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齊使田侑

之後幾日,趙弘潤果然如他所說的,每日都到凝香宮去陪伴母親,向她講述商水縣的美麗風景,只聽得沈淑妃樂呵呵的。

期間,趙弘潤有意無意地提起『小宣也十五了』、『也算是成年了』之類的話,雖然效果看起來似乎不怎麼樣,但趙弘潤並不氣餒,繼續坑弟弟。

畢竟只有弟弟弘宣掉入坑中,他纔有好日子過嘛。

只可惜,沈淑妃終歸也是宮內的老人了,哪裡會看不透大兒子的心思,見趙弘潤三番兩次將弟弟趙弘宣推出來當擋箭牌,終於有一日忍不住用手指一點大兒子的額頭,沒好氣地說道:“你個小滑頭。……你是兄,他是弟,長幼有序,豈可亂了次序?”

趙弘潤聞言說道:“娘,長幼有序這話可不是用在這兒的……不是孩兒說啊,娘,您不覺得小宣的性子有些過於內向了麼?孩兒認爲,您要是不給張羅張羅,恐怕……唔,再過幾年也沒個結果。”

聽了這話,沈淑妃微微在意了,畢竟她兩個兒子,大兒子趙弘潤還真不用她操心,當初作爲剛出閣的皇子,就敢帶着宗衛們去逛煙花柳巷,這在歷來也算是頭一份了。

相比之下,小兒子趙弘宣的性格就內斂地多,內向而又害羞,性格與他哥哥截然相反,讓人很難相信這對兄弟居然是從小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

“娘就怕挑地不合適,回頭弘宣不滿意,埋怨爲娘……”沈淑妃有些擔心地說道,畢竟大兒子趙弘潤就是強烈抵制聯姻的典型,曾經還爲此險些與魏天子反目。

“那就先立側室,讓小宣自己挑。……歷來不都是這麼做的麼?”趙弘潤不懷好意地說道。

沈淑妃若有所思。

見此,趙弘潤眉開眼笑,暗自偷着樂。

雖然沈淑妃並沒有直接認可他的話,但好歹是有些意動了,這就足夠了。

畢竟趙弘潤的目的,只是爲了沈淑妃的注意力轉移到趙弘宣那邊。

至於弟弟趙弘宣的意見,從小到大不知坑了弟弟多少回的無良兄長表示那根本不算問題。

反正依着趙弘宣的性格,只要沈淑妃與他提起這樁事,那小子滿臉羞紅支支吾吾準說不出什麼話來。

只要能撐過這個月,撐到趙弘潤率軍伐楚,啊哈,就又能再拖一年。

當然,由於這招禍水東引太沒有技術含量,以至於當晚沈淑妃隱晦地向趙弘宣提出此事時,趙弘宣沒少咬牙切齒,用憤恨而又悲壯的目光看着兄長。

只可惜,這樣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畢竟那位齊國使節田侑這兩天一次又一次地往禮部跑,讓禮部尚書杜宥神煩不已。

杜宥心說:這樁事明明已移交給肅王,你幹嘛老往我這跑?

於是三日之後,禮部尚書杜宥實在不勝其煩,正兒八經給齊使田侑寫了份公文,讓後者拿着這份東西到肅王府去。

其實在此之前,齊使田侑也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早已向肅王府投遞了拜帖,只是一直沒有得到迴應而已。

爲何?因爲趙弘潤這兩日想多陪陪沈淑妃,故意叫肅王府上的人壓下不回。

但這回齊使田侑拿着禮部的公文前來,趙弘潤就不好再有所怠慢了,畢竟前者是私人性質的拜會,而後者則是朝廷的引薦,意義是不同的。

因此,在提早與沈淑妃打過招呼之後,在七月初六的這一日,趙弘潤並沒有再去皇宮內的凝香宮,而是在肅王府接見了齊國使節田侑。

當日辰時,齊使田侑按約來到了肅王府,在宗衛穆青的帶領下,來到了府內北屋的廳堂。

看得出來,這位齊國使節心中對趙弘潤是抱持着一些意見的,以至於在兩人相互見禮之後,這位齊使帶着幾分譏諷說道:“想見肅王一面,可真是難吶……”

對此,趙弘潤微微一笑,也不動怒。

畢竟說到底,這件事的確是他的失禮,幾次三番讓對方吃閉門羹,換誰誰心裡也不好受。

“請尊使諒解。……本王前段陣子不在大梁,與母妃分別半年,近幾日回到大梁後,亦想盡一盡孝道,想多陪陪母妃,怠慢之處,還望尊使多多原諒。”

聽趙弘潤這麼誠懇地一說,齊使田侑心中怨氣頓消,畢竟『忠孝』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國家所推崇的優秀品德,就算他心中不滿,也無法抓着這點指責什麼。

更何況,趙弘潤那誠懇而樸素的言辭,着實讓齊使田侑對他印象大佳。

“肅王殿下忠國守孝,田某唯有敬佩。”

說真格的,趙弘潤果真是單純因爲想陪陪沈淑妃麼?

事實上,想陪陪沈淑妃這事不假,而想晾一晾齊使田侑,這也是真的。

說到底,趙弘潤其實並不傾向於協助齊國討伐楚國,因爲他覺得他們魏國這兩年來的大動作並不少,一伐楚國、二伐三川,消耗了魏國不少國力,眼下正應該修生養息一段時間,以應付隨時有可能爆的韓魏之戰,而不是盲目地協助齊國攻打楚國。

眼下攻打楚國,能有什麼好處?

雖說楚國的疆域廣闊,讓趙弘潤曾經很是眼紅,可問題是,十幾年前傾吞的宋國全境,他們魏國至今都還未消化呢,又何來底氣惦記着楚國的領土?

因此在趙弘潤心中,除非是一鼓作氣攻滅楚國,使魏國能夠消滅一個在南方的巨大威脅,否則,他輕易不想觸怒這個龐大的國家。

魏國的國民人口大概是七百萬不到,而楚國的人口,粗略估計則是魏國的四倍,與擁有幾千萬人口的國家徹底撕破臉皮,這可不是什麼理智的事。

只可惜,『齊魯魏三國連橫』早已昭告天下,除非魏國願意被天下人指責背信棄義,否則,已無法在這件事中抽身。

當然,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

比如說,倘若此刻齊王呂僖突然暴斃身亡,齊國陷入奪權內亂,那麼三國伐楚之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大不了到時候趙弘潤楚兵威脅一下楚國,間接幫助齊國分擔一部分來自楚國的威脅唄,總好過帶着幾萬軍隊去與楚國死磕。

但很遺憾,趙弘潤至今都沒有收到任何有關於『齊王呂僖暴斃』的傳言。

“肅王殿下,相信我大齊與貴國的盟約,肅王殿下應該是也有耳聞……”

在趙弘潤正處於胡思亂想的時候,齊使田侑巴拉巴拉開始說說趙弘潤。

雖然這些說辭,趙弘潤並沒有聽進去幾句,但大概的意思,後者還是能猜到的,總結下來無非一句話:魏國,何時出兵?

“唔……”當齊使田侑說完之後,趙弘潤長吐了一口氣,打着官腔說道:“這件事,不好辦吶。”

聽聞此言,齊使田侑的面色微微有些難看,有些不悅地提醒道:“肅王殿下,『齊魯魏三國連橫』,那可是早已……”

“貴使誤會了,本王不是這個意思。”擺擺手打斷了齊使田侑的話,趙弘潤正色說道:“本王只是覺得……對了,貴國是不是最近削減了陳兵在齊、韓邊界的重兵?”

齊使田侑愣了愣,摸了摸下巴處的一撮小鬍子,沒有說話。

而趙弘潤卻沒有關注齊使田侑,依舊自顧自地說道:“不瞞尊使,今年年初的時候,北方的韓國就開始在天門、盟門兩關聚集騎軍,軍隊多達十萬,前一陣子,韓國的騎兵攻克了北地,將胡人驅趕到了北方,拜這仗所賜,如今我大魏不得不調集更多的軍隊佈防在北境……”

說到這裡,他擡頭望向齊使田侑,竟隱隱有些興師問罪的意思。

“……”齊使田侑默然地瞅着趙弘潤,半響後這才說道:“大王對此仗格外重視,從河界抽調了十萬軍隊……”

他口中的河界,指的便是大河(黃河)下游那一整個齊國與韓國接壤的邊界。

聽聞此言,趙弘潤心中釋然,他本來就好奇同樣是走精兵路線的齊國弄哪弄來那麼多兵力,說什麼要組成三十萬的聯軍,沒想到是把佈防在北境防備韓國的軍隊給調到南面去了。

由此可見,這回齊王呂僖果真是打算以他僅剩不多的壽命,打垮楚國,免得楚國趁他死後反制齊國。

想了想,趙弘潤苦笑着說道:“原來如此……貴國減弱了對韓國的威脅,我大魏這邊的壓力可就大了……”

彷彿是猜到了趙弘潤要說什麼,齊使田侑連忙打斷道:“肅王殿下,有壓力的並不只是貴國,還有我大齊的鉅鹿郡……”

“哦?”趙弘潤聞言略帶調侃地說道:“火弩戰船不足以防守河界麼?”

是的,齊國在河界駐紮了一支可以射火弩的戰船隊伍,這些戰船皆是由魯國的巧匠精心打造打造,齊國爲此花費了巨大的金錢。

但憑藉着這支戰船水軍,齊國在南制楚國的前提下,亦堪稱吊打北方的韓國。

韓國引以爲傲的騎軍,在這些齊國水軍面前毫無作爲,往往齊國的水軍一出動,河界以北的韓國城郭便要蒙受巨大的災難,久而久之,韓人都不敢在沿河一帶建造城郭,那些以往的沿河的城郭,亦被廢棄了許多。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齊國並不擔心他們北方的國界,他們當初在齊、韓邊界陳兵,只是爲了給韓國施加壓力,否則,當初韓國說不定會趁魏、楚交戰的機會,嘗試攻略魏國的上黨、河東一帶。

望了眼微微皺眉的齊使田侑,趙弘潤壓低了嗓音。

“尊使放心,我大魏必定出兵擁護盟主,但是五萬軍隊……我大魏恐怕有些承受不起,本王方纔也說過,北方的韓國,此刻正陳重兵於邊戍,不得不防吶……”

齊使田侑望了一眼趙弘潤,面色頓時沉了下來。(未完待續。)

第515章:二度行刺第八十章:八皇子的禮物第1008章:陷城第1207章:壞消息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二百六十章:送離別 二第449章:到訪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一百八十一章:利益分配『加更9/20』首次單章:有感而發的一段話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五十章:贏家第686章:淪陷第1193章:愈發不利的戰況第313章:年末 二合一第125章:善後 二合一第354章:鏖戰第1131章:塵封的故事 三第1312章:初見第九章:皇子揮拳第241章:東山第754章:詭異的戰況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334章:姐妹重逢第785章:肅王府的新門客第1208章:壞消息 二第1314章:刁難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788章:線索 三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814章:廢宮『加更11/33』第二百七十六章:求助工部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十三章:中場休息第718章:多此一舉的離間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1351章:疑心『加更3/4』第1043章:赴河東第十六章:同滑第350章:重泉棄守第1200章:兵臨城下 二第580章:名正言順的仗勢欺人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反第613章:大梁見聞 三第三百二十九章:成皋合狩之消息第1282章:左右爲難第1269章:詭異的氛圍第二百九十七章:婆媳相見 三『我真的無語了.』第456章:魏川會晤 二第971章:爭執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今天晚更新第287章:窺視 二合一第522章:探查陽夏第1279章:夜第二百三十二章:反響第982章:初見衛穆第8章:按部就班 二合一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章:提點 二第674章:因緣第905章:商會模式第729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第805章:翰林署一行『加更8/31』第1069章:思定第1152章:友或敵的選擇第36章:圍獵蕭鸞之始第1340章:密信 二第71章:楚軍接盤 加更二合一 『10、11/40』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352章:局勢扭轉第692章:失敗的阻擊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 二第223章:違和的感覺 二合一第815章:畫像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1325章:慶王跌倒第281章:春季之戰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四月末第403章:綸氏依附第1132章:塵封的故事 四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571章:你奈我何?!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811章:溫馨日常『加更10/33』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308章:秦魏休戰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重如山、穩如嶽 二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
第515章:二度行刺第八十章:八皇子的禮物第1008章:陷城第1207章:壞消息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二百六十章:送離別 二第449章:到訪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一百八十一章:利益分配『加更9/20』首次單章:有感而發的一段話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五十章:贏家第686章:淪陷第1193章:愈發不利的戰況第313章:年末 二合一第125章:善後 二合一第354章:鏖戰第1131章:塵封的故事 三第1312章:初見第九章:皇子揮拳第241章:東山第754章:詭異的戰況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334章:姐妹重逢第785章:肅王府的新門客第1208章:壞消息 二第1314章:刁難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788章:線索 三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814章:廢宮『加更11/33』第二百七十六章:求助工部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十三章:中場休息第718章:多此一舉的離間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1351章:疑心『加更3/4』第1043章:赴河東第十六章:同滑第350章:重泉棄守第1200章:兵臨城下 二第580章:名正言順的仗勢欺人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反第613章:大梁見聞 三第三百二十九章:成皋合狩之消息第1282章:左右爲難第1269章:詭異的氛圍第二百九十七章:婆媳相見 三『我真的無語了.』第456章:魏川會晤 二第971章:爭執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今天晚更新第287章:窺視 二合一第522章:探查陽夏第1279章:夜第二百三十二章:反響第982章:初見衛穆第8章:按部就班 二合一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章:提點 二第674章:因緣第905章:商會模式第729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第805章:翰林署一行『加更8/31』第1069章:思定第1152章:友或敵的選擇第36章:圍獵蕭鸞之始第1340章:密信 二第71章:楚軍接盤 加更二合一 『10、11/40』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352章:局勢扭轉第692章:失敗的阻擊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 二第223章:違和的感覺 二合一第815章:畫像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1325章:慶王跌倒第281章:春季之戰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四月末第403章:綸氏依附第1132章:塵封的故事 四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571章:你奈我何?!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811章:溫馨日常『加更10/33』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308章:秦魏休戰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重如山、穩如嶽 二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