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六)

面對天災人禍之時,有位大貪官說過一句名言:‘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還救什麼民’,這話聽起來讓人怒不可遏,可細想又有一定道理,是現實無奈的鐵道理!

就以大漢王朝爲例,國家政權呈金字塔結構:皇帝(有名無權)--執政者(曹操、蕭逸)--朝廷文武--封疆大吏--地方官吏--平民百姓!

政令自上向下、層層傳達,賦稅自下向上、層層遞交,只有政令通暢了,國家才能正常運轉,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國家機器就會崩潰了!

連戰征戰,國庫空虛,朝廷一年多沒發俸祿了,曹操、蕭逸這些頂級權貴們,有封地、有莊園、有藏寶庫,就算一百年不發俸祿,對生活也沒啥影響,可底層官吏就不行了。

小官小吏也是人,也有老婆孩子、也要吃喝穿戴,全靠微薄的俸祿過活,如今朝廷拖欠了俸祿,就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路。

官吏們缺吃少喝、老婆孩子嗷嗷待哺,自然會怨恨上朝廷,對於下達的政令,或是消極怠工、或是陽奉陰違,國家機器也就無法運轉了。

生存是人類的本能,官吏們爲了口中食、身上衣,爲了養活父母妻兒,只能自己想辦法了,而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壓榨最底層的百姓,也就是貪污腐敗!

貪慾之河一旦決堤,就再也封堵不住了,朝廷拖欠官吏十石祿米,他們就會貪污一百石、一千石……百姓們受到的壓迫,也就十倍、百倍的增加了,這纔有苛政猛於虎、官吏狠如狼的說法!

因此上,蕭逸弄到錢糧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發放俸祿,讓官吏們吃飽穿暖、堵住貪慾之河,讓國家機器運轉起來,才能救濟最底層的百姓!

當然了,人的貪慾是無盡的,就算給官員們發放俸祿,也難免他們貪污受賄、魚肉百姓,可俸祿還是要先發的,因爲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忠則殺之有名矣!

拖欠俸祿,飢寒交迫,致使官員貪污受賄,於國法難容、於情理可通,想殺貪官也舉不起刀!

相反的,俸祿全部發放了,官員仍然貪污受賄,那就抓一個、殺一個,殺的理直氣壯,誰求情也沒用了。

商人們辦事效率很快,晚上答應的事情,第二天就把錢糧送來了,車輛在太倉前排起了長龍,空虛一年多的國庫,終於又有了點底氣……

至於商人們捐獻的住宅、田地、牲畜,則移交給地方官府,用來救濟百姓之用了,開發礦山需要大量人力,就要招募很多工匠、民夫,又解決很多人吃飯問題。

“太倉發放俸祿了,大家快去領祿米呀!”

“大司馬神通廣大,一夜之間就弄到了錢糧,果然是治世之能臣!”

“蕭郎是殺神轉世,又不是財神轉世,如何弄到許多錢糧,莫非其中有詐嗎?”

………………

有了錢糧好當家,蕭逸安排好人手,給文武官員發放俸祿,而且從大官到小吏、從中央到地方,一次性補發乾淨,絕不拖欠任何人!

消息傳開之後,朝廷上下頓時轟動了,尤其是貧困的底層官吏,連忙帶着家人、趕着牛車來領俸祿了。

高級官員也來了不少,他們不至於揭不開鍋,卻不相信發俸祿的消息,認爲又是蕭逸的詐術,想以此來穩定人心,故而也坐着車馬來了,看看是否真有錢糧?

如果真有錢糧,就把俸祿全領出來,誰會跟錢糧過不去呀,何況他們領出來一分、國庫就空虛一分,用來救濟災民的就少一分,曹操、蕭逸的麻煩就多一分!

如果沒有錢糧嗎,他們就藉機把事鬧大,蠱惑官員們討伐蕭逸、曹操,最好把二人鬧下了臺,就能趁機奪權了,孔融、祖弼就是代表人物!

幾次血腥鎮壓下來,忠漢勢力元氣大傷,也沒了武力反抗的勇氣,只好暗中四處拆臺了,中原各地民變四起、鬧得沸沸揚揚,這些人可是推波助瀾呢……

大臣們向君主效忠,君主給大臣們俸祿,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夏、商、週三代時期,俸祿以食邑爲主體,既君主把土地分封給諸侯、大夫、士卿,土地上的收穫就是俸祿了。

到了戰國後期,奴隸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確立,賦稅、俸祿制度也發生了變化,國家收回土地管理權,直接給官員們發放谷祿,也就是給糧食!

按照漢家制度:三公每月俸祿350斛粟米,(1斛=1石=120斤),一年就是4200石,另有部分絲綢、皮毛、藥材之類賞賜!

九卿一年俸祿2160石,州牧一年俸祿1800石,郡太守一年俸祿1400石……而後逐級遞減,縣令五百石,縣丞、縣尉四百石,最底層的小吏不足百石!

許昌是大漢的都城,官員們級別較高,俸祿動輒千石以上,自然要帶着僕從、趕着馬車前來了,可到了太倉門前之後,官員們驚奇的發現,這次發的俸祿有些不同:

“大司馬神通廣大,弄來了大量錢糧,請諸位大人排好隊,按序領取各自俸祿,之前拖欠的全部發放!”

“中大夫孔融,應領一年俸祿九百六十石,實發祿米一百九十二石、銅錢十萬枚,請簽字畫押吧!”

“符寶郎祖弼,應領一年俸祿五百四十石,實發祿米一百六十二石,銅錢四萬枚,請簽字畫押吧!”

………………

太倉大門前面,陳羣、楊阜領着部下們,開始給官員發放俸祿了,不是以往的粟米,而是錢幣、粟米混合下發,這正是蕭逸的政策之一,用來開源節流的!

要知道,大漢官民數量60:1,軍民數量10:1,冗官、冗兵十分嚴重,俸祿數量極爲巨大,而在發放祿米的過程中,還有更巨大的消耗!

就以許昌城爲例,有大小官吏八千餘人、駐軍十五萬之衆,(因爲是大漢都城,官、軍數量格外多),每年需要祿米四百萬斛,而兗州每年的賦稅,不過糧食一百五十萬斛!

糧食差口巨大,只能從徐、豫、司……乃至於河北調運了,而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提供大量船隻、車馬、民夫,而他們消耗的口糧,是運輸量的好幾倍呢!

其他地方大同小異,都是村、縣、郡、州……一級一級的運糧食,道路越差的地方,中途消耗就越大,曹營集團的家底再雄厚,也禁不住這麼折騰呀!

因此蕭逸反覆考慮,決定改變俸祿結構,把單純的發放糧食,變成糧食、錢幣相結合,高級官員二八開,中級官員三七開,底層官吏四六開,以糧食爲輔、以錢幣爲主!

與沉重的糧食相比,等價的錢幣數量少、分量輕,運輸起來極爲方便,中途的消耗也大爲降低,對國家有很大好處,對官員們也有好處!

糧食雖是好東西,可是隻能裹腹,卻不能穿戴、不能居住、也不能當錢來用,因此官員們領了祿米,只留一小部分家人食用,大部分則賣成錢幣,或者交換其他東西,以維持日常生活之用!

尤其是小官吏們,前一天領了祿米,第二天換上粗布衣服、到集市上叫賣的不在少數,否則全家就要吃米、喝米、穿米、用米了,好在戰亂年代中,糧食屬於搶手貨,賣起來還比較容易!

問題是,士爲四民之首,卻要做四民之末(商人)的賤業,臉面上着實不好看,而且在販賣過程中,往往會被真正的商人算計(業餘的比不上專業的),無形中又吃了個大虧!

如今俸祿變革了,到手的是金、銀、銅錢硬通貨,省去了賣糧食的煩惱,又能直接購買東西,官員們自然是高興了,利國利官利民,可謂一舉三得!

“大司馬功德無量,下官們感恩不盡!”

“大司馬執政治國,百姓們安居樂業!”

………………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爲民父母,莫不仁慈,諸位既食朝廷俸祿,自當公忠體國、愛護百姓,千萬不做貪官污吏,否則休怪本大司馬、手中寶劍無情矣!”

金黃色的粟米,硬邦邦的貨幣到手,官員們興高采烈,紛紛跪在地上致謝,看來曹、蕭二人相比,還是後者技高一籌,起碼人家能弄來錢糧!

蕭逸也站在大門前,發表了一通慷慨的講說,鼓勵大家盡心盡力,幫助朝廷平息民變,不過其言辭之中,卻隱藏着濃濃殺意呢!

一天一夜忙碌下來,蕭逸也有點疲憊了,讓部下繼續發放俸祿,自己想到後面休息一下,那知剛進大堂大門,就被陳羣一把拽住了……

“大司馬覆手之間,就弄來了大批錢糧,給文武官員發了俸祿,如此施政本領、下官五體投地!

不過嗎,今日以錢幣代替祿米,府庫中的金銀、銅錢消耗過半,長此以往難以堅持,到時候恐怕引出亂子,還望大司馬三思呀!”

來到僻靜無人處,陳羣露出了擔憂之色,俸祿從單純的糧食,變成了錢幣、糧食相結合,這個辦法固然利國利民,可也有很大的弊端呀!

朝廷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聰明人,以錢幣代替祿米的辦法,西漢時期就有人提倡過了,也知道其中的好處,卻一直沒能實施!

原因也很簡單,朝廷府庫中沒錢,而府庫沒錢的原因嗎,是整個國家都沒錢,具體說是缺金、銀、銅這些硬通貨!

第373章 陰霾紫木第二十六章天下人只知蕭太師,不知魏天子!第293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217章 諸侯會盟第168章 姻緣天定第一百八十九章定軍山!(下)第257章 連環計(二)第803章 一隻井臺上的蛤蟆!第三十二章子午谷,生死地(五)第一百六十四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八)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699章 聲東擊‘東’第一百四十七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一)第一百四十八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二)第三章歲月不留情啊!第一百六十章公孫家族,一窩狐狸!第634章 一曲哀歌,斷人心腸!第710章 射殺文丑第412章 堅城難破第202章 流言蜚語的厲害第二百一十三章大軍西征,天賜謀臣(二)第十八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一)第十九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五)第八十八章龐統的上、中、下三策!第561章 真假玉璽!第93章 公主神威第一百零三章黎民百姓淚汪汪!第628章 蚩尤牙第846章 釣上一條深海惡蛟!第365章 騎兵剋星第二百二十章潛龍之爭,兇險萬分(二)第一百零八章一網打盡,生擒袁尚!第405章 我是-曹阿瞞!第311章 五公子第二十一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四)第67章 太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零八章一網打盡,生擒袁尚!第95章 公主一跪第852章 金戈鐵馬,又是一年!第二百七十八章亂國毒士,最佳謀主!第3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一十七章博望坡,設伏兵!第260章 孤兒小靜第二百七十二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四)第503章 有傷天和的計策第756章 巧妙過關第130章 大幸!大不幸!第325章 歃血爲盟第517章 風雲又起第九十八章荒野客棧!第四章蜀中來客,名士張鬆(四)第一百二十二章排山倒海的漢軍騎兵!第十五章禪讓天下!(中)第840章 放棄白馬城第91章 兩難之間第一百八十一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五)第683章 冢虎出籠第78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十章偷襲失敗,再思良策!第452章 御馬觀兵第160章 血洗大將軍府第851章 厲害的烏龜戰術!第三百零二章揹負蒼生印,江山執掌中!第711章 河北第一名將!第877章 張繡效忠,許攸出逃!第一百四十三章劍斬古桑,龍氣四散!第四十二章惡鬼鬥天師(二)第80章 一見鍾情第464章 草原第一勇士!第777章 分化瓦解第四十七章天下第二毒舌!第367章 陌刀兵出陣第一百零三章奸雄權術,移花接木!第852章 金戈鐵馬,又是一年!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三)第654章 一碗‘壯行酒!’第315章 大軍出征第172章 蕭逸!小易!第一百四十二章曹操的政治安排!(中)第二十一章金蟬脫殼之計!第572章 神醫對神醫第9章 聞雞起舞第二百七十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二)第五十七章可憐袁本初,隕落竟無聲(上)第336章 明天再議第772章 牤牛陣第475章 冢虎出世第211章 潛龍劉備(一)第四十五章關中之弊!第884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五)第23章 香飄萬里第五十四章樂城奪糧草(五)第九十七章瘟疫流行,大難降臨!(上)第一百五十四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上)第二十四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七)第九十章玄甲軍PK虎豹騎!第393章 無愁亭侯第七十七章生子當如孫仲謀(下)第104章 少年狂!
第373章 陰霾紫木第二十六章天下人只知蕭太師,不知魏天子!第293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217章 諸侯會盟第168章 姻緣天定第一百八十九章定軍山!(下)第257章 連環計(二)第803章 一隻井臺上的蛤蟆!第三十二章子午谷,生死地(五)第一百六十四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八)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699章 聲東擊‘東’第一百四十七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一)第一百四十八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二)第三章歲月不留情啊!第一百六十章公孫家族,一窩狐狸!第634章 一曲哀歌,斷人心腸!第710章 射殺文丑第412章 堅城難破第202章 流言蜚語的厲害第二百一十三章大軍西征,天賜謀臣(二)第十八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一)第十九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五)第八十八章龐統的上、中、下三策!第561章 真假玉璽!第93章 公主神威第一百零三章黎民百姓淚汪汪!第628章 蚩尤牙第846章 釣上一條深海惡蛟!第365章 騎兵剋星第二百二十章潛龍之爭,兇險萬分(二)第一百零八章一網打盡,生擒袁尚!第405章 我是-曹阿瞞!第311章 五公子第二十一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四)第67章 太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零八章一網打盡,生擒袁尚!第95章 公主一跪第852章 金戈鐵馬,又是一年!第二百七十八章亂國毒士,最佳謀主!第3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一十七章博望坡,設伏兵!第260章 孤兒小靜第二百七十二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四)第503章 有傷天和的計策第756章 巧妙過關第130章 大幸!大不幸!第325章 歃血爲盟第517章 風雲又起第九十八章荒野客棧!第四章蜀中來客,名士張鬆(四)第一百二十二章排山倒海的漢軍騎兵!第十五章禪讓天下!(中)第840章 放棄白馬城第91章 兩難之間第一百八十一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五)第683章 冢虎出籠第78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十章偷襲失敗,再思良策!第452章 御馬觀兵第160章 血洗大將軍府第851章 厲害的烏龜戰術!第三百零二章揹負蒼生印,江山執掌中!第711章 河北第一名將!第877章 張繡效忠,許攸出逃!第一百四十三章劍斬古桑,龍氣四散!第四十二章惡鬼鬥天師(二)第80章 一見鍾情第464章 草原第一勇士!第777章 分化瓦解第四十七章天下第二毒舌!第367章 陌刀兵出陣第一百零三章奸雄權術,移花接木!第852章 金戈鐵馬,又是一年!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三)第654章 一碗‘壯行酒!’第315章 大軍出征第172章 蕭逸!小易!第一百四十二章曹操的政治安排!(中)第二十一章金蟬脫殼之計!第572章 神醫對神醫第9章 聞雞起舞第二百七十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二)第五十七章可憐袁本初,隕落竟無聲(上)第336章 明天再議第772章 牤牛陣第475章 冢虎出世第211章 潛龍劉備(一)第四十五章關中之弊!第884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五)第23章 香飄萬里第五十四章樂城奪糧草(五)第九十七章瘟疫流行,大難降臨!(上)第一百五十四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上)第二十四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七)第九十章玄甲軍PK虎豹騎!第393章 無愁亭侯第七十七章生子當如孫仲謀(下)第104章 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