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 知禮堂

慶忌落坐後認真地打量着這三位世家首領,中間一位是魯國執政季孫意如,這人已經六十出頭,身量很高,鬚髮皆白,精神矍爍,雖然長了一張馬臉,但氣度雍容,的確頗具世家貴族的雍容氣度。

右邊一位是叔孫大夫,魯國向來的分工就是季孫掌兵權,叔孫掌外交,孟孫掌財權。當然,分工並非絕對明確,只是各有側重而已。這位叔孫家的家主,看起來倒的確象個大袖善舞的外交人物,年約四旬上下,面如冠玉,溫文爾雅,雖然大熱的天兒,他卻博帶高冠,顯見是個極重儀表的人。

左首的孟孫氏身材瘦削,滿臉褶皺,一雙小小的眼睛總象沒睡醒似的,偏偏鬚髮皆黑,又不像個年歲太老的人。

他在打量三桓,三桓也在審視着他,相互端詳片刻,季孫氏微笑道:“慶忌公子果然英氣勃勃,一表人才。老夫聽說公子來魯後,欣喜不勝,所以特遣家奴陽虎相迎,這家奴不曾怠慢了公子吧?”

慶忌欠身答道:“季孫大人太客氣了,慶忌一路蒙陽虎大人熱誠款待,不曾受過半點冷落,慶忌乃一亡國公子,季孫大人尚能如此禮遇,魯國仁義之名真是誠不虛言。”

旁邊叔孫氏微微一笑,接口道:“當今天下諸侯,多以霸道武功治國,慶忌公子向來以武勇揚名於天下,不知在公子心中,認爲治理國邦應行霸道呢,還是施以禮樂教化,行王道之治?”

禮樂教化、王道之治,正是魯國國策,魯國大權掌握在三桓世家手中已經兩百多年,換言之,這種國策就是三大世家的傑作,白癡纔會說這種政策目前不合時宜。慶忌想也不想,立即答道:“武勇只可用來卻敵拒盜,欲治理國邦,長治久安,當然該施以禮樂教化,行王者之道。

慶忌以爲,禮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治國安天下,非禮樂教化不可。魯國相忍爲國,禮義爲先,堪稱天下楷模,先後有十餘諸侯仰慕魯國仁義之名,年年歲歲,朝覲臣服,這不就是行王道之治的效果嗎?”

孟孫氏雙眼一睜,忽地說道:“公子言之有理,我魯國正是以禮樂喻民衆,以相忍待鄰邦,這才息戈止兵,國富民強。公子一路行來,當有所見吧。”

他說到息戈止兵時,有意加重了字眼,微微地睨了季孫氏一眼,季孫氏臉色微沉,略有些不悅。慶忌見了心中恍然,怪不得叔孫氏開口便談什麼禮樂教化,王道之治,原來繞了一個大圈子,目的只在不動干戈這裡。

慶忌心裡急急轉着念頭,裝作沒有聽出他的言外之意,漫聲應道:“孟孫大人說的是,慶忌於吳國、楚國、衛國,都不曾見過象曲阜這樣壯觀雄偉的大城。記得入城時見的一些東西,雖無用處,也要建得雄偉壯觀,奢華大方,若非魯國財力雄厚,國富民強,那是一定辦不到的。”

這樣一說,季孫氏卻沉不住氣了,沒有用處的東西也建的雄偉壯觀,奢華大方,這不成了消耗民脂民膏了麼,哪裡是在誇他?季孫氏心中不悅,雙眼微微一眯,便問道:“所謂沒有用處也要建的雄偉壯觀的,不知慶忌公子指的何物?“

慶忌笑道:“我進城時,見那護城河寬達三丈有餘,渠深而闊,如此大河繞城而過,不知要耗費多少民力財力來修繕維護。再如曲阜內城的城垣,高有三丈也罷了,厚竟然也達三丈,一道圍牆的作用,不過是用來隔斷內外,建得凝重有若泰山,豈非大可不必?”

季孫氏聽他指的是這兩件事,面色微霽,孟孫氏已忍不住“嗤”地笑了出來,慶忌目光一轉,訝然道:“孟孫大人何故發笑?”

孟孫氏翻了翻眼睛,笑吟吟地道:“我笑公子到底年輕啊,哈哈,不過吳國地處江南水鄉,多沼澤湖泊,不曾建過宏偉大城,公子不曉得這寬河厚牆的作用,倒也不算稀奇。護城之渠修的寬闊,倘有強大敵人攻城時,城上士卒才能更好的守護城池。再則,一旦發生洪澇,又可輕鬆泄洪。而城垣厚重更加重要,內城乃國君之所在,萬一發生兵亂時,城牆險固,宮室君上才能得以保全,此皆國之大事,豈可輕而無備?”

慶忌詫異地道:“這裡是魯國都城,堂堂一國中樞之所在,怎麼可能會有強敵出沒?魯國存世已近六百年,從來不曾有誰攻到過城下,孟孫大人是否過慮了?”

孟孫氏哈哈大笑:“公子不聞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嗎?修一城是如此,治一國更是如此,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做事怎麼可以只看眼下而不慮及長遠呢。公子身爲先吳王之子,難道連這經國之術都不曾學過嗎?”

“啊……,學是學過的,只是未能學而致用、融會貫通罷了,今日聽孟孫大人一言,這才恍然大悟,孟孫大人,慶忌受教了!”慶忌直起腰來,鄭而重地向他行了一禮。

孟孫氏大刺刺地受了他這一禮,正想擺出長者架子,再教訓教訓他,對面叔孫氏忽地橫了他一眼,叔孫氏一雙細長的鳳目,冷眼斜睨時凜然生威,孟孫氏一呆,忽地明白了過來。季孫意如若有深意地瞥了慶忌一眼,眼底悄然浮起一抹笑意。

叔孫氏扯開話題,毫不客氣地問道:“慶忌公子還有閒心研究我魯國城池嗎,如今闔閭登位,吳國已經易主,公子伐吳又大敗而歸,不知此番來到曲阜有何打算,可是要託庇於我魯國治下嗎?”

慶忌微微一笑,說道:“叔孫大人此言差矣,慶忌此來並非爲了一己託庇求生,而是希望能夠得到魯國的幫助,再伐吳國,以雪前恥、報國仇。”

叔孫氏曬然道:“公子敗而不餒,志氣十分可敬。然而,闔閭領兵多年,戰功卓著,在他苦心經營之下,吳國軍中黨羽甚衆,登臨王位後更是大肆排斥異己安插親信,現如今他已牢牢把持了吳國的軍隊,慶忌公子如今尚有回天之力嗎?”

第268章 閨議第85章 忙碌夜第199章 破敵銳氣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94章 月下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139章 陳長卿第172章 命如蟻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第9章 新生第44 脣槍舌劍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269章 吞越計劃.第281章 借道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0章 夜探叔孫第57章 壯士一怒第105章 暗潮涌動第228章 潛逃第244章 三戲吳使.第272章 柔能克剛.第102章 歸來第136章 各捕其蟬第83章 ·慧黠美人心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14章 盜跖爲鄰第242章 選賢任能.第5章 子路第179章 交易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18章 對舞第158章 月夜有思第12章 雙姝第193章 立威第255章 兵聖釋計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275章 胭脂馬,臥槽否?第162章 歸去來兮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107章 忽悠第180章 引火燒身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150章 明瞭第164章 寂寥美人心第159章 同船共渡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43 知禮堂第22章 送禮第277章 撼鼎第138章 爭鋒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54章 十日之約第196章 百津湖第121章 綺思滿懷第26章 夜歌第158章 月夜有思第37章 欲拒還迎第69章 風暴之眼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4章 密議第39章 孺虎陽虎第129章 招兵買馬第224章 死生一線第44 脣槍舌劍第68章 天下熙熙第288章 楚國風雲第270章 大婚之“喜”第12章 雙姝第76章 兵不厭詐第70章 一袖乾坤第19章 出遊第204章 滅其耳目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131章 履約赴約第218章 攻城掠地第16章 家國一理第33章 古道邊第212章 各自爲王第152章 陳年隱情第11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82章 請見小姐第56章 行路也難第143章 陽虎送禮第261章 佳人有約第226章 謀劃吞吳第135章 玲瓏心肝第119章 愛情專家第120章 大管事第43 知禮堂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237章 廷議國策第189章 暗戰
第268章 閨議第85章 忙碌夜第199章 破敵銳氣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94章 月下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139章 陳長卿第172章 命如蟻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第9章 新生第44 脣槍舌劍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269章 吞越計劃.第281章 借道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0章 夜探叔孫第57章 壯士一怒第105章 暗潮涌動第228章 潛逃第244章 三戲吳使.第272章 柔能克剛.第102章 歸來第136章 各捕其蟬第83章 ·慧黠美人心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14章 盜跖爲鄰第242章 選賢任能.第5章 子路第179章 交易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18章 對舞第158章 月夜有思第12章 雙姝第193章 立威第255章 兵聖釋計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275章 胭脂馬,臥槽否?第162章 歸去來兮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107章 忽悠第180章 引火燒身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150章 明瞭第164章 寂寥美人心第159章 同船共渡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43 知禮堂第22章 送禮第277章 撼鼎第138章 爭鋒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96章 十步殺一人第54章 十日之約第196章 百津湖第121章 綺思滿懷第26章 夜歌第158章 月夜有思第37章 欲拒還迎第69章 風暴之眼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4章 密議第39章 孺虎陽虎第129章 招兵買馬第224章 死生一線第44 脣槍舌劍第68章 天下熙熙第288章 楚國風雲第270章 大婚之“喜”第12章 雙姝第76章 兵不厭詐第70章 一袖乾坤第19章 出遊第204章 滅其耳目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72章 軟刀子殺人第131章 履約赴約第218章 攻城掠地第16章 家國一理第33章 古道邊第212章 各自爲王第152章 陳年隱情第11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82章 請見小姐第56章 行路也難第143章 陽虎送禮第261章 佳人有約第226章 謀劃吞吳第135章 玲瓏心肝第119章 愛情專家第120章 大管事第43 知禮堂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237章 廷議國策第189章 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