要知道。魏國以往將常駐軍維持在八萬左右,不像楚國似的動輒數十萬大軍。除了兵源的問題外,更主要的還是被軍備所限制,畢竟武器、鎧甲會磨損、耗損,也要更新換代,不可能叫一名士卒使用一柄武器到死。

倒不是說兵鑄局的軍備量產不足,準確地說。應該是局部時間內的產量不足。

打個比方說,駐軍六營的軍備每兩年一更替,可事實上,兵鑄局只有一年在鍛造武器裝備,另外一年。則是在儲備熟鐵的庫存。

或許有人會問,爲何不叫兵鑄局不間斷地鑄造武器裝備呢,如此,軍備的產量不是可以翻倍麼?

但事實上這個行不通。

畢竟兵鑄局所打造的,是駐軍六營的軍備,是武裝大魏最精銳的軍隊所用的武器裝備,這就意味着,這些武器裝備必須是大魏目前最優質的。

倘若前一年兵鑄局打造出來一批武器裝備,結果第二年冶造局突然又改良出了更鋒利、更堅固的武器,這豈不意味兵鑄局前一年的投入全部白費了?

駐軍六營,誰不願意拿更領先的武器裝備?誰願意去領那些被淘汰的?

雖說冶造局已經好幾年未曾對目前的武器做出改進了,但這條規矩卻未曾打破,畢竟誰也說不好冶造局會不會突然就拿出更先進的武器來。

正是這個原因,讓兵鑄局前一年閒的要死,可第二年卻忙地幾乎要發瘋。

可如今『量造』這個字眼,讓魏天子意識到冶造局可能又有了什麼進展。

不可否認這是一件好事,畢竟有時候爆發性的短期產量更加重要,比如前線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需要緊急招募大量的新軍時,這一項尤其重要。

若像兵鑄局這樣慢悠悠地鑄造武器,如果沒有武器儲備,豈不是會讓前線的戰局失利?

但倘若冶造局果真掌握了量產武器的工藝,那就意味着,魏國不需要再額外儲藏兵器,爲了應付不可預測的戰爭,而讓大批的武器堆積在兵庫生鏽。

唯一的問題是,一旦冶造局介入了軍器打造,日後它與兵鑄局的關係,恐怕就難以維持目前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了。

不得不說,這份奏章的確“敏感”,就連魏天子都遲遲難以做出決定。

足足沉思了半個時辰,他這才提筆在這份奏章上做出批示:允!

洪德十七年六月八日,爲了協助兵鑄局打造那批多達十三萬的武器裝備,冶造局名下『大魏軍式器械量造署』緊急立署,簡稱『軍造署』。

當這個消息傳遍朝中後,兵鑄局局丞李縉的面色尤其難看,因爲他知道,從今以後,打造軍式武器裝備這項肥缺,冶造局勢必會介入其中與他們搶肉吃。

可壞就壞在,趙弘潤瞧準時機設立了『軍造署』,偏偏兵鑄局還無法提出抗議,畢竟從名義上說,冶造局是爲了幫助他們打造這批龐大的軍備,才設立的這個新署。

而對此,兵部尚書李鬻長嘆了一口氣。

想想也是,讓冶造局一個研發機構得到了能夠打造軍械的權限,可想而知日後兵鑄局的處境。(未完待續。)

第382章:烏兀的協助第712章:姬潤與項末 四第546章:等待第6章:二月末第31章:戰略部署 二合一第685章:黃雀 二第584章:庇護?第754章:詭異的戰況第1384章:心結與脫身 二合一第1113章:開幕第757章:時代的終結 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638章:夜戰 三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29章:林中戰役 二 二合一第184章:伐謀 二 二合一第25章:宋雲與趙昭 二合一第476章:霸道的和事老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424章:兩支利矛第三百二十九章:成皋合狩之消息第107章:兩王相會 二合一第512章:疑雲第三百五十一章:大盜賊桓虎 二第1324章:暗棋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三十八章:機會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314章:昭武四年第636章:夜攻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1381章:夜探皇宮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69章:西河戰役! 三 二合一第851章:恰逢舊識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721章:次日第1135章:發難 二合一第334章:姐妹重逢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819章:態度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956章:援軍 三第335章:魏楚之戰爆發第259章:蓄勢 二合一第三百四十章:秦少君第594章:對外擴張的雙鴉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1072章:打壓之始 二第六十二章:六月第288章:戰前會面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97章:詭異的戰事 二合一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三百三十章:成皋合狩之消息 二第一百四十五章:俘虜爭議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1133章:塵封的故事 五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300章:四月 二 二合一第208章:通牒 二合一第474章:肅氏楚金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448章:瓜分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1080章:違和感 二第316章:因勢利導 二合一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1228章:山陽之戰! 四第424章:兩支利矛第三章:放風箏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一百七十一章:楚國態度第737章:楚巫辛秘第796章:溫崎的懷疑『加更5/30』第三百六十章:戰爭!戰爭!第168章:人有窮盡 二合一第870章:各有籌謀第192章:你來我往 二 二合一第1024章:硬仗第113章:技擊之士 三 二合一第104章:展翅 三 二合一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三百六十六章:成皋關下 二第1092章:初試第953章:夜半強襲第1366章:改變第1284章:解決內事第528章:刀劍禁令第474章:肅氏楚金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
第382章:烏兀的協助第712章:姬潤與項末 四第546章:等待第6章:二月末第31章:戰略部署 二合一第685章:黃雀 二第584章:庇護?第754章:詭異的戰況第1384章:心結與脫身 二合一第1113章:開幕第757章:時代的終結 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638章:夜戰 三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29章:林中戰役 二 二合一第184章:伐謀 二 二合一第25章:宋雲與趙昭 二合一第476章:霸道的和事老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424章:兩支利矛第三百二十九章:成皋合狩之消息第107章:兩王相會 二合一第512章:疑雲第三百五十一章:大盜賊桓虎 二第1324章:暗棋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三十八章:機會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314章:昭武四年第636章:夜攻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1381章:夜探皇宮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69章:西河戰役! 三 二合一第851章:恰逢舊識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721章:次日第1135章:發難 二合一第334章:姐妹重逢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819章:態度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956章:援軍 三第335章:魏楚之戰爆發第259章:蓄勢 二合一第三百四十章:秦少君第594章:對外擴張的雙鴉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1072章:打壓之始 二第六十二章:六月第288章:戰前會面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97章:詭異的戰事 二合一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三百三十章:成皋合狩之消息 二第一百四十五章:俘虜爭議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1133章:塵封的故事 五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300章:四月 二 二合一第208章:通牒 二合一第474章:肅氏楚金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448章:瓜分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1080章:違和感 二第316章:因勢利導 二合一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1228章:山陽之戰! 四第424章:兩支利矛第三章:放風箏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一百七十一章:楚國態度第737章:楚巫辛秘第796章:溫崎的懷疑『加更5/30』第三百六十章:戰爭!戰爭!第168章:人有窮盡 二合一第870章:各有籌謀第192章:你來我往 二 二合一第1024章:硬仗第113章:技擊之士 三 二合一第104章:展翅 三 二合一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三百六十六章:成皋關下 二第1092章:初試第953章:夜半強襲第1366章:改變第1284章:解決內事第528章:刀劍禁令第474章:肅氏楚金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