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回國

“聽說你與暘城君熊拓有些來往,是早準備在楚國的內亂中插一手麼?”

冷不丁地,魯國國主問道。『天

籟小說

他這番話,非但引起了羋姜的注意,亦讓趙弘潤大感驚愕:“國主是怎麼知道的?”

魯國國主笑而不語。

見此,趙弘潤也就識趣地不再追問下去,他在略微一猶豫後,說道:“不錯,正如國主所言,小王的確是在籌劃此事。”

聽了這話,魯國國主一臉感慨地看着趙弘潤,喃喃說道:“你的眼光,比我等這輩人更遠啊……”說到這裡,他眼中閃過幾絲異色,低語道:“潤公子,若他日你登基爲魏王,我大魯願臣服於貴國,奉貴國爲盟主,永世相好,可好?”

“……”趙弘潤與羋姜皆吃驚地看着魯國國主。

羋姜的吃驚,在於眼前這位魯國國主居然如此看重她身邊這個小矮子,居然說出『願意臣服』的這種話來。

而趙弘潤的吃驚,則在於魯國世代臣服於齊國,如今齊王呂僖剛剛過世,魯國國主便有了別的心思,這份薄情寡義,讓他有些不喜。

可能是猜到了趙弘潤的心思,魯國國主苦笑地說道:“寡人並非是背棄齊國,奈何……唉,齊王陛下的那幾個兒子,果真是沒一個成器的,寡人的幾個兒子,亦是中人之姿。……潤公子亦是明眼人,你我都知道,一旦楚國結束內亂,齊魯兩國勢必遭殃……到時候,還望潤公子多多幫襯啊。”

“……”趙弘潤看了一眼魯國國主,逐漸意識到,就像齊王呂僖亡故前一樣,眼前魯國國主,恐怕也是在尋求後路了。

這不奇怪,畢竟以往若沒有齊國的支持,單憑魯國一己之力,根本不足以與楚國相抗衡。

而如今,齊王呂僖亡故,這對於齊魯兩國的邦交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天曉得齊國的新王對待魯國是什麼態度?

雖說齊王呂僖也留下了後招——魏國的王子姬昭,但話說回來,姬昭作爲齊王呂僖的女婿,自然是頭一個考慮齊魏兩國,更何況,眼下齊國的局勢,姬昭未見得能夠掌握整個齊國。

相比之下,另外一位魏公子姬潤,就成了更好的盟友人選。

論眼界,姬潤早在幾年前就預測到楚國會生內亂,結交了楚公子暘城君熊拓;論本事,姬潤兩次出兵征討楚國皆大勝而歸;更要緊的是,姬潤這位魏公子才十七歲,他還有大半輩子的時間。

敲擊着酒樽,趙弘潤並沒有急着給予答覆。

一來,是這種話空口無憑,不值得信任;二來,倘若日後他魏國強大了,有沒有這層契約,魯國依然會來投靠,畢竟只要趙弘潤的六王兄姬昭在齊國一日,齊魏聯盟就堅不可摧。魯國夾在齊魏當中,不奉日後逐漸強大魏國爲盟主,難不成投靠韓國或楚國?

那可真的是找死了!

畢竟魯國的疆土,有大半與齊國與魏國(宋地)接壤。

見趙弘潤不說話,魯國國主眼中閃過幾絲訝色,隨即岔開話題說道:“對了,寡人有件事想與潤公子相商,是一樁於貴國於我大魯皆有利益的事,不知潤公子可有興趣?”

趙弘潤有些好笑於魯國國主那極爲勉強突兀的轉化話題,微笑着說道:“願聞其詳。”

“是這樣的。”

魯國國主喚來宮廷侍衛長孔父翎,從後者手中接過一張地圖,平鋪在花園裡的石桌上,隨即指着地圖上說道:“寡人希望與貴國聯手開闢一條河渠,西起貴國王都大梁,東至我大魯……樑魯渠。”『注:差不多是今日的古汴渠。』

“唔?”趙弘潤微微一愣,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不得不說,他對於魯國國主所說的這條溝渠,還是頗有興趣的。

說實話,魏、魯兩國本來就有一條天然水運,即大河(今黃河),可問題就在於,大河的北方即是韓國的疆土,一旦開戰,河運必然受到限制。

比如當下,爲何趙弘潤在運載那百餘萬楚國平民時,不選擇走大河這條水運,反而選擇了渦河、渙水這兩條吃水淺的河道呢?

原因就在於韓國對大河水運的威脅極大,雖說韓國並沒有什麼強大的水軍或戰船,但不可否認,韓國想要擊毀大河內來來往往的船隻,那是不成問題的。

因此,明明有着大河這條水運,但對於魏魯兩國而言,等同於沒有。

而倘若魏魯兩國合力開闢了這條『樑魯渠』,那麼,魏魯兩國就可以避免來自韓國的威脅,展開貿易,甚至於,這條河渠還可以挖到齊國的臨淄,使齊國也加入到這條貿易線當中來。

這怎麼看,都是一件對齊魯魏三方而言極爲有利的事。

問題在於魯國國主提議修築這條水渠的目的,畢竟水渠不單單可以行使裝滿貨物的商船,也可以行使載滿魏國士卒的戰船……

看了一眼魯國國主,趙弘潤似笑非笑地說道:“國主高瞻遠矚,小王佩服。”

魯國國主哈哈一笑,亦不在意,畢竟他提議興修這條水渠的目的,其一是爲了與魏國展開貿易,畢竟魏國如今有了資源豐富的三川郡,有許多東西是魯國所需要的;其二嘛,有這條水渠在,他日楚國若是興兵攻打齊魯兩國,魏國就能以最快的度趕來援助。

當然,前提是魯國能否說服魏國派兵支援。

不過仔細想想,倘若日後齊魯魏三國果真因爲這條水渠展開了緊密的貿易,那麼,魏國自然不會坐視齊魯兩國被楚國所覆滅。

顯然,這就是魯國國主提出這條建議的根本原因:先將這條水渠修好,其餘事,日後再慢慢商量。

正因爲如此,趙弘潤纔會誇讚這位國主『高瞻遠矚』,畢竟這世上多的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像魯國國主這般眼界的人,說實話的確不多。

“潤公子以下如何?”魯國國主笑眯眯地問道。

趙弘潤望着那份地圖,幾番欲言又止,可最終,他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說道:“小王無法否決。”

是的,哪怕很清楚魯國國主此舉是“不安好心”,趙弘潤亦無法反駁,因爲這條水渠的興修,對於他魏國的幫助極大,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地使齊魯魏三國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這一點,十分關鍵。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這條水渠會經過宋地與衛國。

衛國好說,他是魏國的小弟,更何況這條水渠的興修對衛國也有好處,不怕衛國國主不答應。

關鍵在於宋地。

宋地的兩大勢力——睢陽軍大將軍南宮奎與宋地叛軍宋雲——未見得會允許這件事。

畢竟一旦『樑魯渠』修成,魏國出兵宋地或許只要短短几日,南宮奎與宋雲會默許此事?

或許他們表面上不會與魏國作對,但私底下勢必會派人破壞。

當然了,既然趙弘潤主意已決,區區南宮奎與宋雲的威脅,又豈能左右這位肅王殿下的主意?

此後,趙弘潤便與魯國國主開始商議修築這條樑曲渠的具體事項。

比如,如何充分利用兩國境內原有的河渠,儘可能地避免直接掘土開挖河渠;再比如,指定那幾座重要城池作爲樑魯渠的樞紐,等等等等。

最終,總得得出了路線:大梁、濟陽、定陶、方與,北接泗水至魯國王都曲阜,南接『微山湖』,分流一支到『彭城』、一支到『邳縣』,兩地皆是在抗拒楚國入侵方面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城堡壘。

可如此一來,『微山湖』就成了樑魯渠勢必會路徑的一個重要樞紐,尷尬的是,『微山湖』如今卻是宋地叛軍的據地。

於是,趙弘潤與魯國國主約定各自先準備起來,畢竟在這個年代,一項工程的準備籌劃就得好一陣子,趙弘潤有的是時間慢慢處理微山湖的事。

之後又歇了兩日,趙弘潤便向魯國國主告辭,啓程返回魏國。

回國的路線,趙弘潤選擇徑直往西,畢竟魯國王都曲阜徑直往西,便是衛國的領土。

魏衛兩國的關係不亞於齊魯,因此,橫穿衛國並不會出現什麼安全問題。

當然了,前提是別碰上韓國的軍隊,畢竟自韓魏兩國開戰後,衛國作爲魏國的附屬國,亦早已對韓國宣戰,只不過,韓國不太看得起衛國,並沒有將太多的精力放在這邊罷了。

待等到六月末,趙弘潤一行人趕在月末的尾巴,終於回到了魏國的王都大梁。

在此之前,趙弘潤頗有些擔心魏國與韓國的戰爭,不過回到大梁一瞧,大梁依舊是大梁,城內的軍民並沒有因爲北疆的戰事而產生什麼負面的影響。

這讓趙弘潤暗自鬆了口氣,同時亦對東宮太子弘禮稍稍有些改觀,畢竟據打探到的消息,那位以往養尊處優的東宮殿下,目前仍在艱苦的北疆與韓軍交戰。

打羋姜與其餘幾名肅王衛先回肅王府,趙弘潤僅帶着宗衛長衛驕,暢通無阻地來到皇宮。

一路上,沿途瞧見這位肅王殿下的禁衛、郎衛們,紛紛叩地行禮,用敬仰憧憬的目光看着他。

畢竟『聯軍征討楚國大捷、迫使楚國求和』的消息,早已傳回了大梁。

縱使是垂拱殿外的那些郎衛,亦不敢阻攔這位肅王殿下。

在衆人敬仰的目光下,趙弘潤邁步走入垂拱殿,見他父皇魏天子正聚精會神地批閱奏章,忽然哈哈一笑,驚地魏天子渾身一顫,險些沒抓住手中的毛筆。

“哈哈哈!……本王回來了!”(未完待續。)

第352章:局勢扭轉第201章:圖謀 二合一第538章:鎮壓第1119章:暗查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818章:親疏第三百一十章:被流放的王爺 二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536章:時機成熟第913章:火燒猗山第796章:溫崎的懷疑『加更5/30』第709章:姬潤與項末第640章:圍殺第838章:威逼利誘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787章:線索 二 『加更』第54章:戰爭預熱 二合一第六十三章:赴會第三百三十三點五章:秋狩第1343章:曲樑侯府之變 三第651章:楚東畸態 二第989章:勝敗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719章:十月初第809章:回憶第804章:叔侄夜話 三第1361章:驚變 二第1136章:亂局 二合一第七十二章:差池第56章:主動出擊的齊魯聯軍 二合一第132章:遷都爭議 二合一第1234章:三月,衛國遭難 二合一第1274章:勸說第508章:忠烈之後 二第71章:楚軍接盤 加更二合一 『10、11/40』第一百零九章:風向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1084章:全國路網與軌道馬車第193章:伐交 二合一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874章:差距 三第488章:說服 四第1015章:北原十豪會晤! 三第八十五章:皇子守國門 二第1367章:母子相見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969章:韓軍撤離第一百三十章:兩塊拼圖第二百二十七章:祀天 三第三百三十二章:雙贏的合作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943章:丹水之戰 一點五剛弄了個微信公衆號,請喜歡我寫的小說的書友關注我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1154章:友或敵的選擇 三第510章:行刺 二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968章:韓軍思退第七十章:試探第1121章:中陽行宮第859章:前往三川第600章:交涉第218章:進退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一百二十八章:敗勢 三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967章:垂死掙扎第428章:內賊 二第1380章:如履薄冰的情誼第30章:東胡湮滅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襲之策第99章:擒賊擒王 二合一第52章:酒席筵間第264章:聚而殲之 二合一第967章:垂死掙扎第1288章:一朝成名的大盜賊第1069章:思定第1069章:思定第319章:誤會 二 二合一第181章:遷都雒陽 二合一第269章:變局 二 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第兩百二十五章:論功行賞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1011章:通牒第1370章:禁衛易主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十六章:同滑第一百八十八章:回程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277章:三月 二合一第583章:趙來峪的毒計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9章:宋郡策略 二合一第700章:強渡澮河第969章:韓軍撤離
第352章:局勢扭轉第201章:圖謀 二合一第538章:鎮壓第1119章:暗查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818章:親疏第三百一十章:被流放的王爺 二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536章:時機成熟第913章:火燒猗山第796章:溫崎的懷疑『加更5/30』第709章:姬潤與項末第640章:圍殺第838章:威逼利誘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787章:線索 二 『加更』第54章:戰爭預熱 二合一第六十三章:赴會第三百三十三點五章:秋狩第1343章:曲樑侯府之變 三第651章:楚東畸態 二第989章:勝敗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719章:十月初第809章:回憶第804章:叔侄夜話 三第1361章:驚變 二第1136章:亂局 二合一第七十二章:差池第56章:主動出擊的齊魯聯軍 二合一第132章:遷都爭議 二合一第1234章:三月,衛國遭難 二合一第1274章:勸說第508章:忠烈之後 二第71章:楚軍接盤 加更二合一 『10、11/40』第一百零九章:風向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1084章:全國路網與軌道馬車第193章:伐交 二合一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874章:差距 三第488章:說服 四第1015章:北原十豪會晤! 三第八十五章:皇子守國門 二第1367章:母子相見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969章:韓軍撤離第一百三十章:兩塊拼圖第二百二十七章:祀天 三第三百三十二章:雙贏的合作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943章:丹水之戰 一點五剛弄了個微信公衆號,請喜歡我寫的小說的書友關注我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1154章:友或敵的選擇 三第510章:行刺 二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968章:韓軍思退第七十章:試探第1121章:中陽行宮第859章:前往三川第600章:交涉第218章:進退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一百二十八章:敗勢 三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967章:垂死掙扎第428章:內賊 二第1380章:如履薄冰的情誼第30章:東胡湮滅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襲之策第99章:擒賊擒王 二合一第52章:酒席筵間第264章:聚而殲之 二合一第967章:垂死掙扎第1288章:一朝成名的大盜賊第1069章:思定第1069章:思定第319章:誤會 二 二合一第181章:遷都雒陽 二合一第269章:變局 二 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第兩百二十五章:論功行賞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1011章:通牒第1370章:禁衛易主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十六章:同滑第一百八十八章:回程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277章:三月 二合一第583章:趙來峪的毒計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9章:宋郡策略 二合一第700章:強渡澮河第969章:韓軍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