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

魏國王室的宗衛制,是一項非常特別的祖制,甚至於有時候看起來十分違和,因爲宗衛們只效忠於他們初始效忠的對象,除此之外,就算是魏國君王的聖諭,他們也不見得會聽從。

就好比當初趙弘潤的原宗衛長沈彧曾將魏天子阻在文昭閣外,又好比蒙濼方纔當着肅王趙弘潤的面,直言不諱地指責後者的弟弟桓王趙弘宣。

甚至於,論軍職只是副將級別的蒙濼,居然能對大將軍級別的伍忌說出『你有何資格與我比劃』這樣的話,這聽上去頗爲違和,可事實上,這話其實並沒有錯。

因爲在魏國,宗衛的地位相當然,不管是歷代皇子身邊的宗衛,亦或是宗衛羽林郎,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宗衛相當於姬趙氏王室的王族侍衛。

因此,縱使當時趙弘潤心中不爽,也拿蒙濼沒有絲毫辦法——他可以漠視蒙濼,可以故意不給蒙濼三人設座,可以嘲諷蒙濼、羞辱蒙濼,但是,他無權以任何形式懲戒蒙濼。

能夠懲戒蒙濼的,只有宗府。

約一盞茶工夫後,南樑王趙元佐領着幾名護衛,在兩名商水軍士卒的引領下,來到了關樓。

在除南樑王趙元佐三名宗衛外的在場其餘人中,趙弘潤是前者被流放在外十七年後第一個見到過這位三伯的人。

那時,他是跟着六王叔趙元俼去接風的,趙弘潤原以爲是六叔的親朋友人,卻沒想到,六叔當時去接的,竟然是被流放在南樑荒蕪之地整整十七年的前代皇三子,原靖王趙元佐。

當時的南樑王趙元佐,曾給趙弘潤一種非常違和的感覺,他感覺這位三伯從頭到腳充斥着一股難以言喻的違和感,說不清、道不明。

最直接的體現,應該是當時南樑王趙元佐的穿着打扮,明明打扮地跟剛從田地裡勞作回來農民似的,且暴露在外的皮膚上遺留着下地耕種的痕跡,但不知爲何,趙弘潤卻從此人身上感覺到一股儒雅之氣。

同樣是儒雅之氣,現齊國左相、原魏國六皇子趙弘昭表現地很大氣,是那種浩然坦蕩,讓人不自覺對其產生好感,但南樑王趙元佐,卻讓人有種彷彿置身於迷霧的感覺,讓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不過今日的南樑王趙元佐,已並非當時的打扮,此刻的他,身着四爪蟒紋的鎧甲,腳踩戰靴、腰繫錦帶、頭戴士冠,看起來英姿勃,一副儒將做派。

趙弘潤不知該如何形容,彷彿心底有個聲音似這般評價:這就是大貴族應具的氣質。

不知爲何,趙弘潤忽然想到了曾經迄今爲止唯一沒有戰勝過的一位楚國大貴族,壽陵君景舍,但他本能地猜測,南樑王趙元佐與壽陵君景舍,應該是處於相同高度的。

包括暘城君熊拓憧憬的叔父,羋姜、羋芮的生父汝南君熊灝——儘管趙弘潤從未親眼見過景舍與熊灝這兩位楚國名仕。

“王爺。”

待南樑王趙元佐邁步走入關樓閣中,楊彧、蒙濼、龐煥立即面朝前者拱手抱拳,此時蒙濼的態度,比較方纔他對待桓王趙弘宣時,簡直判若兩人。

“唔。”南樑王趙元佐點了點頭,用目光掃了一眼屋內的衆人,淡淡笑了一下。

趙弘潤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站起身來,拱拱手打了一聲招呼:“三伯,別來無恙。”

鑑於趙弘潤親自起身相迎,屋內的衆將,包括趙弘潤、趙弘宣兄弟倆的宗衛們,皆抱拳異口同聲地說了一句:“見過南樑王。”

衆人當中,唯獨桓王趙弘宣別過腦袋,神色冷淡,只當渾然沒看到南樑王趙元佐。

趙元佐環視了一眼屋內,逐個點了點頭,目光在趙弘宣身上微微一停留,隨即便投到了趙弘潤身上,微笑着說道:“相比較四年前初見時,弘潤如今氣勢凜然,讓我不由想到了一個人。”

聽南樑王趙元佐用略帶惆悵與遺憾的口吻說出這話,趙弘潤轉念一想便猜到了前者提及的對象,五王叔,禹王趙元佲。

畢竟,五王叔禹王趙元佲,曾在當年生在大梁的內亂中率領禹水軍擊敗了南樑王趙元佐所率領的順水軍,鼎力協助趙弘潤的父皇魏天子登位,導致南樑王趙元佐兵敗遭到流放。

因此從各種意義上來說,禹王趙元佲對於南樑王趙元佐來說可謂是刻骨銘心。

“是五叔吧?”趙弘潤試探道。

南樑王趙元佐微微愣了一下,隨即曬笑道:“是啊,去年在大梁見到韶虎,還以爲元佲也已返回大梁,沒想到……只是韶虎一人回到了大梁而已。”

趙弘潤斟酌着用詞接話道:“據我所知,父皇原本傾向於讓五叔統領魏武軍,不過聽說五叔抱恙在身,推薦了韶虎大將軍。”

聽到趙弘潤這麼說,南樑王趙元佐神情微微有些恍惚,畢竟在場衆人中,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禹王趙元佲的狀況——那根本不是如趙弘潤所說的抱恙在身,而是當年禹王趙元佲在那場內戰中身負重傷,雖然僥倖撿回一條命,但也因此傷到了氣門,從此之後動不動就咳血,如何還能統領兵馬?

也正是因爲,南樑王趙元佐對禹王趙元佲這位兄弟生不起恨意,他固然是遭罪被流放十七年,可禹王趙元佲,卻也因此被毀了一輩子,使得原本致力於強大魏國的皇五子禹王趙元佲,從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體弱多病。

可以說,他二人之間沒有勝者,彼此都是輸家。

甚至於,禹王趙元佲的遭遇相對更慘——趙元佐頂多就是被流放了十七年,如今還是回到了大梁,可趙元佲呢?他賠上了他的一生。

“元佲他……先不說他。”神情略有些恍惚的南樑王趙元佐搖了搖頭,隨即目視趙弘潤說道:“還是先來說說當下的問題吧。……方纔我入關時,聽我北二軍的士卒言道,北一軍拒絕我軍士卒入關,不知爲何原因?”

『果然不是我的錯覺,南樑王對五叔的態度有點……怪異。』

趙弘潤不動聲色地想道。

通過觀察,他現南樑王趙元佐在提到禹王趙元佲這位兄弟時,表現極爲怪異,既有忌憚、又有惋惜。

不過眼下並非是思考這件事的時候,因此,趙弘潤將其壓到心底,笑着說道:“確有此事,至於原因……唔,三伯不妨先入座,你我再詳談。”

“好!”南樑王趙元佐點了點頭,邁步向前走了幾步,但是又忽然停下腳步。

因爲此時關樓屋內,除趙弘潤站在主位前,最尊貴的座位就得數桓王趙弘宣坐着的那個東側的席。

按理來說,南樑王作爲叔伯輩分的長輩,趙弘宣理當給前者讓位,但很顯然,趙弘宣環抱雙臂神色冷淡,全然沒有準備讓座的意思。

見趙弘宣擺出這種態度,趙弘潤自然不好讓弟弟讓坐掃了弟弟的顏面,因此,他看了一眼坐在右側席的商水軍大將軍伍忌。

當然,直接叫伍忌讓坐,雖然伍忌並不會介意,但終究還是不太好,因此,趙弘潤在想了想後說道:“伍忌,你們且退下先去歇息吧。”

聽聞此言,伍忌、翟璜、南門遲等將領會意,紛紛起身,在抱拳行禮後,退離了屋內。

此時仍留在屋內的,唯有趙弘潤、趙弘宣、趙元佐三人的宗衛,以及參將周昪。

目視了一眼右側的座位,又看了一眼絲毫沒有讓座意思的趙弘宣,南樑王趙元佐輕笑了一下,徑直走到原本伍忌所在的那個位置坐下。

見此,楊彧、蒙濼、龐煥三人正準備跟隨自家王爺入座,卻不想趙弘潤的宗衛衛驕冷冷說道:“你們三個等等!……身爲宗衛,應當恪守本分,不可逾越了規矩,壞了我宗衛的名聲。”

言下之意,他這是阻止楊彧、蒙濼、龐煥三人入座。

見此,楊彧、蒙濼、龐煥聞言面露慍色,就連南樑王趙元佐亦微微皺了皺眉,瞧了一眼衛驕。

但他並沒有說什麼,因爲就像趙弘潤對蒙濼沒有辦法一樣,趙元佐對衛驕同樣沒有辦法。

不過通過這件事,南樑王趙元佐隱約也看出了點什麼,微笑着對趙弘潤說道:“弘潤,莫不是楊彧、蒙濼、龐煥他們三人,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你麼?”

趙弘潤聞言看了一眼蒙濼,其實礙於對方是宗衛的身份,倘若蒙濼方纔衝撞的是他,他多半會選擇無視,畢竟爲了這麼點小事就上報宗府,興師動衆的,未免顯得小家子氣。

但蒙濼方纔當着他這位兄長的面指責他的弟弟趙弘宣,這趙弘潤就不能忍了——縱使趙弘宣有千不該、萬不該,也有這個兄長說教,輪不到別人指手畫腳。

因此,趙弘潤無視了趙元佐給出的臺階,淡淡說道:“也談不上得罪不得罪,就是想讓這三人安靜點站一會兒。……彼此皆是宗衛,衛驕、張驁他們可以站,憑什麼這三人站不得?”

見趙弘潤如此不給面子,南樑王趙元佐微微一愣,轉頭瞧了一眼楊彧、蒙濼、龐煥,心中已經猜到,肯定是他還沒來到的時候,這三人得罪了趙弘潤、趙弘宣這倆兄弟。

不過,趙弘潤給出的理由,還真讓南樑王趙元佐無從反駁。

因此,他並沒有拘泥這件事,繼而將話題轉移到了天門關的駐派問題上。

“弘潤,聽說貴軍與北一軍,拒絕我軍士卒入天門關,不知這是什麼原因?”

趙弘潤聞言淡淡一笑,反問道:“在我回答之前,希望三伯先爲我解惑。……前一陣我軍被困上黨時,三伯可曾想過援護我軍?”

“……”

南樑王趙元佐擡頭望向趙弘潤。

四目交接。

第879章:“一日”戰役 四第229章:韓君亡故 二合一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1104章:勝負 二第1038章:魏韓邊市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94章:反擊的號角 二合一第302章:夏 二合一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三百一十章:被流放的王爺 二第486章:說服 二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614章:齊使田侑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1011章:通牒第863章:不期而遇『加更20/33』第573章:兩清第1139章:平息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伏兵 二第935章:遊馬,向前衝!第538章:鎮壓第兩百一十八章:肅王的手段 二第410章:聯軍之議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129章:新君繼立 二合一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七十一章:試探 二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102章:展翅 二合一第七十章:試探第1187章:局勢漸明 二第八章:焚琴煮鶴第754章:詭異的戰況第205章:虛虛實實 二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325章:推波助瀾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547章:窮途末路第九十六章:伏擊第585章:思慮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一百二十五章:魏營攻防戰 五第九十八章:追擊第11章:交涉 二合一第兩百零二章:無異狀『加更2/14』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512章:疑雲第283章:相見與決戰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529章:密室內的會晤第1079章:違和感第十章:天子反擊第1130章:塵封的故事 二第134章:穩固發展 二合一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一百零四章:陰招第1252章:最後一戰第六十八章:泄露第二百九十八章:羞憤第二百九十九章:謠言第三百四十五章:吹響的警笛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三百四十二章:肅王與羯角第1283章:指點第870章:各有籌謀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950章:鼓舞士氣第462章:十月第1232章:反擊的號角第二百六十章:送離別 二第561章:安陵見聞 二第三百四十章:秦少君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781章:疑點重重 二第261章:局勢 二合一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592章:兩封來信第394章:碭山軍的主場第278章:三月 二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第989章:勝敗第473章:回府見聞第391章:鴉嶺峽夜伏 二第924章:身陷險境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695章:田広的責難 二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
第879章:“一日”戰役 四第229章:韓君亡故 二合一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1104章:勝負 二第1038章:魏韓邊市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94章:反擊的號角 二合一第302章:夏 二合一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三百一十章:被流放的王爺 二第486章:說服 二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614章:齊使田侑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1011章:通牒第863章:不期而遇『加更20/33』第573章:兩清第1139章:平息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伏兵 二第935章:遊馬,向前衝!第538章:鎮壓第兩百一十八章:肅王的手段 二第410章:聯軍之議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129章:新君繼立 二合一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七十一章:試探 二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1018章:六月大戰開幕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102章:展翅 二合一第七十章:試探第1187章:局勢漸明 二第八章:焚琴煮鶴第754章:詭異的戰況第205章:虛虛實實 二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325章:推波助瀾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547章:窮途末路第九十六章:伏擊第585章:思慮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一百二十五章:魏營攻防戰 五第九十八章:追擊第11章:交涉 二合一第兩百零二章:無異狀『加更2/14』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512章:疑雲第283章:相見與決戰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529章:密室內的會晤第1079章:違和感第十章:天子反擊第1130章:塵封的故事 二第134章:穩固發展 二合一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一百零四章:陰招第1252章:最後一戰第六十八章:泄露第二百九十八章:羞憤第二百九十九章:謠言第三百四十五章:吹響的警笛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三百四十二章:肅王與羯角第1283章:指點第870章:各有籌謀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950章:鼓舞士氣第462章:十月第1232章:反擊的號角第二百六十章:送離別 二第561章:安陵見聞 二第三百四十章:秦少君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781章:疑點重重 二第261章:局勢 二合一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592章:兩封來信第394章:碭山軍的主場第278章:三月 二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第989章:勝敗第473章:回府見聞第391章:鴉嶺峽夜伏 二第924章:身陷險境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695章:田広的責難 二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