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誘敵

“烏兀大哥,姬潤他們爲什麼要撤退呢?”

在跟隨魏國碭山軍撤往東邊的途中,烏娜一臉擔憂地詢問着兄長烏兀:“是不是羯角部落派出了很多軍隊,姬潤他們打不贏?”

『未戰而退……怎麼可能!』

暗自恥笑一聲,烏兀側過臉,望向附近那些碭山軍士卒,只見那一名名魏**卒一臉漠然,彷彿根本不在意他們爲何會向東撤退,不過讓烏兀更加在意的是他們鬥志昂然的眼神,以及那種『渾不在意前方究竟是生路還是死路的鎮定』。≥

『無論看多少次,都是一支讓人毛骨悚然的軍隊……碭山軍。』

烏兀瞥了一眼自己激起雞皮疙瘩的手臂,不動聲色地用另外一隻手撫了撫。

“烏兀大哥!”

“唔?”烏兀回過神來,這才注意到妹妹烏娜正嘟着嘴不滿地望着自己。

見此,烏兀微微一笑,寬慰道:“放心吧,烏娜,魏國的軍隊不是因爲打不贏羯角部落而撤退的。”

“咦,不是麼?那是爲什麼?”

『爲什麼……是示弱吧?示敵以弱、驕敵之心、攻敵不備……中原國家所廣爲流傳的兵法。』

烏兀暗自沉思着。

『碭山軍主動撤軍,是因爲誘敵麼?……誘使羯角部落的部落戰士撇下奴隸軍,輕裝追趕碭山軍……這就是姬潤與那個司馬安大將軍的計劃麼?如若比塔圖真的中計了……會被吞掉啊,比塔圖。你派出追趕的部落戰士,會被這支可怕的魏**隊一口吞掉!』

烏兀擡頭望向了一眼這片三川之地那晴朗的天空。

他隱隱有種猜測,那就是他其實並沒有猜到魏人們全部的意圖,但是即便只是猜到其中一條,就足以讓烏兀替羯角部落感到惋惜:倘若比塔圖那些羯族人果真因此而小看了這些魏人的話,那麼,羯角部落會因此得到沉重的代價。

不得不說,烏兀的確是一名腦筋與其憨厚長相彷彿不匹配的羱族人。

他猜地沒錯,碭山軍之所以選擇主動撤退,其目的有三。

先,與商水軍匯合。

先前由於碭山軍與商水軍每日趕路的度差距頗大的關係,使得碭山軍哪怕走另外一條迂迴的路線,仍然過了商水軍,提前到達了與羯角部落的勢力範圍。

換而言之,此刻商水軍正朝着碭山軍的撤退路線而來,大概還有十日到半個月的工夫,才能抵達之前碭山軍安營紮寨的位置。

但是,倘若碭山軍主動向東撤退的話,那麼,根本不需要十日甚至半個月,依照碭山軍的行軍度,他們在三四日內就能與商水軍匯合。

而一旦與商水軍匯合,藉助商水軍所運載的那些由冶造局所研的新式連弩,司馬安便不需要擔心自己麾下的碭山軍士卒,會犧牲在於羯角部落那二十餘萬作爲炮灰的奴隸軍的廝殺中。

其次,便是投下“誘餌”。

以故意營造出魏軍作戰不利的局面,來試探或考驗鞏、雒兩地的羱族人與羝族人部落。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倘若這些部落見『魏軍作戰不利』而側向羯角部落,那麼就對不住了,這些部落,亦會被列入『剷除』與『驅逐』的名單內。

至於第三個目的,那就是引誘羯角部落的部落戰士。

根據烏兀的透露,羯角部落的『部落戰士』與『奴隸軍』,完全就是兩支能力有如天壤之別的軍隊。

前者是由部落中英勇的勇士組成,皆是些弓馬嫺熟的戰士。

這些人,往往一個人配置三匹馬,一匹馬馱着輜重、口糧,另外兩匹交換騎乘,可一日趕路數百里。

這是遊牧民族騎兵標準的配置。

而魏國作爲一個農耕國家,騎兵的數量遠遠不及對方,並且,軍中的騎兵也並未奢侈到一個人配置複數戰馬的地步,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烏兀提醒魏軍莫要妄想去偷襲羯族人,因爲要偷襲遊牧民族的騎兵,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一旦偷襲不成,派出去的軍隊就會被羯族騎兵拖死。

哪怕是同樣作爲騎兵,亦會被配置有三匹戰馬的羯族騎兵拖死。

但這只是羯族人的騎兵,至於那些奴隸軍,就根本沒有這種待遇了。

羯族人的奴隸軍,全身上下唯一的裝備,就只有一根長槍,甚至於有時候,奴隸們往往握着削尖的木棍衝上戰場,畢竟他們只是羯族人眼裡作爲炮灰的消耗品,根本不需要裝備太多太好的武器。

因此,當羯族人的騎兵們牽着三匹戰馬優哉遊哉地前進時,那些奴隸軍,卻要憑藉着雙腿來趕路。甚至於,保不定還是在半飢半飽的狀態用雙腿趕路。

這就意味着,羯族騎兵與奴隸軍的行軍度,有着極大的差距。

若在平時,那些羯族騎兵們或許會遠遠跟在奴隸軍身後,優哉遊哉慢慢地趕路。

可如今,在碭山軍故意示弱,營造出『不戰而退』局面的如今,那些羯族的騎兵,會不會爲了追趕他們碭山軍,而撇下奴隸軍,加快追趕呢?

而這,恰恰就是趙弘潤與司馬安所希望的。

只要沒有那二十餘萬奴隸軍攪局,司馬安以及他麾下的碭山軍,根本不懼那些所謂『部落勇士』的羯族人騎兵。

如此過了數日,轉眼便到了八月四日。

『注:上一章時間表記錯了,羯角部落出兵應該是“七月底”而不是“八月底”,實在抱歉。』

在這一日,碭山軍派出去搜尋商水軍的騎兵,已成功找到了後者的位置。同時,不但將趙弘潤親筆所寫的書信交給了商水軍掌兵大將伍忌,而且伍忌還託信使帶回了口訊。

“伍忌將軍託小人回覆殿下,他說,『謹遵肅王殿下帥令,末將會小心戒備。』”

充當信使的碭山軍騎兵抱拳言道。

聽聞此言,司馬安皺眉問道:“伍忌將軍只叫你傳來口訊?沒有親筆回書?”

倒不是不相信自己麾下的騎兵,他只是覺得很奇怪罷了,畢竟按理來說,伍忌應該親筆寫一封回信纔對。

『回信?那也要伍忌認得字啊……』

趙弘潤暗自苦笑了幾聲。

是的,堂堂商水軍掌兵大將,伍忌頗爲勇武,但,由於出身楚國貧寒農戶的他,並不識字,就連楚國的文字都難得認得幾個,更別說魏國的文字了。

順便提及一句,趙弘潤寫給伍忌的書信,實際上是用楚篆寫的。畢竟,就算伍忌認不全幾個楚國篆字,但他賬內的將軍們,他的親衛們,總會有識字的。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換做魏篆的話,恐怕伍忌那幫人就全傻眼了。

“伍忌將軍,還未學會我大魏的篆字麼?”司馬安可能是瞧出了點端倪,表情怪異地問道。

“唔……仍在努力掌握當中。”趙弘潤挑着好聽的話解釋道。

說起來,楚國出身的將領們,除非是貴族出身、否則,很少有機會去學習本國的文字。

但是在魏國這邊,身爲一名將領,不要求你有怎樣的文采、能寫出怎樣的文章,但你至少得掌握最基本的常用文字,否則,豈不是連兵法都看不懂?連朝廷送來的文書都看不懂?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司馬安咂了咂嘴,忍不住說道:“希望其儘快掌握,否則……真不像話。”

“呵呵。”趙弘潤苦笑了兩聲。

其實說起來,這話也就是司馬安、百里跋、徐殷等宗衛出身的大將軍有資格說,事實上在魏國國內,仍然有不少『明明執掌着軍隊卻大字不識』的將官。

『回國後,要不要弄個軍官私塾,教一教那些大字不識的將領們呢?』

趙弘潤暗自想道。

只可惜,要落實這件事非常困難,畢竟將領們幾乎都駐守在邊疆,將他們召回大梁,辦學一同教授文字,那邊防還要不要了?

想來想去,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先招收一批文學基礎不弱的文人,教授他們在趙弘潤看來頗爲有效的戰術,然後再讓這些人單獨去給邊防的將領軍教課,前提是武人與文人湊在一起不至於生矛盾。

『算了,先應付眼前的事吧。』

回了回神,趙弘潤轉頭望向司馬安,說道:“大將軍,再往前,可就是『雒地』了。”

“唔。”司馬安應了一聲,神色似乎顯得有些失望。

畢竟到眼下爲止,鞏、雒兩地的羱族與羝族人還未暴露出“背叛”魏國的跡象,而派出去的騎兵,也還未傳遞迴『羯角部落派出先遣騎兵隊』的消息,這使得他那『一石三鳥』的計劃,除了與商水軍匯合以外,其餘兩個目的都未能達成。

而就在司馬安暗暗遺憾羯角部落並未上當的時候,碭山軍騎兵營兩位將軍之一的季鄢,在趕路途中策馬靠近了趙弘潤與司馬安。

“殿下,大將軍,『他們』回來了。……正如大將軍所估計的,羯族人,果真派出了數量不少的騎兵,追趕我軍。”

與同樣面露凝重之色的趙弘潤對視了一眼,司馬安沉聲問道:“多久到?”

“約半日。”

“……”趙弘潤與司馬安互望了一眼。

他們絲毫沒有去責怪那些打探消息的騎兵『爲何這麼遲纔將消息送回軍中』的意思,畢竟要打探到羯族部落是否派出了先遣的騎兵,就意味着那一隊魏軍斥候幾乎是與羯族先遣騎兵同時啓程的。

對方是一人配三馬,而魏軍的騎兵斥候卻是單人單騎,在這種情況下,能提早半日左右將這個消息傳回軍中,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不難猜測,那些斥候爲了拉開與羯族先遣騎兵的距離,多半是日夜兼程、不眠不休,拼了命將這寶貴的消息傳回碭山軍中。

打?還是不打?

司馬安取出了三川地圖,默不作聲地注視着地圖上的地勢。(未完待續。)8

第356章:秦國覆亡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五十一章:感觸第742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 二第917章:煙雨中的奇襲 三第二百三十四章:撲朔迷離『加更6/14』第1322章:庭審第762章:日常之垂拱殿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409章:歃血爲盟 二第578章:穩坐釣魚臺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四十八章:繼燭 二第三百二十六章:兄與弟 四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一百一十三章:艱難的信任第三百五十一章:大盜賊桓虎 二第596章:肅王與駱璸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49章:年末第661章:銍縣淪陷第843章:族老會議 二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1042章:諸事畢第1207章:壞消息第858章:入秋 二第二百八十九章:按部就班 二第964章:開春第二百八十章:冤家路窄第577章:放長線第530章:襲擊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692章:失敗的阻擊第368章:三川戰顫!皆非族類盡屠之!第一百零二章:定計第847章:合勢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722章:次日 二第590章:堂審第180章:引導輿論 二合一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777章:周焉的發現第814章:廢宮『加更11/33』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835章:臨洮君魏忌 二第577章:放長線第266章:韓武亡故 二合一第288章:戰前會面第二十七章:蘇姑娘第442章:勝敗即分第368章:三川戰顫!皆非族類盡屠之!第414章:隱藏的不安第一百四十九章:動搖的楚將第15章:宋郡戰略 二 二合一第292章:漸進的戰況第770章:屈氏一族的使者第605章:惡徒! 二第十章:天子反擊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849章:宗府變動『加更18/33』第1168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五第862章:簡單粗暴的秦軍戰術第47章:懷疑 二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152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合一第211章:魏楚交鋒首戰: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18章:嫁禍與分歧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二章:慶功宴第1303章:楚國大事件第800章:阻力第658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750章:合兵會師第829章:衝突 二第302章:夏 二合一第591章:堂審 二第737章:楚巫辛秘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760章:新時代 三第797章:再探吏部本署第939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二第1295章:宋雲與桓虎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794章:反常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二章:怪詩異詞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兩百零九章:緣由第1060章:歸程
第356章:秦國覆亡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五十一章:感觸第742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 二第917章:煙雨中的奇襲 三第二百三十四章:撲朔迷離『加更6/14』第1322章:庭審第762章:日常之垂拱殿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409章:歃血爲盟 二第578章:穩坐釣魚臺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四十八章:繼燭 二第三百二十六章:兄與弟 四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一百一十三章:艱難的信任第三百五十一章:大盜賊桓虎 二第596章:肅王與駱璸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49章:年末第661章:銍縣淪陷第843章:族老會議 二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1042章:諸事畢第1207章:壞消息第858章:入秋 二第二百八十九章:按部就班 二第964章:開春第二百八十章:冤家路窄第577章:放長線第530章:襲擊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692章:失敗的阻擊第368章:三川戰顫!皆非族類盡屠之!第一百零二章:定計第847章:合勢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722章:次日 二第590章:堂審第180章:引導輿論 二合一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777章:周焉的發現第814章:廢宮『加更11/33』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835章:臨洮君魏忌 二第577章:放長線第266章:韓武亡故 二合一第288章:戰前會面第二十七章:蘇姑娘第442章:勝敗即分第368章:三川戰顫!皆非族類盡屠之!第414章:隱藏的不安第一百四十九章:動搖的楚將第15章:宋郡戰略 二 二合一第292章:漸進的戰況第770章:屈氏一族的使者第605章:惡徒! 二第十章:天子反擊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849章:宗府變動『加更18/33』第1168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五第862章:簡單粗暴的秦軍戰術第47章:懷疑 二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152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合一第211章:魏楚交鋒首戰: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18章:嫁禍與分歧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二章:慶功宴第1303章:楚國大事件第800章:阻力第658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750章:合兵會師第829章:衝突 二第302章:夏 二合一第591章:堂審 二第737章:楚巫辛秘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760章:新時代 三第797章:再探吏部本署第939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二第1295章:宋雲與桓虎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794章:反常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二章:怪詩異詞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兩百零九章:緣由第1060章: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