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金刀臺

城東門樓,晨鐘敲響,聲音不疾不徐,共敲了十九下,喚醒了這座沉睡的邊城。

今日,是金刀王李秋衣大喪之日。

整座隱陽城籠罩在一片悲涼的氣氛之中,這座久經戰亂的城池,今日要送走他們的英雄,也送走了這個英雄的時代。

城內的店鋪、攤位都關上門,家家戶戶門口掛起了白燈籠,人們麻布素衣,自發走上了街頭,在城門前排起了長隊,一直沿着長街綿延數裡。

一名少不更事的少年,感受到這悲涼的氣氛,問道,“阿爺,這身麻衣穿在身上,很難受哩,咱們家裡又沒有死人,爲什麼要穿成這樣?”

那中年漢子道,“今日,是咱們隱陽城的英雄,老城主出殯。”

少年道,“城主不是李仙成嘛?昨日我還見他在醉仙樓飲酒哩!”

中年漢子搖了搖頭,道,“你記好了,咱們隱陽城只有一位城主,那就是金刀王李秋衣!”

少年撇撇嘴,很是不以爲然,從懷中拿出一串糖葫蘆,偷偷的舔了幾口,在他的世界中,沒有什麼是比這串糖葫蘆更重要的事物了。

忽然,他聽到旁邊有人失聲哭了起來。少年認識他,是城內招商錢莊的大供奉,此人姓王,打得一手好算盤,人稱金算盤,平日裡見他都是繃着一張臉,今天竟失態了,少年有些幸災樂禍。

“王供奉,你怎得哭了?”

那王供奉道,“三十年前,我來到隱陽城,走投無路,跑到了城主府去偷竊,被李城主抓住,本來以爲這一輩子就完蛋了,李城主沒有懲罰我,反而讓我去招商錢莊做了學徒,這三十年來,我無一刻不牢記城主對我恩情,在錢莊幹了三十年,一筆賬也沒有出過錯!今日,李城主駕鶴仙去,不勝悲痛!唉!”

另一人也道,“承蒙老城主恩惠,我劉長巾本是城主府的佃農,當年家裡的得了怪病,花光了家裡積蓄,連租子都交不上,老城主不但沒有收回地,找了大夫幫我家裡的看病,免了我三年租子,這等大恩大德,我劉長巾記一輩子!”

這樣的故事,發生在隱陽城內的每個角落,人人都念記着李秋衣當年的好,他不但是隱陽城的城主,是這座城市的英雄,也是這四坊之中一個尋常的普通人。

當年的李秋衣,並不如現在李仙成那樣高高在上,像每個隱陽人一般,每日裡提着金刀,拎着一壺赤水酒,足跡踏遍了每個街頭,尋常百姓見到他,也都是親切的打個招呼,坐下來聊兩句家長裡短。

誰家娶妻生娃,誰家母豬生了崽,他都能高興半天。若是遇到幾個少年郎,跑到他身前向他討教刀法,他毫不藏私,悉心指點。

在亂世之中,他率領隱陽義從,南征北戰,將十九城納入隱陽管治。

在太平盛世,他掛刀而去,悄然隱居在蘇州城的一個酒肆,當壚賣酒,從往來西邊商旅口中,打聽着隱陽城發生的故事,默默守護十九城。

今日,終於到了他與隱陽城告別的日子。

趙攔江一夜未眠,等到天色拂曉,他緩緩捧起了李秋衣的骨灰,放入了一口普通的棺材之中,這口棺材是城東李木匠連夜趕製,用的是尋常梧桐木。

本來,城主府送來了一口金絲楠木棺材,趙攔江拒絕了。按李秋衣的本意,他本要趙攔江將他骨灰撒入隱陽城頭,撒入赤水河中,讓他與這座守護一生的城池融爲一體。

有大僚道,“起靈!”

衆人紛紛肅立。

沒有鼓樂、沒有紙錢,只有隱陽百姓不捨的目光。

趙攔江雙手託金刀,緩緩下了城頭,李先忠率領龍虎豹狼四位統領,滿臉肅容,將棺材抗在了肩上,四百名隱陽義從,全身盔甲,緊隨其後。

整座城池安靜如一。

老天爺似乎也受到感動,炎熱了許久的天空中,竟下起了朦朧小雨。微雨之中,趙攔江領路,走在前排,按隱陽城出殯規矩,他帶着老城主的骨灰,繞城一週,與這座城做一個最後的告別。

走出不遠,忽然一個人影閃出,來到了趙攔江身前。那人左腳跛足,走路一瘸一拐,手中卻舉着一把隱陽城旗,跟在了棺材後面。

自從隱陽歸降大明之後,隱陽城頭掛起了日月旗,隱陽城旗已盡數銷燬,如今已極難見到。

有人認出,此人正是白虎坊賣陽春麪的李伯,當年隱陽義從中,給老城主扛旗的那個年輕小子。每次征戰,李伯的戰馬都跟在李秋衣身後,在龍居城,他被流矢射中,傷口感染,留下了殘疾。

今日,給老城主送行,他扛着那隻破爛不堪的大旗,又出現了金刀王的身後,一如當年那樣。

整條長街肅然一片,趙攔江所到之處,人們自覺地讓出一條通道,待通過之後,又自發的跟在送葬的隊伍之後。

趙攔江來到城主府門口。

城主府門大開。

李仙成一身麻服,頭戴白巾,在幾個僕人攙扶下走了出來,他雙目通紅,眼中含淚,據說,這幾日李城主悲傷過度,暈倒過好幾次。

李仙成在城主府門口,向金刀王棺材行了拜禮。與其子李人傑,左右扶棺,加入了送行的隊伍。一個時辰後,隊伍繞城一圈,從隱陽城東門列隊而出。

不知是誰忽然哭出聲來。

頓時,壓抑了許久的情緒,如山洪一般爆發出來,整個隱陽百姓頓時痛哭起來,聲傳數十里。他們知道,這一出隱陽城,老城主便再也回不來了。

出於安全考慮,送行隊伍,除了四百白馬義從之外,僅放行了千餘人。就這一千人,浩浩蕩蕩,向城東十里涼亭處駛去。

十里涼亭。

經過數十工匠的日夜趕工,一座氣勢恢宏的祠堂建成,上面寫着“隱陽王祠”,涼亭一側,矗立着一座十餘丈高的樓臺,上書“金刀臺”。這兩塊匾額上的字筆力遒勁,游龍走鳳,煞有氣勢,正是出自徵西大都督宇文天祿的手筆。

朝廷派來敕封的太監高遠高公公,早已等候多時。

他從京城遠道而來,代表着天子顏面,一來隱陽城,非但沒有受到款待,反而卻在這裡呆了三日,除了知府曹之喚來送了個人情,其他連個來問安的人都不曾有,臉色早有不愉。

一陣風吹過,帶起一陣細雨,落在高公公長冠之上,高遠揚手就給撐傘的小宦官一巴掌,“不開眼的奴才,連個傘都打不好!”

那小太宦官捱了一巴掌,伸手去捂,誰料傘歪倒在一邊,讓高公公淋了個通透,氣得他火冒三丈,宇文天祿道,“高公公雅量,何必與下人過不去呢?”

對於這位大都督,高公公有一股發自內心的懼怕,不明所以的人,會以爲他慈眉善目,脾氣又好,但他在京城許久,早已領略到宇文天祿的霹靂手段,聽得他如此說,高遠也只得作罷,轉移話題道,“這隱陽城好大的架子,一個死了的人,平白無故封了個王爺,竟還讓你我等這麼久,真是豈有此理。”

宇文天祿道,“公公久在宮中,不知江湖中事,陛下有此旨意,也有安撫隱陽百姓之心。”

高遠嘆道,“大都督一生爲陛下分憂,南征北戰,立下了潑天的功勞,到頭來也不過是封了個公爵,就連薛元帥,也都封了個王爺,咱家是替大都督不值啊!”

宇文天祿望了高遠一眼,心中鄙夷,這高遠位列四大監之末,最喜挑撥是非,然後渾水摸魚,以向皇帝告發爲由,極盡勒索之事,這些年來有不少官員深受其害,於是道,“雷霆雨露,皆是恩澤,陛下聖心獨裁,自然有他深意。”

雨過,天晴。

一隊人馬,將近千人,浩浩蕩蕩向十里涼亭駛來。

高遠見狀,心中驚道,“這麼多人,難道隱陽城想造反不成?”再看到來人盡穿縞素,心中略定,待衆人扶棺而至,一小太監高聲唱道,“聖旨到!”

衆人齊齊跪下。

宇文天祿微側身,站在了高遠身後。

獨趙攔江不跪。

此舉令高遠大吃一驚,這些年來無論是皇帝聖旨還是口諭,聞而不跪者,眼前這男子竟是頭一個,若是傳到京城,這可是殺頭的罪名。

他臉色陰沉,“汝爲何不跪?”

趙攔江不語。

高遠正要命隨行龍武軍將之擒下,宇文天祿攔住道,“高公公,宣旨吧。”高遠道,“此人藐視陛下龍威,若不法辦,天子威嚴何在?”

宇文天祿道,“他不一樣。”

說着,在他耳旁說了句話,高公公心中一驚,這才作罷,打開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平天下,以師武臣力,及海晏河清,俾封疆重臣,隱陽李金刀,出身草莽,然誠投明主,以歸大明江山,朕念其功,故冊封爲隱陽王,諡武清,立宗祠,爲千秋後世爲念,欽此!“

衆人山呼萬歲。

李秋衣並無子嗣,這種死後封王,只是朝廷追封有功之臣、籠絡天下之士的一種手段,這爵位不能隨之傳給下一任城主,所以也無實質意義。

大葬之禮,分爲兩部分,請靈柩,懸金刀。一是將他靈柩葬於隱陽王祠,第二則是舉行懸刀儀式,由趙攔江將李秋衣的金刀懸在金刀臺上,取意以金刀守護隱陽萬世。

蕭金衍、李傾城隱匿於人羣之中,注視着周遭動,若李仙成果真設計計謀,要刺殺宇文天祿或趙攔江,此事理應埋伏好纔對,但蕭金衍已弦力感應,送殯人羣中,除了白馬義從中有幾名知玄境高手。

整個十里涼亭,除了李仙成、宇文天祿,別無其他通象高手的真氣波動,這讓二人有些不解。這些人中,他們也發現幾個混跡其中的胡人,有些類似他們口中的北周死士,但這些人,別說要殺宇文天祿,就算要殺蕭金衍,都不一定能成。

李傾城指了指金刀臺,“難道這金刀臺有問題?”

“既然哈江義提醒過趙攔江,那些白馬義從自然也會提前派人排查,就算有問題,也早已經解決,可是我怎麼覺得有些不妥?”

“我們一定遺漏了某些地方。”

這時,有儐僚喊道,“時辰到,請靈柩!”

李先忠率四名義從統領,擡着李秋衣棺材,趙攔江、李仙成父子扶着靈柩,緩緩向隱陽王祠走去。

靈柩放在祠內,早有工匠用準備好的石磚將棺材封好後,儐僚喝號行禮,旋即又道,“懸金刀!”

金刀臺高十丈,立於十里涼亭西側。遠處有城,從此眺望,整個隱陽城盡數收入眼底;近處有澗,澗底鳥語花香,空谷幽鳴。

衆目睽睽之下,趙攔江將金刀舉過頭頂,拾級而上。

每一步,趙攔江走地十分沉重。

一路行來,他遇到無數麻煩,戰勝無數阻撓,終於不負所托,將這把金刀歸還給隱陽城。自此之後,他別無掛礙,一心修行刀道,只爲了將金刀臺下那名權傾天下的梟臣斬殺,實現他的復仇大計。

在隱陽城頭三日,他對這座城,對金刀傳承,有了進一步認識。

金刀即爲守護。

他是趙攔江,一個漂泊無定的遊子,必然不會爲一城一池所羈絆,所以,這金刀之傳承,他永遠無法得到。但他是趙攔江,就算無法領悟金刀,他依然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刀道。

橫斷刀。

三日來,他在城頭,徹底想明白了。

將金刀歸還隱陽,讓它來守護這座邊城,遲早有一日,這把金刀會找到自己的傳人,坐鎮隱陽,續寫屬於他的傳奇。

趙攔江來到金刀臺頂。

在衆目睽睽之下,將這把金刀懸在金刀臺之上。

一個英雄的落幕,必然是另外一個傳奇的開始。

李先忠喝道,“隱陽,拔刀!”

四百白馬義齊齊做出拔刀禮,向金刀王致敬,向不遠萬里將這把金刀送回的趙攔江致敬。站在金刀臺下的李先忠,臉色十分難看。

蕭金衍、李傾城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金刀臺上生出什麼變故,直到趙攔江躍下金刀臺,才鬆了口氣。

趙攔江來到宇文天祿身前,抽出腰間橫斷刀,道,“請宇文大都督指教!”

趙攔江要挑戰號稱天下第一的宇文天祿?

他瘋了嗎?

蕭金衍也無法理解這一舉動,這無異於自尋死路,忽然,他看到李仙成人羣后排走了過去,十餘名身穿長袍的胡人,靠了過來,形成了一道扇形,隱在人羣之中,將趙攔江、宇文天祿所有退路封死。

李傾城也發現了這一舉動。

北周死士?

死士,以必死之決心,達成僱主之目的。

但是,這些人以聞境居多,最高不過知玄境,又如何能對付得了宇文天祿?何況,還有一個趙攔江。

宇文天祿、趙攔江也發現了這一變化,向這些人望了過來。

一聲令下。

十二死士褪去長袍,雙手放在腰間,十二枚三尺見方的物什,對準了二人。

蕭金衍、李傾城臉色大變。

十二枚暴雨梨花針!

?

第294章 探聽第368章 要變天了第219章 我嗅到了陰謀的味道卷一 大城小事 第49章 略帶威脅的請求你第478章 青鸞第400章 藍忘機第466章 人間最強的力量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卷一 大城小事 第6章 季常之癖第298章 百人敵第348章 流言蜚語時第489章 傳音第213章 隱陽之魂卷一 大城小事 第80章 罪有應得第393章 終有一別(卷終)第330章 摩羅島上的不速之客第126章 世間無雙的拳第424章 面聖第416章 千古第一無道昏君第242章 歃血第200章 這纔是六道輪迴第425章 威脅第488章 上山第168章 羣魔亂舞第515章 獨擋卷一 大城小事 第38章 桃花是條狗啊第151章 少年莊主之煩惱第115章 血濺客棧人頭京觀第457章 天道降臨之日卷一 大城小事 第79章 借人卷一 大城小事 第74章 一起死的第210章 劉三搬救兵第435章 萬年侯卷一 大城小事 第64章 亂葬崗第167章 塵封往事第317章 獨一檔第324章 師徒第194章 四鳳山第316章 天賜之璧第233章 龍陽大帝第444章 長街相遇第433章 一路順風第443章 險中埋伏卷一 大城小事 第58章 吻我!第486章 指點第349章 三少爺之怒第239章 洗刀卷一 大城小事 第65章 無恥之極第405章 登聞五行陣第283章 楚軍來攻卷一 大城小事 第68章 太行三瓜第516章 邪王第290章 神兵無名第464章 桃花源卷一 大城小事 第21章 我是女鬼,你怕不怕?第513章 投毒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卷一 大城小事 第25章 夜襲第117章 能不能再給我來幾劍第307章 赤足麻衣的劍客卷一 大城小事 第76章 西域屍魔第206章 斗酒第463章 招魂幡第417章 贖房風波第242章 歃血第106章 離火鑄神兵第445章 十月初十第501章 神像第214章 洗刀橋第332章 北斗七絕卷一 大城小事 第73章 離奇慘案第130章 要當接鍋俠第328章 句號第231章 成與不成,都是好事兒卷一 大城小事 第30章 龍陽之癖第332章 北斗七絕第159章 糧戰第444章 長街相遇第395章 虛先生第245章 吾皇萬歲!卷一 大城小事 第35章 應該是口棺材吧第514章 烽火第449章 凌遲第246章 一刀兩斷第289章 他鄉故知第335章 血濺隱陽城第478章 青鸞第237章 最美味的一道菜第104章 山河氣運圖第152章 失蹤第461章 天道之戰(三)第145章 拜水都江堰第418章 共商大計卷一 大城小事 第28章 三招之約第444章 長街相遇卷一 大城小事 第38章 桃花是條狗啊第196章 大碗寬面
第294章 探聽第368章 要變天了第219章 我嗅到了陰謀的味道卷一 大城小事 第49章 略帶威脅的請求你第478章 青鸞第400章 藍忘機第466章 人間最強的力量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卷一 大城小事 第6章 季常之癖第298章 百人敵第348章 流言蜚語時第489章 傳音第213章 隱陽之魂卷一 大城小事 第80章 罪有應得第393章 終有一別(卷終)第330章 摩羅島上的不速之客第126章 世間無雙的拳第424章 面聖第416章 千古第一無道昏君第242章 歃血第200章 這纔是六道輪迴第425章 威脅第488章 上山第168章 羣魔亂舞第515章 獨擋卷一 大城小事 第38章 桃花是條狗啊第151章 少年莊主之煩惱第115章 血濺客棧人頭京觀第457章 天道降臨之日卷一 大城小事 第79章 借人卷一 大城小事 第74章 一起死的第210章 劉三搬救兵第435章 萬年侯卷一 大城小事 第64章 亂葬崗第167章 塵封往事第317章 獨一檔第324章 師徒第194章 四鳳山第316章 天賜之璧第233章 龍陽大帝第444章 長街相遇第433章 一路順風第443章 險中埋伏卷一 大城小事 第58章 吻我!第486章 指點第349章 三少爺之怒第239章 洗刀卷一 大城小事 第65章 無恥之極第405章 登聞五行陣第283章 楚軍來攻卷一 大城小事 第68章 太行三瓜第516章 邪王第290章 神兵無名第464章 桃花源卷一 大城小事 第21章 我是女鬼,你怕不怕?第513章 投毒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卷一 大城小事 第25章 夜襲第117章 能不能再給我來幾劍第307章 赤足麻衣的劍客卷一 大城小事 第76章 西域屍魔第206章 斗酒第463章 招魂幡第417章 贖房風波第242章 歃血第106章 離火鑄神兵第445章 十月初十第501章 神像第214章 洗刀橋第332章 北斗七絕卷一 大城小事 第73章 離奇慘案第130章 要當接鍋俠第328章 句號第231章 成與不成,都是好事兒卷一 大城小事 第30章 龍陽之癖第332章 北斗七絕第159章 糧戰第444章 長街相遇第395章 虛先生第245章 吾皇萬歲!卷一 大城小事 第35章 應該是口棺材吧第514章 烽火第449章 凌遲第246章 一刀兩斷第289章 他鄉故知第335章 血濺隱陽城第478章 青鸞第237章 最美味的一道菜第104章 山河氣運圖第152章 失蹤第461章 天道之戰(三)第145章 拜水都江堰第418章 共商大計卷一 大城小事 第28章 三招之約第444章 長街相遇卷一 大城小事 第38章 桃花是條狗啊第196章 大碗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