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荀攸的臨終遺言!

“十萬大軍再次圍城,又強行奪取了城門、皇宮,到底出了什麼變故?”

“算計了皇家不夠,算計了百官不夠,算計了士族門閥還不夠,難道說,真的要趕盡殺絕嗎?”

……………………

離開皇宮之後,蕭逸回到了無愁侯府,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再把家眷們接回來,一場慘烈的政變下來,可是相當耗人心血呢!

那知屁股還沒坐穩呢,手下游騎兵前來稟告,說是曹軍二次圍城、局勢又緊張起來了,而且其攻擊的目標,隱隱指向玄甲軍呢!

與此同時,丞相大營派出了使者,讓數十名文武大員交出印信、兵符,而後統統到大營之中,聽候丞相大人的命令!

雖然不知什麼緣故,可種種的跡象表明,曹操又有新的動作了,而這次針對的目標呢,就是蕭逸爲首的異姓重臣們!

難道說曹操胃口驚人,在壓服了皇室力量、打擊了門閥勢力之後,又要清洗曹營集團內部嗎,這也太過瘋狂了吧,一個處置不好的話,可是會自掘墳墓的呀!

“傳令玄甲軍各部,向無愁侯府附近集結,刀劍出鞘、弓箭上弦,做好迎戰的準備!

再派人到城外,通知宋憲、魏續、黃鼠幾位將領,把本部人馬集中城西,做好接應的準備!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誰想來吞我,我就敢殺誰,盜世奸雄又如何,我的寶劍也不是吃素的!”

…………………………

長期以來,蕭逸一直的隱忍不發,乃是爲了天下蒼生、不想破壞來之不易的局面,並不是怕了曹操,真到了忍無可忍之時,蕭逸也有拼死一戰的勇氣!

許昌周圍的駐軍裡面,蕭逸的嫡系人馬不多,卻都是以一當十的精銳,真要與曹軍血拼起來嗎,獲勝沒有把握,突圍絕無問題,只要離開了許昌城,那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真正讓蕭逸擔心的,還是城外的家眷們,遊騎兵前來報告說,無愁侯府的宿營地、已經被一支虎豹騎包圍了,雖說沒有動手拿人,卻也限制了出入自由,這是用人質威脅自己呀!

如果是一般的人,肯定會顧忌家眷安全,變得畏首畏尾、猶豫不決,甚至會放下武器,祈求對手的寬恕,蕭逸則不然了,無論出現什麼狀況,絕不會放下手中劍!

因爲蕭逸明白,如果自己放下兵權,就等於把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放到了別人的屠刀下,是殺是剮、任人處置了!

相反的,只要自己緊握兵權,那怕與曹家撕破了臉,家眷們也會平安無事的,因爲傷害了無愁侯府的人,就會迎來蕭逸的瘋狂報復,雄才大略如曹操,恐怕也要忌憚幾分吧!

蕭逸已經想好了,局勢真的無法挽回了,自己就殺出許昌城,而後西走函谷關、與好兄弟馬六匯合,以西都-長安爲根基,割據關中八百里秦川!

再聯絡大牛、高順、張遼、張繡、蔣奇……這些心腹將領,以及匈奴、西羌各部落,如此幽州、幷州、涼州、關中、江淮這些地方,就會落入自己手中了!

有了上面的地盤,以及十幾萬精兵強將,自己就有足夠本錢,跟曹操分庭抗禮了,只要打上幾場勝仗,而後以戰求和,自己被扣押的家眷們,就會毫髮無傷的送回來了!

當然了,領兵出走、割據一方,乃是不得已的下策,會弄的兵戈四起、民不聊生,自己也會成爲民族罪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依舊是和爲貴、忍爲高!

現在的決策權,就在曹操的手上了,化干戈爲玉帛、自然最好不過了,如果刀兵相見嗎,自己也能奉陪一二!

不願束手待斃者,又何止蕭逸一人呢,凡是名單上的文武重臣,有的關閉府門、堅守不出,有的聚集人馬、向無愁侯府靠攏、準備一起應對突變……

“嗚!……嗚!嗚!”

一時之間,許昌城內風雲驟起、烏雲密佈,金戈鐵馬之聲,已經隱約可聞了,那知即將兵戎相見之時,兩個驚人的消息傳來:

其一:因爲伏完叛亂之事,伏皇后有愧於國人,在後宮服用鶴頂紅自盡了,兩子劉馮、劉熙亦隨母而去!

其二,在收繳印信過程中,尚書令-荀攸大人,不願面對刀筆之吏,在府內自盡身亡了!

兩道消息傳出,就像是一陣冰冷的秋雨,澆滅了人們心中瘋狂的火焰,原本一觸即發的血腥廝殺,也消散於無形之間了!

……………………………………………………………………

“什麼……公達先生吞金自盡了,他爲何尋了短見呢,老夫只想收其權柄,並無加害之心呀?

公達先生呀,你爲何如此剛烈呢,真是痛煞老夫了,四大謀士折其三,日後國家有了難事,誰來出謀劃策呀?”

………………………………

城外大營-得知荀攸身亡的消息,曹操渾身顫抖、面如死灰,最後雙眼一番,竟然暈死過去了!

侍從們一擁而上,又是掐人中、又是灌蔘湯,忙乎了好半天,曹操才悠悠轉醒,而後奸雄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詢問事情經過!

原來相府使者到來後,荀攸表現的很配合,不但交出了尚書令大印,就連自己的封爵印,也一併的交出去了,而後以更換衣服爲名,回到了後宅書房之中……

那知荀攸進入書房之後,久久的沒走出來,家人們恐慌之下,壯着膽子打開書房,才發現荀攸吞金自盡了,不過在臨死之前,還寫了一份遺書呈現曹操:

“餘從丞相十餘年,鞍前馬後、出謀劃策,雖無君臣之名,卻有主從之實,如今生死兩隔之際,還望拋棄官爵,只論私誼,稱閣下一聲孟德!

孟德雄才大略、舉世罕見,縱與商湯王、周文王相比,亦是不遜色分毫,自從兗州舉義兵以來,南征北戰、掃蕩羣雄,招賢納士、安撫百姓,功勳無人可比矣!

然則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自從蕩平中原以來,孟德驕狂、貪婪之心日盛,竟然威逼天子,進封魏公之爵,讓餘心痛至極,有了卻殘生之念!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餘在將死之時、以友人之身份,言君之三大錯誤:

野心勃勃、恃強凌弱,上欺天子、下壓百官,以權術操控朝廷,以厚黑誆詐世人,此孟德一誤也!

剛愎雄猜、懷疑成性,日夜防範、疏遠文武,雖至親至近之人,亦不敢進諫忠言,此孟德三誤也!

爲求目的、不擇手段,濫殺無辜、生靈塗炭,大失天下之望,丟卻四海人心,此孟德三誤也!

有此三誤者,孟德縱盡佔中原之地,擁有雄兵百萬,也不過空中樓閣、泥塑殿宇,欲求一統天下,而成就王霸之業,恐怕難矣!

還望孟德痛改前非,納忠良之諫言,收天下之人心,成春秋五霸之基業,而恪守臣子之本份,餘在九泉之下,亦可含笑瞑目矣!”

……………………………………

荀攸的遺書不長,卻是字字血淚、聲聲悲吟,近期許昌城發生的事情,漢臣、曹臣之間的選擇,他對這個世界失望透頂,又沒能力改變什麼,只好以死亡來逃避了!

“老夫錯矣!……大錯特錯了……萬不能一錯再錯!”

看過遺書之後,曹操閉目沉思、久久不語,心中卻極度自責,充滿了懊悔之意,只是顧及自己的顏面,不肯說出來罷了!

而文武重臣們的反應,尤其蕭逸的強硬態度,也是曹操始料不及的,雙方若是血拼起來,必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真是弄巧成拙呀

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能再殺人了,否則十幾年創立的基業,就要瞬間的坍塌了,而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恢復秩序、穩定人心,因此曹操思量之後,下達了四道鈞令:

第一道鈞令:傳令各部將士,解除戰備、各歸營地,不準再生事端了,把無愁侯府的家眷,送回到蕭郎身邊吧,他是個顧全大局的人,知道如何收拾局面!

第二道鈞令:凡是在政變混亂中,枉死的官員、士族、百姓,一律的厚加撫卹,再減免許昌城內百姓,三年的錢糧賦稅!

第三道鈞令:擁有千般罪過,皆在伏氏一族,其餘協從叛亂者、及其家眷人等,一律的既往不咎,文武官復原職,餘者各歸家宅!

第四道鈞令:尚書令-荀攸,既忠且勤、死於王事,特追諡曰:‘敬侯’,以五重棺槨之禮,厚葬於許昌城東,並準立廟祭祀之!

荀攸長子-荀緝,身懷惡疾,已喪數年,故封其孫-荀彪爲陵樹亭侯,食邑三千五百戶,子孫世襲、與國同休!

昔日漢武帝下-輪臺罪己詔,數十萬暴民煙消雲散,如今曹操四道鈞令一出,原本劍拔弩張的局勢,也立刻緩和下來了,官員歸位、將士歸營、百姓歸家……這場血雨腥風的政變、也總算是結束了!

用了九牛二虎八個駱駝的力氣,總算把這場政變寫完了,勾心鬥角之類,不是男爵所長,還是轉入金戈鐵馬吧,下一個大章節,開始赤壁之戰!

第三十二章子午谷,生死地(五)第一百八十一章鬼才末路,迴光返照!第521章 心結終解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二十八章冬至節第676章 糕點沙盤第一百八十八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384章 烏鴉捉住了紫鴛鴦第594章 皆蕭郎之力也!第280章 血財神--蕭逸!第453章 曹軍精悍,不可輕也!第765章 神兵出陣第一百六十七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二)第一百四十一章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第95章 公主一跪第四十八章蜀中有大將(三)第489章 緩兵之計第382章 勸君少罵秦始皇第二百零八章融入學府,尊爲蕭師!第六十二章漢水決勝負(七)第34章 結拜趙雲第一百三十八章竈王爺過梓潼關!第二百七十三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上)第780章 逆轉乾坤第616章 岐黃學院第一百七十六章血肉爲石,鋪平壕溝!第434章 天頤寺第199章 左賢王第187章 兵不厭詐第四十九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一)第5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8章 雁門大戰(五)第二百五十二章誰是魚蝦,誰爲漁翁?第672章 三公子的本領第一章鳳雛出世(上)第一百一十五章空手套白狼,弄來三萬兵!第三十一章相府神童(上)第854章 龍爭虎鬥(下)第一百九十四斗轉星移,遇佛殺佛(十一)第436章 三個不能第683章 冢虎出籠第196章 一幅畫像第二百二十二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四)第一百一十二章三路突圍,真假難辨(上)第782章 降伏小惡魔!第一百五十三章天下大亂,方能大治!第86章 漢宮驚變第768章 再屠潛龍第296章 將軍,咱們發了!第九十四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下)第五十七章決戰定軍山!(四)第302章 蕭逸的十八歲生日第三十六章丈母孃出面調停了!第二百二十五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七)第六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一)第839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八十五章再進天香樓第一百六十一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五)第470章 八字家訓!第168章 姻緣天定第二百零二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八)第九十四章除暴安良蕭大俠!第879章 戰局逆轉,勝負難測!第十五章略施小計,偷營劫寨(上)第539章 兩個小人在打架第518章 一生的搭檔第11章 皮匠的故事第99章 錯失良機第二百六十七章殺降不祥,罪孽纏身!第603章 長腿劉皇叔第三百零一章日出東方,紫氣如龍!第815章 降熊伏虎第238章 又一聲‘叔父!’第881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二)第二十六章天下人只知蕭太師,不知魏天子!第五十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二)第347章 天降妖燈第451章 此事,交由丞相處置吧!第325章 歃血爲盟第二十七章蕭郎嫁妹(下)第455章 你砍我一刀,我也還你一刀!第297章 摸金校尉第867章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下)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饅頭引發的動亂!第564章 玉璽之戰第117章 何進入宮第472章 未雨綢繆第150章 蕭逸的下策第303章 小太守-四大怪 !第二百二十三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五)第一百零四章鳳雛的真實打算!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豈是容易!第一百九十三章斗轉星移,遇佛殺佛(十)第一百四十四章山高路險,羣狼呼嘯!第六十六章劉備入川(四)第382章 勸君少罵秦始皇第276章 一卦十金第88章 孟德之謀第243章 孤軍西征
第三十二章子午谷,生死地(五)第一百八十一章鬼才末路,迴光返照!第521章 心結終解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二十八章冬至節第676章 糕點沙盤第一百八十八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384章 烏鴉捉住了紫鴛鴦第594章 皆蕭郎之力也!第280章 血財神--蕭逸!第453章 曹軍精悍,不可輕也!第765章 神兵出陣第一百六十七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二)第一百四十一章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第95章 公主一跪第四十八章蜀中有大將(三)第489章 緩兵之計第382章 勸君少罵秦始皇第二百零八章融入學府,尊爲蕭師!第六十二章漢水決勝負(七)第34章 結拜趙雲第一百三十八章竈王爺過梓潼關!第二百七十三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上)第780章 逆轉乾坤第616章 岐黃學院第一百七十六章血肉爲石,鋪平壕溝!第434章 天頤寺第199章 左賢王第187章 兵不厭詐第四十九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一)第5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8章 雁門大戰(五)第二百五十二章誰是魚蝦,誰爲漁翁?第672章 三公子的本領第一章鳳雛出世(上)第一百一十五章空手套白狼,弄來三萬兵!第三十一章相府神童(上)第854章 龍爭虎鬥(下)第一百九十四斗轉星移,遇佛殺佛(十一)第436章 三個不能第683章 冢虎出籠第196章 一幅畫像第二百二十二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四)第一百一十二章三路突圍,真假難辨(上)第782章 降伏小惡魔!第一百五十三章天下大亂,方能大治!第86章 漢宮驚變第768章 再屠潛龍第296章 將軍,咱們發了!第九十四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下)第五十七章決戰定軍山!(四)第302章 蕭逸的十八歲生日第三十六章丈母孃出面調停了!第二百二十五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七)第六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一)第839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八十五章再進天香樓第一百六十一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五)第470章 八字家訓!第168章 姻緣天定第二百零二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八)第九十四章除暴安良蕭大俠!第879章 戰局逆轉,勝負難測!第十五章略施小計,偷營劫寨(上)第539章 兩個小人在打架第518章 一生的搭檔第11章 皮匠的故事第99章 錯失良機第二百六十七章殺降不祥,罪孽纏身!第603章 長腿劉皇叔第三百零一章日出東方,紫氣如龍!第815章 降熊伏虎第238章 又一聲‘叔父!’第881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二)第二十六章天下人只知蕭太師,不知魏天子!第五十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二)第347章 天降妖燈第451章 此事,交由丞相處置吧!第325章 歃血爲盟第二十七章蕭郎嫁妹(下)第455章 你砍我一刀,我也還你一刀!第297章 摸金校尉第867章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下)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饅頭引發的動亂!第564章 玉璽之戰第117章 何進入宮第472章 未雨綢繆第150章 蕭逸的下策第303章 小太守-四大怪 !第二百二十三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五)第一百零四章鳳雛的真實打算!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豈是容易!第一百九十三章斗轉星移,遇佛殺佛(十)第一百四十四章山高路險,羣狼呼嘯!第六十六章劉備入川(四)第382章 勸君少罵秦始皇第276章 一卦十金第88章 孟德之謀第243章 孤軍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