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全國路網與軌道馬車

雖然心底仍有些不甘心,但趙弘潤很想得通——既然暫時已沒有機會對付苑陵侯酆叔等大貴族,不如不去想這方面的煩心事,靜下心來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出於這個心思,趙弘潤在十二月初七這一日,派宗衛穆青將幾位朝臣請到了王府,畢竟他本人還在禁閉期限內,無法外出。

而這些受到邀請的朝臣,有工部尚書孟隗、左侍郎謝弦、右侍郎鄧湛、虞造局局丞周培、營建司司郎徐炯等許多工部官員,除此之外,趙弘潤還邀請了兵鑄局的局丞李縉,冶造總署署長王甫,還有陳宕、程琳、荀歆、呂璵、顧和、鄭昭等冶造局的得力官員,以及冶造局中墨家工匠的鉅子徐弱。

毫不誇張地說,要是這會兒突然冒出一股賊子殺死了邀請名單上的這些人,魏國的國內建設立馬停擺,因爲這些人,肩負着魏國國內大小工程項目營建的重擔,是真正強大魏國國力的英才。

也正是這個原因,就算是心高氣傲的兵鑄局局丞李縉,在來到筵席廳內,瞧見了在座的諸位賓客後,亦不覺有些拘束。

也難怪,畢竟殿內這些官員,一半都是工部的高官,而另外一半則是冶造局的官員,而工部與冶造局,關係好得合穿一條褲子。

只有他李縉與宋墨鉅子徐弱,相對顯得勢單力薄。

可問題是,徐弱這位宋墨鉅子,如今可是冶造局的『顧問幹事』——這是肅王殿下任命的。

若非李縉已決定堅定地向冶造局靠攏,向某位肅王殿下靠攏,否則,他在這裡真的有些坐不下去。

倒不是因爲立場的關係,問題在於這裡某些位官員,實際上拿捏着他兵鑄局的生死大權。

比如冶造局,冶造局要是切斷給兵鑄局的鑄甲模具與鐵胚材料的供應,他兵鑄局拿什麼打造軍備鎧甲?難道還要回到當初用鐵錘鑄造鎧甲的年代?

再比如工部營建司的司郎徐炯,這回他兵鑄局搬出大梁,在城外落戶,就得靠這位徐大人派人給他們建造工坊與地爐,要是這位徐大人心情不好,卡個兵鑄局一年半載的,兵鑄局就別想開工了。

不過讓李縉暗自鬆了口氣的是,這些官員似乎都已明白了他此刻的立場,因此,在跟他打招呼的時候與以往更加熱情。

甚至於,工部營建司的司郎徐炯還與李縉開了個玩笑:“李局丞,關於貴署在城外的工坊與地爐,那可是肅王殿下的授意,李局丞可別怪徐某啊。”

“徐大人言重了。”李縉亦笑着說道。

其實他早就猜到,工部營建司卡着他兵鑄局在城外工坊與地爐的事,這肯定是某位肅王殿下授意的,誰讓那位慶王殿下還未主動向這位肅王殿下服軟呢,所以呢,那位慶王殿下在兵鑄局的軍備訂單,暫時就別想了。

“不知今日肅王殿下邀請我等所爲何事,莫非是前一陣子慶王殿下設宴有關?”工部右侍郎鄧湛笑着打趣道。

也對,當初慶王弘信出於拉攏國內大貴族、且對雍王弘譽示威爲目的,廣宴賓客,搞不好這次肅王趙弘潤邀請工部、冶造局、兵鑄局,也是想示威一下,讓某些與那位肅王殿下不對付的人,看看他們肅王黨的勢力。

不過聽了這話,工部尚書孟隗卻笑罵起來,其實他是知道今日這次宴席的目的的。

就在諸官員其樂融融地談笑之際,趙弘潤身穿着一件輕便的錦服從內屋走了出來,拱拱手向殿內的諸官員打招呼:“諸位,請恕本王招待不週。”

“殿下言重了。”

“殿下這是說的哪裡話。”

諸官員紛紛起身回禮。

在招呼諸位官員入座之後,趙弘潤吩咐府上僕從酒菜,隨即端着酒盞笑着說道:“沒錯,本王今日宴請諸位,就是要氣氣那個趙五。……他請的那些人,都是些什麼?而本王敢保證,本王今日宴請的諸位,皆是我大魏的幕後功臣!”

聽了這話,在場的官員不禁笑了起來,唯獨工部右侍郎鄧湛有些尷尬——沒想到他的玩笑被這位肅王殿下聽到了。

在一番玩笑過後,趙弘潤終於道出了此次宴請在場諸位官員的目的:“本來,本王從河東返回大梁後,就要聚集諸位商議一件大事,不過,相信諸位也聽說了,最近這段日子,本王被一件麻煩事找上門了,好在這件事麻煩事終於解決了,因此,將諸位請到王府來,與諸位商議一件事關我大魏百年大計的事。”

在趙弘潤說話的時候,在場諸官員皆認認真真地聽着,直到趙弘潤說完之後,工部尚書孟隗這才故意問道:“肅王殿下,不知是什麼事?”

只見趙弘潤環視了一眼在場諸官員,正色說道:“本王決定,從明年開始,在我大魏鋪設全國路網,所有的道路,都用水泥鋪設。”

“全國路網?”

殿內響起一陣驚呼聲。

其實在場有大部分官員心中多少有些猜測:這位肅王殿下此次召集,肯定是有什麼大的工程項目。

只是他們沒想到,這位肅王殿下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要在全國境內鋪設道路網,縱使是工部的官員們,都被嚇到了,而兵鑄局局丞李縉,此刻更是已經驚地瞪大了眼睛。

此時,趙弘潤拍了拍手,吩咐道:“擡上來。”

話音剛落,便有宗衛呂牧、高括等人扛着一大卷好似羊皮毯的東西來到了廳中,只見他們將那捲羊皮毯似的東西平鋪在殿中央,此時殿內諸官員這才驚訝地發現,那竟然是一副他們魏國的全國地圖。

“此物,乃是冶造局繪製,諸位覺得如何?”趙弘潤端着酒盞站起身來,笑着問道。

聽聞此言,在場諸官員嘖嘖稱讚,冶造局出品,必屬精品嘛。

而此時,趙弘潤已甩掉了靴子,踩着地圖來到地圖上標註着大梁的那塊位置,同時口中說道:“大梁乃我大魏王都,因此,本王決定,將大梁作爲全國路網的中樞。……明年,先動工鋪設四條主要官道,其一,『大梁到河東西部』,其二,『大梁到三川雒城』,其三,『大梁到河東東部』,其四,『大梁到商水』……這四條道路,暫時定爲官道,緊急情況下作爲兵道,另外……本王還打算在這四條官道旁建一個小玩意,王甫,將圖紙分發給諸位大人。”

“是。”冶造總署署長王甫站起身來,從懷中取出一疊圖紙,分發給在座的諸位官員,就連兵鑄局局丞李縉亦得到了一份。

“這是……”

李縉皺眉瞅着圖紙,心下不禁有些納悶。

因爲在他看來,圖紙上只不過是繪製了一輛馬車而已。

難道這位肅王殿下不認得馬車?

李縉趕緊將心中這個可笑的猜想拋之腦後,畢竟他用眼角餘光瞥見,那些工部的官員們,此刻一個個都面色嚴肅地仔細看着那份圖紙。

『難道我忽略了什麼?』

李縉靜下心來,再次仔細觀察圖紙,他這才注意到,圖紙上所繪製的馬車,車輪下似乎鋪設着什麼東西。

而此時,趙弘潤也開口說道:“此物乃『軌道馬車』,本王準備建在這四條新建管道旁,以水泥爲基,鐵爲軌道,待鋪設完成之後,此車可日行百里……”

聽着趙弘潤的介紹,工部官員們暗暗咋舌——騎馬日行百里這不稀奇,但凡是騎兵老卒都能辦到,可馬車日行百里,這就有點嚇人了。

這意味着,馬車馱運的速度,會比水運還要快。

更關鍵的是,水運取決於河道,在沒有河流的地方,根本沒辦法採取水運,此時就要人力開挖河渠。

路運則不同,路運的快慢取決於道路是否通暢與平整。

相比較造路與挖河,那肯定是造路來得便利,更何況,如今工部與冶造局還掌握了水泥這等戰略級材料。

“此物,冶造局已測試過?”工部左侍郎謝弦問道。

他仍感覺眼前這位肅王殿下的說辭太過於誇張,日行百里的馬車?

要是這玩意果真有這速度,還要水運做什麼?

但是他仔細看了圖紙,卻感覺,此物的確大有作爲,這是出於一名工部官員的判斷。

片刻之後,工部諸官員紛紛認可了這份圖紙,甚至人認爲,有了軌道馬車,他們工部可以放下挖河修渠的工程項目了,畢竟倘若這軌道馬車的運載能力果真如肅王殿下介紹的那樣,那水路就可以直接淘汰了嘛。

不過對於這個論調,趙弘潤還是持反對意見,畢竟,軌道馬車是可以人爲摧毀的,因此,需要在軌道旁設立驛站,派兵駐守;而水運所依靠的河渠,怎麼人爲摧毀?

因此,無論是道路網還是水路網,都是必須的,兩者兼顧,才能使魏國的道路呈現多元化,提高容錯率。

在隨後的宴席中,在場的諸官員們顧不上吃喝,紛紛開始議論趙弘潤所提出的『鋪設全國路網』與『建在運載軌道』這兩樁事。

在經過了激烈的討論後,諸官員皆認爲這兩項工程大有作爲。

唯一的問題是,耗資太過於巨大,戶部不見得會批准——畢竟同時造四條兼顧軌道馬車的官道,這個工程量實在是太嚇人了。

要知道,當初工部負責修一條大梁到河東山陽的兵道,可是到現在還未徹底竣工呢——雖然當初並沒有水泥這件利器。

更要緊的是,戶部的背後,那可是襄王弘璟,而襄王弘璟,那可是與慶王弘信站邊的皇子,在肅王趙弘潤用兵鑄局故意刁難慶王弘信的眼下,襄王弘璟會輕易鬆口麼?

不過對此,趙弘潤並不擔心。

因爲他本來就沒打算要讓戶部出資——只有他自行籌資,他纔有話語權,除了朝廷以外,他想讓誰用就讓誰用,不想讓誰用就不讓誰用。

『咱們走着瞧!』

腦海中浮現起苑陵侯等人的身影,趙弘潤暗自冷笑了一下。

:。:

第872章:差距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479章:輿論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575章:安陵趙氏 二第338章:五月第668章:符離塞之戰第二十一章:坑父進行時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815章:畫像第1096章:久違的日常 二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32章:廉駁投效第272章:偷襲 二合一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517章:審訊第801章:痕跡第768章:楚國內亂之熊屈相爭第1306章:六月 二第751章:做戲第一百章:唯一的聲音第3章:放權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479章:輿論第715章:戰局膠着第1章:太子趙潤 二合一第177章:天下英傑盡入彀中 二合一第939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二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996章:淇關之戰 二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636章:夜攻第二十六章:鶴問!第550章:商水簡況第1088章:放出的長線第1284章:解決內事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659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第454章:羯角覆滅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1127章:中宮筵席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1032章:技高一籌第554章:意外 二第419章:蛻變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928章:火中取栗第928章:火中取栗第95章:決戰來臨 二合一第606章:餘孽第930章:進擊的鄢陵軍第349章:秦王親征第兩百一十九章:肅王的手段 三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453章:崩離的羯角 三第102章:展翅 二合一第900章:黃雀死了第1083章:風波過後第1101章:肅王與溫崎的賭約第802章:叔侄夜話『加更7/30』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1084章:全國路網與軌道馬車第1313章:初見 二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1026章:變故 二第兩百零五章:原陽王世子『3/14』第825章:奉旨任性第324章:北宮玉與樊氏一族第1179章:混亂的戰局第1036章:震撼大梁第509章:行刺第48章:懷疑 三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748章:鐵騎第887章:兄弟夜談『加更26/33』第1265章:授人以柄第547章:窮途末路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二百八十五章:靠山 二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271章:變局 四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魏營攻防第1279章:夜第633章:進退維谷第1035章:和議 三 『加更9/27』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918章:一計不成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566章:安陵王氏第1231章:感激第138章:對飲 二合一
第872章:差距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479章:輿論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575章:安陵趙氏 二第338章:五月第668章:符離塞之戰第二十一章:坑父進行時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815章:畫像第1096章:久違的日常 二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32章:廉駁投效第272章:偷襲 二合一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517章:審訊第801章:痕跡第768章:楚國內亂之熊屈相爭第1306章:六月 二第751章:做戲第一百章:唯一的聲音第3章:放權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479章:輿論第715章:戰局膠着第1章:太子趙潤 二合一第177章:天下英傑盡入彀中 二合一第939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二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996章:淇關之戰 二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636章:夜攻第二十六章:鶴問!第550章:商水簡況第1088章:放出的長線第1284章:解決內事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659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第454章:羯角覆滅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1127章:中宮筵席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1032章:技高一籌第554章:意外 二第419章:蛻變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928章:火中取栗第928章:火中取栗第95章:決戰來臨 二合一第606章:餘孽第930章:進擊的鄢陵軍第349章:秦王親征第兩百一十九章:肅王的手段 三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453章:崩離的羯角 三第102章:展翅 二合一第900章:黃雀死了第1083章:風波過後第1101章:肅王與溫崎的賭約第802章:叔侄夜話『加更7/30』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1084章:全國路網與軌道馬車第1313章:初見 二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1026章:變故 二第兩百零五章:原陽王世子『3/14』第825章:奉旨任性第324章:北宮玉與樊氏一族第1179章:混亂的戰局第1036章:震撼大梁第509章:行刺第48章:懷疑 三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748章:鐵騎第887章:兄弟夜談『加更26/33』第1265章:授人以柄第547章:窮途末路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二百八十五章:靠山 二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271章:變局 四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魏營攻防第1279章:夜第633章:進退維谷第1035章:和議 三 『加更9/27』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918章:一計不成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566章:安陵王氏第1231章:感激第138章:對飲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