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龍馭歸天!(下)

“唉,使將士們枉死沙場,使大魏國蒙受恥辱,此皆朕之過失也,與諸位愛卿無關,愛卿們快快請起吧!”

“謝陛下!”

曹丕並非推卸責任,只是有感而發罷了,很快意識到自己言語有失,又連忙安撫幾位重臣,同時商議議和之事!

渡江兵敗,大將陣亡,戰船盡數焚燬,到了這個地步,魏軍也無力再戰了,議和是唯一的選擇,何況陸遜開的條件很寬和,魏國君臣完全可以承受!

“太常卿,代朕擬一道國書,派人送過長江去,答應與吳國罷兵停戰,之前俘虜的吳兵全部釋放,廬江郡城池全部退還,魏、吳兩國從此各守疆界,睦鄰友好!

再傳令各部人馬,雨過天晴之後,即刻班師回朝,對陣亡者予以厚葬,家屬要加倍撫卹,其餘將士、民夫各歸家園,與親人們好好團聚吧!

這次南征之戰失利,過錯由朕一人承擔,朕還要下一道罪己詔,向天下人檢討過失,再減免賦稅,勞役一年,讓百姓們好好休養生息!”

……

“臣遵旨!”

曹丕口述,太常卿-蔣濟執筆,很快寫好了議和國書、退兵詔書,加蓋玉璽之後,分別派人傳達,至此南征之戰算是結束了。

出動了五十萬大軍,苦戰幾個月之久,死傷了許多兵馬,還消耗了無數軍械、糧草,卻換來一個黯然退兵,曹丕真是不甘心啊!

不甘心怎麼辦呢,戰場上打不過陸遜,那就暗中下絆子吧!

“告訴使者,見到陸遜之後,替朕轉達幾句話,而且要當衆轉達:就說伯言的高恩厚情,朕牢牢記在心中了,日後必定厚報之,若是朕無法回報,朕的子孫也會記住承諾的,海枯石爛,絕不食言!”

“啊,陛下這是何意啊?”

“無需多問,按旨行事!”

“遵旨!”

國書送走之後,曹丕目視江南方向,心中一陣的冷笑,自己統兵打仗或許不行,可是玩弄陰謀詭計嗎,絕不在任何人之下!

只有帝王最瞭解帝王了,孫權倚重陸遜,令其統帥傾國之兵,授予征伐之權不假,可在孫權的內心深處,真的一點猜忌也沒有嗎?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兵馬乃是國之利器,更是皇權的有力保障,自古身爲帝王者,就沒有不懷疑將領起兵造反的,孫權又豈能例外呢?

何況孫權外寬內嫉、刻薄寡恩,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利,對親兄弟、侄子都能痛下殺手,又豈會相信一個外姓人,只是環境逼迫之下,不得不倚重陸遜罷了,但是暗中必有防備之心!

因此上,自己故意派人傳話,說什麼高恩厚德、牢記心中……日後必定厚報之類的!

這些話傳到了孫權耳朵中,他肯定會產生懷疑的,認爲陸遜故意手下留情,放走了戰敗的魏國君臣,而這樣做的目的是留一條退路!

畢竟從長遠來看,魏國實力遠在吳、蜀之上,早晚會完成統一大業,那時候念在情分上,魏國肯定厚待陸遜及其家族子孫,加官進爵,享受富貴……這可是裡通外國,買主求榮的大罪啊!

君疑臣,臣必死,一旦孫權生出了疑心,陸遜還有好日子過嗎,秦昭襄王賜死白起、漢高祖誅殺韓信的事就是前車之鑑!

可惜的是,借刀殺人之計雖好,自己卻看不到陸遜人頭落地了,曹丕摸了摸心口,就像冰塊一般的寒冷,幾乎感覺不到跳動,自己的大限馬上就要到了。

當年自己使用苦肉計,讓屬下用毒箭射傷心口,再栽贓到三弟曹植身上,最終奪得了儲位,後來又做了大魏天子,沒想到因果循環,最終要爲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可現在不是追究是非對錯的時候,自己要趁着還有一口氣,把身後事安排妥當了,保證大魏江山傳承下去,準確說是立個繼承人!

自己有九個兒子,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才六歲,如今大魏帝國內憂外患、根基不穩,若再出現主少國疑的情況,無異於雪上加霜一般,只怕會有亡國之危啊!

最好立一個已經成年,且智勇雙全、經驗豐富的繼承人,這樣才能穩定政局人心,保證大魏江山傳承久遠,如此就要考慮兄終弟及了。

自己有二十多個兄弟,一奶同胞者三人,二弟曹彰已經故去,三弟曹植積怨太深,都無法作爲繼承人,那就只剩下一個四弟曹熊!

“小弟,過來!”

“臣弟在此,陛下有何吩咐?”

聽到召喚之聲,曹熊不禁大喜過望,與司馬懿對視一眼,膝行到了軟榻旁邊,激動的渾身直哆嗦,兄長臨終召喚自己,莫非有傳位之意嗎?

雖然自己有奪位之意,可是奪來的皇位,終究沒有傳來的皇位坐着舒服,也更加名正言順!

不過以兄長的心機,就算是傳位給自己,恐怕也會留下後招的,比如讓自己立下毒誓,百年之後還皇位給侄兒們,並讓文武重臣負責監督,以免出現有借無還之事!

如此一來,自己頂多是個過度之君,早晚還是要歸還皇位的,自己的兒子們更與皇位無緣了,這豈不讓人鬱悶嗎,可是不答應的話,只怕兄長不肯傳位啊?

不如先答應下來,等自己坐穩皇位之後,再把那九個小‘麻煩解’決掉,這樣大魏帝國的江山,就永遠由自己的子孫來傳承了。

曹熊自以爲一番算計天衣無縫,卻不知自己的神態變化、以及各種小動作,全被曹丕看的一清二楚,將死之人,心明眼亮!

“咳咳,魏、吳罷兵之後,當派重臣當面洽談合約,並主持結盟修好儀式,汝乃朕之同胞兄弟,身份尊貴無比,就由汝擔任此事吧!”

“臣弟……遵旨!

原來不是傳位自己,而是派自己與吳國議和,曹熊不禁大失所望,又不敢表露出來,只能心中暗暗嘀咕,難道猜錯了嗎?

其實曹熊猜的一點不錯,曹丕卻有‘兄終弟及,叔侄相繼’的想法,這樣既保證了江山穩固,又能讓皇位回到自己的子孫手中,可謂是兩全其美!

可看到曹熊與司馬懿的小動作,還有眸子中隱藏的殺機,曹丕迅速改變了主意,兄終弟及決不可行:

一則,這個弟弟城府太深了,真讓他做了大魏天子,別說以後歸還皇位了,只怕自己的九個兒子都難有好下場!

而且這種兄終弟及的方式,很容易引發國家內亂,歷史上殷商九世之亂、宋國五世之亂就是例子了,叔侄、兄弟爲了奪位自相殘殺,骨肉之情點滴不剩啊!

二則,自己爲了得到士族支持,推行了九品官人法,以至大失天下百姓之望,弄的曹魏帝國根基不穩!

而曹熊與士族更加親近,讓他做了皇帝的話,只怕會一錯再錯,最終葬送了曹魏江山!

考慮以上兩點,兄終弟及是不行了,只好父死子繼,可是兒子們又太小了,還無法治國理政,必須安排幾個輔政大臣,誰又是合適人選呢?

“太常卿,爲朕再擬一道遺詔!”

“啊,陛下?”

“快擬詔吧,朕的時間恐怕不多了!”

“臣遵旨!”

……

‘昔日漢室傾頹,天下大亂,內有諸侯互相攻伐,外有蠻夷犯疆擾土,以至田園盡毀,十室九空,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我太祖武皇帝,內平諸侯,外御蠻夷,上承天命,下撫黎民,功德巍巍不在周文王之下,朕承蒙廕庇,應天合人,法堯禪舜,以魏代漢,至今五年有餘矣!

朕自稱帝以來,勵精圖治,日夜操勞,以求光大太祖之遺德,早日促成華夏之一統,然而時機未到,急於求成,以至將士枉死沙場,百姓奔波勞苦,如今思之,悔恨不已,然則天命已盡,悔之何用?

今有皇長子曹叡,仁孝天植,睿智夙成,朕宜上遵祖訓,下順羣情,立之爲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皇太子尚且年幼,不足以治國理政,特以太師蕭逸、大司徒王朗、大司空陳羣、太常卿蔣濟、光祿勳劉曄、衛尉華歆、驃騎將軍曹真、安北將軍夏侯尚八人爲顧命大臣,分理庶政,撫軍監國!

以上所封顧命大臣,以及朝中文武百官,皆受太師大人節制,並賜專擅征伐,先斬後奏之特權,皇太子亦當以父禮侍之,聽從勸誡,不可疏忽!’

…………

遺詔書寫完畢,曹丕過目了一遍,見沒有任何問題,這才從枕下取出傳國玉璽,親自加蓋在上面,至此塵埃落定!

讓幼子登基的話,必須請蕭逸入朝輔政,這樣才能對內震懾士族,對外抵禦吳蜀,保證大魏江山穩固!

可是蕭逸輔政的話,也有篡奪社稷的危險,因此又安排了七位輔臣,用來制約蕭逸的權力,從而保證兒子能坐穩龍椅!

其實曹丕心裡清楚,那七個人加在一起,也不是蕭逸的對手,如果蕭氏奪國的話,誰也制止不了的,不過自己思來想去,還是這樣安排最好了!

能守住大魏江山自然最好了,退一步說守不住,以蕭逸的人品而言,也不會傷害自己的九個兒子,還會讓他們榮華富貴一生,那位山陽公就是最好的例子了,這樣總比所託非人,斷送兒子們的性命強上百倍吧!

連續處理了議和、託孤兩件大事,曹丕的力量也消盡了,身體摔倒在臥榻上,目光渙散,呼吸困難,很快陷入了彌留之中……

“父親,對不起,您留下來的江山,兒子守不住了!”

“姐夫,對不起,子桓知道錯了,皇位真的不好做啊!”

……

黃初五年-秋,六月二十六日,大魏開國皇帝曹丕,駕崩於灌嬰城-行宮之中,享年三十三歲!

第一百一十章蕭郎收徒,賜予寶刀!第七十七章烈焰焚身,化爲灰燼!第433章 悠閒的日子第四十九章攻克上黨城第756章 巧妙過關第771章 逍遙散第148章 鬼神辟易第550章 煙消雲散第五十九章戰長沙,收猛將(下)第648章 第一功臣第879章 戰局逆轉,勝負難測!第456章 春秋筆法第102章 殿下?殿下!第十四章禪讓天下!(上)第一百四十章鬼才之謀,蕭郎之略!第783章 盡化焦土第四十三章箭指河北第十八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一)第59章 蕭逸舉鼎(二)第532章 我們是漢室宗親!第216章 站在那一邊?第354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九章鄉間小童,未來名將!第564章 玉璽之戰第677章 束水衝沙第六十九章死山絕地--黃石谷!第二十三章蕭郎復出,劍指襄陽!第六十六章佛法超度不了惡狼!第二百七十二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四)第二十三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六)第九章許昌城一日遊!第692章 駝城禦敵第808章 領回一個小蘿莉!第一百七十一章長夜守靈人!第一百六十五章對你不起,來世必償!第432章 天子認叔第440章 各有造化第782章 降伏小惡魔!第152章 走爲上!第八十八章龐統的上、中、下三策!第二百六十八章菩薩心腸,屠夫手段(上)第5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一十一章利滾利,賬翻賬(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第一百四十四章趙雲大婚!(上)第一百零一章以水代兵,淹沒敵營!第130章 大幸!大不幸!第二百三十七章狼人兄弟,渾然璞玉!第197章 舉族南歸第115章 無心法師第一百二十三章節衣縮食,救濟災民!第395章 兄弟在旁,我既天下無敵!第一百六十七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二)第二百零五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三)第154章 獵殺遊戲第五十六章漢水決勝負(一)第837章 壯士斷腕絕路逃!第350章 三秦故事第七十七章純陽觀,天師道(九)第167章 狼多肉少第58章 蕭逸舉鼎(一)第694章 橫劍祭天第821章 感觸良多第二十五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八)第817章 獄鎖狂亂第123章 哥也是個好人啊第二百六十七章殺降不祥,罪孽纏身!第八十五章猛虎之子,其名爲彪!(上)第五十八章可憐袁本初,隕落竟無聲(下)第835章 兵進白馬第七章又一個小黑臉!第二百三十五章姣姣佳人,江東之畔!第61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45章 《未央宮-斬韓信!》第八十二章龍馭歸天!(上)第795章 修復東都(上)第770章 甘苦共嘗第二百一十八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七)第一百三十六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九)第一百五十六章赤子心,奉孝渠!第217章 諸侯會盟第494章 糖衣炮彈第654章 一碗‘壯行酒!’第三章歲月不留情啊!第98章 替罪羔羊第862章 虎病不武!第一百二十九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二)第一百零五章奸雄夜行,窺視諸子!第二十一章百家爭鳴(六)第八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三)第八十八章兵發洛陽城!第一百一十七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下)第八章官場基本功之一--裝病!第246章 曹營第一將第一百八十七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上)第657章 心有魔障第三百零四章天命玄鳥,長子蕭玄!第一百五十四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上)第八十章不能吃海鮮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二)
第一百一十章蕭郎收徒,賜予寶刀!第七十七章烈焰焚身,化爲灰燼!第433章 悠閒的日子第四十九章攻克上黨城第756章 巧妙過關第771章 逍遙散第148章 鬼神辟易第550章 煙消雲散第五十九章戰長沙,收猛將(下)第648章 第一功臣第879章 戰局逆轉,勝負難測!第456章 春秋筆法第102章 殿下?殿下!第十四章禪讓天下!(上)第一百四十章鬼才之謀,蕭郎之略!第783章 盡化焦土第四十三章箭指河北第十八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一)第59章 蕭逸舉鼎(二)第532章 我們是漢室宗親!第216章 站在那一邊?第354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九章鄉間小童,未來名將!第564章 玉璽之戰第677章 束水衝沙第六十九章死山絕地--黃石谷!第二十三章蕭郎復出,劍指襄陽!第六十六章佛法超度不了惡狼!第二百七十二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四)第二十三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六)第九章許昌城一日遊!第692章 駝城禦敵第808章 領回一個小蘿莉!第一百七十一章長夜守靈人!第一百六十五章對你不起,來世必償!第432章 天子認叔第440章 各有造化第782章 降伏小惡魔!第152章 走爲上!第八十八章龐統的上、中、下三策!第二百六十八章菩薩心腸,屠夫手段(上)第5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一十一章利滾利,賬翻賬(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第一百四十四章趙雲大婚!(上)第一百零一章以水代兵,淹沒敵營!第130章 大幸!大不幸!第二百三十七章狼人兄弟,渾然璞玉!第197章 舉族南歸第115章 無心法師第一百二十三章節衣縮食,救濟災民!第395章 兄弟在旁,我既天下無敵!第一百六十七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二)第二百零五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三)第154章 獵殺遊戲第五十六章漢水決勝負(一)第837章 壯士斷腕絕路逃!第350章 三秦故事第七十七章純陽觀,天師道(九)第167章 狼多肉少第58章 蕭逸舉鼎(一)第694章 橫劍祭天第821章 感觸良多第二十五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八)第817章 獄鎖狂亂第123章 哥也是個好人啊第二百六十七章殺降不祥,罪孽纏身!第八十五章猛虎之子,其名爲彪!(上)第五十八章可憐袁本初,隕落竟無聲(下)第835章 兵進白馬第七章又一個小黑臉!第二百三十五章姣姣佳人,江東之畔!第61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45章 《未央宮-斬韓信!》第八十二章龍馭歸天!(上)第795章 修復東都(上)第770章 甘苦共嘗第二百一十八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七)第一百三十六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九)第一百五十六章赤子心,奉孝渠!第217章 諸侯會盟第494章 糖衣炮彈第654章 一碗‘壯行酒!’第三章歲月不留情啊!第98章 替罪羔羊第862章 虎病不武!第一百二十九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二)第一百零五章奸雄夜行,窺視諸子!第二十一章百家爭鳴(六)第八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三)第八十八章兵發洛陽城!第一百一十七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下)第八章官場基本功之一--裝病!第246章 曹營第一將第一百八十七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上)第657章 心有魔障第三百零四章天命玄鳥,長子蕭玄!第一百五十四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上)第八十章不能吃海鮮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