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

柳振邦此刻說出的纔是呂中天要達到的真正目的,這也是呂中天苦思冥想之後,認爲的最好的上策。自家事自家知,如今的汴梁城人心浮動民怨沸騰,城中物資匱乏,兵馬士氣低落。倘若不是靠着強力恐怖的手段遏制着,怕是早已經一片混亂。別看手下的那些將領信誓旦旦的說什麼誓與城池共存亡之類的話,說什麼城中百姓百萬,守城人手足夠之類的話,但其實大夥兒都知道,那是自欺欺人的話語。呂中天正是心裡清楚,這汴梁城或許真的沒法守,所以纔想出了派柳振邦前來談判的計劃。

呂中天不愧是呂中天,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認爲此時此刻的郭昆必然急於要進汴梁城正式登基爲帝。他雖在十里長崗宣佈登基,但顯然不是正式的登基,倒像是倉促之間的自封爲帝一般。唯有進了汴梁城,進了皇宮,在崇政殿的寶座上接受羣臣的道賀,那纔是真正的登基爲帝。

汴梁城,那是大週一百五十多年來的都城,那是天下軍民心中最爲神聖的所在。正因爲其地位的重要,所以女真人的首要目標纔是這裡,他們知道汴梁城在大周軍民心目中的地位。郭昆要成爲真正的皇帝,他便必須要進入這裡,在這裡開始他名正言順的大周皇帝的生涯。

呂中天抓住了這一點,他要以汴梁城這座城池作爲他的籌碼,以此來換取脫罪和安全。汴梁百萬百姓便是他的人質,汴梁的輝煌城池,皇宮殿宇便是他手中的寶貝。他知道,無論柳振邦如何巧舌如簧的爲自己洗白,都不可能糊弄林覺和郭昆。唯有籌碼是實打實的,你想進汴梁當皇帝,便要接受我的條件,將過去的恩怨一筆勾銷,不能治我的罪,還要替我洗白。否則的話,我便一把火燒了汴梁,將大週一百多年的古老而神聖的都城毀個乾淨。讓你這個皇帝在廢墟和死人堆裡登基。拿汴梁城和汴梁百萬百姓的性命來換取自己的安全,呂中天認爲,郭昆必然會願意交換。

“無恥,老賊當真該碎屍萬段,居然敢以朕的汴梁城來威脅朕,該死,着實該死。”郭昆怒聲喝罵不已。

林覺也被呂中天提出的條件和籌碼驚呆了。呂中天居然要綁架汴梁這座城池,用來和落雁軍交易。不得不說,這老賊真是豁得出去的一代梟雄人物。這世上有幾人能在這種時候還能抓住對方的心理弱點的。汴梁城是大週一百五十多年的都城,這一百五十多年下來,這座城池早已經匯聚了世上最好的東西,早已成爲大周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早已成爲了一處象徵着大周興盛衰亡的聖地。這座城池一旦被毀,毀掉的可不是一座城池而已,那會讓很多人心目中的聖地被摧毀。

且不說汴梁城中那些雄偉瑰麗的宮殿羣宇,街頭上那些秀麗精巧的高樓宅邸,各處浸潤了幾百甚至上千年曆史的人文古蹟,那些長街窄巷,拱橋石欄等等這些死物,一旦被毀自然是令人惋惜不已。更重要的是,城中還有近百萬百姓在其中。如果呂中天當真喪心病狂的對百姓下手以報復落雁軍的進攻和不合作的話,那將是人間的一場浩劫。玉石俱焚的結果絕對不是林覺想要的。

雖然郭昆怒聲喝罵,但郭昆內心的想法也是如此,他也絕對不希望汴梁城被毀,百姓被殺。對他而言,還有一個更爲實際的理由,那便是,他是大周的皇帝,他要在汴梁登基。在歷代大周列祖列宗皇帝登基過的地方登基,纔有意義。否則,他這個皇帝便永遠不能爲天下人所全部認同。甚至包括他自己,都覺得若不能在汴梁城中登基爲帝,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的這個皇帝是個野皇帝,不夠名正言順。

“皇上恕罪,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今日這個局面,誰也不想看到。呂相是真心想結束這場紛爭的,他也不想走到這一步。汴梁城中百姓的命運,汴梁城的命運便都掌握在皇上手裡,您纔是主動的一方,呂相只是不得已而爲之。實際上對皇上而言,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呂相說了,他可以不要任何官職和爵位,只要皇上答應這個條件,皇上登基之後他可以離開京城,告老還鄉,從此不再涉政。一切只需皇上一句話便能辦到。”柳振邦弓着身子樣子很謙卑,但語氣卻一點也不謙卑。他的話處處是陷阱,現在將皮球踢到了郭昆的腳下,彷彿若是郭昆不答應的話,將來城毀人亡的慘劇便是郭昆的責任了。其用心何其歹毒。

“朕……朕殺了你。朕絕不會同意的。朕不受任何人的威脅。呂中天打錯了算盤了,想拿這個條件來威脅朕,朕豈會受他威脅。京城沒了,朕可以再建,朕甚至可以去應天府登基。哼。來人,將柳振邦給我推出去砍了。”郭昆難得的強硬了起來,厲聲喝道。

柳振邦有些發慌,他沒想到郭昆竟然是這種態度,他以爲郭昆會猶豫最終接受條件的,卻沒想到郭昆居然不假思索的拒絕了。

“皇上……那可是汴梁城,那可是百萬百姓的性命。皇上你剛剛成爲大周之主,便有百萬百姓因此而喪生,天下人會怎麼想?這些人都等於死在皇上的手裡,你的皇位還能穩固麼?遲早有人會拿此事來指責你,煽動明星造你的反。嘿嘿,我柳振邦死了又如何,我本就沒打算活着回去。倒是皇上因爲一點過去的恩怨而壞了大局,這纔是得不償失呢。”

柳振邦兀自鼓動如簧之舌蠱惑着,他知道這時候他求饒是沒用的,只能一條路走到黑,誇大此事對郭昆的不利之處,或可奏效。

郭昆惡狠狠的瞪着柳振邦,不得不說柳振邦的話確實在他心裡起了波瀾,殺了柳振邦容易的很。但殺了他之後,呂中天倘若當真瘋狂到毀了汴梁城,那將如何是好?難道自己登基之初,便要揹負一個毀了汴梁城和汴梁百萬百姓的罵名麼?那是自己絕不願意看到的。他這個皇帝本來就威望不隆,正需要慢慢的積累威望和聲譽,得到天下人的認可。這個時候若是出這種事,豈非成爲把柄,成爲他人反叛的理由了。當此亂局之中,不知有多少人等着找機會造反,自己怎能將詆譭自己的機會拱手送給他們,讓他們找到造反的理由。

郭昆臉色陰鬱,神情有些猙獰的等着柳振邦,柳振邦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早已經豁出去,反而嬉皮笑臉滿不在乎。郭昆臉色越難看,便說明自己的話越是奏效,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一旁的林覺反而在此時冷靜了下來。雖然對呂中天的無底線的籌碼震驚不已,但這並不出乎林覺的意外。這種時候呂中天倘若不垂死掙扎的話,那也不是呂中天了。眼看落雁軍將攻破汴梁,呂中天極其黨羽自然是要全力自救的。所以這種時候什麼無底線的事情他都會做出來。同意呂中天的條件是不可能的,呂中天這老賊必須死,怎會容他逍遙。若是按照他的要求去辦的話,呂中天不但沒有罪過,反倒成了大周的大英雄了,這種交易若是做了的話,那些死在呂賊手中的人,那些戰死疆場的兄弟們的亡靈都將不得安息。若是連呂中天都能饒恕,則天下何人不可饒。

但是,雖然不能饒了老賊,卻也不必激怒他。攻城即將開始,在此之前,不妨給老賊一些希望,來個緩兵之計。

郭昆沉吟不決的看向林覺,他自己並不能做出決定,雖然他的心裡已經有些動搖,但他必須要得到林覺的同意。

林覺沉聲開口道:“柳振邦,你以爲這種無恥的舉動可以威脅到我們麼?我們不爲難你,你且回去稟報呂中天,他若想遺臭萬年,我們也不攔着他。他那汴梁城和汴梁百姓來威脅皇上和我落雁軍,那是大大的錯了。汴梁城在他手裡,汴梁百姓也在他的手裡,這就好比他威脅殺了自己的兒女來威脅別人,這簡直可笑之極。當然了,我們承認汴梁對我大周而言是極爲重要的城池,汴梁百萬百姓的性命也是皇上心之所繫,但是呂中天若是執意要毀城殺人的話,那也沒什麼。汴梁城毀了我們可以重建,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無非是花些錢財功夫罷了。汴梁城的百姓若被呂中天殺了,自然是令人痛心可惋惜的。但真要到了那種情形下,也是無可奈何之事。說句難聽的話,汴梁百姓從賊不反,本就有罪。死在呂中天手裡,更是咎由自取。我們可一點也不在乎。一將功成萬骨枯,新皇登基,本就是浴血拼殺,屍山血海中闖出來的。倘若必須要汴梁百姓去死的話,那也只能讓他們去死。明白麼?”

郭昆呆呆的看着林覺,林覺平日裡可都是將百姓掛在嘴邊上的,他成天跟自己說什麼‘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什麼‘落雁軍的使命便是挽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什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類的話。成天跟自己說,要自己今後必要惠澤萬民以民生爲重,萬不能脫離百姓,不顧百姓的死活,否則自己的皇帝便坐不穩這樣的話。現在他居然說出這種話來,簡直讓人不可思議。這樣的話,自己可是說不出口的。也許這纔是他的內心之言吧,爲達目的可犧牲一切,他也許就是這種剛硬冷血之人吧。

柳振邦呵呵笑道:“林元帥,早聽說言辭鋒銳,巧舌如簧。今日是真的領教了。不過你的話我可不太相信。新皇登基,豈有血流成河的道理?你說汴梁百姓從賊,死有餘辜?信不信我回去將此話告訴汴梁百姓,汴梁百姓怕是一個也不會效忠皇上了。你這是輔佐皇上,還是拆皇上的臺呢?你想表達你根本不在乎汴梁城和汴梁百姓是麼?那你一刀殺了我便是,呂相知道你殺了我,便自會如你之意毀城殺人的。林元帥,你敢麼?”

林覺冷笑道:“柳振邦,向你這麼作死的人我還是第一次見。你莫非覺得你對呂中天很重要?我給你個機會向我求饒,否則你必死無疑。我甚至不用動手。我只需派人告訴呂中天,我們可以答應他的條件,但我們也有個小小的條件交換,便是要你柳振邦的人頭。你猜呂中天會不會宰了你?慢說你一個柳振邦,爲了活命,十個你的性命也是白饒?你不過是一顆棋子,下棋的人不是你,你若不明白這一點,那可太蠢了。”

柳振邦臉色煞白,身上出了一層汗。自己確實有些得意忘形了。林覺倘若真的要這麼做,自己生十個腦袋也不夠。呂相是怎樣的人,他柳振邦最清楚不過了。這種時候自己是隨時可以被犧牲的角色,根本不值一提。

“怎麼?不肯求饒?那你可死定了。”林覺冷聲道。

柳振邦當機立斷,立刻躬身行禮道:“林元帥息怒,在下口不擇言,胡言亂語。林元帥大人不記小人過,還請原諒。”

林覺哈哈大笑道:“能屈能伸,這纔是小人嘴臉。柳振邦,回去告訴呂中天,雖則我們並不在乎他毀城殺百姓,但若是此時能和平解決,自然也是一樁好事。上天有好生之德,汴梁百姓的性命也是命,自然不能當草芥。汴梁城若要重建也要花費多年時間和大量錢財,麻煩的很。這件事有的商量。但現在我們不能答覆他,皇上和我必須要徵詢將士們和官員們的意見。這樣吧,三天時間,三天之後必給他答覆。他若等不及的話,要先毀城殺人也由得他。天下人的眼睛雪亮的,他造的孽也算不到我們頭上。”

柳振邦看向郭昆,郭昆冷聲道:“林元帥的話便是朕的意思,你回去告訴呂中天,這冤有頭債有主,他要敢作敢爲,不要拿百姓當犧牲品。他若真心效忠,便當獻城投降。朕也非氣量狹窄之人,也非容不下他。朕這裡要和衆人商議一下,他也要三思而行之。”

柳振邦躬身拱手道:“臣一定將話傳到。臣告辭了。”

郭昆微微點頭,柳振邦轉過身來向林覺行了一禮,快步出帳而去。不久後馬蹄聲起,逐漸消失不見。

帳中剩下郭昆和林覺兩人,郭昆吁了口氣對林覺問道:“妹夫,這件事你說該怎麼辦?我知道你是緩兵之計,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林覺微笑道:“皇上心裡是怎麼想的,可否先告訴臣。”

郭昆想了想道:“老賊如此威脅我們,着實可惡。不過這件事我認爲倒也不是不能商議。倘若能保全京城和京城百姓,免於一戰,倒也是件大好事。京城可不能毀啊,百姓們的命也不是草芥,若我們不考慮這些的話,別人會說朕不仁,會說朕不肯救京城百姓。你說呢?”

林覺心中嘆息,郭昆心裡果然是動搖了。他想早日進京城,早日成爲大周真正的皇帝,不肯節外生枝。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原則上卻差之太遠。

“皇上,呂中天這種人豈能與之妥協,這種人可恕,對於天下道義和軍民的情感傷害太大。會對不起死去的那些英靈,也同樣會讓天下人對皇上和我落雁軍有異樣的觀感。懲惡揚善是最基本的的道理,倘若這一點都做不到,將來還怎麼教化萬民?”林覺輕聲說道。

郭昆皺眉道:“林覺,我知道你對呂中天恨之入骨。你老師便是死在他手裡,還有許多人也是老賊所害。老賊當初對我們也是逼迫極甚,意圖致我們於死地。但是現在是咱們的關鍵之時,你可否放下一些堅持,先從大局着想呢?且先饒恕了老賊也沒什麼,朕有的是機會殺他。何必急在此時?”

林覺靜靜的看着郭昆道:“皇上,有些事是不能做交易的。人若無原則無底線,則會迅速墮落,爲世人所唾棄。皇上今日答應饒他不死,今後便不能再動他,否則便是皇上無信。皇上要做無信之人麼?我當年發誓要殺了老賊,便跟他絕無妥協的可能。我有我的底線和原則。皇上心裡想什麼我都清楚,皇上其實是多慮了,我會拿下京城的,皇上也能如願的。相信我。”

郭昆咂嘴道:“他若真的鋌而走險,你當真能置之不理?朕可做不到。”

林覺呵呵笑道:“皇上,莫非你當真以爲他敢這麼做?那等不到我們動手,城中百姓便將他生吞活剝了。他最多放幾把火燒了皇宮大內罷了,他要喪心病狂的殺了城中百姓?他手下的那些人難道都是瘋子?他們絕對不會幹的。皇上大可放寬心。若皇宮殿宇毀了,將來在建更大更好的便是。”

郭昆歪着頭道:“你確定如此?那你何必要讓柳振邦給出三天的期限?直接殺了他便是。”

林覺大笑起身道:“三天後我便將攻城,老賊只能活三天了,讓他帶着希望活三天吧,這是我對他最後的仁慈了。皇上,臣還有許多事要忙,臣告退了。”

林覺躬身行禮而出,帳外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林覺的心情有些沉鬱,卻不知道是因爲什麼。

第一七零五章 渡難關第七九一章 母子之間第五七零章 誘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恩怨仇殺幾時休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四零三章 突發事件第四二八章 秘聞第九一六章 血旗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六七零章 心中言第九九一章 商議第三二三章 爭議第一五四六章 危急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二一九章 重回險地第一四六五章 避無可避第一三零三章 浴血第八零七章 談判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一二七零章 道理(續)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一九四章 亂石驚魂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九七零章 試探第七三零章 遭遇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二四零章 圈套第二九九章 州府之會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六九七章 對壘第六三五章 宏偉計劃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八二一章 切磋第一三二三章 夢斷第七九九章 沖喜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一六一章 王爺的回憶(續)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七三七章 謀劃第二六二章 皇恩浩蕩第一六零四章 未決第六十四章 帷幕拉開第十八章 讀書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二七八章 強力壓制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十三章 憤懣難平第三七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零三章 幼稚的皇子第七十九章 股東第九一零章 拒之門外第一一四九章 喪家之犬第四十一章 客來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一四一七章 來信第一四四一章 惡戰第一四八二章 退無可退第一二零一章 居心第七零七章 戰事終了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九一六章 血旗第四十三章 知府大人第一一七七章 家宴(續)第二三零章 後知後覺第八八二章 血腥鏖戰第四八一章 棗園第二三一章 風從何處來第二四八章 無計可施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一二一零章 鷹犬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七六五章 局勢第一五三章 人心叵測第三八八章 許願第九十六章 交代第四六八章 千里追愛第一五八三章 融爲一體第六十八章 樓外有樓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一三五一章 適得其反第一六八章 殃及池魚第一六二八章 危局第一千章 無蹤第八三八章 覆沒第七一零章 告別第一五一三章 同爲天外客第六七八章 時來運轉第一三一章 互揭底細第八七六章 受挫第八七五章 覆滅第七四五章 莽撞的救援第一四四九章 敗局第一零八八章 御膳
第一七零五章 渡難關第七九一章 母子之間第五七零章 誘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恩怨仇殺幾時休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四零三章 突發事件第四二八章 秘聞第九一六章 血旗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六七零章 心中言第九九一章 商議第三二三章 爭議第一五四六章 危急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二一九章 重回險地第一四六五章 避無可避第一三零三章 浴血第八零七章 談判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一二七零章 道理(續)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一九四章 亂石驚魂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九七零章 試探第七三零章 遭遇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二四零章 圈套第二九九章 州府之會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六九七章 對壘第六三五章 宏偉計劃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八二一章 切磋第一三二三章 夢斷第七九九章 沖喜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一六一章 王爺的回憶(續)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七三七章 謀劃第二六二章 皇恩浩蕩第一六零四章 未決第六十四章 帷幕拉開第十八章 讀書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二七八章 強力壓制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十三章 憤懣難平第三七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零三章 幼稚的皇子第七十九章 股東第九一零章 拒之門外第一一四九章 喪家之犬第四十一章 客來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一四一七章 來信第一四四一章 惡戰第一四八二章 退無可退第一二零一章 居心第七零七章 戰事終了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九一六章 血旗第四十三章 知府大人第一一七七章 家宴(續)第二三零章 後知後覺第八八二章 血腥鏖戰第四八一章 棗園第二三一章 風從何處來第二四八章 無計可施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一二一零章 鷹犬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七六五章 局勢第一五三章 人心叵測第三八八章 許願第九十六章 交代第四六八章 千里追愛第一五八三章 融爲一體第六十八章 樓外有樓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一三五一章 適得其反第一六八章 殃及池魚第一六二八章 危局第一千章 無蹤第八三八章 覆沒第七一零章 告別第一五一三章 同爲天外客第六七八章 時來運轉第一三一章 互揭底細第八七六章 受挫第八七五章 覆滅第七四五章 莽撞的救援第一四四九章 敗局第一零八八章 御膳