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

這是一個悽風苦雨的秋晨。四川小三峽上游二巖峽左近壁山縣東面,一個鄉村中有一人家。女主人是個少年美貌孀婦,姓秦名淑華,本是江南世族,自幼隨宦入川。嫁夫沈暢是個秀才,家居重慶,人甚風雅,因愛北碚小三峽風景之勝,移居夏溪口附近。當地又名溫泉峽,長河如帶,水清若鏡,風物清美,景甚靈秀。

夫妻二人原甚相得,不料才人天妒,紅顏命薄,淑華花信芳年,丈夫便自病死。生有一子沈煌,年才七歲。家有田園,可收百十擔租糧,本是小康之家,守節撫孤過了幾年,生活也頗安定。

淑華天生麗質,少年孀居,秋月春花,自不免於撫今追昔,悵觸前塵,對影淒涼,衷懷悲苦。這宵早起,見滿地梧葉飄落,昨日秋雨尚還未住,寒風呼呼,吹得敗葉羣飛,蕭蕭亂響,天色又極陰晦。因是九月間的天氣,庭欄上幾盆菊花已然開足,正搖曳於風雨之中,雖在凌寒獨做,自負霜華,但是地上已有落英飄墜,好似盛時難繼,一年容易,行入寒冬,彭澤孤芳,難再矜其冷豔,暗忖:“韶光易逝,盛時無多,花猶如此,人何以堪?就算夫妻多情,此時仍在,當此已涼天氣,秋雨秋風,至多噓寒問暖,相對溫存,也只暫時欣慰,爲歡幾何?百年彈指,終歸黃土,還不是個空的?”心念一動,若有所悟。

忽然一陣寒風,夾着一些雨點吹向臉上,淑華當時機伶伶打了個冷戰,覺得翠袖單寒,弱質難禁,正要回房添衣,忽聽一聲“娘呀”。轉身一看,一個短小精悍的幼童兩腳污泥,衣服也全淋溼,一縱一跳挾着書包,由風雨中歡呼跳躍而來,正是愛子沈煌,不禁又疼又氣,忙迎上前,微慍道:“幺兒剛上書房,怎又回來,又不走幹路?看你這一身,今日天冷,凍出病來,又要娘服侍你。還不換了溼衣溼鞋,暖和一會,快讀書去!”說時伸手要抱。

沈煌忙往後一縱,笑說:“娘莫生氣,兒子沒有逃學,有好多話要和娘說。我想衣鞋反正溼透,何必又把走廊弄髒,累娘打掃?故此冒雨而過。兒子一點不冷,娘莫擔心。

娘愛乾淨,我身上泥水太髒了,這時候不要抱我,請娘拿出衣鞋,就在廊前換上,再教楊媽拿了洗去,免鬧得一房泥水,娘又生氣。芸香這丫頭哪裡去了?由娘一人在此,多悶人呢!”

淑華知愛子素來用功,只愛習武,時往右鄰小庵,從慧圓女尼師徒偷偷習武,因其從小體弱,自從習武,體力轉強,也就聽之;一聽不是逃學,化慍爲喜,再生憐愛,幾次想拉在懷中撫愛,均被縱避,嗔道:“胡說!這大的風口裡脫換衣鞋,不怕傷風受涼麼?”沈煌笑道:“娘莫擔心,兒子不怕冷。我不願把娘房弄髒,繞至楊媽房中去換如何?我有好些話要說呢。”淑華不願沮他孝心,強着一摸,手甚溫暖,笑道:“幺兒既有孝心,不把衣服弄溼多好。”

沈煌拉着母手,邊走邊喜道:“娘不知道,我還沒有顧得說呢。自從娘爲我夏天玩水生氣,連河邊都不去了。昨日未下雨,我見到一個怪人,正趕周老師午睡,便跟了他去。那人對我甚好。回來和老師說,老師說那人必是一個異人奇士。他老人家醫道原好,今年清明見娘時還對娘說煌兒體力太差,最好學點武功。娘怕兒子淘氣,和人打架,沒有答應。兒子偷着習武,老師原本知道,一聽那人好些奇處,便令兒子今早前往赴約,先不必對娘說,由老師跟在後面看明來歷再定,所以今日起得很早。偏生昨日下雨一直未停,已然約定,不能不去,竟是一位有本領的異人。老師跟在後面,不知怎會被他知道,請到崖洞裡面談了一陣,老師說我孩兒體弱,母親賢慧貞節,全家只此一條根,照老師平日診脈,至多活到三十歲,豈不教娘傷心?幸是六陰脈象,雖有鬼脈,井非無救,只有學習內功,或能保全。一時偏尋不到師父,慧圓師大又不肯多教。難得他有此好心,便命拜他爲師,令來稟告。娘說好麼?”

淑華知道教書先生人甚忠誠正直,品學兼優,本是至親好友,愛子從小便他所教,一直未走,因精醫理,常勸自己允許愛子習武,自從丈夫死後,雖因避嫌輕不相見,但他較前格外盡心,當年清明忽令老家人請見,說愛於體弱,習武始能強健,當代物色高人爲師等語,照此說法必有原因,笑道:“我兒說話怎的無頭無尾?這大雨天,如何老師會帶你去拜一個生人爲師呢?”說時沈煌已把溼衣換掉,投入娘懷。淑華一把摟抱,一面撫弄他的柔發,笑問經過。

原來沈煌最孝,性又愛武,聰明穎悟。乃師周文麟是個少年名士,與主人夫婦原是好友親戚。沈暢在時見其孤身一人,又是至好,約來家中教讀。沈家搬來不過數年,當地無什親友,書房在前院,和內室隔着兩三層院落,又是習久相安,沈暢死時託妻寄子,令其繼續教讀,並告愛妻,說:“雙方情逾骨肉,你們本是親戚,無須避什瓜李之嫌。”

淑華因和文麟表親,從小一處長大,丈夫爲人曠達不羈,死前屢次示意,勸令改嫁,聞言領會,愧憤交集,因丈夫垂危之際,不便和他爭吵,滿擬丈夫死後,便請文麟辭館回去,不料文麟並無去志,而愛子對於師父情分甚厚,又不肯舍,再者雙方世戚之誼,文麟家世江南,從小隨父宦遊,孤身一人,無家可歸,也不好意思示意令走,始而因循不決,未後看出師徒二人均不捨分離,老師不特未負亡友之託,教學盡心,人更端正,以前丈夫在日,幾於無日不見,葬後兩三年中,共只每年三節和清明見上一面,神態詞色比起丈夫在日還要莊重守禮,由此習與相安。文麟對他母子關心維護真是無微不至,但在表面上卻絲毫不露出一些痕跡來。因文麟少年英俊,飽學聰明,教學全重實際,不似尋常村學究一味嚴苛讀死書,師徒二人常時攜手出遊。

這日沈煌見師午睡,偶往門外閒立,看見一夥人圍着一人正在爭吵,過去一看,乃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少年,地上散碎好些雞蛋,滿地卵黃流溢;旁邊一個鄉下人,正與這個少年爭吵。原來鄉人向三挑着一擔雞蛋路過當地,被少年喚住,講好三文錢兩個。因向三欺負少年外鄉人,多賣了半文錢,一口話又不甚中聽,少年說要過數,卻嫌地上太髒。恰巧街旁有一大石鼓,令向三用雙手圍成一圈,把雞蛋放在圈內,以防滑落。少年手法極快,一會工夫堆成一座兩尺來高蛋塔,最奇是由底層到頂全是尖頭向上,個個直立。堆成以後雖是好看,但是石鼓當中高圓,本來就擺不平,全仗向三兩手環繞圍護,再是這等寶塔形堆法,休說鬆手,稍微一動便要滑落打碎,少年事前又曾聲明:“蛋是在你手內,滑跌不管,不然我來也行。”向三人最刁狡,恐少年失手,更沒料擺得那快那好,匆促之間,只聽少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亂數,記得少數了五個,於是起了爭執。

少年本是有心戲弄,雙方爭吵,不免延挨。那石鼓離地高約二尺,向三人矮,半蹲地上,時候一久便覺腰痠腿疼,兩膀痠麻,偏又把話說僵,雙方都不輸那口氣,吵着吵着,一不留神滑墜了好幾個。少年笑說:“他是瞞心昧己的報應。”向三越發有氣,一着急又打碎了好幾個。明見少年好些異處,終不覺悟,妄想欺生,先假答應有一個算一個,重往籮中數回,等到數完,連碎蛋也在其內。

少年笑說:“蛋是你自己打碎,與我無干。”向三還待動蠻,後來旁人看了不平,說他不應欺生。向三力爭:“少年鬧鬼,故意捉弄,非賠不可。”

旁觀的人均知向三蠻野,不可理喻,動輒與人行兇拼命,改勸少年:“出門人哪裡不用錢,何苦與他一般見識?”少年笑說:“天下事須講情理。他多賣了我的錢,還要訛人。我如依他,情理難容!他共打碎了十一個蛋,我照數賠,下餘的我不要,我別處買去如何?”向三聞言,知道弄巧成拙,這一挑好幾百個雞蛋,少說也要五天才能賣完,哪找這樣好主顧?無奈話已說滿,拉不回來,不由怒火上撞,衆目之下,惱羞成怒,順手抄起扁擔,口中怒喝:“我被你耽誤了一早晨,如不遇你,蛋早賣光,講好價錢,如何不要!不錯,價錢賣得貴,是你自己願意。趁早錢貨兩交,少一個也不行!”

少年見他氣勢洶洶,把眼一翻,冷笑道:“你這廝如此兇橫,莫非還敢打人?常言道好買好賣,生意不成仁義在。照你這樣蠻不講理,我連蛋價都不賠,倒看看你有什方法,敢把我怎樣!”向三見少年連破蛋也不賠,怒喝:“野狗,我與你拼了!”說罷,揚起扁擔,照頭便打。沈煌恰由人叢中擠進,旁觀諸人因向三是個地痞,發起蠻來,專一尋人拼命,什麼事都幹得出,恐受誤傷,紛紛閃避。沈煌見那少年貌相清秀,九月間的天氣,穿着一件青布單衫,雖然;日得都褪了色,但極乾淨,站在向三對面,扁擔正在下落,也未躲閃;心中不平,待要縱身攔架。

向三忽然身子往後一仰,倒跌下去,因是用力大猛,扁擔打離少年肩頭不過寸許,忽然往後仰跌,前面打空,竟將臂骨錯脫了筍,奇痛徹骨,強自掙起,再想打入,已痛得不由自主,只不輸口,仍自喝罵:“野狗你敢打人!個老子和你衙門口講理去。”說罷,坐在石鼓上面,左手託着右膀,向觀衆說:“哪位老哥代我把家裡人找一個來,或是往王茶館送個信,說我被外鄉野狗打傷,今天不是他死,就是我活!”少年笑道:

“諸位俱都在場,我動手沒有,這廝無故行兇,自己遭了報應,打人不成,反跌一跤。

這不比破雞蛋,也要藉此訛詐,當真外鄉人好欺的麼?”說時,向三已痛得臉都變色,頭上直冒熱汗。

衆人知向三慣打死架,今日不知何故,打人不成,跌了一跤,更不再打,反去一旁坐下,口中喝罵,面色又是那樣難看,俱都奇怪,因都眼見他行兇欺生,又知向家弟兄三人皆非善良,乃兄向二更是力大凶橫,茶館中還有一些同黨,無一好惹,因抱不平,誰也不肯代他送信叫人。向三見無一人應聲,怒罵道:“人不親,土還親。我受了外人欺負,你們不肯代我打這野狗,連送個信都無人去,過天找你們算賬!”

衆人都是本份鄉民,見他遷怒,惟恐結怨,當時散去一大半,只有四五個膽大的旁觀未走。內中一人心中不忿,冷笑問道:“向老三,人家好好立在那裡,何嘗動手?你不服氣,和他打架,亂怪人做什?”向三怒道:“這野狗不知用什方法將我打跌,你沒見我右膀都脫節了麼?”沈煌聞言,見向三右臂空着一段,才知環骨已脫,忍不住插口道:“你明是自己用力大猛,人未打成,反把臂骨脫節,怪得誰來?”

明時官紳權重,當地又是一個山村小鎮,俱知沈氏官宦人家,西席先生也是個秀才,淑華雖是孀居,時有官家親戚往來,又有家業,待人甚厚,不時賙濟窮苦,頗得衆心,鎮上人民,對於沈氏全家均極敬重。向三見是沈煌,忙道:“小相公,方纔你沒有來,莫聽一面之詞。請你打發一個書僮,代我去喚個人如何?”沈煌方要罵他幾句,想起母親不許惹事的話,強行忍住,笑道:“向三不要說了。你這雞蛋,人家不要,本來是你無理。不必蠻來,我給你幾個錢,各自醫傷去吧。”說罷,便把上月過節所得的半兩小錠取出遞過。向三聽沈煌說他,本自不忿,見了銀子,立改面容,忍痛答道:“小相公吩咐,怎敢不聽:只太便宜了這野狗。”沈煌忍不住怒道:“你再罵人,我不管了!”

向三諾諾連聲,正要二次託人往尋家人來挑雞蛋回去,忽見一個壯漢,腰間掖着板斧,身後隨着四五個短衣壯漢,如飛跑來。那壯漢才近前,便朝少年怒喝:“是你這野狗打傷我老三的麼?”少年始終立在一旁,目注沈煌,上下打量,見人尋鬥,直當未見。

向三見向二帶了同黨趕到,兇威重犯,接口怒喝:“正是這野狗!不過方纔沈家小相公已代出銀子了結,只叫他賠禮服輸,過一天再收拾他。”

沈煌原認得這班地痞,新近又從慧圓老尼習武,膽力均壯,並未把來人放在眼裡,一見向二指手畫腳恃衆欺人,不等向三說完,伸手便朝少年抓去,不由激怒,大喝:

“你敢倚衆行兇!”隨說,縱身一躍,朝向二撲去,待要架開。向二手剛往前一伸,瞥見沈煌躍將過來,恐將官家公子打傷,待要縮手退回,不料迎面來了一股疾風,隨人撲到,手被沈煌擋了一下,雖覺人小力大還不怎樣,那股疾風卻禁不住,當時撞退了好幾步,幾乎跌倒在地,不禁大驚;衆目之下,愧憤交集,只當沈煌所爲,怒問:“小相公,如何幫着外人打我?”沈煌喝道:“什麼外人內人!我也不是打你,你兄弟和人動蠻欺生,旁人全都看見,我已出頭和解,還給了半兩銀子,你也不問一聲,便倚衆行兇,是何道理?”

同來四壯漢多受過沈家的好處,見沈煌出頭,知他年紀雖輕,手頭大方,常隨先生同出遊山,只遇窮人,定必賙濟,均想討好,又見向三得了半錠銀子,口風已轉,立即乘機勸解。向二沒料到沈煌小小年紀,神力驚人,吃他這風力一撞,事後前胸還在痛脹,見同黨解勸,就勢下臺,強笑道:“既然小相公出頭,賞了銀子,我們都是苦人,自無話說。小相公竟有這大氣力,改日再登門賠禮吧。”說罷便過去挑雞蛋。向二想扶向三回去,手剛一伸,“噯呀”一聲,人已痛暈過去。原來向三脫節時久,臂已痛麻,吃向二無意中一拉,再也禁受不住,當時痛徹心肺,暈死過去。

向大也自得信趕來,問知前事,見少年仍站一旁,微笑未走。向大年畢竟長了幾歲年紀,久跑江湖,見多識廣,心想臂骨脫環常有的事,傷勢如何這等重法?越想越怪,忽然走向少年身前,賠着笑臉,深施一禮道:“我這老三性氣不好,相公不要和他一般見識……”話未說完,向三也自痛醒過來。少年笑道:“衆目之下,他自行兇打人,脫力傷骨,我不曾動手,與我何干?”向大見話說不進去,轉求沈煌道:“我兄弟自己不好,有眼無珠,得罪這位相公。如今人雖醒轉,恐成殘廢。求相公講個人情,將他醫好,感謝不盡。”

沈煌也是覺出少年奇怪,尤其是方纔招架向二時,似有一股大力隨同自己朝前撲去,向二立時倒地,自己因從側面縱起,也幾乎被那風力撞歪,可是當日並沒有風,左近樹葉均未搖動,少年又始終不言不走,好些可疑,早想上前請教,因衆地痞相繼趕來,未得其便,聞言猛觸靈機,忙走上前,恭恭敬敬打了一拱,笑道:“先生不值與小人生氣,饒了他吧。”

少年笑道:“我今日要買千把個雞蛋應用,因他蛋好,本想全照顧他,誰知他兇橫欺生,自遭報應。我雖不曾動手,卻會醫傷。還有他兄腰插利斧,聚衆行兇,你因近日習武,功力大增,無意中也將他撞傷,如不及早醫治,歸必吐血而亡。他們連你這個小孩也打不過,還敢欺人,豈非作死?你伸手打這石鼓一掌,他們就知道厲害了。”沈煌自知體力微弱,練了一年武,比前自是健強,那方圓二尺的石鼓如何能夠打碎?聞言自是不信。

少年微笑走過,先朝向二前胸揉了幾下。向二便覺手按之處奇熱異常,胸前立時舒服,不再脹痛,才知少年是個異人,詞色立轉恭順。少年笑對向三道:“以後須要改過。

照此行爲,必有報應。今日幸而遇我,如是別人,你便不死,也成殘廢了。”隨說,手拉右膀往上一託,同時拍了一下,再一揉按,向三剛覺奇痛,疼得怪叫,滿頭熱汗中,人已復原,只是臂膀有些痠麻。少年說:“少時就好。”隨令沈煌用手擊石。

沈煌越想越怪,姑照所說,伸手朝那石鼓打去。暗覷少年動作;因知石鼓堅強,恐手打痛,這一掌只用了六成力。手打下時,耳聽少年喝得一個“好”字,那方圓二三尺的整塊青石竟應手立碎,打裂兩半,偷覷少年喝時手朝石鼓指了一下、,別無異狀,便留了心。向氏弟兄和旁觀諸人見他如此神力,俱都大驚,稱讚不少年笑道:“我就住在西面崖洞以內,本來採買雞蛋,只你從此學爲好人,蛋仍賣我,價錢不拘。只我那地方,除這小孩外誰都不許上門。如願賣時,可將蛋與我送到洞外樹林之內,蛋簍一起算錢好了。”沈煌乘機接口道:“向三,這位相公無論是買多少雞蛋,明早都向我家門房取錢,不許再收了。”向三此時兇焰盡斂,諾諾連聲。

少年並不謙謝,只對沈煌笑道:“你這小孩甚好,承你的情。明日一早到我那裡,送你幾個果子吃吧,”沈煌知道少年不願人多,笑說:“事情已完,向三還不快挑擔去!

這位相公愛清靜,大家也該散了。”衆人聞言,俱都散去。

少年剛走,忽由樹後閃出一個年約十六七歲的紅臉牧童,貌像甚是醜怪,輕悄悄由道旁樹後閃出,朝少年尾隨下去。沈煌見了心中一動,暗忖:“老師常說,異人行跡多半隱秘,這人好些奇怪,方纔也忘了請問名姓,我何不也尾隨下去?”心中一動,立時跟在後面。

一會,少年走進前面樹林,牧童剛跟進去。沈煌還未走到面前,人影一-晃,迎面撞來,連忙縱避,定睛一看,正是先前所見紅臉牧童,好似被那少年由林內甩將出來,眼看跌倒,忽然一個“鯉魚打挺”,翻身立定,又往林中跑進,剛一人林又被甩出。沈煌知是少年所爲,不敢冒失走進,便在一旁觀看。見牧童二次落地仍未跌倒,人也越甩越遠,接連三四次過去,看出那牧童並未練過武功,身手卻極矯健,好似出於天生神態,連甩七八次,依然猛進不已,未一次甩得更遠,險些跌倒,沈煌忍不住失聲一笑。

牧童因被異人甩得昏頭脹腦,本就情急,立時惱羞成怒,大喝一聲,惡狠狠朝沈煌猛撲過來。舉手就抓。沈煌見那牧童生得異相,本就有些喜愛,見他不間情由動手就打,一面縱身閃避,口中喝道:“你這放牛娃,我又沒有惹你,有話好說,無故打人做啥子?”牧童見沈煌縱開,口中怒喝:“你敢笑我,我就打你!”聲到人到,二次追撲過來,接連幾次,俱因沈煌身法靈巧,縱躍輕靈,不曾撲中,越發暴怒,來勢更急。

沈煌因奉母命不許與人打架,本來不想動手,連讓幾次之後,見那牧童身法輕快,猛撲不休,不由氣往上撞,方喝:“該死放牛娃!你怎不知好歹,當我怕你不成?”牧童忽似有什警覺,口喝:“你等一會!我去看過再來問你。”說罷不俟答言,掉頭便往林中縱去,不多一會,重又怒吼而出,朝沈煌撲去。沈煌也正往林中走進,一見牧童飛步縱來,忙往側一閃,暗忖:“這廝,不知進退,不如給他一點苦吃……”心方尋思,牧童也正回身撲到。這時已有好幾個人由遠處山坡上望見,趕來觀鬥,好似怕那牧童,俱都不敢走近,只作旁觀不發一言,眼看二人打在一起。

沈煌見牧童來勢大猛,知其力大,便照慧圓老尼所傳掌法,避開正面,左手反腕一擋,覺得對方手臂堅如鋼鐵,撞得生疼,幸而近從老尼習武,知道卸他用力之法,避實就虛,沒和勁硬碰,否則這一下先吃不住,不禁大驚。正待變招應敵,忽聽遠遠有一婦人急喊:“龍子,你這該死的東西,又在外頭打架惹禍,還不快跟我滾回來!”

牧童聞聲,立時變色,停手說道:“你不許和我娘說我打你。”說罷轉身就跑,隨見一中年衰病的貧婦,拿着一根柺杖,搖晃着病軀,喘吁吁趕來。牧童慌不迭跑近前去,剛笑喊:“娘,我和人家鬧着玩的,不是真打……”話未說完,貧婦已持杖打下。牧童連捱了好幾下,始終賠着一張笑臉,不住低聲求告:“娘莫生氣,讓別人代娘打我吧。”

貧婦打了幾下也自力竭,坐在樹樁上直喘。牧童滿面惶急,近前跪下,抱着貧婦,哀求息怒。

沈煌見那牧童競知孝母,大爲感動,當時轉怒爲笑,走近前去待要勸解。貧婦正朝牧童悽聲罵道:“你這該死不孝畜生!整天打架惹事,好容易才安靜了三個月,又出闖禍。你知沈家少爺的娘是我母子的恩人麼?沈夫人守節撫孤,就這一條根,再說他是什麼人家,你和人家提鞋都不配,也敢動手麼?我如晚來一步,你把他打壞了怎好?恩將仇報,也對不起人呀。”說時,見沈煌走來,連忙起立,便要下拜。

沈煌聽出貧婦乃去年母親聽說她守節撫孤,身染重病,命人延醫救治,並貼銀兩使其度日的那狄玉珍,本是武官之女,父因革職流落在此,玉珍忽然無夫而孕,生一怪胎。

初懷孕時,因老母拷問,爲明心跡,曾由乃母請一穩婆,約了近鄰婦女查驗女貞,實是處女,那怪胎又懷達四年之久方始降生,才息了浮言,曾夢神龍投胎,取名龍於,由此守貞不嫁,想撫孤兒成立,不料龍子大來頑皮異常,今日竟會與之巧遇,憐其生具至性,乃母又是病軀,忙閃一旁,攔道:“狄大娘不必多禮,無須氣急,龍子委實和我打着玩的,是我逼他動手,與他無干。”

玉珍悽然答道:“我知少爺母子均是善人,我自家生的孽種,還看不出他的行爲?

今天本定和他拼命,率性死在這孽種的面前,耳不見,心不煩,免得闖禍累我,少爺既然大量,幫他說話,姑且饒他這一回。”說着隨喚龍子:“該遭雷打的東西,還不與沈少爺磕頭賠禮,還要我打你麼!”龍子慌道:“娘只要不生氣,教我怎麼做都行。”隨朝沈煌叩拜。沈煌忙說:“不要這樣。”伸手一拉,龍子竟和生了根一般,並未拉起,才知天生神力,越發喜愛,強拉不起,只得陪同跪拜。龍子大喜道:“你這人真好,從此服你,教我哪去都行。”隨同起立。沈煌道:“我知大娘寒苦,明日可叫令郎到我家去一趟,我娘要見他呢。”玉珍連忙應諾說:“明日母子同去拜見夫人。”

沈煌越看龍子越投機,又向玉珍笑道:“我二人不會再打,大娘請回,讓龍子和我談一會如何?”玉珍也知愛子說話永無更改,對於沈煌只有感激,不會有事,便囑咐了幾句,令少時陪送少爺回去。龍子笑道:“娘病未好,又爲兒子生氣,怕走不動。娘坐一會,我陪少爺到樹林裡去就來。”玉珍不肯。沈煌笑說:“這樣更好,龍子孝心,依了他吧。這裡人多,我和他到林內說幾句話就來。”說罷,同往林中走進。

到了裡面,龍子開口先問:“少爺是否爲我師父不肯收我做徒弟,甩了幾次的原故?”沈煌看出他表面粗野心甚靈敏,點頭笑問:“異人是何名姓來歷?林盡頭是大片危崖河溝,並無出路,如何不見?”

龍子笑答:“你說那位異人,便是我想拜的師父。他姓簡,不是本地人,今年共來過兩次。第一次遇見他時正下大雪。他由雪上走過,會沒有一個腳印,我已奇怪。不久雪住,我正牽牛由此經過,他在前面,忽然對面瘋牛朝他撞去,吃他一伸手便將牛角抓住,也沒見用什大力,輕輕往側一甩,牛便橫跌在地,爬不起來。他走過去,朝牛頭上胸前按了兩下,牛便乖乖起立,和好的一樣。我越看越怪,自負力大,還不十分信服,故意撞了他三次。頭兩次和撞在山上一樣,動也未動,因被他笑罵了幾句,心中有氣,連撞帶抓,吃他一揚手,我便跌出好幾丈,這纔想要拜師。他說我不該無禮,先不肯收,罵了兩句,轉身就走,我追進樹林,只一晃便沒有影子,由此不見。第二次再遇,他住在那旁崖洞內,我在洞前跪求了半天,也未答應。最後和他苦纏,求告不已,他說越是這樣越可恨,收徒不難,問我可能離母出家。我自不捨親孃,娘又多病,如何離開?何人服侍?再三跪求,除離開我娘而外,怎麼都行。他笑說時機一到自會收我,此時不行。

我因他老人家行蹤不定,走得又快,稍一轉眼人便不見,心正着急,怕他走去,今日發現他和向二痞子爭執,本來也想出手,因師父說過,不願收我就是防我不聽他話打架闖禍,不敢妄動,正躲樹後生幹氣,打算明日打他痞子一頓,你便出頭。後來我追師父人林,他說我不該生心打人,不收我這樣人做徒弟了。我一着急便撲近身去,被他甩出林外。幾次過後,我正頭昏眼花,心中發急,當你笑我,纔想打你出氣。又想師父尚在林內,此舉他必不快,趕進一看,人已不在,越發情急,恨你誤了我事,二次和你動手,娘便走來。”

沈煌聽完前事,同往崖洞一看,異人不在,洞中只有一張竹榻和些破書用具,原是一個年老苦人老朱所居,借與異人暫住。老朱孤身一人甚是寒苦,也是去年冬天巧遇異人,送了他二十兩銀子,向其借住,崖洞共是兩層,異人住在內層一間,方纔回來就叫老朱:“少時有人尋我,命其明早來見,只在已時以前均可。”

沈煌大喜,便約龍子明日同來拜見。龍子笑答:“師父所說那人決不是我。他老人家脾氣古怪,莫要爲我,連你也見不到。還是由你自來,我守在外面,等你見過師父,我再跪門求見,才免兩誤。”沈煌依言約好,一同回去,龍子扶了乃母玉珍回去。

沈煌到家,和老師周文麟一說。文麟料知異人,約定同去,命先隱秘,暫時不要提起。次早天雨,文麟師徒同往,到後,先令沈煌求見。異人竟知文麟同來,令其入見,老朱恰巧離開。互一問訊,才知異人名叫簡冰如,向居峨眉後山凝碧崖,爲了當地溫泉旁邊山夾縫裡隱伏着一條毒蟲,每逢子午二時向外噴毒。龍子之母去年重病,便爲無心路過染了毒氣,幸而不重,才得免死。現已備齊雞蛋,防驚俗人耳目,十五子夜天晴月明,當往溫泉誘那毒蟲出洞,除此未來隱患。文麟隨向他請求收沈煌爲徒。冰如笑答:

“此子和狄龍子都是至性過人,此子人更溫和,不似龍子天生異稟性情猛烈。賢師徒請先回去,等我除害之後再行傳授。此時龍子已早到來,冒着大雨守在崖旁樹林之內。尚要磨他的火性,遇時不可理睬,我自有道理。”文麟師徒謝諾,隨行拜師之禮。

沈煌自是高興,冒雨回家。文麟因其冒雨往來,周身淋溼,令告乃母,放半天學,入內更衣,以免受寒,並說文麟也曾學過武功,雖不高明,卻知對方深淺,又擅醫道與風鑑之學,看出簡冰如是個隱跡風塵的異人,沈煌又是六陰脈象,除非煉就內功不能永年,且喜有此遇合,得拜異人爲師,實是天憐苦節。今日匆匆,未與簡師長談,後夜十五月明,欲往溫泉觀其除害,並加傳授,務令沈煌隨同前去。簡師家居峨眉後山,不久必歸,如令隨往,不可姑息。文麟願陪同去,以便文武兼習,不致荒廢學業。

淑華聽愛子說完前事,又是喜歡又是感動,嘆了口氣,苦笑道:“幺兒,可對老師去說,我母子深感他的高義,蒙他關心,無不遵命。孀居未得當見,等快起身,再向他謝罪。”沈煌忙問,“娘爲何又傷心呢?”淑華苦笑答道:“不要和老師說去。”沈煌應了。

第 十 回 劈掌戮羣兇 桃彎驚芒 謀人自斃 癡情深一往 溪山如畫 與子同行第二十一回(2)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 八 回 同病應相憐 對此清輝 願言永夕 幽情誰與 訴曾經滄海 難戀落花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二 回 明月照鬆間 寂寞寒山翔鐵羽 氛煙生石縫 迷花毒霧起勾蜈第十七回 笑語情親 斗酒隻雞邀近局 師徒義重 丹崖碧嶂共幽棲第 七 回(5)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六回 靈峰窺劍器 重逢舊侶 喜話親情 地穴隱浮囊 甫得奇珍 誤傳小警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 七 回(4)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十八回(5)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 七 回(1)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十四回(4)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一回(5)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 三 回 俊眼識英雄 酒肆揮金懷古哲 凌空飛倩影 山亭密語見天人第十八回(5)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七 回(1)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五回 暗谷走孤身 溝中驚起白猩子 寒光搖冷月 天外飛來黑女俠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一回(5)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一回(3)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 九 回 薄命悵紅顏 綺玉偎香成苦憶 當筵飛木令 高懷雅量感雄奸第 七 回(4)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二十六回 靈峰窺劍器 重逢舊侶 喜話親情 地穴隱浮囊 甫得奇珍 誤傳小警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 四 回 雷擊霆飛 百尺高竿空劈掌 離長會短 小山叢桂好談心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二十六回 靈峰窺劍器 重逢舊侶 喜話親情 地穴隱浮囊 甫得奇珍 誤傳小警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二十一回(1)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 九 回 薄命悵紅顏 綺玉偎香成苦憶 當筵飛木令 高懷雅量感雄奸第十八回(3)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五 回(2)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 二 回 明月照鬆間 寂寞寒山翔鐵羽 氛煙生石縫 迷花毒霧起勾蜈第 五 回(1)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七 回(4)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 五 回(2)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 七 回(3)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八回(2)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八回(5)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 十 回 劈掌戮羣兇 桃彎驚芒 謀人自斃 癡情深一往 溪山如畫 與子同行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二十一回(5)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十八回(2)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 九 回 薄命悵紅顏 綺玉偎香成苦憶 當筵飛木令 高懷雅量感雄奸第二十一回(2)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十二回 念切孤寒 開荒談俠女 情殷舊侶 軟語勸癡人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十一回(2)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八回(3)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二回 念切孤寒 開荒談俠女 情殷舊侶 軟語勸癡人第十四回(3)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八回(2)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一回(2)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二回 念切孤寒 開荒談俠女 情殷舊侶 軟語勸癡人第十八回(4)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十四回(3)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
第 十 回 劈掌戮羣兇 桃彎驚芒 謀人自斃 癡情深一往 溪山如畫 與子同行第二十一回(2)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 八 回 同病應相憐 對此清輝 願言永夕 幽情誰與 訴曾經滄海 難戀落花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二 回 明月照鬆間 寂寞寒山翔鐵羽 氛煙生石縫 迷花毒霧起勾蜈第十七回 笑語情親 斗酒隻雞邀近局 師徒義重 丹崖碧嶂共幽棲第 七 回(5)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六回 靈峰窺劍器 重逢舊侶 喜話親情 地穴隱浮囊 甫得奇珍 誤傳小警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 七 回(4)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十八回(5)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 七 回(1)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十四回(4)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一回(5)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 三 回 俊眼識英雄 酒肆揮金懷古哲 凌空飛倩影 山亭密語見天人第十八回(5)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七 回(1)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五回 暗谷走孤身 溝中驚起白猩子 寒光搖冷月 天外飛來黑女俠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一回(5)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一回(3)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 九 回 薄命悵紅顏 綺玉偎香成苦憶 當筵飛木令 高懷雅量感雄奸第 七 回(4)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二十六回 靈峰窺劍器 重逢舊侶 喜話親情 地穴隱浮囊 甫得奇珍 誤傳小警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十一回(3)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 四 回 雷擊霆飛 百尺高竿空劈掌 離長會短 小山叢桂好談心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 一 回 幽情誰與訴 捲簾人瘦比黃花 積想已成癡 客館燈孤驚素脈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二十六回 靈峰窺劍器 重逢舊侶 喜話親情 地穴隱浮囊 甫得奇珍 誤傳小警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二十一回(1)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 九 回 薄命悵紅顏 綺玉偎香成苦憶 當筵飛木令 高懷雅量感雄奸第十八回(3)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五 回(2)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 二 回 明月照鬆間 寂寞寒山翔鐵羽 氛煙生石縫 迷花毒霧起勾蜈第 五 回(1)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 七 回(4)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 五 回(2)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第 七 回(3) 止水忽生波 人似孤鸞 空嗟麗質 三生曾有約 心同流水 不戀落花第十四回(2)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八回(2)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八回(5)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 十 回 劈掌戮羣兇 桃彎驚芒 謀人自斃 癡情深一往 溪山如畫 與子同行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 五 回(3) 峨頂見神燈 古寺荒崖驚惡虎 月明觀異獸 寒宵煮酒話靈嬰第二十三回 煮酒共談心  良夜迢迢 欣來異士 斬關深入險 玄門寂寂 巧剪羣兇第二十一回(5)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十八回(2)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一回(4)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二十五回 萬竅起繁音 玉振金聲 忽驚悲咽 雙丸摧毒火 煙消霧散 共戮兇頑第 九 回 薄命悵紅顏 綺玉偎香成苦憶 當筵飛木令 高懷雅量感雄奸第二十一回(2) 積雪似撐空 野店荒村殲巨熟憝 餘波渾不靜 青山紅樹起遙思第十二回 念切孤寒 開荒談俠女 情殷舊侶 軟語勸癡人第十六回 高處可勝寒 雪嶺罡風 冰懸萬丈 中懷誰與說 深心苦緒 錯鑄千秋第十一回(2)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八回(3)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二回 念切孤寒 開荒談俠女 情殷舊侶 軟語勸癡人第十四回(3)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十八回(2)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十一回(2) 劫後喜逢君 共吐平生隱痛 舟中成敵國 驚回弱女餘生第十二回 念切孤寒 開荒談俠女 情殷舊侶 軟語勸癡人第十八回(4) 相見覆何年 會短離長 獨留遺恨 承歡消永夜 心長語重 偶俱無猜第二十回 冷月照瓊林 午夜夢迴罡風急 昏燈搖碧火 隔牆人去劍光寒第十四回(3) 歡喜晤良朋 酒綠燈紅願言不盡 殷勤攙素手 山深路險蜜意無窮第二十七回 尋真水 詳參鐵簡篆 驚醜類 獨探幻波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