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大家都在挖坑!

黃初元年-夏,六月十五日,大朝會!

《周易-說卦》中說:‘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八卦之中,離卦象徵光明。

故而大朝會之時,天子面南獨坐,聽取天下政務,羣臣北面侍立,以示忠誠勤懇,可在大魏帝國的朝堂上,卻坐着三個人!

曹丕端坐龍椅上,印堂發黑,眼窩深陷,還不時的打着哈欠,想來昨夜沒有睡好,可是兩邊嘴角微微上翹,似乎有什麼高興之事,又不好表露出來,纔有這種奇怪神色!

蕭逸坐在御階右側,雙目微閉,氣勢內斂,不時用手指刮動臉頰,這個動作讓羣臣有些害怕,太師大人有幾個習慣動作,朝野上下人人皆知:

摸鼻子-是要大開殺戒了,拔頭髮-是在思索策略,摸自己的小黑臉,則是要冒壞水坑人了,就不知道太師大人今天要坑誰,文武羣臣互相看看,暗中祈禱自己不是那個倒黴鬼!

司馬防以新進‘太傅’身份,也在御階上獲得了一個座位,看似正襟危坐,穩如泰山,實則目光遊離,心中忐忑不安!

這也不奇怪,司馬氏底蘊深厚,號稱‘千年士家’不假,可是父子九人裡面,沒有一個掌握兵權、建立軍功的,身處實力爲尊的大爭之世,難免有一些底氣不足!

而三人坐在大殿上面,也正是曹魏政權的真實寫照,曹氏、蕭氏、士族三大集團鼎足而立,勾心鬥角,互相制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今日早朝有何事啓奏?”

“臣-尚書僕射-辛毗有本啓奏:臣奉陛下旨意,召集飽學之士修補《周禮》,已於半月前宣告完成,並印刷五千冊之數,準備分發朝廷官員,以學習聖人之禮!”

“好,好,學習古禮,善莫大焉,把新印之書呈上來吧,也讓朕與愛卿們一睹爲快!”

“遵旨!”

四名宦官擡着大木箱子上殿了,裡面裝滿了新印刷的書籍,依次分給文武羣臣,每冊高一尺五寸六分,寬九寸三分,開本宏大,十分講究。

書頁採用雪白、厚實的桑樹皮紙,摸起來手感極佳,還散發出淡淡清香,標準的楷體字跡,筆畫清晰,美觀漂亮,最外面用一層黃絹連腦包裹,上面兩個撰文大字:周禮!

《周禮》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所著的政治書籍,分爲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其內容極爲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曆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無所不包!

說明白一點,就是通過禮樂制度,確定尊卑上下,從而鞏固周天子的統治!

比如說天子穿什麼服飾、乘坐什麼車駕,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果臣子穿了天子服飾,或用了天子禮器,那就是僭越之罪,要斬首示衆、誅滅滿門的!

可惜到了周朝後期,禮崩樂壞,諸侯混戰,也就沒人遵循《周禮》了,等到了秦、漢時期,因爲戰亂等原因,《周禮》更變得殘缺不全,尤其少了最後的冬篇!

曹丕登基以來,一直想建立文治武功,從而提高自己的權威,可是打仗時機不成熟,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只好從文治上下功夫了。

於是傳下旨意,讓辛毗召集一批飽學之士,四處的蒐集殘篇、對比參照,要把《周禮》重新補齊,作爲自己的政績之一,這就是以往的經過了。

“修補古籍,傳承禮樂,教化天下人心,開創太平盛世,此乃千秋功業也,臣等謹爲陛下賀,萬歲、萬萬歲!”

……

“哈哈,千秋功業不敢當,朕只是不忍先聖著作遺失,讓後人扼腕嘆息罷了,傳朕的旨意:尚書僕射-辛毗勞苦功高,增加食邑一千戶,蔭一子入仕爲官,其餘參加《周禮》修復者,一律官升一級,每人賞賜黃金兩百兩,錦緞兩百匹!”

“遵旨!”

皇帝做成一件大功績,羣臣自然要好好恭賀了,各種阿諛奉承之詞不斷,不過一些政治敏感度高的大臣,已經從中嗅到陰謀的味道了。

打仗講究快如閃電,直取敵方致命要害,而政治鬥爭就複雜多了,要的是刮陰風、點鬼火,殺人於無形之中!

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先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進而引出一件驚天大事,再把大事給辦成一件大案,無數人頭落地,滿朝血雨腥風,始作俑者的政治目的也就達到了,當年漢景帝收拾驕兵悍將、漢武帝清洗朝堂,都是用的這個套路,可謂百試百靈!

如今曹氏、蕭氏、士族三方明爭暗鬥不斷,曹丕突然搬出了《周禮》,只怕是別有用心吧?

…………

接下來,曹丕又處理了一些政務,與羣臣們探討了幾件事情,眼看大朝會就要結束之時,一名黃門侍郎突然跑了進來,手中託着個大包袱……

“啓稟陛下,關中送來了八百里急報,有人私造禁忌之物,試圖起兵反叛朝廷!”

“什麼,竟有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包袱打開了,裡面正是皇冠、龍袍、玉帶、朝靴等物,且以白色爲主,漢屬火,魏屬土,土生金,金爲白色,這不只是要造反,還有取代曹魏之意呢!

曹丕故作驚駭之狀,彷彿事先並不知情,羣臣更是面面相覷,剛剛人手一本《周禮》,宣揚忠君愛國之道,這就有人圖謀造反,連皇冠、龍袍都做好了?

天下人都知道,關中是蕭氏集團的老巢,大公子蕭玄坐鎮長安,並擔任長安令,周圍幾個郡的大小官員,也都是蕭氏心腹人擔任,經營的是風雨不透!

如今出現了這種事,雖沒有證據表明蕭氏有謀逆之心,可作爲地方鎮守官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吧,一個‘治理不利,致使民生逆心’的罪名跑不了了。

有功當賞,有罪必罰,這是千古不變的鐵律,想到嚴重的政治後果,文武羣臣目視御階上的太師大人,這次蕭氏恐怕在劫難逃了,雖不至萬劫不復,起碼也要元氣大傷!

也有人心生懷疑,太師大人做事一向風雨不透,就算真的起兵造反,也不會露出絲毫破綻的,怎麼會私造皇冠、龍袍之物,又不小心暴露出來呢,這恐怕是另有內情吧?

看着手中的《周禮》,地上的禁忌之物,再看看上面端坐的三個人,有些聰明的大臣猜到了幾分,卻一個字也不敢說出來,生怕召來殺身之禍!

“朕順天應人,革漢命、登大寶以來,躬行節儉,表裡洞達,時常通宵批閱奏摺,關心民間疾苦,水旱朝告夕賑,無有壅弊之處!

沒想到朕如此盡心竭力,仍有人心存不滿,竟然私造皇冠、龍袍等禁忌之物,意圖起兵造反,禍亂天下,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啊!

也罷了,朕此時心力憔悴,已不知如何是好了,太師大人老成謀國,可有應對之策嗎?”

眼看計劃進行順利,曹丕面露哀色,還擠出了幾滴淚水,彷彿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而後把這件事推到了蕭逸面前,如此做有兩個好處:

一是向蕭氏施壓,迫使其承認錯誤,並讓出一部分利益來平息此事,同時也震懾蕭氏集團,不要有圖謀不軌之心!

二是給蕭逸保留面子,讓其自己清理門戶,以免觸碰了底線,真要是逼的蕭氏反叛,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通過這些可以看出,曹丕帝王術的水平,雖不敢與秦始皇、漢武帝相提並論,可也不在漢明帝、漢宣帝之下,開拓進取不敢輕言,守住基業絕無問題!

“刷!--刷!”

大殿內的氣氛緊張起來了,所有目光都落在蕭逸身上了,猜測他會如何應對這一危局,是乖乖的就範、讓出一部分利益呢,還是鋌而走險、拼一個魚死網破?

私造禁忌之物,事敗舉兵造反,道義上就輸了一籌,也得不到天下人的同情,就算蕭氏實力雄厚,只怕也難以成功吧?

“私造禁物,大逆不道,不過此事不宜擴大,以免擾亂了天下人心,朝廷可以派出特使,暗中調查此事,把叛逆者繩之以法,維護大魏帝國的尊嚴!

出現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地方上也難辭其咎,長安令以及弘農、右扶風、左馮翊三郡大小官員,全部革職問罪,朝廷另派賢明者接替!

臣亦有教子不嚴之過,願意辭去太師官職,自減一郡之封地,回家閉門思過六個月,並抄寫《周禮》一百遍,以爲懲戒,時時反省!”

蕭逸相當乾脆,宣佈對蕭氏的懲罰之後,自己脫下了太師朝服,對着皇位拱了拱手,直接走出了麒麟殿,溜達着回家閉門思過去了。

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曹丕、以及文武羣臣,好半響反應不過來,這是什麼情況呢?

本想利用皇冠、龍袍之事,對蕭氏施加一下壓力,最好再刮一層皮下來,那知蕭逸手起刀落,直接割下來一塊‘大肥肉’啊!

一座長安城,再加上弘農、右扶風、左馮翊三個郡,這等於交出了大半個關中,太師的官職也辭了,還自減一個郡的封地,蕭氏集團元氣大傷矣!

“既然太師大人發話了,就按其意思來處理吧,從各地挑選精明強幹的官員,到關中接替長安,以及三郡的事務,一定要盡心盡責,保境安民!”

“遵旨!”

震驚過後就是狂喜了,曹丕與文武羣臣磨刀霍霍,準備分割這塊肥肉了,人人都在精心計算,想要多吃多佔一些!

八百里關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經過蕭氏經營多年,其繁華程度冠絕天下,長安城更是物華天寶,人口衆多,其富庶程度還在洛陽之上呢!

曹丕甚至在考慮了,放棄遷都洛陽的計劃,改爲直接遷都長安,徹底佔領蕭氏老巢,如此長安、洛陽、許昌、鄴城都在自己控制中,大魏天下就穩如泰山了。

不過如此一來,蕭氏勢必衰落下去,原來的政治平衡也就打破了,士族集團趁機崛起,很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皇權?

看來找個機會,自己還要下一道聖旨,恢復蕭逸太師的官職,一郡封地也要還回去:

一則證明自己有寬宏之心,讓蕭氏感恩戴德,以後乖乖做大魏的看門狗!

二則利用蕭氏,繼續的對抗士族集團,從而保證曹魏政權穩定!

曹丕想的很美,卻忘記一件重要事情,自家老子用了半生心血,也只是勉強壓制住這頭貪狼,自己的本領遠不及父親,真能夠把狼馴化成狗嗎?

果然的,分贓大會還沒開完呢,又有一名黃門侍郎跑上大殿,手中也舉着一個大包袱……

第490章 紅頭死籤第253章 百鳥朝鳳槍法第八十四章河套平原,生死攸關!第761章 甄家之主第698章 一枚暗棋第124章 兩個小舅子第294章 虛虛實實第177章 大匈奴自次王第59章 蕭逸舉鼎(二)第二百七十五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下)第249章 東山的熊是怎麼死的?第89章 故人來訪第一百五十四章貪狼決鬥鳳雛!(一)第564章 玉璽之戰第四十二章惡鬼鬥天師(二)第二百四十五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中)第一百九十七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三)第十七章百家爭鳴(二)第一百一十七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下)第一百七十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五)第八十四章河套平原,生死攸關!第三十九章子午谷,生死地(十二)第793章 重色輕友第九十九章急流勇退!第750章 蕭郎大婚(中)第320章 馬踏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一勞永逸的辦法?第一百七十三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七)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豈是容易!第431章 爾等識蕭郎否?第五十五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下)第834章 先鋒大將第一百五十二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六)第544章 百花宴(上)第五十四章樂城奪糧草(五)第499章 罵陣手第334章 忠義之人不可殺!第六十二章漢水決勝負(七)第一百八十七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上)第178章 貪字是把殺人的刀第一百三十五章趙雲強搶民女?第二百六十八章菩薩心腸,屠夫手段(上)第369章 殺不殺?第五十一章樂城奪糧草(二)第547章 陳府壽宴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三)第三十二章大家都在挖坑!第168章 姻緣天定第456章 春秋筆法第一百零二章七路出兵!第六十五章小女王,終相見!第一百七十三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七)第532章 我們是漢室宗親!第306章 還是野一點的好!第一百五十四章隱忍不發,以退爲進!第500章 攻城失利第一百四十九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三)第151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387章 用西涼四郡之地來換第十七章郿塢故事,魅影潛行(六)第80章 一見鍾情第208章 雁門大戰(五)第三章漢中攻略VS荊州攻略(上)第51章 心之殤第三十九章徐庶的反間計!第三十五章最高層次的政治博弈!第六十章偷襲失敗,再思良策!第一百八十一章帝者無心,王者無情!第一百五十八章貪狼決鬥鳳雛!(五)第一章鳳雛出世(上)第二百四十四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上)第二十九章換位思考!第519章 秉燭夜談第687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六十五章蕭逸要當爺爺了!第五十九章漢水決勝負(四)第二百二十章三十三級臺階,三十三座大山!第二百五十二章誰是魚蝦,誰爲漁翁?第87章 虎符調兵第六章買櫝還珠第八十二章窺視河套,恢復故土!第一百零一章生死關頭,方見真心(中)第210章 戰後餘韻第一百九十八章兩個小妞,一場民變!第778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八十四章悲劇--善與善的衝突!第796章 修復東都(中)第二百六十七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九)第四十二章惡鬼鬥天師(二)第一百一十九章北伐大業,絕不半途而廢!第580章 宛城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節衣縮食,救濟災民!第582章 絕處逢生第四章漢中攻略VS荊州攻略(下)第150章 蕭逸的下策第四章《史記》與《竹書紀年》!第419章 三方齊聚第524章 鬼面蕭郎……丟了!第774章 孤城難守第14章 紫木公子
第490章 紅頭死籤第253章 百鳥朝鳳槍法第八十四章河套平原,生死攸關!第761章 甄家之主第698章 一枚暗棋第124章 兩個小舅子第294章 虛虛實實第177章 大匈奴自次王第59章 蕭逸舉鼎(二)第二百七十五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下)第249章 東山的熊是怎麼死的?第89章 故人來訪第一百五十四章貪狼決鬥鳳雛!(一)第564章 玉璽之戰第四十二章惡鬼鬥天師(二)第二百四十五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中)第一百九十七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三)第十七章百家爭鳴(二)第一百一十七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下)第一百七十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五)第八十四章河套平原,生死攸關!第三十九章子午谷,生死地(十二)第793章 重色輕友第九十九章急流勇退!第750章 蕭郎大婚(中)第320章 馬踏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一勞永逸的辦法?第一百七十三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七)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豈是容易!第431章 爾等識蕭郎否?第五十五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下)第834章 先鋒大將第一百五十二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六)第544章 百花宴(上)第五十四章樂城奪糧草(五)第499章 罵陣手第334章 忠義之人不可殺!第六十二章漢水決勝負(七)第一百八十七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上)第178章 貪字是把殺人的刀第一百三十五章趙雲強搶民女?第二百六十八章菩薩心腸,屠夫手段(上)第369章 殺不殺?第五十一章樂城奪糧草(二)第547章 陳府壽宴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三)第三十二章大家都在挖坑!第168章 姻緣天定第456章 春秋筆法第一百零二章七路出兵!第六十五章小女王,終相見!第一百七十三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七)第532章 我們是漢室宗親!第306章 還是野一點的好!第一百五十四章隱忍不發,以退爲進!第500章 攻城失利第一百四十九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三)第151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387章 用西涼四郡之地來換第十七章郿塢故事,魅影潛行(六)第80章 一見鍾情第208章 雁門大戰(五)第三章漢中攻略VS荊州攻略(上)第51章 心之殤第三十九章徐庶的反間計!第三十五章最高層次的政治博弈!第六十章偷襲失敗,再思良策!第一百八十一章帝者無心,王者無情!第一百五十八章貪狼決鬥鳳雛!(五)第一章鳳雛出世(上)第二百四十四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上)第二十九章換位思考!第519章 秉燭夜談第687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六十五章蕭逸要當爺爺了!第五十九章漢水決勝負(四)第二百二十章三十三級臺階,三十三座大山!第二百五十二章誰是魚蝦,誰爲漁翁?第87章 虎符調兵第六章買櫝還珠第八十二章窺視河套,恢復故土!第一百零一章生死關頭,方見真心(中)第210章 戰後餘韻第一百九十八章兩個小妞,一場民變!第778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八十四章悲劇--善與善的衝突!第796章 修復東都(中)第二百六十七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九)第四十二章惡鬼鬥天師(二)第一百一十九章北伐大業,絕不半途而廢!第580章 宛城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三章節衣縮食,救濟災民!第582章 絕處逢生第四章漢中攻略VS荊州攻略(下)第150章 蕭逸的下策第四章《史記》與《竹書紀年》!第419章 三方齊聚第524章 鬼面蕭郎……丟了!第774章 孤城難守第14章 紫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