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

『ps:先補上作者去參加朋友的孩子的百日宴那日缺的一章。』

————以下正文————

當聽到『雍王』這個詞時,縱使是自我面壁思過足足一年、心性已大爲提升的趙弘禮,此刻心中亦涌起陣陣反感,恨不得立刻下令上僕從,將那名雍王的幕僚張啓功亂棍趕走。

畢竟要不是雍王弘譽,他趙弘禮亦會落到今日這個下場?

回想當年『北一軍營嘯』這件事,趙弘禮根本不曾讓支持他的東宮黨謊匿戰利,可雍王弘譽,卻死抓着這點來打壓下,甚至於到最後,居然敢教唆北一軍內的雍王黨勢力,讓他們發動軍變——至今爲止,趙弘禮仍沒有查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是雍王弘譽暗地裡所爲,但他仍然堅信是後者所爲。

再加上如今,雍王弘譽已得到監國的殊榮,而他趙弘禮這位曾經的東宮儲君,卻淪爲廢太子,這讓趙弘禮如何咽地下這口惡氣?

但是最終,趙弘禮仍然忍住了心中的怒火,將目光轉向幕僚駱璸,想聽聽他的意見。

畢竟,他趙弘禮會淪落到今日這種地步,不可否認雍王弘譽是直接因素之一,但更關鍵的原因在於,是他趙弘禮當時沒有聽取駱璸這位大賢的建議。

比如周昪這件事。

在決定投奔桓王趙弘宣後,周昪因爲有感於駱璸的恩情,遂將雍王弘譽的種種陰謀寫在信中,派人送到了趙弘禮手中,讓趙弘禮目瞪口呆——他曾經倚重的周昪,居然是雍王弘派來的奸細。

而他這個糊塗蛋,居然將明明是不安好心的周昪奉爲上賓,對其言聽計從,卻對一直以來全力輔佐他的駱璸不假辭色。

遺憾的是,周昪在信中雖然揭秘了一切,但這封信卻不足以當做對付雍王弘譽的證據。

但話說回來,這封信也讓趙弘禮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日後無論什麼事,都要聽取駱璸的建議。

瞧見趙弘禮將目光投向自己,駱璸頓時會意,心中隱隱有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舒心感——他所效忠的對象,終於徹底信任他了。

雖然這件事來得有些遲,但駱璸認爲,事情未到最後仍有轉機。

這不,雍王弘譽這個曾經最大的勁敵,此番不也特地派了人前來與他們接觸,企圖化解曾經的干戈麼?

想了想,駱璸對趙弘禮說道:“殿下,不妨聽一聽那張啓功的來意。……倘若其此番來意不能使殿下滿意,殿下不妨派府上僕從將其亂棍打出。”

“善!”趙弘禮冷笑了兩聲,命府上僕從將雍王的幕僚張啓功請了進來。

片刻之後,張啓功便在趙弘禮府上僕從的指引下來到了書房。

在瞧見張啓功的時候,駱璸暗自打量着此人的容貌,正所謂民間俗語『心由相生』,一個人的內心善惡,很大程度上會改變一個人的面相,最直接的改變就是眼神。

而此時看到張啓功,駱璸心中的感覺就不是很好,因爲張啓功的容貌隱隱有些陰鷙,眼神亦過於凌厲,這種人,十個有九個是心性淡漠之輩。

再加上週昪曾經對張啓功的描述,因此,駱璸初見張啓功就頗爲不喜,因此坐在一旁並未說話。

“設坐。”

趙弘禮吩咐僕從給張啓功搬了一把凳子,隨即語氣不善地說道:“你是雍王派來的人,我本不欲見你,但我的幕僚勸我還是見一見你,並且他對我說,倘若你的話不能使我滿意,我可叫府上僕從將你亂棍打出。因此……望你好自爲之。”

『……』

聽聞此言,張啓功側目看了一眼駱璸,心中微有些訝然。

“不錯的應對。”他淡淡笑道。

事實上,趙弘禮仍想的比較簡單,將駱璸那句『若不能使殿下滿意可以亂棍打出』,理解爲是駱璸支持他將張啓功這個雍王的人打一頓泄泄憤,但實際上,駱璸之所以會這樣說,另有深意。

比如說,讓襄王、慶王的人知道,他原東宮勢力並未與雍王參合到一起。

相信張啓功也能想到這一層,因此纔會淡淡誇讚了駱璸一句『不錯的應對』。

在坐下之後,張啓功思忖了片刻,因爲駱璸的警告,讓他放棄了哄騙趙弘禮的心思。

曾經周昪還在時,駱璸在趙弘禮身邊不得志,雍王弘譽還有機會哄騙趙弘禮,可如今,趙弘禮明擺着已對駱璸言聽計從,這個時候若張啓功還想耍什麼花樣,那還真有可能會被這座府上的僕從亂棍打出去。

因此在想了想後,張啓功決定開門見山地道明來意,反正在他看來,駱璸十有八九也已猜到了,沒必要再藏着掖着。

於是,他拱手拜道:“雍王殿下遣在下前來,是想請長皇子殿下重歸廟堂。”

聽聞此言,趙弘禮冷笑兩聲,便將目光投向了駱璸。

可能趙弘禮的確不善於治軍統兵,但對於朝廷中的勾心鬥角,他當了那麼多年的太子,總還是看得出來某些事的。

很顯然,在襄王弘璟與慶王弘信的聯手圍攻下,雍王弘譽是支撐不住了,因此纔會想到他趙弘禮這麼一個老對手,企圖聯合他趙弘禮的勢力,與襄王、慶王分庭抗衡。

平心而論,在想到這件事的時候,趙弘禮心中是很痛快的,因爲他是被雍王弘譽給拖下來的,因此,今日得知雍王弘譽過得也不好,他感到非常痛快。

至於權衡利弊,是否考慮與雍王化解干戈,他將這件事交給了駱璸,畢竟駱璸的智睿比他出衆地多,考慮事情更加縝密。

並且,駱璸值得信任。

因此,他在示意駱璸之後,便站起身來,似渾不在意此事地說道:“駱璸,我與永律約好,今日要教他念書寫字,你代我招待這位。”

他口中的永律,即是他的長子,趙永律,皇長孫,以及曾經的太子世子。

“遵命。”駱璸含笑拱了拱手,在相送趙弘禮時,瞥了一眼臉上有些詫異的張啓功。

對於趙弘禮的這個舉動,駱璸心中暗暗稱讚,畢竟此舉一下子就拔高了他駱璸的地位,讓駱璸待會與張啓功談話時處於優勢。

當然了,駱璸心底覺得趙弘禮之所以離開,是因爲擔心自己忍不住叫人將張啓功痛打一頓泄憤,誰叫張啓功是雍王的人呢?

不過話說回來,趙弘禮一走,駱璸與張啓功二人就能聊得更加直白了,因爲彼此皆是聰明人。

“呵,雖長皇子失勢,可在下怎麼覺得長皇子殿下變得愈發值得忌憚了呢?”張啓功面容帶笑,隱晦地稱讚了駱璸一句。

只可惜駱璸毫不領情,淡淡譏諷道:“可能是因爲少了一位內通的人吧?”

張啓功微微皺了皺眉,他當然聽得懂駱璸指的是誰,在輕哼了一聲後隨口說道:“據說此人在桓王身邊混得還不錯?”

“這就叫天無絕人之路。對於回心轉意、棄暗投明之人,上天總是會放他一馬的。”駱璸淡淡說道。

張啓功看了一眼駱璸,很想問問『誰是明、誰時暗』,但礙於此番的來意,他最終還是忍了下來,開門見山對駱璸說道:“雍王迎長皇子迴歸廟堂,這對於長皇子而言是一樁好事,你駱璸應該看得明白……”

“未見得。”駱璸搖搖頭說道:“在下倒是更傾向於我家殿下暫時潛下來,笑看雍王以一敵二。”

張啓功聞言眯了眯眼睛,冷冷說道:“足下以爲,長皇子潛得下來?”

聽聞此言,駱璸微笑說道:“看來雍王是打算以一敵三了……”

“你……”張啓功頓時語塞。

良久,張啓功深深吸了口氣,沉聲說道:“你想要怎樣?”

駱璸思忖了片刻,說道:“先讓在下聽聽雍王最近的打算,希望足下莫要隱瞞,在下能辨別真僞。”

張啓功皺眉盯着駱璸看了片刻,最終點了點頭,說道:“好!告訴你也無妨。……『河東四令』。”

事實上,河東郡遠不止四個縣令,但這個時候張啓功說出『河東四令』,那麼指的就只有可能是河東郡西部的『北屈令』、『皮氏令』、『汾陰令』以及『蒲阪令』。

這是目前炙手可熱的四個官職,不知有多少人死死盯着這四個位置。

原因很簡單,因爲在河西之地即將成爲魏國國土的情況下,這四個縣,都有很大可能成爲駐軍的地點,因此,執掌了該縣的權柄,很大程度上等同於間接控制了一支軍隊。

其中的區別僅在於,國內貴族們看重的是能夠驅使這些軍隊日後搶掠河西的利益,而雍王、襄王、慶王等人看中的則是兵權。

而這些人之所以暫時沒有什麼動作,只是因爲他們聽說了一件事——肅王趙弘潤親赴河東。

對於肅王趙弘潤,國內的貴族們不能說畏懼,但多少是有些忌憚的,儘管當年三川貿易的事證明,縱使是這位肅王殿下,最終也只能對國內的貴族勢力妥協,但與上次一樣,除非趙弘潤擺明立場不允許任何非朝廷勢力插手河東四令,否則,國內的貴族仍不希望得罪這位手握兵權的殿下。

當出頭鳥,往往沒什麼好下場,尤其是當那位肅王殿下手持強弩的時候。

甚至於,就算是襄王、慶王,亦不希望與這位兄弟反目。

因此,魏國國內尚在觀望,他們想看看,這位肅王殿下究竟看中了『四令』中的哪些,只要不是想獨吞,哪怕是被這位肅王殿下撈走兩個縣令,這都是可以接受的。

『看來,得拜託桓王殿下先去肅王殿下那裡試探一下口風……』

在思忖了片刻後,駱璸心中暗暗想道。

雖然遵照趙弘禮的意思,駱璸並不想挾恩圖報,但憑藉着彼此的交情,請桓王趙弘宣探一探其兄長的口風,這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第399章:逼降 二第745章:被動的商水軍第891章:深謀遠慮第336章:平輿之戰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796章:溫崎的懷疑『加更5/30』第417章:攻城第三百零六章:叔侄第575章:安陵趙氏 二第125章:善後 二合一第1305章:六月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533章:阜丘賊首金勾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931章:韓騎衝鋒第429章:內賊 三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三十九章:抓鬮第872章:差距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1349章:回絕第834章:臨洮君魏忌第170章:歲末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1202章:肅王的策略第二百九十七章:婆媳相見 三第559章:鄢陵驚聞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1101章:肅王與溫崎的賭約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1220章:筵席第809章:回憶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兩百零七章:謊第718章:多此一舉的離間第319章:誤會 二 二合一第978章:邯鄲戰役前夕第1059章:中陽劉病已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20章:出兵河套 二合一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477章:不!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470章:預兆第104章:展翅 三 二合一第623章:抵達彭城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1139章:平息 三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26章:舊日的霸主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七章:善後第1071章:打壓之始第1025章:變故第431章:進退維谷的羯角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442章:勝敗即分第一百四十五章:俘虜爭議第836章:最後一日第1278章:肅王府的家宴 三第585章:思慮第29章:林中戰役 二 二合一第968章:韓軍思退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152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合一第238章:親征 二合一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504章:啓程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470章:預兆第611章:大梁見聞第738章:楚巫辛秘 二第1323章:庭審 二第1125章:皇狩期間『加更21/27』第644章:局勢扭轉第1227章:山陽之戰! 三 二合一第1080章:違和感 二第600章:交涉第七十八章:棘手的處境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641章:圍殺 二剛弄了個微信公衆號,請喜歡我寫的小說的書友關注我第471章:各方介入第1343章:曲樑侯府之變 三第900章:黃雀死了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六十四章:雅風詩會第三十八章:機會第386章:驕兵之計第三十八章:機會第768章:楚國內亂之熊屈相爭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
第399章:逼降 二第745章:被動的商水軍第891章:深謀遠慮第336章:平輿之戰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796章:溫崎的懷疑『加更5/30』第417章:攻城第三百零六章:叔侄第575章:安陵趙氏 二第125章:善後 二合一第1305章:六月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533章:阜丘賊首金勾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931章:韓騎衝鋒第429章:內賊 三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三十九章:抓鬮第872章:差距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1349章:回絕第834章:臨洮君魏忌第170章:歲末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1202章:肅王的策略第二百九十七章:婆媳相見 三第559章:鄢陵驚聞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1101章:肅王與溫崎的賭約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1220章:筵席第809章:回憶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兩百零七章:謊第718章:多此一舉的離間第319章:誤會 二 二合一第978章:邯鄲戰役前夕第1059章:中陽劉病已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20章:出兵河套 二合一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477章:不!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470章:預兆第104章:展翅 三 二合一第623章:抵達彭城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1139章:平息 三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26章:舊日的霸主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七章:善後第1071章:打壓之始第1025章:變故第431章:進退維谷的羯角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442章:勝敗即分第一百四十五章:俘虜爭議第836章:最後一日第1278章:肅王府的家宴 三第585章:思慮第29章:林中戰役 二 二合一第968章:韓軍思退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152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合一第238章:親征 二合一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504章:啓程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470章:預兆第611章:大梁見聞第738章:楚巫辛秘 二第1323章:庭審 二第1125章:皇狩期間『加更21/27』第644章:局勢扭轉第1227章:山陽之戰! 三 二合一第1080章:違和感 二第600章:交涉第七十八章:棘手的處境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641章:圍殺 二剛弄了個微信公衆號,請喜歡我寫的小說的書友關注我第471章:各方介入第1343章:曲樑侯府之變 三第900章:黃雀死了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六十四章:雅風詩會第三十八章:機會第386章:驕兵之計第三十八章:機會第768章:楚國內亂之熊屈相爭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