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諸侯陵

古人對墓地在選址上最重視風水方面的考慮,對龍、砂、水、穴、相、明堂、近案、遠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講究,包括墓址的地質、水文、朝向、土壤的要求,尤其是與自然山川景觀渾然一體,天人合一,達到極爲完美的境界。

于山對這一切並不熟悉,也可以說根本沒有經驗,所以他根本就沒有跟周圍的自然景觀想聯繫,所以纔會出現錯誤。

高明的風水師往往從主山的高低、案山、朝山的遠近、青龍、白虎山的合圍狀況、水的順逆等情況來確定墓穴的位置,並於墓的建築相呼應。

如主山高的則配較高大的墓碑,若青龍、白虎山有缺損的加以護手,逆水的、案山緊迫的,祭壇應厚且高聳,護手應挺直、外擴。

若是去水的,則祭壇應低薄,護手應環抱、內拱,並築起道池以緩解山勢等等。

當然所有的建築必須符合相關尺寸,才能使墓穴的建築與山川形勢匹配,與大自然融爲一體,才能天人合一,福澤子孫。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墳墓周圍不宜以磚石圍砌,這樣墓穴與來龍連接成一體,更能聚氣,這些,都在於山修建墓園建築的時候,被他發現,並且一步步改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讓他重新測定了這裡的風水格局。

這個時候,于山纔有點傻眼,這時他才發現,這裡的風水格局,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一塊墓地的好壞,墓地給後人帶來的是禍,還是福,在葬地的險易中便可以看出。

葬地要考察來龍的發脈和終點,在它生氣勃發的地方擇地下葬。

主穴下葬之後,就是輔穴,像于山選擇的家族墓地,自然不是一個人的墓穴,而是整個家族的。

所謂輔,是指夾護擁從,龍怕孤單,所以主龍周圍要有重重夾護的支龍,這一點于山就從來沒有想過,而現在,他卻直接見識到了。

要避開周圍的兇處,淺脈順乘其勢,深脈深葬以獲取生氣,恃勢開挖以通脈氣,合土建穴以固龍脈。

龍脈之所以是龍脈,絕對不是孤獨存在的,中國人講究個父死子繼、世代傳承,所以只想着自己的是天煞孤星,只要看看歷代的龍脈所在地,都是一座龐大的墓園,就應該知道龍脈是什麼樣子的。

除了龍脈主穴位下葬的帝王,帝王周圍,往往拱衛着王族將相,而不是隻有一座帝陵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裡,而真要這麼做,那麼也是孤臣孽子。

所以發現一處好的結穴之地,往往是外藏八風,內收五行,上承天光,下澤地德,使陰陽調和,五行俱備。

這樣的地方,自然不會只有一處結穴之地,像于山點穴之處的外圍,就有八風穴,應八面風,每一處都有結穴之地。

除了八風穴,于山還在這座土靈穴之中發現了內五行,內五行就是內部形成的五個小型結穴之地,每一處都有一個小結。

八風穴,加內五行,這就是十三處輔地,這樣的格局已經不比下面的蛙鳴穴小多少了,如果再加上週圍的青龍山,白虎穴,環山帶刀侍衛,這一切組合起來,這就是妥妥的小龍脈啊!

不是單純的土靈穴,而是一條內蘊五行,外藏八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俱全的帝王陵,雖然是諸侯陵,但這樣的陵寢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這就是眼力的重要之處,所謂:目工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目力不行,就要惹來麻煩。

觸類而長,元通陰陽,這就是上等葬山,如果格局再大一些,那麼這裡的氣勢就會,如來龍象波浪洶涌,象萬馬奔跑,來時勢不可擋,止時卻靜止不動。

或者是流水朝向大海,象衆星拱月,千江萬河同歸大海,星斗滿天拱向北鬥,衆水爲穴所用,衆山朝拱龍脈,龍虎抱衛墓穴,這便爲真正的龍脈。

而於山選定的這處犀牛望月地,自然是沒有那樣氣勢磅礴的格局景象,不過,就算這樣,只是看看周圍的山勢,也能夠看得出此地的格局小不了,最起碼比下面的那個蛙鳴穴要好了無數倍。

如果真要說一下兩種龍穴的區別,這裡的犀牛望月格局,就像是一個底蘊深厚傳承久遠的諸侯國,雖然是一國,但最多也就是偏居一偶,不能稱九五,所以不爲至尊。

而蛙鳴穴更像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傳承的大部落,雖然是獨立一國,但起於草莽,最多也就是聚族而居,連諸侯國都不可能形成。

于山家的犀牛望月算是傳承有序,但沒有足夠的龍氣支撐,所以不會貴不可言。

而大部落再大,龍氣再盛,他也沒有足夠的底蘊支撐它一統天下,所以也不過是一個蠻族部落。

兩者各有缺點,也各自不凡,一定要說哪個更好,就只能見仁見智了。

至於卞家怎麼非得拉着於家,于山倒是知道點理由,福地有人居,只要是福地,自然有人霸佔,一處龍穴,其實就是一處靈穴,則有的地方,自然會被人,或者其他東西霸佔。

現在你佔據下來了,自然就有人不高興了,自然就會找你麻煩,往往是吉穴越好,找麻煩的人越厲害。

在於山看來,找麻煩的不外乎本地的遊神,或者當地土地,再就是一些牛鬼蛇神。

當然,民間傳說中可不是這樣的,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吉穴是有鬼神土地守護的,不讓無福無德的人霸佔。

這種觀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相傳北宋時,有一地名“吳塘門”,夾於吳塘山東西峰之間,相傳其中有一大富大貴的吉穴。

當地民謠有云“吳塘東,吳塘西,玉兔對金雞,代代出紫衣。”

結果,此吉穴被南宋名流尤袤所得,用以安葬其父尤時享的骸骨。

據當地故老相傳,尤袤葬父後,便在墓旁結劃廬守孝,一晚,忽見有無數“天燈”在天際浮游,隱隱可見有許多金甲神,簇擁着一位器宇不凡的貴神在天際巡視。

忽然,貴神若有所感,指着尤袤父親的墓穴,問左右兩旁的金甲神說:“此地將發福三百年,非有大福之人不能享有,不知是何人葬於此地?”

金甲神回答說:“名流尤袤剛剛葬其父於此。”

貴神說:“尤家並無福分享用此福地,明日當命雷神轟之,把墓穴與棺木轟走,好讓此福地留與有福之人。”

貴神與金甲神在雲端對答之言,萬袤聽得清楚,當即嚇至魂飛魄散。

爲了保存父屍,便立即跪地向空遙拜貴神,叩頭有道:“先父骸骨既已安葬於此,實在不忍見父墓慘遭雷電轟毀,萬望貴神手下留情,只要能保存父墓,情願以已身代遭雷轟之苦。”

金甲神亦從旁替尤袤產情,貴神沉吟半響,然後微點頭道:“尤氏雖累世修德,但其福德尚不足享用此吉穴,現在姑念尤袤忠孝,姑且容許其繼續享用此地,等待三百年後再作處置吧!”

停了一會,繼續說:“尤袤情原以身代父,孝感動天,可免受雷轟之苦。”

尤袤聽聞貴神此言,大喜過望,忙向貴神跪拜叩謝。

自此以後,尤氏一門子孫,世代皆由科甲入仕,功名不替。

“佳穴留與有緣人”這種觀念深入民心,許多與風水有關的民間傳說,均把人與地的“緣分”說得出神入化,有緣的,必定會機緣巧合地獲得福地。

無緣的,千方百計追求,仍是陰差陽錯失者交臂,種種變化得失,民間傳說中描述光怪陸離令人歎爲觀止。

所謂懂行的看門道,不懂的只能看熱鬧,這種傳說說明了什麼?

不止是靈穴有主,還意味着強權,如果真是神靈,他哪有功夫管你一座墓穴誰屬?

所以,在於山看來,也不過是一些山精野怪在作祟罷了。

整個遷墳的過程十分順利,墳墓也講究,墓室以磚或石砌成,更有以三合土拌以糯米糖漿搗築而成,非常堅固。

落棺後,加蓋木板、石板後,再蓋灰土封閉,也是呈元蓋狀。

墓墳四周有步道環繞,左右和後方堆土,築成“墓山“,以爲依託,以磚、灰土砌擋土矮牆。

墓碑前以長石板築成墓桌,供祭祀時擺放香燭祭品。

墓兩側砌起磚石“墓袖“,向左右延伸,環抱墳墓,墓前左右立石獅守墓。

“后土“(土地公)牌立在墓旁,棺木要在太陽下山之前下上,墳穴己事先挖好,墓誌等等也準備好了,墓前左右立石獅守墓。

不過,棺木下葬的第一、二天或第七日,主家要上山巡視,看看墳墓的情況是否正常,死者是否確實已“入土爲安“,而不是一葬了之。

如果是新墳入土,巡山時,死者遺屬都披麻戴孝,遷墳就不用披麻戴孝了,但該準備的東西一點也不難少,備牲禮等祭祀用品,先把“后土“,燒金紙,後第墳墓,燒銀紙,都要焚香,點燭,上供跪拜,至此,落葬才確實結束。

“走吧!以後七天每天早上來巡視一次就行了。”於友山拉着于山道。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章人老精第四十一章夜遊第三百二十六章金剛護體第八十三章痛不欲生第七百零五章靈氣通道第二百五十八章駁劍之術第五百一十七章長生不老決第一百五十一章改運遷墳第一百零五章真愛第一百一十一章浩然正氣第三百一十七章撿漏第一百九十八章門神第三百一十六章富武第七十一章眼光底蘊第四百四十五章睡不安枕第一百三十九章寶光流轉第一百六十四章犀牛臥地第八十七章蹊蹺第一百六十八章陰地建陽宅第五百一十一章偶相鬥第六百七十九章五彩光芒第一百九十六章豹隱南山第五百八十六章人爲財死第六百七十七章怒髮衝冠第四百九十三章深藏不露第六十七章消災第五百七十五章第六心覺第一百六十五章一潭死水第四百一十七章接盤俠第三百四十七章爛泥塘第三百五十一章犀牛望月第三百二十九章勾魂奪魄第四百九十七章各出底牌第六十二章以愛之名第二百五十六章似實還虛第三百四十五章主魂第九十三章驅邪第六百八十二章再次入林第四百一十九章超強意志第四百六十七章泰山神第三十五章智多如妖第三十七章幸福第三百二十四章養一養第六百六十九章爲山九仞第四百零三章觀旭日法第六百二十九章先天罡氣第九十六章毛骨悚然第四百二十二章初步智能第二百二十七章神遊第六百四十二章虎食人卣第五百二十四章稀奇古怪第八章內功(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一十八章靈蠶蠶繭第六十五章破財第五十八章運勢第二百二十二章女鬼第四百六十七章泰山神第四百零六章玉牛第六百八十三章危險臨近第四百五十三章以氣駁劍第二百三十章誤區第四百六十章引氣入體第一百六十二章犀牛飲水局第三章三足金蟾(求推薦收藏)第二百章陰陽師第一百二十五章望塵莫及第五百五十五章蜘蛛巢穴第二百九十四章魔神第四百八十五章算盤打響第四百八十三章心胸寬廣第六百四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二十五章目的(新書衝榜,求點擊收藏推薦第四百八十七章寧買一線第六百零六章三魂七魄第五百二十六章千金買馬第一百三十六章三陽丹第三百六十四章五鬼破幡第四十章煞氣第一百四十四章試丹第六百三十六章牧場果園第六百六十二章太極八卦井第五百六十九章一擊遠遁第五百二十九章九死還魂第一百四十二章凝丹第一百九十三章離魂之症第九十九章高手猛於虎第二百三十四章道兵第二百七十八章苔蘚第四百二十章樟木龜甲第五百一十三章日月桃符第四百七十章騎士十五世第一百六十一章點穴第一百六十九章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三百七十八章五鬼擡棺第五章孕養法器第三百九十五章坑哥三江第一加更十章,好像成不了第一第四百三十七章域外天魔第六百八十一章兵甲戰陣第二百二十一章洞天
第一百二十章人老精第四十一章夜遊第三百二十六章金剛護體第八十三章痛不欲生第七百零五章靈氣通道第二百五十八章駁劍之術第五百一十七章長生不老決第一百五十一章改運遷墳第一百零五章真愛第一百一十一章浩然正氣第三百一十七章撿漏第一百九十八章門神第三百一十六章富武第七十一章眼光底蘊第四百四十五章睡不安枕第一百三十九章寶光流轉第一百六十四章犀牛臥地第八十七章蹊蹺第一百六十八章陰地建陽宅第五百一十一章偶相鬥第六百七十九章五彩光芒第一百九十六章豹隱南山第五百八十六章人爲財死第六百七十七章怒髮衝冠第四百九十三章深藏不露第六十七章消災第五百七十五章第六心覺第一百六十五章一潭死水第四百一十七章接盤俠第三百四十七章爛泥塘第三百五十一章犀牛望月第三百二十九章勾魂奪魄第四百九十七章各出底牌第六十二章以愛之名第二百五十六章似實還虛第三百四十五章主魂第九十三章驅邪第六百八十二章再次入林第四百一十九章超強意志第四百六十七章泰山神第三十五章智多如妖第三十七章幸福第三百二十四章養一養第六百六十九章爲山九仞第四百零三章觀旭日法第六百二十九章先天罡氣第九十六章毛骨悚然第四百二十二章初步智能第二百二十七章神遊第六百四十二章虎食人卣第五百二十四章稀奇古怪第八章內功(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一十八章靈蠶蠶繭第六十五章破財第五十八章運勢第二百二十二章女鬼第四百六十七章泰山神第四百零六章玉牛第六百八十三章危險臨近第四百五十三章以氣駁劍第二百三十章誤區第四百六十章引氣入體第一百六十二章犀牛飲水局第三章三足金蟾(求推薦收藏)第二百章陰陽師第一百二十五章望塵莫及第五百五十五章蜘蛛巢穴第二百九十四章魔神第四百八十五章算盤打響第四百八十三章心胸寬廣第六百四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二十五章目的(新書衝榜,求點擊收藏推薦第四百八十七章寧買一線第六百零六章三魂七魄第五百二十六章千金買馬第一百三十六章三陽丹第三百六十四章五鬼破幡第四十章煞氣第一百四十四章試丹第六百三十六章牧場果園第六百六十二章太極八卦井第五百六十九章一擊遠遁第五百二十九章九死還魂第一百四十二章凝丹第一百九十三章離魂之症第九十九章高手猛於虎第二百三十四章道兵第二百七十八章苔蘚第四百二十章樟木龜甲第五百一十三章日月桃符第四百七十章騎士十五世第一百六十一章點穴第一百六十九章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三百七十八章五鬼擡棺第五章孕養法器第三百九十五章坑哥三江第一加更十章,好像成不了第一第四百三十七章域外天魔第六百八十一章兵甲戰陣第二百二十一章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